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雌性大鼠骨代谢影响。方法3龄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c组)、低剂虽(3mg·kg-1·d-1)罗格列酮组(Ros-1组)、中剂量(10mg·kg·d-1)罗格列酮组(Ros-2组)高剂量(30mg·kg-1·d-1)罗格列酮组(Ros-3组)。每日定时按照每公斤体重6ml灌胃,NC组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作为对照,干预12周。处死后,测定右侧股骨骨密度、血清骨代谢标记物相关激素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Ros-3组股骨骨密度较其他三组显著降低,反映骨形成血清骨钙素水平在Ros-2及Ros-3组显著降低,而其他骨代谢标记物无显著变化。各组雌二醇、睾酮、瘦素水平无差异。Ros-3组IGF-1水平降低。各组炎症因子水平无有意义变化。结论较大剂量罗格列酮能减少正常雌性大鼠骨形成,降低骨密度,循环中雌二醇、睾酮及多数细胞因子无显著性影响。

  • 标签: 罗格列酮 骨钙素 骨密度 雌二醇
  • 简介:目的探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sequesteredlumbardischerniation,SLDH)临床特点及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56例SLDH临床资料,根据术前MRI术中探查结果,总结分析SLDH临床特点,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SLDH分为单纯游离、游离黏连、异位游离三种类型。随访6~26个,平均18个,无术后复发者。术后4周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31例,良18例,可7例,优良率87.5%。结论SLDH诊断明确后,根据椎间盘游离情况,采用适当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游离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
  • 简介:本文报道一项前瞻性观察研究结果。在该前瞻性研究中,应用XStop植入物治疗有症状腰椎管狭窄,并定期收集术后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进行前后比较分析。XStop棘突间撑开装置是一种比较新棘突间植入物,用以治疗有症状椎管狭窄,尤其伴有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患者。以前一项随机研究显示,腰椎管狭窄患者行XStop植入后1,其症状躯体功能可以得到75%改善。

  • 标签: 腰椎管狭窄 椎管狭窄术 临床疗效 植入物 治疗 棘突
  • 简介: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及上海市脊柱外科中心主办“2006脊柱肿瘤外科及相关治疗进展高级研讨班”将于2006121日~3日在上海举办,诚邀您积极参与。

  • 标签: 脊柱外科 肿瘤外科 治疗 上海长征医院 上海市
  • 简介:目的探讨经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中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46~20095在本院行后路椎间盘镜髓核切除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访调查(n=98),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1、5患者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0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按照MacNab评分法评定末随访(5)时手术疗效,评价等级(优、良、可、差)。结果98例患者成功随访5,术前ODI为(70.8±19.4)%,下腰痛及下肢根性痛VAS评分为(5.4±2.2)分(7.4±1.8)分;术后5ODI为(13.1±4.2)%,下腰痛VAS评分为(2.7±1.6)分,下肢根性痛VAS评分(1.9±1.4)分,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ODI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MacNab评分法,本组优70例,良19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90.8%(89/98)。结论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中远期随访疗效确切,远期并发症复发率与传统手术相当。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内窥镜检查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兰州地区绝经后妇女骨影响。方法在兰州地区筛选出绝经后妇女60,随机分为大豆异黄酮组(SIF)对照组(Control),每人每天服用大豆异黄酮90mg或者同等剂量安慰剂,时间6个。抽血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钙、磷,超声测定胫骨中段骨密度(BMD)。结果血清碱性磷酸酶显著下降(P〈0.05),血清钙显著升高(P〈0.05),胫骨中段BMD显著升高(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可增加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减少骨量丢失。因而可以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症。

  • 标签: 大豆异黄酮 绝经后妇女 骨密度
  • 简介:目的研究瞢密牌钙片大鼠骨密度影响。方法选用雌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周量身长;给予该产品4周后,进行3天代谢实验;实验结束时,进行股骨骨密度测定骨钙含量测定。结果低、中剂量实验组身长身长净增加值显著高于低钙对照组(P〈0.05或P〈0.01)。各剂量实验组大鼠股骨中心矿物质含量骨密度显著大于低钙对照组(P〈0.01或P〈0.05),高剂量实验组大鼠股骨中心矿物质含量骨密度显著高于碳酸钙对照组(P〈0.05)。高剂量实验组大鼠股骨远心端骨矿物质含量骨密度显著大于低钙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实验组大鼠股骨钙含量及总钙量显著大于低钙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组、碳酸钙对照组大鼠钙表观吸收率显著低于低钙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实验组碳酸钙对照组大鼠钙存留率显著低于低钙对照组(P〈0.01)。结论认为瞢密牌钙片有增加大鼠骨密度作用。

  • 标签: 密牌钙片 骨密度 大鼠
  • 简介: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与健康问题之一。本文作者总结自己多年社区护理中工作经验,提出通过健康教育使骨质疏松症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习惯,进行合理运动及科学锻炼,从而降底骨质疏松危险因素预防其并发症,维护病人身体健康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预防干预 老年 社区护理
  • 简介:骨质疏松是绝经后妇女常见疾病,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吸收加快导致骨量减少所致。雌激素替代疗法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已得到肯定。目前国内使用雌激素种类很多,我们选用了天然结合型雌激素一倍美力与孕激素联合治疗、观察其疗效。

  • 标签: 绝经后妇女 倍美力 骨代谢 骨质疏松 雌激素替代疗法 骨量减少
  • 简介: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期为2。175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87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妇女口服元素钙500mg(碳酸钙)骨化醇1W后给予密固达(唑来膦酸,5mg/100mL)静脉输液,并通过骨密度仪记录治疗前后骨密度及肾功能变化、骨折事件发生及不良反应。对照组88,口服骨化醇及钙剂。结果输注唑来膦酸后患者髋关节及腰椎24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疼痛较前明显缓解,肾功能无损害,连续输注患者无一例腰椎骨折发生,输注后2d内不良反应以低热、关节痛、肌痛、流感样症状等,1例出现房颤。结论唑来膦酸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治疗安全有效,能够降低骨折风险,其长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研究,不良反应包括心房纤颤发生率增加。

  • 标签: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唑来膦酸
  • 简介:目的研究在正常软骨细胞及中期晚期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细胞中上调或下调miRNA146a后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metallopeptidase13,MMP13)表达变化规律。探索miRNA146a在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收集正常人膝关节软骨4例,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软骨12例。骨关节炎组又依据Kellgren-Lawrence放射学诊断标准分为中期晚期骨关节炎。通过化学转染方法转染miRNA146amimic或miRNA146ainhibitor于各组软骨细胞,测定上调或下调miRNA146a后,MMP13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正常人软骨细胞中上调miRNA146a后,MMP13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及抑制组均出现明显上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下调miRNA146a后,MMP13蛋白水平下降,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中期OA软骨细胞表达MMP13水平高于晚期OA软骨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期OA软骨细胞上调miRNA146a后,MMP13蛋白水平上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抑制miRNA146a后,MMP13蛋白水平下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晚期OA软骨细胞上调miRNA146a后,MMP13蛋白水平上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晚期OA软骨细胞抑制miRNA146a后,MMP13蛋白水平下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RNA146a可调控软骨细胞MMP13表达,从而参与骨关节炎发生、发展。

  • 标签: 骨关节炎 MIRNA 146a MMP 13 RNA干扰
  • 简介:为了进一步探讨运动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MD)影响,采用文献资料,从"什么运动方式可有效提高绝经后妇女BMD"、"多大运动剂量可有效提高绝经后妇女BMD"、"运动提高绝经后妇女BMD部位差异"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认为各种形式抗体重运动、休闲运动、抗阻运动都可有效维持绝经后妇女BMD,与抗阻运动相结合复合运动方式改善绝经后妇女BMD更有效果。不同运动方式改善绝经后妇女骨密度所需要剂量有所不同,持续时间高于7个、频率大于2/周是有效改善绝经后妇女BMD最低剂量,持续运动绝经后妇女BMD保持作用会随着运动停止而消失。绝经后妇女腰椎是受运动影响最敏感部位。不同运动方式所需要精确剂量,以及如何有效改善绝经后妇女腰椎以外其他部位BMD是未来研究主要方向。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休闲运动 运动剂量 腰椎
  • 简介:目的探讨橄榄苦苷不同药物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破骨细胞增殖影响。方法破骨细胞制备,采用sRANKL与M-CSF诱导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细胞获得破骨细胞。设置实验组:4组分别加入400μg/mL、200μg/mL、100μg/mL、50μg/mL橄榄苦苷,另设空白对照组。运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液试剂盒进行破骨细胞TRAP染色鉴定,并采用CellCountingKit(CCK)检测应用不同浓度橄榄苦苷及不同作用时间抑制破骨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400μg/mL、200μg/mL、100μg/mL橄榄苦苷破骨细胞增殖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当药物作用时间为24h及72h时,400μg/mL橄榄苦苷破骨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强,当药物作用时间为48h时,200μg/mL橄榄苦苷破骨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μg/mL橄榄苦苷破骨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橄榄苦苷可能通过破坏破骨细胞细胞膜完整性抑制破骨细胞增殖。

  • 标签: 橄榄苦苷 破骨细胞 细胞增殖
  • 简介:人体骨代谢是一个复杂过程,是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吸收旧骨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形成新骨动态平衡过程。Runx2(corebindingfactoralphal1,核心结合因子a1)是调控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分化促进骨形成关键调控因子,通过调控成骨细胞特异性细胞外基质蛋白基因表达成骨细胞周期参与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本文就Runx2在骨代谢中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RUNX2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骨代谢
  • 简介:目的观察失神经支配后外源性NGF(神经生长因子)大鼠体重、血钙及骨结构影响,进而说明NGF在神经源性骨质疏松康复中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失神经组,失神经组大鼠切断股骨神经造成失神经支配模型,然后分为失神经支配组失神经支配注射NGF组,30d后称重、取血、处死动物取股骨进行骨组织计量学检查.结果失神经支配大鼠注射NGF后,体重、骨小梁量与未注射组相比具有明显增加,提示局部予以NGF治疗可明显减轻失神经支配后大鼠骨质疏松程度,并可增加因失神经导致体重减轻,而各组血钙磷浓度无明显改变.结论说明神经性骨质疏松发生并非源自钙磷流失,而是骨小梁结构改变所致,同时外源性NGF在神经性瘫痪后骨质疏松康复中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NGF 失神经支配 大鼠 骨质疏松 外源性 注射
  • 简介:骨质疏松症(OP)以骨量减少微细结构破坏为主要特征,并伴随骨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升高。由于骨结构破坏,可引发脊柱退行性变,使椎体高度丢失应力改变及使人体成骨、破骨细胞代谢紊乱,发生脊柱尤其是腰椎小关节退变。但骨质疏松症引起脊柱小关节退变尤其是腰椎小关节退变原因发病机制文献报道较少,目前认为骨质疏松脊柱小关节退变与成骨,破骨细胞代谢影响,及发生椎体内微骨折,改变椎体高度及软骨下骨血供应微环境,增加小关节应力,减少其血供营养有关。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脊柱小关节 退变 代谢
  • 简介:他汀类药物除了可以降低血脂水平,还展现出了很多独立于降低血脂之外其他作用。1999Mundy等首先发现他汀类药物有促骨形成作用,其可以作为促骨形成潜在药物而被广泛关注。随后很多学者都对他汀类药物骨代谢影响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虽然多数研究结果支持辛伐他汀有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作用,但也有部分实验未得出相同结论。为进一步研究他汀类药物在分子水平骨代谢影响具体作用机制,尽早研制出骨骼具有显著作用他汀类药物以及给药方式,是他汀类药物能否最终用于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及其他骨代谢疾病、促进骨折愈合关键。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骨形成
  • 简介:目的应用放射吸收测量云南西双版纳、西藏内蒙古三个少数民族地区,傣族、藏族蒙古族健康人群骨量分布差异峰值骨量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诊断骨质疏松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健康男女1126名,年龄20~79岁。西藏藏族健康男女1531名,年龄20~79岁。内蒙东乌旗蒙古族健康男女901名,年龄20~79岁。以10岁为一龄段进行分组。用美国Alara公司提供Metriscan^TM指骨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量。数据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西双版纳傣族男女、西藏藏族男女内蒙古东乌旗蒙古族女性峰值骨年龄段均在30—39岁,蒙古族男性峰值骨年龄段在4|D~49岁。傣族藏族男性骨量丢失12%以上在60—69岁年龄段,蒙古族男性70~79龄段骨量丢失11.04%。傣族女性50~59岁年龄段骨量丢失达20.80%,藏族女性为13.67%。蒙古族女性丢失12%以上在60-69岁年龄段。三个民族不同年龄段骨密度值比较,男性除藏族蒙古族20—39岁年龄段没有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均有显著性差异。女性除傣族藏族20-29岁年龄段没有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健康成人傣族男性与藏族蒙古族健康成人男性相比骨密度有显著差异,藏族蒙古族男性40岁以后骨密度均值有显著性差异。傣族女性与蒙古族女性各年龄段骨密度均有显著性差异,傣族与藏族女性30岁后骨密度有显著性差异。其差异是种族、地域,还是生活习性引起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骨密度值 民族 健康人群 骨量丢失百分率 Metriscan^TM骨密度仪
  • 简介:目前,胸椎侧凸前路矫形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与传统后路矫形手术相比,前路矫形手术矫形力可直接作用于侧方移位/或旋转椎体,拥有力学优势,可获得更好畸形矫正和平衡重建.前路矫形手术融合节段可明显缩短,保留更多活动节段,且无需剥离腰背部肌肉,因此可能降低远期下腰部退变、失代偿以及腰痛等并发症发生.对于年龄较小、仍有较大生长潜能青少年,前路矫形手术切除了椎体生长软骨板,可消除单纯后路矫形手术后远期可能出现畸形加重"曲轴效应".另外,前路矫形手术是通过缩短而不是延长脊柱来矫正侧凸,减少了因牵拉脊髓而致神经损伤可能性.对于儿童体瘦患者,前路矫形手术还可以避免后路手术内固定隆起迟发性感染发生率较高缺点.

  • 标签: 矫形手术 前路 椎体 后路 入路选择 特发性胸椎侧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