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展开研究,随机抽签分组后,对照组采取消心痛治疗,观察组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时间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时间指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疗效。方法  样本数据来源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录的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9例对照组、39例实验组,依次开展常规治疗、常规治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治疗前组间数值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组间数值对比差异明显(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方案,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形成过程中,己糖途陉(hexosaminebiosynthesispathway,HBP)的变化;初步探讨HBP过度活跃对胰岛素信号传导系统的影响。方法:以谷氨酸脱氢酶(GDH)法测定HBP限速酶-GFAT(Glutamine:fructose-6-phosphateamidotransferase)活性。以高脂高糖饲料诱导C57BL/6N小鼠形成IR动物模型。以高浓度的中效胰岛素诱导HIRc细胞建立IR—HIRc细胞模型。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胰岛素信号系统之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以高脂高糖饲料喂养8周后,C57BL/6N小鼠可产生明显的IR;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己糖胺 实验研究 C57BL/6N western 信号传导系统
  • 简介:根据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利尿剂是高血压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吲哒帕为噻嗪类的长效利尿降压药,每日只需用药1次,价格便宜,临床应用广泛。有关该药的不良反应报道也逐渐增多。本文对文献检索到的主要不良反应进行分类,并就合理应用吲哒帕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吲哒帕胺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对碘普罗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及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使用碘普罗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4114例。分成2组:实验组2363例,于静脉注射碘普罗90~100ml增强扫描前20min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对照组1751例,只静脉注射相同剂量的碘普罗。对2组患者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和程度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实验组发生过敏反应15例(0.6%),对照组发生过敏反应35例(2.0%),2组过敏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反应程度:实验组轻度9例,中度6例,对照组轻度19例,中度16例,2组间轻度和中度过敏反应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增强造影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可降低碘普罗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而对过敏反应程度无影响。

  • 标签: 地塞米松 碘普罗胺 过敏反应
  • 简介:例1男,64岁,既往无任何药物过敏史,曾使用过碘海醇(欧乃派克)造影无不适主诉。因右下肺小细胞未分化癌于2004年12月28日行CT增强扫描。上午11:00静脉注射碘普罗注射液300mg/100ml(优维显)。20min后,患者主诉全身发痒,发热,大汗,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测未及,先后肌内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静脉滴注肾上腺素注射液0.5mg,后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mg,吸氧。

  • 标签: 地塞米松注射液 碘普罗胺 致过敏反应 肺小细胞未分化癌 肾上腺素注射液 CT增强扫描
  • 简介:1病例患者,男49岁,体质量55kg。因“间断咳嗽、咳痰、胸闷”3月余来院就诊。主诉:(1)咳嗽、咳痰、胸闷;(2)乏力、食欲减退、盗汗;(3)15年前曾患结核性胸膜炎;(4)无药物过敏史与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病史。查体:右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 标签: 甘草酸二胺 低血糖反应 糖耐量异常
  • 简介: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可高达25%左右,其特点在于溃疡周期性复发、具有自限性(10天左右自愈),主要集中于唇、颊部及舌缘部位的黏膜,有灼痛的感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复发性口腔溃疡 沙利度胺 口腔黏膜疾病 治疗 普通人群 生活质量
  • 简介:2009年4月,某医院循环科、放射科、介入科等多个科室在静脉注射碘普罗注射液行CT增强扫描时,出现7例集中趋式药品不良反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管理办法》,

  • 标签: 碘普罗胺 不良反应 呃逆
  • 简介:女,78岁。因反复头晕、眼花20年,心悸、气促10天于2000年4月5日人院。人院时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心室率82次/分,左室肥厚兼劳损”,人院诊断:(1)高血压性心脏病心房纤颤;(2)高血压病Ⅲ期。人院后第19天起服用碘酮片(商品名:可达龙,杭州赛诺非圣德拉堡民生制药有限公司)0.2g,po,tid对症心房纤颤复律治疗。

  • 标签: 胺碘酮片 阿斯综合征 抗心绞痛药 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 合理用药
  • 简介:本研究探讨三七-红花有效组分复方对于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后,给大鼠连续7天口服给予三七-红花有效组分复方。三七-红花有效组分复方能够阻止心肌梗死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显著降低血浆中肌酸激酶MB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三种心肌酶的表达;深入研究表明三七-红花有效组分复方能够减少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质-6以及白细胞介质-1β三种炎症因子的产生。此外,三七-红花有效组分复方能降低梗塞组织中caspase-3mRNA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三七-红花有效组分复方通过抗炎和抗凋亡发挥对心肌梗死大鼠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心肌梗死 炎症 细胞凋亡 三七 红花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7~2008年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可致免疫、心血管、消化、血液、泌尿、神经等系统不良反应,尤以变态反应为主,在变态反应中以过敏性休克较为多见。结论:临床人员应了解复方丹参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特点,合理使用。

  • 标签: 复方丹参注射液 不良反应 相关因素
  • 简介:复方左卡尼汀口服液是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新研制的非标准制剂,主要成分是左卡尼汀和盐酸川芎嗪,该口服液适用于心肌缺血、慢性心功能不全、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及恢复期、高脂血症、周围血管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预防、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血液透析患者。在研制复方左卡尼汀口服液过程中,发现左卡尼汀很稳定,而盐酸川芎嗪不稳定。本研究介绍为解决盐酸川芎嗪稳定性问题所进行的制剂工艺探索和结果。

  • 标签: 盐酸川芎嗪 左卡尼汀 药物稳定性 口服液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复方姜黄双蓟胶囊对酒精导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功能。方法: 60只小鼠被随机均分为 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乙醇模型组、实验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日经口灌胃给予受试样品,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给予受试样品 32天后,将乙醇模型组及各实验剂量组一次灌胃给予 50%乙醇,空白对照组给蒸馏水。检测小鼠肝脏匀浆液的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 GSH)、甘油三酯( TG)及进行肝脏病理学组织检查。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肝脏匀浆液的丙二醛(MDA)、甘油三酯( TG)及肝脏病理评分显著升高( P< 0.01),谷胱甘肽( GSH)显著降低( P< 0.01) ,表明模型成立。与乙醇模型组比较,各实验剂量组肝匀浆液中 MDA和 TG水平均显著降低( P< 0.05, P< 0.01),中、高剂量组小鼠 GSH显著升高( P< 0.05, P< 0.01)。 结论:姜黄双蓟胶囊对酒精导致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姜黄提取物 水飞蓟提取物 朝鲜蓟提取物 小鼠 肝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改进复方黄柏液处方对复方黄柏液体外经皮渗透行为的影响,为复方黄柏液的处方优化和生产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大鼠腹部无毛皮肤为实验屏障,采用双室渗透扩散装置,用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黄柏的有效成分)在一定时间内的累积渗透量为评价指标,选出最佳透皮吸收接收液。同时考察通过添加1%冰片、1%薄荷脑及0.5%冰片+0.5%薄荷脑的3种改进处方制剂的透皮吸收效果。结果:(1)盐酸小檗碱含量在0.00372~0.0238μg(R2=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2)在以生理盐水、20%乙醇生理盐水、40%乙醇生理盐水、20%聚乙二醇为接收液时,盐酸小檗碱24h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分别为10.304、7.997、6.551、6.074μg,故采用生理盐水作为接收液;(3)1%冰片、1%薄荷脑及0.5%冰片+0.5%薄荷脑的3种改进处方制剂盐酸小檗碱24h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分别为14.014、13.291、17.895μg,优于原处方的10.304μg。结论:改进后的复方黄柏液制剂的体外透皮吸收明显优于原处方制剂。

  • 标签: 复方黄柏液 盐酸小檗碱 透皮吸收 处方优化
  • 简介:目的建立复方黄芪颗粒的新剂型。方法根据中医药理论,通过现代药学、药剂学等技术手段,对处方及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由传统的抗病毒中药汤剂成功地转变成现代剂型--中药复方颗粒剂。结论该剂型携带、服用方便,生产成本合理,初步临床观察显示有较高的抗乙肝病毒活性,耳反跳率低,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 标签: 抗病毒药 复方黄芪颗粒 剂型改造 药剂学 乙肝病毒 中医药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芩兰口服液中咖啡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250mm ×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3nm,柱温30℃。结果:咖啡酸在0.005~0.1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平均加样回收率100.2%(RSD=1.29%)。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复方芩兰口服液中的咖啡酸含量。

  • 标签: 复方芩兰口服液 咖啡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中药滴丸剂,在理气止痛、活血化瘀方面疗效显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给复方丹参滴丸药进一步开发、临床应用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现对复方丹参滴丸的成分、相关药理、临床应用、体内代谢作一综述。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药理作用 代谢 进展
  • 简介:目的建立荧光光谱法测定复方黄黛片中砷的含量的方法。方法按照《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标准手册》中“食品中砷的测定的方法”。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复方黄黛片中砷的含量。结果荧光强度IF对浓度C的回归方程为IP=15.1630+0.6466.在4-40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日内及日间RSD分别为3.81%、5.74%.平均回收率为101.2%.复方黄黛片中砷的平均含量为2.6mg/片。结论本法具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是进行衡量物质分析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复方 含量 荧光光谱法 RSD 食品卫生 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