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各级政府关注的一个重点,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从中央到地方,“统筹城乡发展”成为一个高频率出现的词,对基层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工作要求,驻村工作队如何嵌入基层治理?本文将从案例角度进行浅析。

  • 标签: 驻村,基层治理
  • 简介:摘要:随着交通运输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道路建设对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多磷酸-丁苯胶乳复合改性沥青作为一种新型道路材料备受关注,其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提升备受期待。然而,在制备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优化。本文旨在探讨基于高温性能提升的多磷酸-丁苯胶乳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 标签: 多聚磷酸 丁苯胶乳 复合改性沥青 高温性能 优化
  • 简介:山西沁水盆地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含有重要的可采煤层和煤层气资源,并在该盆地东南部陵川县附城镇一带出露良好露头。基于对太原组露头剖面和部分钻孔资料的研究,综合分析了该组的岩性、沉积构造、实体化石、遗迹化石和沉积序列等沉积特征。(1)太原组灰岩形成于正常浅海(开阔台地)和局限海湾(局限台地)2种沉积环境,其中,L1灰岩顶部、L2灰岩中下部、L4灰岩上部、L5灰岩顶部、L7灰岩顶部和L8灰岩形成于局限海湾环境,其他灰岩层均形成于正常浅海环境;(2)根据太原组煤系岩性组合特征,划分出6个岩性段,各段中的碎屑岩及所含煤层形成于障壁岛(砂岛)、湖和潮坪环境中;(3)通过对沉积特征和沉积序列的分析,识别出11种沉积序列类型,提出了太原组煤系发育的岛湖潮坪、局限海湾(湖)潮坪和滨岸潮坪等3种煤环境模式。该成果可为沁水盆地东南部太原组煤及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提供沉积背景方面的重要信息和理论支撑。

  • 标签: 沁水盆地 石炭系-二叠系 太原组 沉积环境 聚煤环境
  • 简介:摘要:气相色谱法测定丙烯腈中微量阻剂对苯二酚,采用HP-5(30mx0.32mmx0.25μm)5%的苯基-95%的甲基硅氧烷熔融石英毛细管柱为分离柱、FID检测器、外标法定量。对苯二酚的回收率为97.3%~102.9%,变异系数为2.37%,最低检出限为10 mg/kg,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微量阻聚剂  对苯二酚    含量
  • 简介:在分析前人对准噶尔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地区下侏罗统进行层序地层划分,总结了层序和体系域界面的识别标志,将下侏罗统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和7个体系域,同时叙述了各三级层序的结构特征。通过对层序内含煤岩系的发育特点分析,发现其主力煤层主要发育在JSQI和JSQ3湖侵体系域中,本文作者认为研究区内湖侵时期为有利的煤时期,煤作用主要受构造沉降、物源供给、气候和沉积环境等因素的控制。

  • 标签: 下侏罗统 层序地层 聚煤 控制因素 中拐地区
  • 简介:在墨西哥湾东北部上侏罗统Smackover组内斜坡上,密西西比内盐盆地的东部、Manda亚盆地、以及Conecuh亚盆地中,古地貌上发育浅水块叠层石隆起。这些块叠层石的厚度可达58m(190ft),分布面积达6.2km^2(2.4mi^2)。尽管这些隆起的块叠层石作为勘探目标已达30多年,但在该区域仍不断发现新的油田。块叠层石最有利的发育条件是:坚硬的基底、生长初期零至低的背景沉积速率和海平面的上升、以及低能、广适性生物生长的古环境。由于环境适宜,这里(发育块叠层石的部位)会出现广泛发育的微生物。与区域海退有关的古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导致块叠层石的消亡。在对块叠层石储层远景区进行钻探时,取得成功的关键是:①使用三维地震反射技术以发现古隆起,再确定可能存在的块叠层石储集相是处在脊部还是翼部,和位于油水界面之上;②根据在露头观察到的块叠层石生物礁的特征,建立一个用于重建块叠层石隆起形成过程的三维地质模型,以此提高发现树状和杂乱状块叠层石储集相的成功率;③用蒸汽抽吸作用代替渗滤回流作用和混合带作用作为评价块叠层石生物粘结灰岩的白云化作用强度的方法。

  • 标签: 叠层石 上侏罗统 墨西哥湾 远景区 东北部 油气勘探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道路建设对于高性能、持久耐久的沥青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磷酸与丁苯胶乳复合改性沥青作为一种新型改性材料,因其在改善沥青水稳定性和提升长期性能方面的潜在优势备受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复合改性沥青的改善机理及长期性能评估,并提出相关应用建议,旨在为道路工程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新的技术思路和支持。

  • 标签: 多聚磷酸 丁苯胶乳 复合改性 水稳定性 长期性能
  • 简介:为了确定天然气处理设备的资金投入,反凝析气藏的开发就需要对井的产能做出精确的预测。从历史上讲,Fussell发现气藏里液体的析将大大损害井的产能。为了确定试井解释的灵敏度和预测长期生产动态,建立了一个把水力压裂裂缝当作网格体系一部分的单井模型。预测结果非常有趣,压裂井产能的损害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径向模型模拟结果证实了Fussell的这些结论。现有的模拟技术可对水力压裂裂缝直接进行模拟,而不再使用等效井筒半径。压差在水力压裂裂缝周围的分布与析油的析出对井的产能伤害很有限。本文介绍所用的方法及其得到的结论。

  • 标签: 低渗透气藏 水力压裂 产能 反凝析作用 试井解释 组分模拟
  • 简介:海平面的变化是旋回性沉积作用的重要控制因素。在克拉通盆地滨海平原沉积背景中,海岸线附近的沉积环境受海平面变化影响最为明显,旋回性沉积作用易留下证据。而在远离海岸线的内陆或滨外较深水地区,海平面的变化一般难以引起沉积环境的明显变化,因而其旋回性沉积作用不甚明显。反映在旋回的数量上,海岸线附近的旋回数目比远离海岸线地区的旋回数目要多得多。海岸线附近一般是最有利的煤场所,所以某一时期的旋回频率曲线中的峰值所在地区即是该时期煤中心所在位置。在三级海平面变化范围内,从低位、海侵到高位层序组,旋回峰值区会随着海平面的变化而变化,据此可以识别煤中心的迁移规律。本文在介绍了海平面变化与煤作用的关系及旋回频率曲线的方法原理基础上,利用旋回频率曲线法研究了西南地区晚二叠世的幕式煤作用,划分了不同级别的煤作用幕。识别出了不同时期煤作用幕的煤范围。此外,通过对比不同期次的煤作用幕,得出了不同期煤作用幕煤中心的迁移规律。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将贵州西部晚二叠世含煤岩系划分为3个三级复合层序及16个四级层序,每个三级复合层序中又分为低位、海侵和高位层序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不同层序组及不同复合层序的旋回频率曲线,并根据其峰值的位置分析了相应煤中心的变化。

  • 标签: 旋回频率曲线 幕式聚煤作用 层序地层学 晚二叠世 贵州 西南地区
  • 简介:位于柴北缘东部北大滩地区的石门沟组为一套中侏罗统含煤地层,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及区域性地质资料对北大滩地区煤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层的发育和展布受构造作用和沉积环境的双重约束。受燕山运动I、II幕的影响,北大滩地区在中侏罗世接受沉积,经历了湖泊-扇三角洲两大沉积体系的改造。石门沟组沉积早期,北大滩地区为湖泊相沉积,滨湖沼泽成煤;石门沟组沉积晚期,研究区内发育两个大型的扇三角洲沉积体,扇三角州平原和扇三角州前缘成煤。石门沟组成煤期后,北大滩地区经燕山运动III幕、喜山运动及新构造运动的叠加,形成大规模的复式向斜构造。受逆冲断层影响,侏罗系整体抬升,使埋藏深度变浅,有利于煤层的勘探。

  • 标签: 北大滩地区 侏罗系 石门沟组 构造作用 沉积环境 地质约束
  • 简介:2008年9月17日上午,郑州市国际会展中心彩旗飘舞,花团锦簇,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在这里隆重开幕。包括100余位两院院士在内的10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各学科领域,工作在科研、生产、教学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参加了开幕式。其中测绘界院士、专家、教授等130多人也参加了开幕式。

  • 标签: 科技工作者 中国科协 郑州市 测绘 河南省 国际会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