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王西彦老师是三十年初就发表创作的老作家,八十年代被选为上海作协副主席。曾在湖南大学、武汉大学任教授,1951年春应聘来浙江大学,执教两年后于1953年春调往上海华东文联任专职作家。在浙大执教时,笔者曾受业于西彦老师。与老师分别近四分之一世纪后,于七十年后期又得与西彦师及师母周雯先生于南京相聚,师生愉悦非常。如今垂暮之年,回忆往昔所受教益,犹令我感念。

  • 标签: 王西彦 作家 教授 1951年 八十年代 湖南大学
  • 简介:<正>《滇池诗刊》自2014年起,推出"中国都市新生·都市诗群"专号,一个城市一期,逢单月出版,拟通过一个时间周期,对中国都市的诗歌新生力量作一次扫描,相对全面地展示出中国诗歌最新阵容的当下风貌。作为昆明地区的文学刊物,我们就从昆明开始,再逐一覆盖全国重要都市。希望这一征途,一路有中国年轻一诗人们的热情伴随。

  • 标签: 中国诗歌 开篇语 昆明地区 文学刊物 时间周期
  • 简介:在中国知识分子的书写观念中,文以载道无疑占有支配的地位。不管时代怎样更换,道的含义怎样修正,它总是基于一种公共理解和群体意志。中国文人担当历史,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代都能找到一种极端的表达形式。集体话语比个人话语对知识分子更具有诱惑力。在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上,对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从未有过根本的质疑和颠覆,而中国现代文学也正是从担当着民族道义的一次次群体运动中走过来的。而这种书写模式和话语方式却始终是以取消个人为代价的。在这种写作中,历史、公理、民族道义,人性本身具有某种不容置辩的压迫性,他威逼着写作主体,使他屈服于一种公共的理解;或者,它提供一套廉价的价值观念、审美态度,使书写者轻易就范从而自觉放弃对存在世界的探寻。而其本质,是与一种权力话语、群体话语达成默契,并最终使书写者在审美理解上不思进取和无所作为。80年的书写方式也在确证着这一点。而从历时来看,无论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抑或寻根文学都诉诸一种公共的价值模式。这种公共价值模式的诉求在其物质形式上就必然以集团主义、运动主义表现出来。因而,就共时而言,80年正是一个集体主义运动风起云...

  • 标签: 个人年代 完成个人 年代文学
  • 简介:老舍从1930年回国到1937年抗战爆发,这七年他一直住在山东,执教于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这七年是他创作的丰收期,写了《大明湖》、《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我这一辈子》、《文博士》和《骆驼祥子》,还有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和《蛤藻集》,诗文集《老舍幽默诗文集》和创作经验论文集《老牛破车》。另外在报刊上还发表了许多杂文、新旧体诗和翻译作品。这七年也是他创作史上的一个高峰,许多作品成为他毕生的代表作,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对于老舍这一时期思想的评价,比对他二十年代的评价存在着更多的问题。例如丁易同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中曾

  • 标签: 诗文集 《骆驼祥子》 猫城记 樱海集 牛天赐传 蛤藻集
  • 简介:1951年,随着《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的出版,J·D·塞林格立刻在美国社会和文学界引起轰动,一时大中学校的校园里处处可见身着风衣,倒戴鸭舌帽,开口"他妈的",闭口"混帐"的人,甚至在小说出版后的十余年,只要一跟美国学生谈起当代文学,他们都会想起《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在小说界,前有海勒,后有克鲁亚克,而塞林格可以说是仅仅凭借一部《麦田里的守望者》在二次大战后的美国文坛这一锁链上构筑了不可缺少的一环.

  • 标签: 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 王朔 反叛 海勒 文学界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09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一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还没有把1930年的绥远文学包括进去。但实际上,这一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以绥远为中心,故本文将这一地区的文学活动称为绥远文学)已经有了较为活跃的文学社团。一批受到"左联"进步思想影响的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以手中的笔为武器,积极投身于革命文学运动,结成文学社团,以报纸副刊为阵地,创作各体文学作品,发表文学评论,宣扬进步文学主张,旗帜鲜明地开展进步的文艺工作和抗日宣传活动,为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文学运动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标签: “左联” 内蒙古西部地区 绥远省 报纸副刊 塞原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
  • 简介:关于80年诗歌精神,已经作为一份遗产在展开讨论,听起来是有点反讽意味的事。说明80年诗歌精神在今天可能巳然失去了。在80年诗歌运动风起云涌时,就有过两种截然不同的争论和评价,一派说“好得很”,一派说“糟得很”。有人认为这是西方“迷茫的一”、“垮掉的一”在中国的重演,嘲讽得有点像抬举,有人冠之以后现代主义文化掮客等等。我在想,这

  • 标签: 诗歌精神 80年代 “垮掉的一代” 后现代主义 反讽意味 文化掮客
  • 简介:最近见到一本奇书《集版本大成之红楼梦》(文化子汇校,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版)。说它是奇书,是因为号称“汇校”,全书却没有一条校记!这位文化子先生自己不写校记不说,还对别人的校记痛加批评,一笔抹杀:“以红研所的权威新校本为例,版本中每回都有连篇累牍的异文异字,而那些权威专家只是出了几条最简单的校记。

  • 标签: 校记 汉晋 子汇 庚辰本 妙玉 《石头记》
  • 简介:郭永东是我们的老作者,所谓“老”,是因为他老给刊物寄稿子,前后持续有十多年,在漫长的十多年的时间里,竟然没有被刊物采用过一篇小说。没有发表,他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仍然在写小说这条路上从容奔跑着。对于郭永东而言,他的文学之路似乎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

  • 标签: 马拉松 “老” 刊物 小说 文学
  • 简介:伴随着“80”后一进入工作场所,新生员工正成为人才市场的就业主力。但其在基本政治态度、信仰、价值取向等方面与其他世代员工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因而作为新生的他们与其他世代员工的矛盾与冲突逐步呈现,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因此,了解新生员工代际冲突发生的原因机制,并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将成为未来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成为中国管理层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本文建立在代际冲突发生机制下,探索代际冲突的发生原理,进而在全球化视野下有利于促进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

  • 标签: 新生代员工 代际冲突 学习型组织
  • 简介:1930年文艺大众化运动,“差不多和普洛文学运动是同时发生”,并贯穿于整个左联时期。它是左翼文艺界组织的一个重要的文艺运动,也是丁玲走向“革命”后所参加的第一个重要的文艺运动。自1931年初春“左转”至1933年5月被捕,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丁玲积极响应左联号召,以自己作为“左翼作家”、“左联领导”和“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的多重身份积极投入其中,为这一运动的开展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 标签: 文艺大众化 文学运动 30年代 丁玲 文艺运动 左翼文艺界
  • 简介:  1韩小是个恶俗的丫头,从小便是.  五岁的时候她就知道臭美,拿妈妈的胭脂把自己的脸蛋抹得像猴子屁股,还处处留情,见到漂亮的小男生,就骄傲地瞥人家一眼.这一眼的魅力,不是谁都能抵挡住的.用韩小的话说,我就是这样被牢牢粘了去做她的跟屁虫.但她却拒绝承认我是个漂亮的家伙,她自认为是班里最好看的女生,至于男生呢,她则不屑一顾,说:我还没看见一个值得我看第二眼的小帅哥呢!……

  • 标签: 一起反悔 反悔好不好
  • 简介:约翰·厄普克创作于世纪之交的短篇小说集《爱的插曲》通过记忆重构了20世纪60年的婚外恋叙事,重新定义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并赋予其意义。依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生存三境界"理论,60年的美国信仰传统式微,人们远离了宗教境界,陷入暧昧性之中,并且面临道德真空,伦理境界亦不复存在;此时主人公们沉浸在审美境界中,追求审美主义的生活方式,追逐欲望的最大化,最终难免陷入幻灭与绝望。厄普克重写了那段历史,展现了被忽视的60年之私人领域,揭示了"欲望乌托邦"的脆弱无力。

  • 标签: 厄普代克 60年代 审美主义 记忆 家庭
  • 简介:历史惊人地相似重复,幽王嬖褒姒而成丧身亡国的末主,玄宗嬖杨玉环而成弃都丧国的准末主;宗周都城镐京宫室宗庙被毁,变得黍稷离离,而李唐都城长安被胡骑践踏,太庙为乱贼所焚。周大夫感伤而作《黍离》诗写西周之亡,抒发故国之思和哀挽之情。千馀载后杜甫于镐京遗址彷徨悲伤,作《哀江头》诗写曲江池岸萧条破败景况,抒发故都沦陷的沉痛之情,言外寓《黍离》之悲。本文比较分析二诗以体察其相同的美刺伤闵哀思之言,乱世之音,以及诗人笔下所寓的“末主乃有嬖女”之意。诗经与杜诗中有关诗史方面的传承,是个内涵丰富、意蕴深沉的话题,对此进行比较研究.具有丰富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学术意义。

  • 标签: 镐京 曲江池 黍离 嬖女 末主 诗史
  • 简介:<正>90年已经经过了近五年的发展历程,它的形态与走向似已日渐清晰。“后新时期”/“新时期”间的差异与断裂已随着市场化与消费化的转型而越来越为人们所深识。文化及对文化进行阐释的“知识”都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这里既有如电视肥皂剧、卡拉OK、MTV、流行小说这样的新的大众文化走向的呈现,也有如“后殖民”及“后现代”的论争这样的高层文化对话的表征,但它们都共同标识着一个巨大的文化的地壳运动的生成。五年来的文化发展进程既是“冷战后”新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多重矛盾的投射,又是我们本土文化的复杂运作的结果。尽管人们对“后新时期”的概念仍存有争议,但似乎任何人都已无意和无法否认一个巨大的文化转型的到来;尽管人们对这一转型进行了种种不同的阐释,但我们已告别了80年的话语则是广泛的共识。“后新时期”业已成为当下文化阐释的关键代码,成为我们

  • 标签: 新状态 “纯文学” 后新时期 “作者” 90年代文学 表征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