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卟啉单甲醚(HMME)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DT)对人食管癌细胞杀伤效应的最佳作用参数,为HMME-PDT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以4μg·mL-1HMME与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孵育不同时间后,利用形态学软件分析其荧光强度;进一步予不同浓度(0.5μg·mL-1~8μg·mL-1)HMME与细胞孵育1.5小时后,在特定波长下以不同能量的激光(2、4、8J·cm-2)照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结果:HMME在细胞内的荧光强度于给药1.5h后达到高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HMME浓度与激光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当HMME浓度增高到4μg·mL-1时,光照强度增高到4J·cm-2,进一步提高药物浓度与激光剂量,细胞存活率并不随之降低。结论:不同的孵育浓度、不同的孵育时间及不同的光照剂量密度可以显著的影响HMME-PDT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体外效应。

  • 标签: 光动力疗法 血卟啉单甲醚 孵育浓度 光照剂量密度 细胞生存率
  • 简介:溶栓疗法不仅已被常规地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而且也已用于其它血栓病的治疗中,如急性缺血性脑血栓、肺栓塞、急性周围动脉血栓等。尿激酶原是双链尿激酶的单链前体,它主要激活纤维蛋白表面的纤溶蛋白原,所以具有选择性溶栓作用。临床结果表明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与t-PA、链激酶或尿激酶伍用均有协同作用。本文综述它了的特性、结构与功能,以及它的药代动力和临床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溶栓疗法 尿激酶原 结构与功能 药代动力学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开胸手术单肺通气的患者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25)和实验组(n=25),对照组采取常规麻醉,实验组在常规麻醉中增加Dex的静脉注射。记录2组平均动脉压的血流动力指标和心率,对比进入手术时刻(T1),注射右美托咪定15分钟时刻(T2)、气管插管后时刻(T3)、切皮时刻(T4)、单肺通气时刻(T5)和术毕时刻(T6)的生命体征,对比T1、T5、T6、T7的外周血TNF-α、IL-6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的血流动力指标在T1和T6时刻与实验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2、T3、T4、T5四个时刻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TNF-α水平在T1时刻为(33.6±0.7),而实验组为(33.4±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1,P=0.352);实验组在T5、T6和T7时刻的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IL-6水平在T1时刻为(8.7±0.6),而实验组为(8.8±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9,P=0.558);实验组的IL-6水在T5时刻、T6时刻、T7时刻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不仅可以改善术中和术后的血流状况,同时还可以抑制炎症因子,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开胸手术 单肺通气 炎症因子
  • 简介:EppendorfResearchFamily的移液器包括固定体积,可调节体积,以及多通道等多种模式,同时还包括电动的研究专用移液器。机械设计的特征能够使每天的工作部变得有效,舒适,并且不产生肌肉劳损。该系列的移液器的使用范围包括从0.1ul-5ml。扩大的旋钮能有利于拇指进行操作。大的分离式枪头排出器按钮能够降低分离枪头时需要的压力,而扩大的手柄则能够提高手部的稳定性,并降低手部和上臂肌肉受到的张力。经过放大后的体积指示使体积设置更方便。

  • 标签: 移液器 Research 力学 FAMILY 机械设计 分离式
  • 简介:目的观察D-半乳糖(D-gal)致亚急性衰老大鼠在尿液排泄方面的特点并探讨其多尿症状机制。方法在初筛合格的SD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浓度为5%的D-gal生理盐水溶液125mg/(kg·d)连续8周。观察动物在造模期间和停止造模后两周内24h总尿量及水负荷后排尿情况的变化;通过测定模型动物尿中K^+、Na^+、CL^-浓度,血中ALD、ADH、ANP浓度及肾脏病理形态学观察,探讨模型动物24h总尿量增加的机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动物24h总尿量明显增加;水负荷后6h内排尿潜伏期明显缩短,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但总尿量没有明显差异;模型动物尿中Na^+、CL^-浓度明显升高,K+浓度明显降低;血浆ALD、ADH含量显著降低,ANP含量显著增加,肾脏出现一系列硬化特征。结论D-gal致亚急性衰老大鼠出现的总尿量增加和排尿次数增多的情况可能与其ADH、ALD、ANP合成与分泌异常及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有关。

  • 标签: D-gal致亚急性衰老大鼠 多尿 机制
  • 简介:目的:建立适合于止痛透骨贴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试验的要求,采用中和-离心薄膜过滤法进行细菌数检查,采用平皿法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数检查,采用直接接种法进行控制菌检查。结果:5种验证菌株的回收率均高于70%,控制菌检查经方法验证,可用直接接种法对金黄色葡萄球、铜绿假单胞菌、大肠菌群进行检查。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止痛透骨贴的微生物检查

  • 标签: 止痛透骨贴 微生物限度检查 抑菌作用 方法学验证
  • 简介:目的:探究喜树碱-氟尿苷(CPT-FUDR)纳米颗粒对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制备喜树碱-氟尿苷纳米颗粒,通过丁达尔现象证明已组装完毕。将制备好的纳米颗粒组和喜树碱(CPT)单药组、氟尿苷(FUDR)单药组以及两种单药混合组(CPT/FUDR)作对比,采用MTT实验检测药物对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划痕实验探究CPT-FUDR纳米颗粒和CPT/FUDR混合药物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在药物浓度大于0.1μM时,随着浓度的增加,四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下降(P〈0.05),而CPT-FUDR纳米颗粒组Tca-8113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单药CPT、FUDR和CPT/FUDR混合物组(P〈0.05)。在划痕实验中,培养48h后,CPT/FUDR混合物组和CPT-FUDR纳米颗粒组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且CPT-FUDR纳米颗粒组显著低于CPT/FUDR混合物组(P〈0.05)。结论:在体外,CPT-FUDR纳米颗粒对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与迁移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优于CPT/FUDR两种单药混合。

  • 标签: 口腔癌 联合化疗 口腔鳞癌 TCA-8113
  • 简介:目的探索紫外光-核黄素交联法对巩膜织张力和强度的影响。方法交联组和对照组皆选右眼为实验眼,交联组采用波长为(370±5)nm、辐射强度定为3.0mW/cm2的紫外线和0.1%核黄素为光敏剂对豚鼠赤道部巩膜面进行胶原交联,对照组不进行交联处理。术后一个月取交联组交联区巩膜条带和对照组相应区域的巩膜条带,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并对眼球各组织进行HE染色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测。结果交联组巩膜的生物力学特性增强,赤道部交联组巩膜试件断裂时的极限应力增加了147%,弹性模量显著增加了193%,极限应变降低了21.9%;后极部交联组巩膜试件断裂时的极限应力增加了108%,弹性模量显著增加了191%,极限应变降低了40.42%。HE染色光镜检查结果显示形态学无病理改变,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交联组交联区的巩膜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结论紫外光—核黄素交联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巩膜的生物力学特性,增强巩膜组织的张力和强度,有望作为治疗高度病理性近视的一种方法。

  • 标签: 紫外光-核黄素交联 巩膜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模型GK大鼠的骨代谢特点以及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采用雄性6月龄GK大鼠10只,以月龄、性别匹配的健康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颈静脉取血检测与骨代谢有关的生化指标。DXA法测定股骨和腰椎骨密度,并行股骨三点弯曲实验和腰椎压缩实验。甲基丙烯酸甲酯包埋胫骨干骺端以制备不脱钙骨切片。应用多媒体病理图像分析软件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GK大鼠体重明显低于健康对照Wistar大鼠(P〈0.01)。与对照组相比,GK大鼠血清骨钙素水平明显降低[(4.97±0.49,6.75±0.71)μg/mL,P〈0.01],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升高[(17.92±5.23,8.31±2.69)U/L,P〈0.01],但血钙和血磷无明显变化(P〉0.05);股骨和腰椎骨密度显著降低[(0.16±0.01,0.22±0.02;0.12±0.01,0.16±0.02)g/cm2,P〈0.01];骨强度和腰椎的弹性模量明显降低(P〈0.01)。骨形态学分析显示GK大鼠股骨长度和第五腰椎高度分别降低10.3%和9.5%(P〈0.01),股骨和腰椎横截面积无明显变化(P〉0.05)。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显示,GK大鼠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厚度、类骨质表面和厚度明显降低[(15.72±1.18,19.13±1.13)%,(61.91±4.54,74.43±3.63)μm,(18.18±1.25,19.63±1.07)%,(3.68±0.48,4.34±0.35)μm,P〈0.01或0.05],动态参数如矿化表面、矿化沉积率和骨形成率也明显降低[(17.77±1.54,19.56±2.07)%,(1.07±0.22,1.35±0.16;0.20±0.03,0.26±0.04)μm/day,P〈0.05或0.01],而矿化延迟时间显著延长(2.66±0.56,2.12±0.35,P〈0.05)。结论非肥胖的GK大鼠表现有骨量减少和骨折危险性增加;2型糖尿病本身可干扰成骨细胞功能和活性而导致骨重建失衡。

  • 标签: 骨密度 骨生物力学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骨丢失 2型糖尿病 GK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技术与尿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联合诊断高尿酸肾病(HUAN)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比较192例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PHUA组)、162例HUAN患者(HUAN组)和3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尿酸(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及尿β2-MG水平、二维超声检测结果及ARFI技术检测的肾皮质、髓质和肾窦SWV值,分析HUAN患者的SWV值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其肾实质、肾窦SWV值与尿β2-MG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62例HUAN患者中,肾实质回声增强76例(46.91%),肾窦增宽89例(54.94%),肾皮质髓质结石49例(30.25%);192例PHUA患者和360例健康体检者肾皮质和髓质回声均无明显异常,肾窦结石分别为3例(0.83%)和5例(2.60%)。HUAN组肾皮质、髓质和肾窦SWV值分别为3.32±0.45m/s、3.02±0.51m/s和1.58±0.45m/s;PHUA组分别为2.92±0.64m/s、2.51±0.51m/s和1.41±0.35m/s;对照组分别为2.73±0.58m/s、2.26±0.43m/s和1.21±0.21m/s;三组SWV值均为肾皮质〉肾髓质〉肾窦(P〈0.05)。HUAN组尿β2-MG水平明显高于PHUA组和对照组(P〈0.05)。HUAN

  • 标签: 尿微 微球蛋白 成像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derivative,HPD)光动力作用(photodynamictherapy,PDT)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PDT对人肝癌细胞的相对抑制率,并筛选最佳实验参数。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DT后细胞凋亡率。并用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survivin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当HPD浓度为4mg/L,光照剂量为10J/cm2时,实验效果最佳,PDT光动力组人肝癌细胞SMMC-7721相对抑制率为(64.28±2.73)%,凋亡率达(35.28±1.5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DT后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aspase-3却高于对照组。结论: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作用具有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生物学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光动力作用抑制凋亡调控蛋白survivin表达,并直接或间接促进caspase-3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凋亡。

  • 标签: 光动力作用 人肝癌细胞 SURVIVIN蛋白 CASPASE-3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丙肝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24例丙肝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HCV,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丙肝RNA,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FER、CA125、CA199,采用酶法检测GGT,ALT,AST。结果:维吾尔族丙肝患者HCVRNA的阳性率65.25%明显高于汉族患者54.26%,且维吾尔族丙肝患者血清FER(476.35±120.50)和GGT(71.22±21.84)水平均高于汉族患者FER(333.44±105.71)、GGT(55.63±15.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民族患者间抗-HCV阳性率、CA125、CA199、ALT、AS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丙肝患者不同,维吾尔族丙肝患者HCVRNA阳性率、FER、GGT水平均高于汉族患者,本研究提示维吾尔族丙肝患者可能肝细胞损害较重,更易发展为肝癌,临床应加以重视。

  • 标签: 抗-HCV 丙肝RNA 铁蛋白 γ-谷氨酰胺转肽酶
  • 简介: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acidphotodynamictherapy,ALA-PDT)对体外培养的断发毛癣菌肉芽肿株的杀伤效应。方法将临床Majocchi肉芽肿患者皮损分离培养出的断发毛癣菌肉芽肿株,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活化后制备菌悬液,与5mmol/LALA共孵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原卟啉PpⅨ(ProtoporphyrinⅨ,PpⅨ)产生情况。实验分对照组、单药组、单光组和ALA-PDT组。对照组无处理。ALA-PDT组断发毛癣菌与5mmol/LALA共孵育6h后,采用功率密度为40mW/cm^2的633nm红光以不同能量密度(50、100、150、175、200J/cm^2)照射。单药组断发毛癣菌与5mmol/LALA共孵育6h,不照光。单光组无ALA共孵育,只给予200J/cm^2红光照射。通过数码相机拍摄照片及菌浓度评估ALA-PDT对断发毛癣菌肉芽肿株生长的抑制效应。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砖红色荧光物质PpⅨ产生,当照光能量密度为175、200J/cm^2时,照片显示菌落生长明显受限,数量减少,菌浓度计数分别为(0.53±0.058)×10^5CFU/mL、(0.13±0.057)×10^5CFU/mL,明显低于对照组、单药组、单光组及其他低能量密度ALA-PDT组(P〈0.05)。结论ALA-PDT对断发毛癣菌肉芽肿株有明确的杀伤效应,可为临床ALA-PDT治疗皮肤癣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光动力治疗 断发毛癣菌 Majocchi肉芽肿 皮肤癣菌
  • 简介:2018年6月22-25日,在农业农村部种子管理局组织安排下,"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以下"行动")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主编刘旭院士,农业农村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周云龙,中国农科院作科所资源中心主任李立会等一行6人的调研组前往汉中和安康地区,对陕西省的“行动”工作进行调研督导。

  • 标签: 种质资源 管理局 陕西省 普查工作 调研 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