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急诊处理伤口感染控制策略。方法:选择 2017年 8月 -2019年 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患者 9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外伤一般处理措施,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者伤口感染率和并发症率,记录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结果:在伤口愈合时间方面,常规组患者伤口平均愈合( 34.4±3.2) d,干预组患者伤口平均愈合( 27.5±3.7) d,干预组患者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更短( P<0.05) ;在伤口感染率和并发症率方面,常规组与干预组患者伤口感染率分别 8.9%、 2.2%,并发症率分别 11.1%、 2.2%,干预组患者伤口感染率、并发症率更低( P<0.05)。结论:外伤急诊处理给予控制感染护理,可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率和感染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外伤 ;急诊处理 ;伤口感染 ;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wound infection in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hand injury.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hand injury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7 to August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as given general treatment measures for hand injury,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the wound infection rate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 and the wound healing time was recorded. Results: in the aspect of wound healing time, the average healing tim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routine group was (34.4 ± 3.2) d, the average healing tim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27.5 ± 3.7) d, and the average healing tim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horter (P < 0.05); In terms of wound infection rate and complication rate, the infection rate of wound in routine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was 8.9% and 2.2% respectively,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11.1% and 2.2% respectively, and the infection rate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wound in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lower (P < 0.05). Conclusion: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hand injury can shorten the time of wound healing, reduce the rate of complications and infec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外伤软组织缺损病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处理,观察组则采取穿支皮瓣修复法处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治疗方案中,穿支皮瓣修复术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穿支皮瓣修复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军事训练所致外伤患者特点及健康教育。方法:选取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我院收治的 100例军事训练所致外伤患者,实施回顾调查,分析外伤特点。结果:军龄 <1年与军龄≥ l~ 3年的占 73.0%;关节损伤患者占比 27.0%,其次是软组织损伤,占比 25.0%,平均住院时间为( 7.10±0.52) d。结论:军事训练造成的外伤患者当中三年内的新兵占大多数,且关节损伤是第一病因,对新兵实施健康教育,能够强化关节训练,帮助其早期康复。

  • 标签: 军事训练 手外伤 特点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外伤的患者术后功能障碍效果。方法选择70例外伤的患者,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再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评价两组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在护理前功能评价结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手功能评价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伤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系统综合的护理后,有助于患者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手外伤 护理干预 综合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患者术后功能障碍的预防性护理要点。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90例外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础干预,实验组予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外伤患者满意率;术后手功能改善时间;护理前后患者手部疼痛程度、功能评分;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外伤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手功能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手部疼痛程度、功能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手部疼痛程度、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在手外伤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改善功能和缓解疼痛,降低功能障碍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手外伤患者 术后功能障碍 预防性护理要点
  • 简介:目的探讨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桡神经浅支腕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筋膜岛状皮瓣、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筋膜岛状皮瓣修复196例手部软织缺损。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出现3例轻度感染,5例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良好。随访190例,优105例,良81例,可4例。结论手部外伤后软组织缺损,根据软组织的不同缺损情况,选用恰当的皮瓣修复方法.具有创面直接覆盖、感染率低、保留手指长度、手部外形良好等优点。

  • 标签: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修复
  • 简介:目的了解佛山地区急诊外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保护人群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前瞻性调查急诊外伤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致伤原因、受伤环境、损伤类型、伤后就诊时间、患者来源等因素分布特征。结果(1)急诊外伤高发年龄段在15~44岁;患者男女比例为3.72∶1;初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最高,为51.02%,其次为高中,占20.69%。(2)受伤原因中,以工伤最多,占69.99%,其次为生活伤,占19.35%;受伤环境分布依次为工作场所、家中。(3)开放性损伤占98.28%,其中挤压伤、切割伤分别占36.65%、35.06%,闭合性损伤仅占1.72%。(4)患者受伤后到就诊时间中位数为30.00min。结论本地区急诊外伤患者以青中年居多,且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女性;工伤、开放性损伤所占比例最高,应重点预防。

  • 标签: 急诊 手外伤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将穿支皮瓣修复手术实行于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治疗中,分析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开展研究的资料为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本院予以治疗的30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参考患者手术治疗方案差异性分组,一组收入15例,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术用于参照组,穿支皮瓣修复手术用于实验组,仔细计算2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统计率与术后并发症统计率。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统计率相比于实验组患者相关数值,P<0.05,有数据计算的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统计率相比于实验组患者相关数值,P<0.05,有数据计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穿支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得到较优临床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8.9-2019.9 , 1 年内在我院就诊的 110 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以抽签的方式随机分配为对照组( 55 例,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治疗)和观察组( 55 例,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术后修复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对比对照组及观察组 的 术后修复疗效显示,观察组的术后修复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结果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术后修复疗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治疗 术后修复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小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游离皮瓣修复治疗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收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外科收治的100例外伤小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创面植皮术,观察组采用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手部外观、感染情况、感觉恢复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手部外观、感染情况、感觉恢复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差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2.00%低于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88.00%)。结论临床应用游离皮瓣修复治疗外伤小面积软组织缺损可较快恢复外观和功能恢复情况,且术后感染和并发症发生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 标签: 游离皮瓣修复 小面积 手外伤 短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术的治疗方式,探讨该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8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将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康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重度肿胀,皮瓣感染,皮瓣边缘坏死的例数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χ2=4.492,P=0.0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t为12.704 d,P=0.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术的手术治疗方式,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手术的治疗效果更好,恢复时间更短。

  • 标签: 穿支皮瓣修复术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行皮瓣移植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对策分析。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皮瓣移植术治疗的100例外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析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组VAS评分明显降低,而BI评分明显升高(P<0.05);护理干预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效果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进行皮瓣移植术治疗的外伤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加快手部运动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手外伤 皮瓣移植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严重外伤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院内收治的70例严重外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均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以VAS法评估疼痛程度,统计预后,包括换药次数、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术前无差异性,术后1周以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较低(P<0.05)。 观察组换药次数较少、感染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P<0.05)结论:严重外伤患者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期间,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疼痛程度,并改善预后。

  • 标签: 封闭式 负压引流术 治疗 严重手外伤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撕脱性外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撕脱性外伤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与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较低,P<0.05。结论:撕脱性外伤手术患者在护理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较理想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撕脱性手外伤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62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实验组(31例,应用穿支皮瓣修复术)、对照组(31例,应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对比患者修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修复优良率(96.77%,30/31)高于对照组(74.19%,23/31),并发症发生率(6.45%,2/31)低于对照组(25.81%,8/31),P<0.05;实验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5.78±1.14)d、伤口愈合时间(5.27±1.62)d、住院时间(7.34±1.21)d,P<0.05。结论 穿支皮瓣修复术的运用利于提高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修复率,且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穿支皮瓣修复术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在减轻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患者82例,按照就诊次序的奇偶性均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生理、心理、环境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护理后的疼痛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外伤患者术后的疼痛,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措施 手外伤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外伤术后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开放性外伤患者感染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手外科收治的开放性外伤手术患者1 526例。按照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86例)和对照组(1 440例),分析感染组病原菌种类及分布情况,并收集两组一般资料、麻醉及手术等相关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开放性外伤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开放性外伤术后感染率为5.64%,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感染(60.47%)居多,感染菌株以铜绿假单胞菌(17.44%)、金黄色葡萄球菌(15.12%)、大肠埃希菌(13.95%)多见。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受伤到手术时间(≥6 h)、创面污染、负压引流这6个因素为开放性外伤术后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负压引流为保护因素。结论开放性外伤术后仍有一定的感染率,导致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影响因素也较多。对于患者存在年龄大、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受伤到手术时间长、创面污染等情况者,临床应重视这些影响因素的参考价值,针对性进行预防控制,以降低开放性外伤感染率。

  • 标签: 手损伤 感染 病原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杭州市萧山区职业性外伤的发生原因并分析其特点,为制定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7月,选取萧山区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 021例职业性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月份及时间段等资料,分析其与受伤原因的关系。结果在萧山区3 021例职业性外伤患者中,男性居多(男女比例2.05∶1),18~30岁受伤占比较高(1 508例,49.92%)。患者因切割受伤的比例较高(1 208例,39.99%),受伤部位多为掌指关节远端(2 118例,70.11%),夏季受伤占比较高(1 225例,40.55%),以每天8:00-16:00受伤居多(1 684例,55.74%),其中11:00-12:00占29.46%(890例)。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5.10%(2 571/3 021)。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职业性外伤患者受伤原因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杭州市萧山区职业性外伤患者切割伤发生较多,夏季及11:00-12:00时间段居多,企业应加强相关时间段的监督管理,尤其预防切割伤的发生。

  • 标签: 职业伤害 手损伤 预防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