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狭窄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性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致死、致残率高。急性期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病人的预后非常关键。急性脑梗塞表现为脑低灌注,平扫CT常常显示不清、诊断困难,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延误病人治疗;CT灌注成像准确反映脑血流灌注情况,且能区分显示不可逆性梗死区与缺血半暗带,缺血半暗带的显示为早期溶栓及治疗前后的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CTA能明确显示引起脑梗塞的责任血管,对动脉的狭窄率及斑块性质的测定进行定量分析,指导临床针对性溶栓。脑灌注与CTA的联合运用能综合诊断早期梗塞及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CTP,CTA,缺血半暗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以风府、哑门为主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以风府、哑门为主穴针刺治疗和西医常规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言语功能及改善情况。结果根据临床疗效判定标准,试验组吞咽功能总有效率96.67%;言语功能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组吞咽功能总有效率80.00%;言语功能总有效率76.67%。结论以风府、哑门为主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临床疗效肯定。

  • 标签: 针刺 风府 哑门 脑卒中假性球麻痹
  • 简介:目的:探讨连续心理护理干预在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21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09例、对照组10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原发病和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连续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出院1年后对两组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状况(AD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时HAMD、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出院随访1年时研究组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HAMD、ADL评分分别为(10.22±3.77)分、(18.42±3.64)分,对照组患者HAMD、ADL评分分别为(26.84±4.01)分、(38.35±8.63)分,研究组HAMD、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连续心理护理,促进了青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恢复,也减轻了其抑郁程度。

  • 标签: 连续心理护理 青年脑卒中 抑郁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和死亡率高以及复发性高的高危疾病,脑卒中患者如果能主动参与功能锻炼,对肢体和神经可以起到很好的恢复作用,降低复发和致残的几率。然而很多脑卒中患者参与功能性锻炼的依从性差,难以坚持,严重影响了脑卒中患者恢复。如果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参与功能性锻炼的依从性,能够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产生良好的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功能锻炼 依从性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禹香苑社区脑卒中筛查的意义及规范化管理后的效果。方法对1947名社区居民,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筛查出高危人群再进行实验室检查和颈动脉彩超检查;对203例居民规范化管理1年后,按照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对社区居民脑卒中筛查发现,2001例40岁以上参与者中,203例(10.15%)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可变的危险因素排前三位的是血脂异常(45.72%)、吸烟(22.19%)、超重(11.92%)和高血压(10.58%);颈动脉彩超检查66.7%高危人群颈部血管有异常;对高危人群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后,70.16%的居民危险因素控制优良。结论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是早期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有效方法,对高危人群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降低脑卒中的发生。

  • 标签: 脑卒中 筛查 规范化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择2011年01月~2013年0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任意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仅为76.9%,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6.2%,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仅为69.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6.2%。结论中西医综合康复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护理中不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因此值得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 中西医综合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降纤维酶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2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跟踪随访3个月,观察组病死率为7.1%,对照组病死率为21.42%;组间病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降纤酶治疗脑卒中,并通过连续给药方案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脑栓塞现象,提高治疗有效率,对降低脑卒中致残率和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药物。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降纤酶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院前急救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救治影响。方法对7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规范院前自救指导、现场救治、合理用药、病情监测、安全转运等急救流程。结果本组76例患者成功转运回医院治疗。结论优化院前急救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救治是有效和切实可行的。规范和较为完善的院前救治措施是降低急性脑卒中院前死亡率、提高进一步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急性缺血脑卒中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组合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到2013年9月间收治的78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随机性分为成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是39例。治疗组应用康复护理组合来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来护理,与此同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护理前后情况。结果通过为期6个月的护理,所有患者的功能恢复都取得了效果,但是治疗组的恢复效果比对照组的恢复效果更佳。结论康复护理组合对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康复护理组合 后遗症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病人,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标准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老年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人。两组患者入院后全部接受常规性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性的健康训练的基础上实施个体作业疗法。治疗结束后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和Barthed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要高于对照组。两组Barthel指数就要高于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个体作业疗法可以改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活动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体作业疗法 脑卒中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0月收治满足要求的7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普通康复组和特殊护理组,各39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和神经内科的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痊愈状况,生活能力评分、上肢运动能力评分、继发性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研究显示特殊护理组的总要效率高于普通康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功能评分也是远高于普通康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性功能障碍低于普通康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各方面情况,使患者尽快恢复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上肢运动能力,降低继发性功能障碍,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康复护理 脑卒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脑卒中后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吸入性肺炎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咳嗽、呼吸困难、发热持续时间及住院日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吸入性肺炎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吸入性肺炎 盐酸氨溴索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肢体锻炼对预防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干预(对照组)与早期加强肢体锻炼(观察组)对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简化FMA评分及BI指数均无明显差异,干预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脑卒中后早期肢体锻炼,可防范肩手综合征发生,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功能锻炼 预防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脑卒中高危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面授讲课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动机性访谈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前及教育后6个月分别评估两组病人不良生活方式,同时检测血压、血糖、血脂异常、体重指数(BMI)。结果教育后实验组脑卒中高危人群不良生活方式、血压、血糖、血脂、BMI均优于其教育前及对照组教育后,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动机性访谈能促进脑卒中高危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血压、血糖、血脂、BMI的有效控制。

  • 标签: 脑卒中高危人群 动机性访谈 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妊娠期或产褥期合并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妊娠期或产褥期合并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3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前15例列入对照组,行脑卒中对症内科治疗,无效送外科治疗,监测母婴生命体征,并实施常规护理;后15例列入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随访1个月后自理能力评分和患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利用认知干预、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配合常规护理有利于提高妊娠期或产褥期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患者护理后自理能力和肢体运动水平更好,生活质量更高朋满座。

  • 标签: 综合护理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 妊娠期 产褥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对高血压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高血压患者,随意分为32例观察组和32例参照组,予以参照组患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细节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管理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指标均低于参照组,脑卒中发生率(6.25%)低于参照组(37.50%),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高血压患者 细节管理 脑卒中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0例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结束后运用日本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来进行评估,以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一定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利于相关疾病的恢复,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 干预 脑卒中 吞咽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电子生物反馈辅助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电子生物反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各项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电子生物反馈辅助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改善其其运动功能,从而改善其步行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电子生物反馈 脑卒中偏瘫 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