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或某些事物发生兴趣,有时甚至很浓厚,总是有一定缘故的。鲁迅对佛教产生兴趣,也不能例外。借用佛家的话来说,鲁迅与佛教发生关系,是有“因缘”的,然而这“因缘”却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治文学者,对佛学多所隔膜,治佛学者,又多对文学留意无多,这就使鲁迅与佛教的关系长时间不曾被人们加以应有的全面的考察。拙文试图在此方面作些尝试和努力。一鲁迅对佛教的接触是很早的,但开始研究佛学。则主要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的一段时间内,至一九一四年而达到顶峰。查《鲁迅日记》可

  • 标签: 破恶声论 思想方式 《野草》 大乘佛教 《故事新编》 现代作家
  • 简介:1987年5月,我被告知要陪同著名作家欧阳山去北京开会。会议期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驱车到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21号,瞻仰鲁迅故居。

  • 标签: 鲁迅 欧阳山 作家 故居 心情 胡同
  • 简介:各位亲爱的游客,我的名字叫王子里,你们也可以叫我小王,在接下来的旅程中,我将带你们参观鲁迅故居。

  • 标签: 故居 鲁迅 印象
  • 简介:鲁迅是谁,不同时期的描述不同。在各自的表述间,有时仿佛在讲不同的人。他的不幸在于,死后一方面不断被简化地陈述,一方面被封闭性处理,结果都腰斩了其思想的要义。2016年,鲁迅离开我们整整80周年。在这80年的纷乱世事变迁中,其实,先生一直都在,他的精神、著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然而我们当下所看到的鲁迅已未必是80年前那个有血有肉且

  • 标签: 遗风录 鲁迅遗风
  • 简介:鲁迅的担心当郭沫若正陆续发表金石文研究的时候,鲁迅引用了一句古谚说道:“拿木乃伊的,变木乃伊。他也要担心呀。”郭沫若并没有被木乃伊所化,客观的事实已经证明了。不过鲁迅先生的这样坦白,诚恳的态度是令人感佩的。(郑伯奇《最后的会面》)鲁迅的担心...

  • 标签: 鲁迅 郭沫若 木乃伊 鲁迅先生 并没有 古谚
  • 简介:一、鲁迅的文人观:“国师情结”与“师爷风骨”初读鲁迅,得到的第一印象是他是一个颇好“笔战”的文人。的确,作为一个个体,他不得不在生活中与社会与他人发生交流和碰撞;转化为理论,便形成了他典型的价值观与人生追求。自古以来,文学与政治便纠结在一起。知识阶层似乎更是天然地与政治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几千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中的许

  • 标签: 鲁迅 知识分子 知识阶层 文学与政治 竹内好 精神自由
  • 简介:近年来,“萧红与鲁迅”变成了一个暧昧而意味深长的话题.在2006年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前后谈论了一阵;眼下,萧红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这一话题又热闹起来.无论纸媒还是网络,不断有人撰文轻佻追问“鲁迅和萧红是啥关系”(见叶细细:《鲁迅和萧红是啥关系》,《中外文摘》2010年第5期).

  • 标签: 萧红 鲁迅先生 关系 文摘 网络 逝世
  • 简介: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卷帙浩繁的著作中,对联只有一副,那就是收在《集外集》中的挽丁耀卿联。联云:“男儿死耳,恨壮志未酬,何日令威来华表;魂兮归去,知夜台难瞑,深更幽魄绕萱帏。”丁耀卿是绍兴人,鲁迅先生在南京矿务铁路学堂求学时的同班同学。1901年12月,丁因病早逝,鲁迅先生写了这一副感情真挚的挽联。挽联表达了先生对丁未能一展抱负而溘然离世深感痛惜,无限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 标签: 鲁迅 对联 中学 语文教学 备课参考
  • 简介:一九三六年三月里鲁迅先生病了。“周先生病了,气喘……喘得厉害,在楼上靠在躺椅上。”鲁迅先生呼喘的声音,不用走到他的旁边,一进了卧室就听得到的。鼻子和胡须在煽着,胸部一起一落。眼睛闭着,差不多永久不离开手的纸烟,也放弃了。藤躺椅后边靠着枕头,鲁迅先生的头有些向后,两只手空闲地垂着。眉头仍和平日一样没有聚皱,脸上是平静的,舒展的,似乎并没有任何痛苦加在身上。

  • 标签: 鲁迅 回忆 空闲地 生病 舒展
  • 简介:<正>一、1940年,郭沫若先生写过一篇《庄子与鲁迅》;1947年,许寿裳先生写过一篇《屈原和鲁迅》;——这对于发掘鲁迅和古典文学遗产的继承关系上都是饶有意义的。很久以来,我却想写一篇《鲁迅和嵇康》,这是因为,在我看来,鲁迅对嵇康那么爱好,嵇康和鲁迅在思想上以及在风格上又有那么些相似之处,发掘发掘是尤其值得的吧。

  • 标签: 鲁迅 嵇康 日记 《声无哀乐论》 鲁迅先生 音乐
  • 简介:鲁迅一生中曾参加和关注许多革命组织与文学团体,南社即其一有代表性的文学社团.南社成员与鲁迅曾有相同或相似的追求或经历,他们的文学创作亦异同互现.南社社员在辛亥革命时用血与笔对满清与军阀作了不懈的斗争,写下了光彩的一页."五四"后,一部分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抱残守缺,未能突破自身局限而被历史所淘汰.鲁迅亦来自旧营垒,且与众多南社社员交往密切,却并不固步自封,而是勇于解剖自己,善于总结经验,超越旧我,与时俱进.同时,他对南社的评价也颇恰当,一语中的.

  • 标签: 鲁迅 南社 比较研究
  • 简介:鲁迅的新学王得后1人到中年,鲁迅的怀抱与少年时期不尽相同,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甚至截然相反,这固然有阅历增多,世故加深,情随事迁的因素,但更根本的,是获得了新学──西学中崭新的现代化的学识,恰如他在《野草·风筝》中所作的说明与反省:“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

  • 标签: 鲁迅思想 马克思主义 现代生命科学 进化论 中国传统文化 鲁迅研究
  • 简介:1934年,国民党北平市长袁良下令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鲁迅先生听到这件事,对几个青年朋友说:“男女不准同学、同泳,那男女一同呼吸空气,淆乱乾坤,岂非比同学同泳更严重!袁良市长不如索性再下一道命令,今后男女出门,各戴一个防毒面具。既免空气流通,

  • 标签: 鲁迅 男女同学 幽默 空气流通 1934年 防毒面具
  • 简介:曾是新文化运动的同路人1917年1月,《新青年》主编陈独秀应北大校长蔡元培的聘请,来北京大学任文科学长,《新青年》也随之迁来北大,于是,这所陈腐、守旧的学府引进了一股清新的春风。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作为新文学运动的滚滚春雷,惊醒了许多在旧文化的迷惘中彷徨的知识分子,鲁迅便是其中的一位。鲁迅此时的精神状态正如他自己所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他躲在补树书屋内,整日抄写古碑碑文,以纾解郁悒苦闷的心怀。北大教授、《新青年》编辑钱玄同对鲁迅如此消沉难以理解,他常去叙谈,希望鲁迅振作起来,“做点文章”,参加到《新青年》的群体之中。

  • 标签: 鲁迅胡适
  • 简介:前段时间到上海旅游,鲁迅最后10年生活的上海寓所,自然是我所向往的地方。几经周折,我终于寻觅到坐落在上海虹口区山阴路132弄“大陆新村”,探望心仪已久的“鲁迅故居”。

  • 标签: 鲁迅 故居 上海旅游 上海虹口区 大陆
  • 简介:我在北京参加过鲁迅诞辰100周年110周年的纪念活动,亲聆过胡耀邦、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报告,记忆犹新。现在.鲁迅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又到了,但愿中央领导再作关于学习鲁迅、研究鲁迅、宣传鲁迅的指示,号召全国人民用实际行动来缅怀鲁迅,发扬鲁迅精神,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 标签: 诞辰100周年 纪念活动 鲁迅精神 先进文化 文化事业
  • 简介:【摘要】从“立人”出发,鲁迅终其一生追求着自身的独立个性和思想自由,也就是个性主义。在鲁迅看来,既然要立人,当然就要维护人的正当权益、地位、尊严,自然也包括自己的正当权益、地位、尊严。鲁迅作品中,无论是语言魅力,还是思想内涵,都体现了作品“美”的本质。在教学时应该紧紧抓住“美”这一切入点,深入文本,分析语言艺术,提炼先生深邃丰富的思想力量,转化为学生审美素养的养料。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深刻的语言美、形象美、结构美以及作品表达出来的作者本人的思想美,是同一时期其他作家所不能比拟的,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宝贵材料。   

  • 标签: 鲁迅作品 “立人”思想 审美素养 教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