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心血管系统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在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72例胎儿心血管系统发育异常孕妇的临床资料。72例心血管系统发育异常胎儿均为单胎。最终结局为45例终止妊娠,6例孕妇失访,21例正常妊娠。结果72例心血管异常胎儿中共检出异常核型22例(30.6%),包括18-三体10例、13-三体3例、21-三体2例、性染色体嵌合1例和染色体结构异常6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病例中,18-三体数量最多,占非整倍体核型66.7%(10/15)。所有病例中,单一心血管系统畸形29例,异常核型3例(10.3%);心血管合并其他系统畸形43例,异常核型19例(44.2%);后者异常核型率显著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 5)。胎儿单一心血管系统畸形在孕24周以下8例,异常核型1例;孕24~28周17例,异常核型1例;大于孕28周4例,异常核型1例。胎儿心血管合并其他系统畸形在孕24周以下24例,异常核型11例;孕24~28周16例,异常核型7例;大于孕28周3例,异常核型1例。心血管分别合并泌尿生殖、颅脑、面颈部、骨骼四肢畸形异常核型检出率为100%(3/3)、71.4%(10/14)、58.8%(10/17)和52.9%(9/17);而8例心血管合并胃肠道系统畸形病例中未检出异常核型。结论染色体数目或结构改变与胎儿心血管系统发育异常密切相关。

  • 标签: 胎儿 心血管畸形 染色体 核型分析
  • 简介:摘要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多学科诊疗及精准一体化防治需要对胎儿心脏的结构、功能和血流动力学进行细化风险分层的评估。本共识提出以出生救治和围产期管理为目的的产前胎儿心脏疾病超声专项检查和诊断技术建议。建议遵循心脏结构异常的节段分析法,不仅关注胎儿心脏的结构、功能、循环、心率和心律的特点,还应评估发育程度和并发症,获得定性及定量诊断所需切面的影像数据及结构化参数。建议在获取及存储不少于8个基本层面的动态图像扫查外,强调连续扫查及增加解剖结构的矢状切面。本共识旨在为从事一体化管理产前胎儿心脏超声诊断的医生提供合理建议。

  • 标签: 心脏病 胎儿疾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检查,产前 诊疗准则(主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卵巢-附件超声报告和数据风险分层系统(O-RADS US)在卵巢-附件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在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就诊,同时接受经腹经阴道超声检查和CEUS检查的56例卵巢-附件肿块患者。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对图像进行O-RADS US分类、CEUS诊断;在O-RADS US分类的基础上,结合CEUS的增强时间、增强水平、增强模式,对O-RADS US分类结果进行升降级。构建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诊断效能。同时由另一名高年资医生进行O-RADS US分类,以评估一致性。结果卵巢-附件肿块O-RADS US分类单独诊断卵巢-附件良恶性的AUC为0.844(0.722,0.927),CEUS单独诊断的AUC为0.833(0.710,0.920),两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40(0.842,0.986)。CEUS联合O-RADS US分类诊断效能最高,优于O-RADS US(Z=2.322,P=0.020)和CEUS(Z=2.158,P=0.031)单独诊断。O-RADS US分类一致性较好,组内相关系数为0.897(0.824,0.940)。结论O-RADS US分类重复性好,对卵巢-附件肿块的良恶性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CEUS联合O-RADS US分类能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 标签: 超声造影 卵巢-附件肿块 卵巢-附件超声报告和数据风险分层系统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推广以来,为了提高住培医师的综合水平,全国各大住培基地建立了多种培训及考核体系。2018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构建了超声质量控制系统。该系统针对超声住培医师上机操作过程中的仪器参数、标准切面、报告书写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将超声住培医师上机过程中的实时质控与上机结束后的阶段性回顾相结合,力求快速有效地提高住培医师的上机操作能力。本文阐述了超声质量控制系统超声住培医师教学中的应用,总结分析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2018年和2019年住培医师考核结果,为提高超声住培医师培训过程中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同质化提供借鉴。

  • 标签: 超声 质控系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对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乡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患者36例,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统计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分析二者符合率及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36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患者中,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显示恶性病变11例(导管原位癌8例,浸润性癌3例),良性病变25例;手术病理结果证实恶性病变13例,良性病变23例。穿刺活组织检查误诊4例,诊断符合率为88.89%(32/36)。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恶性病变11例中,超声可见微钙化1例(9.09%),低回声2例(18.18%),低回声伴微钙化8例(72.73%),低回声伴微钙化者占比高于微钙化者、低回声者(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对非肿块型乳腺病变诊断准确率高,可提高乳腺癌检出率。

  • 标签: 乳腺癌 非肿块型病变 超声引导 穿刺术 活组织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航官兵尺神经半脱位高频超声回声表现,提高对尺神经半脱位超声特征的认识,为远海周围神经检查和尺神经半脱位诊断提供超声解剖参照和借鉴。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从某批护航官兵中选择55例护航官兵进行双侧肘关节屈肘位超声检查,记录尺神经半脱位的发生情况,超声下测量半脱位时尺神经沟的宽度、深度及尺神经位置变化,并与正常位时的上述参数比较。结果护航官兵尺神经半脱位的发生率为34.55%,其中左肘半脱位为12.73%,右肘半脱位为1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神经半脱位时尺神经沟的宽度为(1.77±0.20)cm,深度为(1.23±0.15)cm,正常位时分别为(1.67±0.16)cm、(1.26±0.12)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肘时半脱位尺神经位于肱骨内上髁上方或外侧(近心侧),正常位时则位于尺神经沟内靠近肱骨内上髁。结论护航官兵尺神经半脱位较为常见,高频超声是远海周围神经检查的重要方法;尺神经半脱位与尺神经沟的宽度、深度无关,屈肘后肱骨内上髁可作为尺神经的解剖标识。

  • 标签: 高频超声 尺神经半脱位 尺神经沟 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尿酸水平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确诊患者145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尿酸和血管内超声检查,根据患者的尿酸水平将其分为A组(尿酸≤199 μmol/L)、B组(尿酸200~399 μmol/L)和C组(尿酸≥400 μmol/L),对三组患者的血管内超声检查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与B组患者左主干狭窄程度均低于C组(F=5.625,P=0.039);B组与C组患者斑块纤维帽厚度并无明显差异,均小于观察A组(F=7.825,P=0.020);A、B和C三组患者的斑块面积分别是[(8.29±3.14)mm2,(11.12±1.73)mm2和(14.67±0.91)mm2,F=6.384,P=0.028]、斑块最大厚度分别是[(1.38±0.09)mm,(1.76±0.24)mm和(2.19±0.18)mm,F=6.827,P=0.015]均存在明显差异,由低到高依次为A组、B组、C组。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机体尿酸水平升高可导致斑块面积、斑块厚度增加,并引起斑块纤维帽厚度减小,导致不稳定斑块形成风险增加,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应加强此类患者机体尿酸的监控与调节。

  • 标签: 冠心病 尿酸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科学评价基于超声检查的乳腺癌三级筛查模式,为乳腺癌筛查项目提供实证证据。方法于2014年选择广东省2个地区35~64岁农村户籍女性进行筛查,以从化区、增城区作为试点地区、对照地区,各覆盖6个行政村,分别采用基于超声检查的乳腺癌三级筛查诊断模式和常规机会性筛查模式开展筛查,通过测算两种模式的筛查成本和效果指标进行成本效果评价,建立Markov模型进行成本效用分析,并对相关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筛查48 688名35~64岁农村女性,试点地区和对照地区分别筛查25 055名和23 633名,乳腺癌检出率分别为91.8/10万和29.6/10万,早诊率分别为47.8%(11/23)和28.6%(2/7)。55~64岁年龄层的检出率最高,45~54岁次之,35~44岁最低。试点地区和对照地区每提升1/10万的乳腺癌检出率分别需要花费1.6万元和3.7万元,试验地区比对照地区提升1/10万的乳腺癌检出率需要多花费0.6万元,成本效果比更低,效率更高,投入的成本更具价值。在随后30年内,相比常规模式,三级筛查诊断模式每筛查10万名女性,将减少发生60例乳腺癌,多获得870个生命年和965个质量调整生命年。结论基于超声检查的乳腺癌三级筛查诊断模式可提高农村地区女性乳腺癌的检出率和早诊率,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好。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检查 三级筛查诊断模式 Markov模型 成本效果评价 实证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对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44例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检查资料。男26例,女18例。年龄(55.9±13.7)岁。44例共47个占位,均行常规超声检查观察肿物的位置、大小、回声、边界、彩色血流情况,做出常规超声诊断。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肿物增强时相、增强水平、增强模式、是否有环状增强,做出超声造影诊断。将超声检查诊断与最终病理或临床诊断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检查对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47个病灶中,诊断为恶性15个,良性32个。19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诊断,分别为肾细胞癌13个、肾淋巴瘤2个、肾囊肿3个、炎性肉芽肿1个;28个经增强CT或MRI检查诊断为良性肿瘤或假性肿瘤,且定期随访≥1年无变化,分别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个、囊肿15个、肾连接部皮质缺损3个、肾柱肥大2个、未萎缩肾实质1个、驼峰肾1个、瘢痕1个。常规超声检查病灶最大径(2.5±1.3)cm。肾细胞癌常规超声检查以低回声多见(8/13);超声造影检查以快进快出为主(9/13),多为不均匀低增强(6/13),9个发现假包膜,6个发现坏死。2个肾淋巴瘤常规超声检查均为低回声;超声造影检查均为快进快出,等增强1个,低增强1个。5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常规超声检查为高回声;超声造影检查以慢进慢出为主(4/5),低增强2个,高增强2个,等增强1个。肾囊肿常规超声检查以无回声多见(16/18);超声造影检查,单纯性肾囊肿无增强,复杂性肾囊肿囊壁或分隔薄且均匀强化,呈慢进慢出、等增强或低增强。炎性肉芽肿常规超声检查呈囊实性;超声造影检查实性部分与肾实质同步强化,呈低增强。肾柱肥大、驼峰肾和局限性未萎缩肾实质常规超声检查为低回声;超声造影检查为与肾实质同进同出的均匀等增强,无明显包块轮廓出现。肾连接部皮质缺损和瘢痕常规超声检查为高回声,超声造影检查自始至终无增强。常规超声检查将1个炎性肉芽肿、1个未萎缩肾实质、2个复杂肾囊肿误诊为恶性,2个高回声肾细胞癌误诊为良性;超声造影检查仅将1个炎性肉芽肿误诊为恶性。常规超声检查对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87.5%,准确性为87.2%,ROC曲线下面积0.871。超声造影检查对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96.9%,准确性97.9%,ROC曲线下面积为0.984。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检查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对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优于常规超声检查,对于常规超声检查诊断困难的肾肿瘤,以及酷似肾占位病变的良性病变和解剖异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优势。

  • 标签: 肾肿瘤 超声造影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远程胎儿监护是应用互连网及计算机技术,孕妇在家中或远程监护终端将胎心监护图形传输到中央监护站,医生即可通过电脑或手机APP远程判读。对高危孕妇实行远程监护,便于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和及时处理,改善围产儿结局。

  • 标签: 远程胎儿监护 互联网技术 高危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胎儿颈部透明层(NT)厚度与胎儿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妊娠早期胎儿NT厚度测量的单胎孕妇,共4 958例建立前瞻性研究队列,进行妊娠早期胎儿结构超声筛查、妊娠早期血清学筛查、妊娠中期超声筛查及对新生儿出生后28 d的体格检查。根据妊娠早期超声筛查的结果,分为胎儿NT增厚(≥3.0 mm)者167例与NT厚度正常者4 791例;将胎儿NT增厚的孕妇,分为胎儿单纯NT增厚者86例与NT增厚合并结构异常者81例。分析不同NT厚度胎儿的预后,并重点对单纯NT增厚与NT增厚合并结构异常胎儿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妊娠早期超声筛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或血清学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经绒毛穿刺取样术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检测以明确产前诊断。结果(1)胎儿NT厚度正常孕妇的妊娠结局:共4 791例孕妇,包括胎儿NT厚度正常且无结构异常者4 726例,其中妊娠中期及产后新诊断结构异常83例,4 688例活产;胎儿NT厚度正常但结构异常的孕妇65例,其中61例孕妇终止妊娠,4例活产。(2)胎儿单纯NT增厚孕妇的妊娠结局:86例孕妇中,66例(76.7%,66/86)行CMA检测,3例胎儿诊断为21三体综合征;除7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外,余79例行妊娠中期超声检查、新生儿出生后28 d体格检查、新生儿电话随访至6~21个月均未发现发育异常。(3)胎儿NT增厚合并结构异常孕妇的妊娠结局:81例孕妇中,73例(90.1%,73/81)行CMA检测,其中32例的胎儿为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70例选择终止妊娠,2例妊娠中期自然流产,9例活产。(4)NT增厚是否合并结构异常胎儿的产前诊断结果及预后比较:单纯NT增厚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发生率为3.5%(3/86),合并结构异常者为39.5%(32/8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P<0.01);胎儿单纯NT增厚孕妇的健康新生儿存活率为91.9%(79/86),合并结构异常者为9.9%(8/8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P<0.01)。结论妊娠早期,超声筛查胎儿NT及结构,能提高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率。单纯NT增厚胎儿的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发生率较低,新生儿健康存活率较高。

  • 标签: 妊娠初期 颈部透明带检查 超声检查,产前 非整倍性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Varian公司TrueBeam系列加速器机器性能检查(MPC)系统的可靠性、精确度与稳定性。方法装机完成后通过验收数据与第1次MPC运行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MPC结果可靠性;通过人为引入误差的方法验证MPC结果在图像引导放疗应用中的精确度。收集2019—2020年间60组MPC部分结果求,比较各指标稳定性差异。结果MPC获得的设备误差参数均低于验收获得的误差参数,两者数据差异最大仅为2mm且占阈值比<20%。MPC对辐射和成像位置偏移的感应精度较高,r值均>90%;其中治疗床Vertical方向对位移精度感应较差,r值<73.7%。对于此次验证指标稳定性最好的为治疗床角度方向,标准差均≤0.01,其余各指标稳定性差异不大。结论MPC可以作为图像引导放疗常规质量保证的一种验证工具,对于辐射、成像等中心的验证精度优于机架、准直器和治疗床的机械精度。

  • 标签: 机器性能检查 可靠性 精确度 稳定性
  • 简介:摘要超声因实时动态、全方位、多角度、无辐射等优势成为卵巢肿瘤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综合评分系统为卵巢肿瘤术前明确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参考信息,本文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检查 卵巢肿瘤 诊断 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神经学超声(neurosonogram,NSG)检查发现胎儿大脑外侧裂形态异常对于产前诊断胎儿脑皮质发育畸形(malformation of cortical development,MCD)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NSG检查发现大脑外侧裂形态异常胎儿的基本资料,以及超声检查、遗传学检查、MRI检查等资料。将其中明确的致病基因联合脑结构异常定义为胎儿MCD。采用描述性分析产前超声发现胎儿大脑外侧裂形态异常与MCD的关系。结果研究共纳入13例胎儿遗传学信息完整(发现致病性拷贝数变异或未发现致病性拷贝数变异并进一步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其中12例最终诊断为MCD。12例MCD胎儿中,7例为致病性拷贝数变异,5例为致病性基因点突变,涉及6个致病基因及4个遗传综合征;10例产前超声发现双侧大脑外侧裂形态异常且对称,其中6例外侧裂宽大表浅、4例异常成角,另2例双侧形态异常,且形态不对称,均为一侧宽大表浅,另一侧异常成角。12例MCD胎儿产前超声与MRI检查对于胎儿MCD的各种异常征象显示基本一致。结论胎儿NSG检查发现胎儿大脑外侧裂形态异常对于MCD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建议对超声发现大脑外侧裂形态异常的胎儿行遗传学检查,以染色体微阵列分析联合全外显子组测序为宜。

  • 标签: 皮质发育畸形 大脑皮质 超声检查,产前 胎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产前超声胎儿MRI在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TCS)脊髓圆锥定位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门诊接诊产前诊断为TCS且出生后MRI证实为脂肪瘤型TCS的17例胎儿产前及出生后的影像学资料。以出生后的MRI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比较产前超声胎儿MRI定位脂肪瘤型TCS脊髓圆锥的准确性。结果17例脂肪瘤型TCS胎儿产后诊断为尾侧型4例,背侧型2例,过渡型2例,混杂型8例,脂肪瘤脊髓脊膜膨出型1例。产前超声胎儿MRI定位脊髓圆锥均符合者共5例,其中尾侧型1例,混杂型4例;均不符合者8例,其中尾侧型2例,过渡型2例,混杂型3例,脂肪瘤脊髓脊膜膨出型1例。出生后1个月的MRI检查证实,产前超声定位脊髓圆锥的准确比例为5/17,胎儿MRI定位脊髓圆锥的准确比例为9/1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初步观察发现,胎儿MRI定位脂肪瘤型TCS脊髓圆锥的准确性优于产前超声

  • 标签: 胎儿 神经管缺损 超声检查,产前 磁共振成像 脊髓圆锥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产前超声胎儿MRI在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TCS)脊髓圆锥定位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门诊接诊产前诊断为TCS且出生后MRI证实为脂肪瘤型TCS的17例胎儿产前及出生后的影像学资料。以出生后的MRI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比较产前超声胎儿MRI定位脂肪瘤型TCS脊髓圆锥的准确性。结果17例脂肪瘤型TCS胎儿产后诊断为尾侧型4例,背侧型2例,过渡型2例,混杂型8例,脂肪瘤脊髓脊膜膨出型1例。产前超声胎儿MRI定位脊髓圆锥均符合者共5例,其中尾侧型1例,混杂型4例;均不符合者8例,其中尾侧型2例,过渡型2例,混杂型3例,脂肪瘤脊髓脊膜膨出型1例。出生后1个月的MRI检查证实,产前超声定位脊髓圆锥的准确比例为5/17,胎儿MRI定位脊髓圆锥的准确比例为9/1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初步观察发现,胎儿MRI定位脂肪瘤型TCS脊髓圆锥的准确性优于产前超声

  • 标签: 胎儿 神经管缺损 超声检查,产前 磁共振成像 脊髓圆锥定位
  • 简介:摘要报道了一例持续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力衰竭的胎儿进行宫内治疗的病例。孕32周+1超声提示胎儿心动过速242次/min、全身水肿、腹腔积液以及脐静脉腹内段血流呈现搏动频谱。孕妇口服地高辛46 h后胎心率仍未恢复,且脐静脉搏动频谱持续存在,水肿较前加重,胎儿病情持续恶化,孕32周+3在超声引导下胎儿三角肌肌内注射西地兰成功将胎儿恢复心律。孕34周+6因"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剖宫产分娩一活女婴,其心脏及各脏器功能正常。随访至生后8个月,患儿未见明显异常。

  • 标签: 心动过速,室上性 毛花苷类 注射,肌肉内 胎儿期疗法 心力衰竭 胎儿疾病 超声检查,介入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US-CNB)对乳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分析系统(BI-RADS)4类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30例(150枚)乳腺BI-RADS 4类肿块患者,并按肿块恶性程度分为4A组、4B组、4C组,依次为30枚、19枚、101枚肿块。将常规超声诊断与US-CNB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US-CNB对乳腺BI-RADS 4类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130例(150枚)乳腺BI-RADS 4类肿块患者均顺利完成US-CNB检查,其中良性57枚(38.00%,57/150)、恶性93枚(62.00%,93/150)。乳腺BI-RADS 4A类肿块阳性预测值最低(P<0.05),乳腺BI-RADS 4C类肿块阳性预测值最高(P<0.05),4C类与4A类、4B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A类与4B类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US-CNB检查BI-RADS 4类乳腺肿块安全、便捷、并发症少,其为乳腺BI-RADS 4类肿块早期确诊的首选方法。

  • 标签: 活组织检查 乳腺肿块 乳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分析系统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术前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4月—2019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因肝门部胆管狭窄行EUS检查,并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癌的病例。记录并分析患者的临床信息、EUS影像特征和淋巴结情况。结果最终纳入58例患者,肝门部病变EUS表现为血流不丰富的胆管占位和(或)胆管壁不对称增厚,其中胆管占位45例(77.6%)、胆管壁增厚32例(55.2%),两者并存19例(32.8%)。EUS扫查发现血管侵犯共10例,其中侵犯门静脉3例、肝动脉4例,同时侵犯3例;术后病理发现血管侵犯共14例,诊断符合率为71.4%(10/14)。在53例患者中共扫查到101枚淋巴结,恶性淋巴结表现为低回声、圆形或椭圆形、内部回声均匀。与良性淋巴结相比,恶性淋巴结具有较高的形态学评分(11.41±0.6比9.01±0.15,P<0.001),而两者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29±0.90)mm比(11.87±0.56) mm,P= 0.28]。以淋巴结EUS形态学评分≥12分为恶性诊断标准,EUS判断恶性淋巴结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1%(93/101)、76.5%(13/17)、95.2%(80/84)、76.5%(13/17)、95.2%(80/84)。结论EUS可显示整个肝外胆管及部分肝内胆管,明确病变范围,有助于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指导制定手术方案。

  • 标签: 腔内超声检查 肝门胆管肿瘤 诊断 术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