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1 个结果
  • 简介: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莫砺锋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典诗学研究,并曾在《百家讲坛》主讲唐诗、杜甫的文化意义等。莫教授在大众文化方面做出了诸多贡献。近期莫教授再度登坛主讲,这次在《百家讲坛》的讲座专题是“杜甫草堂”,以诗圣杜甫及其流寓西南的故居杜甫草堂为内容作精彩讲座。2009年3月12日、13日莫教授人京在《百家讲坛》拍摄现场进行讲座录制。

  • 标签: 《百家讲坛》 杜甫草堂 莫砺锋 古典诗学研究 南京大学 博士生导师
  • 简介:近期上映的电影《美女与野兽》真人版又开始炒热了女权主义,片中贝儿(Belle)的扮演者艾玛·沃特森是联合国妇女署亲善大使,曾积极为女权运动站台发声。她自己也坦言,之所以选择这一角色,不仅是因为《美女与野兽》是她最喜欢的童话,而且她想要从赫敏(艾玛·沃特森在电影《哈利·波特》中扮演的角色)变成贝儿,完成一个女人的蜕变。贝儿作为迪士尼公主系列的其中之一,她身上的独立、果敢、爱读书等美好品质的确很适合拿来传达女权主义的观念。在艾玛·沃特森主演的真人版《美女与野兽》中,亟待解救的“野兽”被刻画成一个霸道总裁的形象,圈了一大批怀有少女心的粉丝。由此看来,迪士尼片方从选角到宣传,的确都在积极地标榜电影所宣传的女权主义。然而,最初版本的《美女与野兽》的故事跟女权主义没有丝毫的关联。《美女与野兽》这个故事由法国德维伦纽夫夫人为了与沙龙的朋友解闷斗乏所写,这个故事充满了成人间性的隐秘色彩,主要表达的是性与爱,“Belle”在法语中也并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代称,意为美女。其后法国一位童话作家勒普兰斯·德博蒙保留了故事中的“爱”,删去了“性”,改写成孩子的睡前童话,这也是如今迪士尼公司沿用的故事主线。

  • 标签: 《美女与野兽》 “性” 电影 迪士尼公司 女权主义 童话作家
  • 简介:1月8日是个春意融融的日子,虽然是岁末,广州城里却阳光灿烂,万花争妍,暖气拂人.本刊筹划多时的历届社领导、今届编委和编辑部全体同仁迎春茶话会,能在这样爽人的好日子里举行,真是天公有情,怡人快慰.

  • 标签: 再登程 半世纪风雨 小记迎春
  • 简介:<正>百年前尊为贡茶享尽殊荣百年后成国礼随英国首相布朗渡重洋说起云南同庆号,普洱茶业内人士无不知晓,早在百年之前的清朝乾隆年间即被官府定为贡茶,其标识"龙马图"定为清代普洱贡茶标识,已被载入中国茶文化史册。虽然在上个世纪的抗日战争爆发后,普洱茶北上南下的销路先后中断,同庆号普洱茶时产时停,最终不得不于1948年彻底歇业,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同庆号被收归国营,成为了一个"有茶号无产品",名存实亡的老字号茶庄。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复兴和普洱茶再度兴起后有识之士多方努力,同庆号这个百年老店再次兴起恢复生产并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享誉当今的盛世普洱茶茶界,成为高端普洱茶精品中的一面旗帜。

  • 标签: 同庆 贡茶 六大茶山 中国茶文化 英国首相 清朝乾隆
  • 简介:雷祖威、任壁莲与谭美是当代华裔作家阵营中试图突破美国主流文学对华裔作家文化隔离的一批主力军。论文分别选取三人的代表作品《触礁的爱情》、《谁是爱尔兰人》、《沉没之鱼》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小说中叙事视角转换、反讽手法和不可靠叙述的分析,试图修往国内在华裔美国文学批评研究中存在的重文化轻文学的缺陷,凸显文本文学性与文化性的互涉性,阐明作者借助不同叙事策略以增加文本张力及其如何与小说主题表达相得益彰,从而完成对当代美国社会文化现实问题的关注。

  • 标签: 文化超越 叙述视角转换 反讽 不可靠叙述
  • 简介:摘要为了更好的让中国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实现中华文化对外开放的文化发展目标,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旨在加强我国和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建立起贸易和文化相互交流合作的发展体系,这对世界来讲是全球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格局构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在进行“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怎样让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走出去是有待考虑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对中华传统的文化精神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满足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要求。

  • 标签: &ldquo 一带一路&rdquo 传统文化精神 思考
  • 简介:唐传奇侠女题材作品中的女侠的经历与归宿有着丰富的社会意蕴与文学意蕴.她们的惩恶扬善之举既有着丰富的社会价值,又体现了传奇作家对建功立业理想与愿望的执着追求,以及传统的忠义道德观念.而侠女们近乎一样的不知其所止的归宿更是中晚唐时期传奇作家理想幻灭的真实写照.

  • 标签: 唐传奇 女侠 作家 理想 幻灭
  • 简介:1998年1月1日,时间以它自身的节奏开启了新的一年。在北京郊外的第三精神病福利院,诗人食指接待了三十年前他到杏花村插队时结交的朋友。他们相约在这一天来看望食指,从一张已公开的照片上看,大约有12人左右。而对诗人食指来说,能够与福利院之外的老朋友们聊聊天,这是难得的片刻享受。自1990年住进了福利院,如今已是第九个年头。尽管他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并且愈发感受到这里的粗茶淡饭给他带来的好处,但是作为一个诗人,他也时时刻刻意识到自己受困于此的窘境。

  • 标签: 1998年 指归 原型 断裂 福利院 精神病
  • 简介:年初我和黄式宪老师的对话《娱乐潮涌,中国电影将漂向何方》刊出后,陆续收到各方的一些反馈。其中较为集中的一点是赞同我们在对话中秉持的立场,即对当下中国电影的状况保持一种清醒的问题意识,并富有建设性地积极谋划出路。同时,诸公也对对话中描述的出路依然逗留在粗线条的文化勾勒上表示遗憾,希望我能就此问题详加

  • 标签: 中国电影 冯小刚 大地震 走向世界 影片 世界电影
  • 简介:从1993年开始读刘复先生的《漂流手记》,到今天读刘复先生的《我的写作史》,一如既往,我为书中的澄澈与明净震撼。这种感觉来自书的内容,也来自“一格一格只是生命”的文字。这篇时间跨度四十多年的写作史,

  • 标签: 刘再复 写作 第三空间 时间跨度
  • 简介:以现代叙事技巧讲述了海外华人在美国充满辛酸而富有传奇的经历,对百年来的华人移民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叙述者穿行于历史与现实之中,驰骋于真实与虚构之间.先是质疑与解构那些带有偏见和歧视的史书,然后以自已的经历和体验来想象和重构那段早已湮灭的历史,但最后又不得不解构自己重构的历史.新历史主义的突破与局限在小说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 标签: 《扶桑》 新历史主义 华人移民史 解构 重构
  • 简介:<正>筚路蓝缕的开拓是艰辛的;而要在旧宅基上建筑新的大厦,还要利用原有的砖石瓦砾,更要艰辛得多。正象一位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刘复同志在近年来的文学理论研究方面表现了跳入荆棘丛中的勇气,他选择了一个老而又老的题目——文学艺术中的人物性格,进行着无畏的跋涉。自发表《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之后,又相继发表了《灵魂的深邃和性格丰富的内在源泉》、《性格对照的三种方式和它们在我国文学中的命运》、《论悲喜剧性格的二重组合》、《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与明确性》、《个性之谜与人物性格的双向逆反运动》和《两级心理对位效应和文

  • 标签: 二重组合 性格组合论 人物性格 性格对照 刘再复 文学研究
  • 简介:摘要地戏俗称“跳神”,地戏盛行于安顺屯堡村寨。本研究以贵州屯堡地区的跳神仪式为考察切入点,通过阐述屯堡地戏中的声望竞争以及对该仪式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此获得对中国地方社会运行的新阐释以及为更好的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的进行师生互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不仅能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学生的问题,同时还将更明确的针对学生问题展开针对性教学活动。此外在这项工作的开展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学生对教师的熟知程度。增强其与教师之间的亲切感,只有在这种背景下,学生才能更好的跟上教师的教学方向,积极的展开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因此,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师生互动策略进行探究是值得教职人员深入思考的内容。

  • 标签: 小学语文 课堂 师生互动 策略
  • 简介:摘要1952年,国家提出要在高校设立创业型大学辅导员;1953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向当时的教育部提出试点请求;此后,不少高校建立了创业型大学辅导员制度,主要做政治工作,是学生的“政治领路人”;1961年,党中央庐山会议上出台专门文件,提出在各高校设立专职创业型大学辅导员,并得到实施。

  • 标签: 物联网 创业型大学辅导员 素质
  • 简介:2000年10月,香港岭南大学召开了“张爱玲国际研讨会”,计有港、台、大陆、海外华人学者暨个别日本学者共数十人参加。会议就张爱玲的历史评价、张爱玲与鲁迅等中国现代作家之比较、张爱玲所受中外文学之影响、张爱玲之“大陆接受史”以及张爱玲对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影响等诸多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精彩多多。

  • 标签: 学术论争 夏志清 刘再复 中国现代作家 香港岭南大学 海外华人学者
  • 简介:儒家开始传习《周易》是在秦始皇三十四年焚书之后,最早一位靠讲习《周易》延续本门学说的人物是秦汉之际的齐人田何,他是出自荀门的儒生,《易传》多是其弟子或其再传弟子的作品,故田何才是儒家易学的鼻祖;《易传》均是秦始皇三十四年以后到西汉初年的作品。说孔子晚而好《易》以及田何以上的儒家易学传授系统均是秦汉间儒生所伪造,不足据信。郭沫若认为《周易》是战国初年的作品、孔子与《周易》《易传》无关、《易传》出自荀门、制作时代在秦始皇三十四年以后等观点都是可信的,但说《周易》的作者是馯臂则不可信。

  • 标签: 周易 易传 孔子 田何
  • 简介:马华佛教散文普遍存在着引用汉译佛典的现象。一般来说佛教散文的引用就是为了说理,即是加强自己对佛教教义的论述或加强个人的观点。然而不仅是知识的移植。其实作者有时也通过引用汉译佛典来抒情,有些着重于运用佛经抒发他们对时间的消亡以及人世现象的不同感受与看法。本论文先梳理人道主义与佛教的时空观,再分析与阐述作者群引用汉译佛典的方式与其所达致的效果,并通过作者对引文的择取及运用方式阐明马华佛教散文所展现的时空观,以探究背后的文化意蕴。

  • 标签: 马华 佛教散文 汉译 汉传佛典 人道主义
  • 简介:本文与《(源氏物语)中的唐锦与(红楼梦)中的云锦》一文相异之处在于,前文主要对作为织物的“唐锦”和“云锦”在两部作品的事件进程与人物刻画中所起作用进行了考察,而本文则以“锦”的意象为中心,指出“锦”不仅是一种华贵的丝织物,同时也含有特殊的符号意义和象征意义,这在中日两国具有典范意义的文学作品《源氏物语》和《红楼梦》中反映得最为明显。

  • 标签: 《源氏物语》《红楼梦》意象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