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于明诠先生于2011年末在《书法》杂志上撰文《说“展览体”》,指出当下书坛中出现了一种越来越成熟的“展览体”书法,基本特点是,技法精到,注重作品的视觉效果,然而笔墨点画之间缺少书法之外的趣味和意义,缺乏书者性情的自然流露,“把‘大写意’当成‘工笔’来画”,“点画线条的每个汗毛孔里都透着小心翼翼和战战兢兢”。特别是那些在黑底用金粉、银粉写中山王之类的作品。

  • 标签: 书法发展 专业化 困境 理性 工具 《书法》
  • 简介:2019年1月1日至2日,大墨蒲公英“未·蓝”中国(上海)少儿美校发展见行峰会在上海成功召开,峰会两天近15个小时的分享,呈现了一场干货满满的行业盛宴,全场座无虚席!

  • 标签: 蒲公英 教育行业 少儿 美术 解读 上海
  • 简介:近几年,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转向网络和新媒体开发。而数家传统优秀纸媒的相继停刊,让人不禁发出“纸媒的冬天已到来”的感叹。作者从事艺术媒体行业多年,从网络媒体转行到更为传统的纸质媒体,作为《绝对艺术》的负责人,作者对各种形式的艺术媒体有着深刻、全面的了解,对于艺术媒体的发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 标签: 艺术媒体 纸质媒体 网络媒体
  • 简介:元代八思巴文印和元押无疑是在印章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八思巴文是由忽必烈初建王朝时,命国师八思巴创造的官署文字。其初衷是为传输国家机要和军事行令而创,之后随着蒙汉融合的日臻频繁,逐步淡化了其独有的作用和日常交往中的使用功能,其在印章艺术领域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演变。

  • 标签: 八思巴文 传承 印章艺术 日常交往 忽必烈
  • 简介:关于包装的定义,我国在《包装通用术语》国家标准中注明:“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由此可见,包装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包装设计更带有综合性和交叉性,它不仅关系到材料的选择、

  • 标签: 商品包装设计 发展趋势 流通过程 国家标准 操作活动 材料
  • 简介:我国牌坊从汉代至明清,从南到北都有不同的功能和意义,具有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四川隆昌牌坊大多建于明清,主要建于清代,在建筑形式上对我国南北牌坊的继承和发展有重要作用,折射出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 标签: 隆昌牌坊 南北牌坊 建筑形式 传承 发展
  • 简介:河池传统手工技艺资源丰富、种类较多、分布较广,但在发展中面临现代工业的冲击。因此政府、企业、传承人形成合力,在部门的工作及传统手工艺本身的局限中寻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立法保护、名录建立、队伍建设以及处理好传统手工艺市场走向、制作方式和处理好保护、开发、利用三者关系等对策。本文从河池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发展现状出发,抽丝剥茧,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力争做好河池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工作。

  • 标签: 河池 传统手工艺 问题 对策
  • 简介:一、10年上一个台阶的中国画笔者曾为当代中国画之兴衰这一题目先后三次撰文,有幸能成为当代中国画兴衰发展的见证人之一。回思我第一次撰文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一个所谓中国画已“穷途末路”的论调震动了全国,我遂在《朵云》杂志上有感而发写成一篇《另一角度的探讨》,从一个较为特殊的角度,分析中国画在近现代衰落的原因。

  • 标签: 中国画 当代 时空 盛世 衰微 80年代
  • 简介:如果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书画市场有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式的冷寂,2009年拍卖场上却是也元书画频现,似乎是“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而对2010的秋拍,人们更有了“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收获期待。2010年及其后,中国书画市场的走向如何?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发展趋势.又存在哪些让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本期的“艺术市场”栏目,让我们一同聚焦当代中国书画市场。

  • 标签: 中国书画 市场发展 书画市场 国际金融危机 2008年 2009年
  • 简介:本文以较高的视点和宽广的视角,全面透视出当代中国画发展状态的多样性和散乱性,对这种多样化的发展状态,作者表示出“欢呼”和“推进”的态度,为此,文章号召大家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文章同时对在“继承与创新”上的九个认识误医和形式束缚进行了分析、解析,提出必须冲破束缚,走出误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 标签: 中国画 多元 多样性 散乱性 传统 创新
  • 简介:2011年6月28B至30日,“全国高校美术学科发展高峰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美院、中央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40余所高校近50位美术学科领导和专家齐聚浙大,共同商讨美术学升级为一级学科后的问题与对策。国务院学位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韩国教育财团等单位的特邀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

  • 标签: 美术学科 浙江大学 高峰论坛 高校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
  • 简介:当今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是生长草书的年代,是成就草书大师的年代,然而草书创作多年来一直显得平静甚至有些沉闷,这就说明发展草书需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草书创作是个大题目,有关论述十分丰富,但古往今来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一直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许多玄妙的理论由于不具备实际操作性,从而昙花一现,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当代书家胡抗美一直致力于草书的创作与研究,成就显著。本刊记者郑培壳受《中国书法》编辑部的委托,于二○○五年五月拜访胡抗美先生,并就草书的创作与研究进行了连续的访谈。胡抗美先生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以发展的眼光,结合自己数十年来的创作体会,对当前的草书创作提出了一系列的个人看法,鞭辟入里,深入浅出,富有真知灼见,颇具启示价值。现将访谈内容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 标签: 中国书协理事 创作发展 抗美先生
  • 简介:当代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下,视觉艺术设计早已是一种广泛充斥于人们日常生活和设计艺术审美活动中的设计形态随着当代社会炙化、艺术及审美价值等圆素的发展变化,当代视觉艺术设计在发展的同时,也体现出众多的内在矛盾。一方面是视觉艺术设计其外在的张扬的富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展示形态同理性的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男一方面当代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商业化审美价值的存在与发展,导致当代视觉艺术设计的内在价值同世俗化和商业化要求之间的矛盾。

  • 标签: 当代文化 视觉艺术设计 视觉图像 影像 视觉符号化 商业化
  • 简介: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化阶段迈进的教育大背景下,随着我院"大底盘,高层次"发展战略逐步深入,学院规模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各项改革工作的深入,教育信息及教育质量评估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因为,没有形成监控体系的质量是一种模糊质量,是一种主观判断,只有建立在科学的监控体系上,质量的内涵才具有真实性,才能保证稳步、持续提高.值此南山校区回迁之际,学院再次面临改革发展的大契机,遵照江泽民主席"为建设一流的艺术院校而努力"的指示,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教学自评系统.

  • 标签: 高等教育 美术院校 本科教学 教学自评系统 教育质量观 保障机制
  • 简介:2018年4月21日,中国重点美术馆典藏专家齐聚成都,受邀参加“2018广汇美术馆论坛:美术馆典藏建设与发展”,这是西南地区首次举办的聚焦典藏建设与发展的论坛。论坛以研究典藏的实际案例为切入点,从美术馆典藏建设现状与发展、典藏硬件建设与典藏保全的机制、典藏建设在国家重点美术馆的独特价值与意义、典藏与美术馆运营的关系四个方向展开了探讨。

  • 标签: 美术馆 典藏
  • 简介:2018年4月21日,中国重点美术馆典藏专家齐聚成都,受邀参加“2018广汇美术馆论坛:美术馆典藏建设与发展”,这是西南地区首次举办的聚焦典藏建设与发展的论坛。论坛以研究典藏的实际案例为切入点,从美术馆典藏建设现状与发展、典藏硬件建设与典藏保全的机制、典藏建设在国家重点美术馆的独特价值与意义、典藏与美术馆运营的关系四个方向展开了探讨。

  • 标签: 美术馆 典藏
  • 简介: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有些学生不仅在纪律上常忽略规矩的存在,在美术活动过程中也经常会“忘我”地参与,而有些孩子却表现得非常安静,凝神地关注着课堂……每一个活生生的孩子都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其中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可我们的教学都在统一的模式、规则、目标、要求之中进行,儿童个性的差异不只是没得到尊重,也没得到很好的发展。顺着儿童个性差异的“势”,来组织课堂教学,放“纵”儿童的个性,给足他们个人空间,来”擒”获儿童个性发展的育人目的。

  • 标签: 美术 个性发展 差异 欲擒故纵 空间
  • 简介:中国花鸟画在唐代已渐趋成熟,以工笔花鸟为主要面貌。花鸟画的独立成科则到了五代.出现了以大师个人命名的两种风格.即所谓“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代表了中国花鸟画工笔与写意两种经典范式。

  • 标签: 黄家富贵 徐熙野逸 西蜀 南唐 花鸟画范式
  • 简介:陈争,1960年出生于贵阳。1981年毕业于贵州省艺术学校美术专业,1983年结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贵州画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文化系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文史馆特聘馆员.贵州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获国家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

  • 标签: 贵州省 院长 画院 主持人 宣传文化系统 学术委员会
  • 简介:在历史上,随着纸的普遍应用,在书法复制领域很快出现两个新事物,就是搨书与拓石。搨书是在纸上复制书帖上的书法,拓石是在纸上复制碑石上的书法。古代拓石之拓,读音如“塔”,与搨相同,然而意思有别。如今的搨,已简化为拓,两字无区别。从科技史角度看,搨书与拓石的意义不仅在复制书法,它更是印刷术发明以前最重要的复制手段。以此为先导,中国人先于世界上任何民族,最早跨入开拓复制技术的海阔天空之中。手工抄写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上,都是最古老的文字复制工作。虽然是天天都有抄写,它成为世人最熟悉不过的事,可是没有人知道,也未有人想到,可以利用复制技术代替手工抄写。揭书与拓石本是为复制书法,然而从此足以认识复制技术可能带来的好处和意义。由此产生的激励与启发,非常重要。从复制书法,到进而复制书籍,成为中国古人走过的一条难得的康庄大道。所以到隋唐之间,拓石普及之时,中国人发明印刷术,就是随时都有可能的。搨书与拓石放在一起讨论,便于互相参证与对照。本文旨在考订搨书与拓石的产生、发展的史实,时间以发明印刷术的唐代为下限,包括唐代。

  • 标签: 书法 复制技术 史实 开拓 唐代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