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血常规检测对缺铁性贫血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于我院例行健康体检的3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76例贫血患者中,包括38例缺铁性贫血者及38例地中海贫血者,分别设为缺铁性贫血组及地中海贫血组。对这三组对象行血常规检测,对比三组对象Hb(血清血红蛋白)含量、RBC(血清红细胞)含量、MCV(血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结果缺铁性贫血组患者RBC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地中海贫血组患者RB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缺铁性贫血组患者Hb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地中海贫血组(P<0.05)。缺铁性贫血组与地中海贫血组患者MCV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缺铁性贫血组与地中海贫血组患者MCV水平对比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缺铁性贫血组与地中海贫血组患者RDW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血常规检测对缺铁性贫血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显著,证明此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缺铁性贫血诊断 血常规检测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护理干预方案以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出生日期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与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时,加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小儿缺铁性贫血 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近年来世界各国无论先进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均进一步研究证明,正常人群尤以婴幼儿及儿童的贫血相当普遍。为了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对570例儿童进行了营养性贫血的调查,使用统一操作、

  • 标签: 年龄 贫血分度 贫血人数 患病率
  • 简介: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贫)多见于贫困地区,近年来本市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部能解决温饱问题,部分已达到小康水平,但巨幼贫病例仍还能见到。现将我院近6年内收治的30例成年巨幼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病因。

  • 标签: 成人巨幼细胞性贫血 病因 分析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研究结果,总结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M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52例老年M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内容,总结老年MA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52例患者均经过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等对症支持治疗后,临床症状均缓解,患者的Hb水平在27-64d恢复至正常范围内,且网织红细胞水平升高,部分出现肢体麻木、舌炎症状的患者症状均消失,出现黄疸情况的患者黄疸均消退,复查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水平均恢复至正常范围内。所有患者均进行6个月-2年的随访发现,有8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5.38%,经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采用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等方式治疗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 巨幼细胞性贫血 骨髓象 叶酸
  • 简介:摘要营养性缺钱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铁影响血红素的合成所引起,常见于婴幼儿。据统计,我国40%学龄儿童和托幼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是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存储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贴缺乏从而引起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当需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患者可有乏力、易倦、头晕、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易感染等症状,应积极防治,文中本人对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这一论题展开论述,为今后更好的做好护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层。

  • 标签: 儿童 营养 护理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缺铁性贫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等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2.5%,护理满意度为95.0%,均远远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缺铁性贫血患者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缺铁性贫血 治疗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所致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00例缺铁性贫血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组,A组给予去除缺铁原因治疗和补铁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幽门螺旋杆菌的变化。结果A组50例,治疗有效34例,有效率68%,;B组50例,治疗有效率48例,有效率96%。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有关,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可改善缺铁性贫血的疗效。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贫血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缺铁性贫血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各项临床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并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我院治疗的44例患缺铁性贫血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采用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结果经过治疗后,显效率为56.82%,总有效率为95.46%;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各项临床指标如血红蛋白(Hb)均有上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缺铁性贫血的老年患者,应积极治疗,加强护理措施,以免加重病情。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确诊为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的形态学特征分析,结合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探讨MCV和RDW在缺铁性贫血中的意义。方法47例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的门诊和住院病人,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液分析检测MCV和RDW。结果47例患者的MCV低于正常对照44例,占93.61%,MCV在正常范围3例,占6.39%,RDW-CV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在缺铁性贫血的实验诊断中,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果然重要,但是MCV和RDW对IDA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致病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96例,分析其致病原因,并针对性进行治疗。结果96例患儿中,39例(40.62%)因饮食不当致病,23例(23.96%)因腹泻以及呼吸道感染致病,22例(22.92%)因未接受母乳喂养而致病,6例(6.25%)因体格发育较快而致病,6例(6.25%)其他原因致病;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8.96%,未见不良反应及复发病例。结论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致病原因复杂,应用铁制剂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 标签: 小儿 缺铁性贫血 致病原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进行血液检验诊断和鉴别的临床效果。方法 结合对比观察的方式展开探究,选取我院在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所接诊的缺铁性贫血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液检验,分析检查结果间差异。结果 结合对比两组血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红细胞容积等,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血液检验诊断 鉴别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 缺铁性贫血发病率高,并且容易复发。多产生于妇女和儿童群体。当然对于一些患有胃肠道严重疾病的患者,由于不能很好的吸收铁,也会大量患上缺铁性贫血疾病。在护理方面,护理人员多数能认真负责的完成护理工作。但护理工作中也经常发生一些问题与不足。本文就护理工作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原因,给出了可行性的护理建议与措施。

  • 标签: 血红蛋白 患者情绪 铁剂 科学饮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社区中医早期干预对于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接收的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25例,采取常规社区干预)和观察组(25例,实施社区早期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其缺血性贫血发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缺血性贫血发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社区中医早期干预应用于社区缺铁性贫血患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 中医早期干预 缺铁性贫血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