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预防接种门诊是实施预防接种工作的主要场所,也是评价门诊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是适应新形式、实现免疫规划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保障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本文对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以及如何提高门诊护理管理工作进行探讨,并提出思考性的意见。

  • 标签: 预防接种 门诊建设 护理管理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犬伤患者预防接种疫苗以及狂免至休克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收治的1例被犬咬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患者注射狂犬疫苗后出现休克,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患者最终康复。结论对犬伤患者要及时注射狂免疫苗,且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对突发情况做好应对准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犬伤 预防疫苗 狂免疫苗 休克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预防接种时会发生的副反应以及处理方法,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接种的5000例适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且统计受种者发生副反应的情况,并给予积极处理。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有120例受种者发生了副反应,占受种儿童总数的2.40%。结论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预防接种副反应主要是过敏性反应、局部炎性反应以及精神类反应,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治疗和处理。

  •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 灭活疫苗 副反应 处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断脐后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对新生儿血糖的影响。方法以我院产科2016年2-5月出生的足月健康新生儿,且无乙肝疫苗及卡介苗接种禁忌症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为奇数月出生的断脐后立即接种疫苗,对照组为偶数月出生的出生半小时后接种疫苗。分别对其进行生后即刻脐静脉血糖,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四小时及八小时末梢血糖监测。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血糖浓度分别为即刻6.10±0.95,6.11±1.04,半小时4.56±1.04,4.59±0.76,一小时4.26±0.83,4.31±0.93,两小时4.43±0.59,4.37±1.13,四小时4.72±0.80,4.77±1.14,八小时4.61±0.74,4.68±1.01,两组六次监测血糖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新生儿断脐后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对新生儿血糖无影响。可以尽早进行预防接种

  • 标签: 血糖 新生儿 立刻接种 乙肝疫苗 卡介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新会区狂犬病疫苗接种依从性的方法,科学预防狂犬病。方法对不按照医嘱完成疫苗接种的狂犬病暴露者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掌握影响接种依从性的因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结果新会犬伤门诊就诊者的疫苗接种依从率为86.71%,不依从原因主要是接种程序太长遗忘了接种和价格太贵,没空接种、没必要全程接种和副反应大也是影响原因之一。结论通过电话随访、知情同意和使用“2-1-1”程序接种等途径可以提高我区狂犬病疫苗接种者的依从性。

  • 标签: 狂犬病疫苗 依从性 &ldquo 2-1-1&rdquo 接种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镁湿热敷治疗儿童接种白破疫苗局部红肿硬结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种白破疫苗后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的49例儿童,分别给予硫酸镁湿热敷治疗25例(治疗组)和传统湿热敷处理24例(对照组)。结果随访1天~3天,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湿热敷治疗儿童接种白破疫苗局部红肿硬结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白破疫苗 红肿硬结 硫酸镁湿热敷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种疫苗对降低小儿流行性感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1-2013年度城关镇本地儿童或常住儿童合计32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将接种季节性流行性感冒疫苗(流感疫苗)的儿童194例为免疫组,未接受流感疫苗的132例儿童为对照组,随访1年,观察两组儿童流行性感冒发生率及发生次数。结果免疫组小儿流行性感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8.87%/5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免疫组小儿1年内流行性感冒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降低小儿流行性感冒的发生率及发生次数,对于预防小儿流感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流感疫苗 小儿 流行性感冒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连云港市新浦区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特征,评价疫苗安全性。方法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中新浦区的AEFI的报告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全区共报告165例AEFI不良反应病例,发生率为91.87/10万。其中一般反应136例,占报告总数的82.42%,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异常反应表现为过敏性皮疹。共有18种疫苗发生不良反应,其中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发生例数最多,共48例占29.09%。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接种后≤1d。结论继续完善、规范AEFI检测系统,提高AEFI的检测敏感性,保障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 标签: 预防a接种 不良反应 检测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落实流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工作,提高儿童流脑疫苗接种率。方法逐一对2010-2011年3-7岁秋季入学、入托新生预防接种证记录的内容查阅。对补种儿童家长发放漏种情况调查表。结果流脑疫苗漏种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流动或计划外生育儿童(29.82%);不知道要接种(17.44%);不知道要进行2次接种(14.65%);儿童患病未去接种(10.53%);接种地点太远(9.84%);认为没有必要接种(7.68%);对接种缺乏信任(5.26%)。结论加大关于流脑对儿童危害性及其可预防性知识的宣传,同时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

  • 标签: A+C群流脑疫苗 接种率 漏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预防接种过程中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干预效果。方法从我社区2016年4月-2018年2月预防接种儿童中抽取80例,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其中4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另40例接受针对性心理干预(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儿童配合度、接种疼痛感、家长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疫苗接种配合度92.50%高于对照组的55.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接种时、接种后F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疫苗接种满意度87.50%高于对照组的52.5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明确掌握社区预防接种过程中儿童心理特征,并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显著缓解其接种疼痛感,提升家长满意度和儿童接种配合度。

  • 标签: 儿童 干预 心理 护理 特征 预防接种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张家港市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全市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提供参考。方法按照统一方案对我市2011年入托入学儿童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结果全市托幼机构、学校预防接种证查验率、登记率均达100%,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持证率为99.44%,一类疫苗补种率为97.59%,疫苗漏种从由高到低依次为乙脑疫苗、流脑A+C疫苗、脊灰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流脑A群疫苗。结论建议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进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和免疫规划工作在全市范围内更好的开展。

  • 标签: 入托入学儿童 预防接种证 查验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全县新生儿卡介苗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管理,为预防接种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方法每年在全县开展2次卡介苗安全接种知识培训,加强全县卡介苗安全接种管理,深化全县卡介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和管理,杜绝卡介苗接种差错或接种事故。结果2009年-2013年崇明县新生儿未发生与卡介苗预防接种有关接种差错和接种事故。结论加强全县卡介苗预防接种知识培训,严格掌握接种禁忌证,加强三查七对,加强接种人员责任心教育,规范安全接种管理,确保儿童身心健康。

  • 标签: 卡介苗 预防接种 安全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分析,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探讨应对不良反应的处理技巧。方法分析我院2001-2010年间接种门诊报告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然后对其发生原因等进行统计总结。结果2001-2010年在我院开展的15种疫苗的预防接种中,记录有9种疫苗发生不良反应96例,一般反应79例,异常反应16例,偶合反应1例。结论严格掌握预防接种的禁忌症,规范化操作,选用安全性高免疫效果好的疫苗,能够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对不良反应及时鉴别并给予正确处理,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 标签: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处理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2例儿童接种狂犬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对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8月疾控中心门诊接种狂犬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122例儿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注射狂犬病疫苗后出现的主要常见不良反应有局部疼痛、红肿、硬结、低热、皮疹等。结论有效的宣教工作,有助于提高狂犬疫苗全程接种的依从性;密切观察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及时做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免疫程序的完整性。

  • 标签: 狂犬病疫苗 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塍镇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开展情况,探讨有效的管理方法,为有效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浙江省儿童入园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接种证查验情况,实施查验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关键解决措施,采用EXCEL软件对入托入学相关报表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和改进之后,本辖区接种证查验开展率为100%,接种证持有率为100%,疫苗补种7027人次,补种率达到98.1%,疫苗补种全人数99.6%。结论开展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以法律为依据,通过加强部门协作,明确教育,卫生部门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持续开展培训,争取政府支持,加强宣传动员及加强后勤保障等综合措施,能有效促进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开展,提高工作质量。

  • 标签: 基层 新入学儿童 接种证 查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锡市黄巷街道刘潭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分析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儿童计免接种及时率存在差异的原因,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2011年北塘区黄巷街道刘潭社区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及时率进行调查,使用卡方检验对率值进行比较。结果统计学分析后发现0~7岁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及时率显著低于常住儿童。Logistic因素分析显示,接种点距离、接种次多、家长文化程度、家长对接种疫苗的态度、家长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5项因素是影响“五苗”及时接种的主要因素。结论要提高计划免疫工作的质量,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努力提高接种及时率,才能降低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 标签: 计划免疫 儿童 及时率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在新生儿接种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方法对我院新生儿进行全程疫苗接种,分析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新生儿接种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结果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新生儿在首针免后一年,其抗-HBs的阳转率和抗体滴度均达到较高水平,以后逐渐下降。5ug酵母乙肝疫苗的阻断保护率高达91.38%,其抗-HBs阳转率及抗体滴度(G)也出现降低的趋势。结论对新生儿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明显的免疫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 标签: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新生儿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县2011年度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特征和探讨其处置心得,提高预防接种的质量和加强其安全性。方法采集我县2011年度AEFI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数据资料并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本年度我县AEFI报告88例(0.0681%),大多为一般反应,其发生与疫苗种类、接种针次、性别、年龄和季节有关,随着儿童年龄而减少,7~8月报告数较多。结论要高度重视AEFI的防控,提高疫苗质量、加强业务培训、宣教告知、精心操作、及时报告、规范处置,能有效提高免疫接种质量,降低AEFI发病率和负面影响。

  • 标签: AEFI 特征分析 处置心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计划免疫中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计划免疫的婴幼儿10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疫苗注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①观察组不良反应几率6.0%,对照组不良反应几率22.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0.35)。②观察组轻度不良反应占53.3%,重度不良反应占16.7%,对照组轻度不良反应占28.2%,重度不良反应占40.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9.34,8.56)。结论计划免疫接种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对减少或减轻不良反应效果显著。

  • 标签: 计划免疫 不良反应 针对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