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450例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免疫接种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比较两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配合度以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疫苗接种率为98.22%,儿童配合度为82.67%,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67%;对照组的相应值分别为92.89%,70.22%,94.67%。观察组的疫苗接种率、配合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实施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可有效提高其疫苗接种率、配合度以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安全预防接种护理 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的预防接种越来越普及,预防接种的人群不断增加,预防接种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也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项基本国策。在预防接种工作中,根据不同年龄对儿童开展预防接种前、中、后的心理护理。在适当的心理护理下,儿童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明显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减轻紧张、恐惧心理以及疼痛的感觉,大部分儿童主动配合接种,增强了广大家长对儿童接种疫苗的信心。

  • 标签: ? 儿童 计划免疫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接种狂犬疫苗达到的免疫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抽取本市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疫苗接种者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疫苗接种处理并对其狂犬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狂犬疫苗接种者具备的免疫效果。结果通过对本次的2000例研究对象进行疫苗接种处理并对其狂犬抗体进行检测等处理发现,总阳转率有92.70%,女性和男性阳转率分别92.00%、93.46%,性别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阶段间比较存在统计学的意义,其中,≥60岁阶段人群的阳转率只有89.29%(P<0.05)。结论对疫苗接种者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对于难于产生抗体的疫苗接种者应注意加强免疫,进而确保免疫效果。

  • 标签: 狂犬疫苗 接种 免疫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效果,分析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86例结核病患者,初步检查分析结核病患者情况。结果进行OT试验,58例阴性病例,占31.18%;116例阳性病例,占62.37%;12例强阳性病例,占6.45%。将接种卡介苗的患者与未接种卡介苗的患者的结核发生率比较,发现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各病症发生情况的差异也很显著(P<0.05)。讨论接种卡介苗可以明显降低结核病的发生,并有效控制结核病的散播,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卡介苗 结核病 预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探索应对措施。方法从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患者中挑选4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做出统计分析。结果40例研究对象中,一般反应的有32例,异常反应的有5例,偶合反应的有3例。结论根据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采取提高接种人员的专业技术,加大接种知识宣传力度等手段,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人进行流感与肺炎疫苗联合接种后的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预防保健科收治的75名老年人临床资料,并对其疫苗接种后30min-第3d、第4-7d、第8-14d三个时间段的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5例老年人中10名存在轻度局部或全身性反应,占13.33%,并于接种后48h内消失。结论老年人联合接种流感及肺炎疫苗后仅出现轻度反应,两疫苗联合接种安全性高。

  • 标签: 流感 肺炎 疫苗 反应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1期
  • 机构:在几内亚进行的一项不同寻常的临床试验第一次显示,一种埃博拉疫苗可以保护人体免遭这种致命病毒的侵害。7月31日在线发表于英国《柳叶刀》杂志上的这项研究表明,注射这种由默克公司生产的疫苗能够在10天后对埃博拉病毒接触者提供100%的保护。科学家认为,这种疫苗将有助于最终结束在西非暴发的埃博拉疫情,该疫情已经持续了18个月之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计划免疫门诊规范化接种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广州市海珠区凤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7月~2014年12月期间建卡的234儿童,实施计划免疫集中规范化接种,分析效果。结果儿童接种记录率为100%,证卡符合率为99.1%,接种合格率为98.7%,及时接种率97.9%。结论建立规范化计划免疫接种门诊是提高计划免疫工作质量的保证,是推动计划免疫工作的新思路,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计划免疫 接种门诊 规范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防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儿童的异常反应表现,并探讨接种异常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早期在我中心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后发生异常反应,给予一般护理的1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将该组患儿设为一般组,同时将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中心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后发生异常反应的18例患儿设为整体组,对整体组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结果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主要包括全身异常反应、局部异常反应和其它异常反应三种。实施护理后,一般组患儿的异常反应消失时间为(7.1±1.2)d,与整体组患儿的(4.1±0.9)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出现异常反应的患儿的临床表现,并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可有效缩短患儿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型肝炎疫苗 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表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护理对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社区2011年1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8例婴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抽签法将婴儿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分别49例,给予对照组婴儿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婴儿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对比两组婴儿的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以及百白破、计划免疫建卡率。结果对照组婴儿的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以及百白破、计划免疫建卡率与干预组相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社区护理模式能够使婴儿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以及百白破、计划免疫建卡率都有所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护理 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 影响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及临床干预措施。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7例接受预防接种出现不良反应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良反应类型以及原因。结果此次研究中发现38例为一般反应占66.7%(38/57);16例为异常反应占28.1%(16/57);3例为偶合反应占5.3%(3/57)。不良反应发生原因15例为操作不规范、12例为接种时间、14例体质因素、6例疫苗质量、10例接种环境以及接种后作息。结论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提升免疫接种的安全性,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进一步保证接种儿童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儿童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我社区小儿62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全程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家属配合度、满意度及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配合度、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社区小儿家属配合度、满意度,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社区小儿 预防接种 配合度 满意度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乡镇预防儿童接种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和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我乡镇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种室登记的55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原因及构成比进行分析统计。结果55例发生不良反应儿童,一般反应占69.57%,异常反应占26.09%,偶合反应占4.35%;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为接种过程操作不规范、接种时间等。结论加强乡镇预防儿童接种疫苗不良反应监测,落实干预措施,并及时处理相应症状,是提高免疫接种安全性、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有力保障。

  • 标签: 儿童 接种 不良反应 原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儿童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489例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儿童,接种后检测血清HBsAg、抗-HBs和抗-HBc水平,随访观察免疫效果。结果本组489例儿童在免疫接种1年后和5年后的HBsAg阳性率、抗-HBc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接种5年后的抗-HBs阳性率为33.95%,明显低于免疫接种1年后的9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能够获得持久、有效的免疫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乙型肝炎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儿童 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是提高儿童免疫水平,控制和消除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随着扩大免疫工作的开展,注重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促进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管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服务质量,科学合理地接种疫苗。

  • 标签: 基层 预防接种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织金县2014年健康人群免疫抗体水平,为今后免疫规划和疾病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织金县4个乡镇的200名健康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对其麻疹IgG抗体、白喉、破伤风以及百日咳抗体进行检测。结果经检测,本组研究中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86.5%(173/200),白喉抗体阳性率83%(166/200),破伤风抗体阳性率为90.5%(181/200),百日咳抗体阳性率为94.5%(189/200)。结论织金县麻疹、百日咳、白喉与破伤风4种疫苗的抗体阳性率整体水平较高,针对各项疾病开展疫苗接种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暴发和流行。

  • 标签: 疫苗 健康人群 抗体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儿童预防接种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预防接种的儿童23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15例。对照组儿童给予常规接种护理,观察组儿童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儿童的疼痛程度、接种配合程度及儿童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儿童的疼痛程度及接种配合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儿童家长满意度为6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儿童的疼痛发生率,提高其配合程度,增加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儿童预防接种 心理护理干预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在孕妇狂犬病疫苗接种全程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接种狂犬病疫苗的100例孕妇,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妇狂犬病疫苗接种全程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接种疫苗孕妇的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狂犬病疫苗接种 优质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疫苗接受在预防社区老年人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华泾镇社区1733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接种有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有433例未接种肺炎疫苗,观察组有1300例接种肺炎疫苗,比较两组老年人1年内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住院次数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1年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疫苗能够增强社区老年人的抗肺部感染的能力,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且使用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炎疫苗 接种 老年人 肺部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已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给人们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和经济负担。肝移植作为一种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其技术已发展日趋成熟,在国内外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而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乙肝的再感染和复发是影响肝移植预后的主要因素,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的最经济也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乙型肝炎 乙肝相关性肝病 肝移植 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