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护理专业思想是护对自己所从事护理专业总的看法和观点以及自己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1]。护具有稳定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职业态度是进入临床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本科护作为我国护理界的中坚力量,对我国的护理学导向,提高我国的全民健康水平,指导基层工作及提高整个国家的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社会上仍存在着轻视护理的现象,认为护士地位低下,护理工作低人一等,是医疗工作的附属;在学校里护理专业不受重视,教育环境差,护不清楚专业发展的前途,与医学生相比心理上产生不平衡和自卑感等因素,

  • 标签: 本科护生 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专业思想 稳定性 护理专业 全民健康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护理实习实施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择取 60名护理实习,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 30名护实施常规带教,研究组 30名护实施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照分析两组实习效果。结果: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以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P<0.05;从综合能力评分来看,研究组临床观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护理操作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护理实习实施循证护理带教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理论考核成绩,而且还可以提高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使护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实习效果确切。

  • 标签: 循证护理带教模式 护理实习生 实习效果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近10年我国护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方法以中文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幸福感、幸福、护理、护、实习护士、学生”,检索2003-2012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万方3个数据库,纳入护理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性论著,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研究对象以本科护生为主,内容侧重于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测量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我国护理学生主观幸福感尚可,高于我国常模,且和学历、年级、性别、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经济水平和专业承诺、自我效能及人格特征等因素相关;主观幸福感测量工具以认知模式和情感模式为主。结论我国护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兴起较晚,但发展较为平稳;护主观幸福感水平总体良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观幸福感内涵已基本达成一致;测量工具多为成熟的普适性问卷,但对临床实习护主观幸福感的关注有待进一步加强。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护理 护生 内容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实习护针刺伤后心理与行为反应,分析针刺伤发生的情境、原因以及对护心理、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8名实习护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护针刺伤后体验。结果:实习护针刺伤多发生于注射、抽血或拔针时;心理反应有担忧、恐惧,个别为自责、怀疑或镇定等,行为反应有哭泣、逃避或退缩、寻求帮助等。结论:临床带教中应加强与实习护沟通,注重护针刺伤后心理与行为反应,减轻针刺伤对实习护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强化实习护职业防护教育,以减少其针刺伤发生。

  • 标签: 实习护生 针刺伤 心理 行为反应 质性研究
  • 简介:为帮助护理实习顺利渡过临床实习阶段,我院自2014年开始实施护理实习临床辅导员制。院级护理教育委员会依据选拔条件和实习的数量选拔临床辅导员,并给予岗前培训;辅导员每月通过与实习座谈,发现并协助解决其生活和实习中的问题;实习通过微信平台和座谈对辅导员进行评价;每年年终对辅导员进行评优和奖励。实施护理实习临床辅导员制后,提高了实习对临床护理教学的满意度,增加了其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意愿;得到了护理高校和护理管理者的认可;辅导员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实施中的问题为管理消耗时间,并占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

  • 标签: 临床实习 学生 护理 临床辅导员
  • 简介:近年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的培养已逐渐成为医学院校关注的重点。该文主要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向、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模式、临床能力考核、导师指导、学位论文等方面,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索。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教学
  • 简介:回顾PBL在国内外的发展状态和学习策略的影响因素,分析PBL教学对学习策略相关因素的影响和在提高学习策略使用水平中的作用,指出PBL在护理教学中的局限性和有待研讨的问题,以发展实施培养学习策略的教学方法。

  • 标签: PBL 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 护理本科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管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护理专业的实习50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实习采用常规带教管理模式,实验组实习采用PDCA循环管理带教模式。对比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结果:对比两组实习的考核成绩和综合能力,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到护理实习的临床带教工作中,提高实习的综合能力以及护理带教质量。

  • 标签: 护理实习生 护理带教 PDCA循环管理
  • 简介:目的深入了解目前护更多采用何种学习策略进行学习,不同学科和各种学习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之间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学习促进策略问卷(MSLQ)的学习策略子问卷对护理大专临毕业共159名护进行调查,利用临床护理、基础护理以及操作考核成绩作为学业成就指标,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生在学习过程中,较少应用精加工和批判性思维这两种学习策略;信息加工策略表现出与理论学习成绩的显著相关性(P〈0.01),而对操作并无显著影响(P〉0.05);批判性思维对基础护理学习无显著性影响(P〉0.05);努力调节与操作考核无显著关联(P〉0.05)。结论在护理教学中,应从多方面注重对护综合利用知识、质疑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 标签: 护生 大专 学习策略 学业成就
  • 简介:[目的]探讨护操作训练中应用自评式过程性评价对学生操作技能、自我评价的正确性及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两个中职班护,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教学中增加自评式过程性评价。[结果]期末外科护理操作考核成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参加课余训练≥2次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实际得分与自评得分有较高的相关性(r=0.615,P〈0.01)。对照组护实际得分与自评得分无相关性(r=0.209,P〉0.05)。[结论]通过自评式过程性评价在操作训练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的操作技能、自我评价的正确性以及学习积极性。

  • 标签: 自我评价 过程性评价 操作技能训练 护理教育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 循序轮岗、工学交替”模式在急诊护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 2018年 1—12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 42名护作为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将 2019年 1—12月实习的 45名护作为观察组 , 采用“ 循序轮岗、工学交替” 模式。比较观察两组护生出科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 ,护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和带教老师对护的综合评价。 结果 通过“ 循序轮岗、工学交替” 模式 ,护的出科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且实习教学方法满意度明显提高( P <0.05,同时带教老师对护实习综合评价也明显提高( P <0.05)。 结论 在急诊护带教中开展“ 循序轮岗、工学交替” 模式 ,能够明显提高其理论水平和临床技能 ,提升护理教学方法满意度与带教老师满意度。

  • 标签: “ 循序轮岗 工学交替”模式 急诊护生 带教
  • 简介:目的评价概念图教学法对本科护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性。方法在病例分析教学中引入概念图教学法,将自愿参与的护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使用概念图进行病例分析,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程序。在研究初期和末期使用CTDI—CV量表分别测评2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研究末期测量发现2组护的评判思维能力比较有显著差异。实验组研究初期与末期比较结果显示,CTDI-CV量表分数除“思想开放”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维度及总分均有显著增长。对照组研究初期与末期比较结果表明,CTDI—CV量表分数除“求知欲”有显著增长,其他各维度及总分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概念图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 标签: 概念图 护生 评判性思维
  • 简介:目的改革护理本科的培养模式,为更有效地培养出切实符合临床需求的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南昌大学护理学院2007级护理本科7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5名。研究组根据第1~3学年护教学内容,制定社会实践计划;第4学年,先在社区康复中心进行1周的社会实践,然后进入医院,根据实习情况制定实践计划并实施。对照组采用传统培养模式,第4学年直接进入医院,实习前进行常规岗前教育。入学前及实习结束前对全部护进行综合能力的评定,包括自评和他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生在沟通、协调、管理、人文关怀、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师对护护患沟通能力、收集和给予信息、获得并理解患者观点等方面的评价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生在各个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护理实践,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并逐步发展护的各种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使护能更好地适应从学校进入医院、从医院走入社会的角色转变。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培养模式 社会实践 综合素质 人文关怀
  • 简介:目的通过对SARS事件前后护理本科专业态度的比较,探讨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9例护理本科在校的SARS事件前后的专业态度等进行调查。结果SARS事件前后学生专业态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现为积极的态度增强,消极的态度减弱;SARS事件前后父母的态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变(P〈0.05);父母对护理的态度与学生的专业态度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促进人们对护理的认识是提升护理专业的社会地位,促进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重要途径;护理专业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是提升护理社会地位,促进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根本。

  • 标签: 护理教育 专业态度 SARSI 护理本科生
  • 简介:目的描述我校大专毕业生在临床的工作情况,以反映目前护理大专毕业的临床工作状态,为完善护理专科的在校培养和临床职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专科毕业评价量表,便利抽取北京6所三级甲等医院119名护士长对175名我校大专毕业进行评价。结果量表总分为(3.31±0.47)分,75.4%的毕业完全达标,24.0%的毕业基本达标,仅1名不达标。得分最高的是工作态度,然后依次是沟通交流、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得分最低的是专业发展。结论护理专科毕业基本达到我校教学目标,工作表现出色,能够得到临床的认可;毕业今后的不断完善需要自身和临床护理管理者共同努力。

  • 标签: 教育 护理 临床工作能力 职业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孕产妇对保健需求日益增加,孕妇学校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孕期教育已成为围保健工作十分重要的环节。为此我们于2006年8月起开办孕妇学校,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免费为孕妇及其家属提供所需的各种知识和应对策略,使孕妇的妊娠和分娩过程更加安全、舒适,提高产科质量,确保母婴平安,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孕妇学校 围生保健 健康教育 应用 保健需求 保健工作
  • 简介:健康教育是现代护理模式——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阐述了对护进行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临床学科可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病例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和运用多种教学途径如课间见习、上街医疗咨询、社区卫生保健来加强护健康教育能力培养。

  • 标签: 护理教学 健康教育 能力培养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学生(以下简称护)职业能力教育的构建及其对护理实习职业兴趣的影响.方法将128名新入学的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人.实验组自入学以后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内容外增加心理学、社会人文学、医疗语言学及社交礼仪学等相关教学内容对照组按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内容及进度进行教学.2组学生相关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结束后,在毕业前采用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及大五因子形容词量表进行调查,调查2组学生职业兴趣各因子(R:实际型活动A:艺术型活动I:调查型活动S:社会型活动C:事业型活动E:日常型活动)及性格特质的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学生职业兴趣R及S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性格特质中的稳定性因子及外向性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职业能力教育能够增加学生性格稳定性,提高医疗从业职业兴趣度,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 标签: 护生 职业能力 职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