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护理服务的效果,改善康复护理质量。方法:从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我们选取了86名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了研究,采用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基于信息化技术开发了一套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护理服务系统。通过系统的使用,在实施康复护理服务前后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研究显示,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护理服务具有显著效果。康复护理服务的时效性、准确性和个性化水平均得到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结论:信息化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护理服务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推广并优化信息化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是必要且可行的,有助于提升康复护理的整体水平。

  • 标签: 信息化技术 神经源性 膀胱患者 康复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观察性研究已经表明,某些代谢特征与消化系统肿瘤的风险之间存在关联。然而,仍缺乏更全面的分析。我们的目的是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来确定代谢特征与消化道肿瘤之间的因果关系。在MR研究中,我们使用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和FinnGen数据集的基因组学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能够评估代谢特征(如体重指数、血糖水平、血压等)与消化道肿瘤风险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某些代谢特征确实与消化道肿瘤的风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例如,较高的体重指数和血糖水平被发现会增加胰腺癌和肝癌的风险。同样,高血压也被认为是食道癌的一个风险因素。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消化道肿瘤的发病机制,并为预防和治疗DTCs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孟德尔随机化代谢特征消化道肿瘤因果推断
  • 简介:目的:提出在我国建立科学合理地利用与分配肾源的一种具体模式。方法:采用对配型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的方法。结果:在北京市的五家医院之间实现了科学合理的利用与分配肾源。结论:为推动北京地区参加"肾移植联网"和"肾共享"的四大系统五家医院的肾移动科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实现一次大步跨跃,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在全国同一专业领域中树立起了一个"肾移植联网"和"肾共享"的成功的模式。向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分配肾源的目标又前进了一大步。

  • 标签: 利用 分配 肾源 肾移植 北京市器官移植配型中心
  • 简介:目的:考察口服2种阿莫西林胶囊后,血清中阿莫西林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8中志愿受试者单剂量口服500mg阿莫西林胶囊供试品与标准参比制剂后,阿莫西林血药浓度变化情况,数据经3p97药动学程序处理。结果:2种制剂阿莫西林药时曲线下面积AUCn→t分别为32.46±9.29(μg/ml)×h与33.41±10.94(μg/ml)×h,达峰时间分别为1.80±0.44h与1.67±0.42h,峰浓度分别是10.10±2.60μg/ml与10.74±3.17μg/ml。2种制剂中组份的AUCn→∞、AUCn→t、Cmax及Tmax经方差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种制剂中组份的AUCn∞、AUCnt、Tmax及Cmax经双单侧t检验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表明二者为生物等效制剂(P<0.05)。结论:阿莫西林胶囊供试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86±10.61%。

  • 标签: 阿莫西林 药物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研究
  • 简介:制药工程专业工程类课群中各课程涉及大量的设备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内容抽象、复杂,如何将晦涩难懂的、文字加图片的平面教学转变为生动有趣并易于理解的音频、动画、三维画面和色彩立体呈现的情景教学,提高课群理论课教学效果,该课群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的高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将从该课群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前景及特点、多媒体课件制作及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影响等方面探讨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工程类课群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层面和空间。

  • 标签: 制药工程专业工程类课群 理论课 多媒体课件 教学效果
  • 简介:开发一款适合临床药师使用的慢性病管理系统,并运用此系统对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32例住院患者进行药学服务和评估随访。患者接受服务后体质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较初发时有显著改善,而血压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变化。

  • 标签: 临床药师 慢性病管理系统 BMI 血糖 血脂 血压
  • 简介:目的:建立HPLC-MS法测定比格尔犬体内丙戊酸浓度,研究双丙戊酸钠缓释片(divalproexsodiumsustainedreleasetablets,DSSRT)在比格尔犬体内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实验设计,进行国产和进口DSSRT的比格尔犬单剂量与多剂量给药药动学实验,用HPLC-MS法测定比格尔犬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并对两者的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比格尔犬单剂量口服给予进口和国产DSSRT后药动学参数如下:t1/2(7.49±2.03)和(6.07±0.94)h,MRT(11.20±1.75)和(8.81±1.31)h,cmax(18.97±3.24)和(20.63±2.93)μg/ml,tmax(3.7±1.6)和(4.0±1.6)h,AUC0~24h(146.06±35.67)和(142.28±22.17)μg·h·ml-1,AUC0~∞(165.41±41.26)和(152.77±25.98)μg·h·ml~(-1);国产制剂对进口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1±14.9)%。多剂量口服给予进口和国产DSSRT后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3.7±1.6)和(3.8±1.2)h,cmax(20.34±1.19)和(18.77±2.17)μg/ml,AUCSS(166.38±23.18)和(169.81±22.99)μg·h·ml-1,cmin(1.83±0.60)和(1.87±0.40)μg/ml,cav(6.93±0.97)和(7.08±0.96)μg/ml,DF(2.72±0.43)和(2.40±0.23),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4±7.7)%。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MS法可用于比格尔犬体内丙戊酸的浓度测定。国产和进口DSSRT在比格尔犬体内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差异。

  • 标签: 双丙戊酸钠缓释片 色谱法 高效液相 质谱法 药代动力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上海市宝山区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 2017年 6至 2017年 8月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 3所学校的 454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裸眼视力、裂隙灯、自动验光、检影验光检查,并记录结果。利用微信小程序(金数据)在线问卷调查家长,得到屈光不正特别是近视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接受验光检查的受检者共 454人,验光后发现,近视总患病率为 48.9%,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每日读写时间、每日户外运动时间、每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不同的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 结论 上海市宝山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增加近视呈明显上升趋势。较少的户外运动和过多的近距离用眼可能是近视的成因。

  • 标签: 屈光不正,近视,问卷调查,影响因素,学龄儿童
  • 简介:目的建立克拉霉素血药浓度的HPLC-MS/MS测定法,并用于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双交叉实验设计,24名健康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500mg,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的克拉霉素浓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AUC0-24h分别为(11.81±5.08)和(12.83±5.81)mg.h.L-1;AUC0-∞分别为(12.39±5.27)和(13.30±6.07)mg.h.L-1;Cmax分别为(1.70±0.62)和(1.71±0.60)mg.L-1;tmax分别为(1.9±1.1)和(1.8±0.9)h;t1/2分别为(3.8±1.1)和(3.8±1.0)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1.5±25.8)%。结论国产克拉霉素片剂与进口克拉霉素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 标签: 克拉霉素 药物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HPLC-MS/MS
  • 简介:目的研究非诺贝特(FNB)-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予FNB原药及其HP-β-CD包合物,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并采用3P97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FNB及其HP-β-CD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开放一室房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6.67±3.50)h和(3.17±2.62)h,Cmax分别为(6.31±3.04)μg.mL^-1和(39.82±16.25)μg.mL^-1,AUC0~t分别为(81.36±51.00)μg.h.mL^-1和(462.74±196.68)μg.h.mL^-1,AUC0~∞分别为(90.34±51.72)μg.h.mL^-1和(483.90±260.92)μg.h.mL^-1,2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FNB包合物的相对原药生物利用度为535.6%。结论FNB与HP-β-CD形成包合物后,其在大鼠体内的吸收速度明显加快,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 标签: 非诺贝特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治疗工作中利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有患者44例,接受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有患者44例,接受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室上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室上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38、3.572,P0.05)。结论:在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治疗工作中利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 美托洛尔 稳心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治疗工作中利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有患者44例,接受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有患者44例,接受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室上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室上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38、3.572,P0.05)。结论:在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治疗工作中利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 美托洛尔 稳心颗粒
  • 简介:八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随机交叉服用100mg双氯灭痛缓释片及肠溶衣片及缓释片的T1/2(Ke)分别为2.15±0.17及11.60±1.95h;药物浓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5.8±0.67及5.55±0.57μg·h/ml。缓释片对肠溶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0.95(P>0.05)。

  • 标签: 双氯灭痛 药代动力学 缓释 肠溶衣 相对生物利用度
  • 简介:国产氟他胺片剂(检品)与进口片剂(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和药动学比较,通过10名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氟他胺片剂(250mg)后,测定血液中活性代谢物2-OH氟他胺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两制剂的药动学参数相当接近(P>0.05),检品和参比制剂的Cmax为0.88±26ug.ml^-1和0.84±0.23ug.ml^-1,Tmax为3.22±0.83h和2.73±0.99h;T1/2β为11.37±1.28h和12.69±1.66h;AUC0.48为7.16±2.30ug.h.ml^-1和7.26±1.84ug.h.ml^-1,用检品和参比制剂的AUC0-48计算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56±16.08%,经双单侧t检验表明两制中国办中具有生物等效性。

  • 标签: 测定 血清 活性代谢物 中国人 评价 口服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通过硝苯地平单独治疗与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老年患者的效果并进行药学药理分析。方法:从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间选择70例我院诊治的高血压病老年患者进行分析,将随机掷骰子法作为分组方式,把患者均分为两组,n=35。对比组接受单一硝苯地平治疗,联合组接受硝苯地平+依那普利治疗,从血压水平、治疗效果两方面评价总体疗效。结果:联合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比组,而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高血压病老年患者采用硝苯地平+依那普利用药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提升总体疗效。

  • 标签: 高血压病 老年患者 硝苯地平 依那普利 血压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通过硝苯地平单独治疗与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老年患者的效果并进行药学药理分析。方法:从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间选择70例我院诊治的高血压病老年患者进行分析,将随机掷骰子法作为分组方式,把患者均分为两组,n=35。对比组接受单一硝苯地平治疗,联合组接受硝苯地平+依那普利治疗,从血压水平、治疗效果两方面评价总体疗效。结果:联合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比组,而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高血压病老年患者采用硝苯地平+依那普利用药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提升总体疗效。

  • 标签: 高血压病 老年患者 硝苯地平 依那普利 血压
  • 简介:2009年11月6-7日,“2009年海峡两岸中药材产业发展论坛暨珍稀动植物药材可持续利用基地建设研讨会”在福建三明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国药材集团公司、福建省经贸委、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农业厅和三明市人民政府主办,旨在扩大海峡两岸中医药文化交流,探索合作途径,规范中药材种养,促进中药材产业化,实现优质中药材质量可追溯。共同推进两岸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 标签: 中药材产业 可持续利用 海峡两岸 植物药材 福建省 论坛
  • 简介:本文建立固相萃取结合柱前衍生化测定人血浆中的卡托普利浓度的RP-HPLC法,并利用该方法研究两种国产卡托普利片在健康受试者中的药物动力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以对溴苯乙酰基溴(p-BPB)为衍生化试剂,衍生化产物经固相萃取后由VP-ODS柱分离测定,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100:150:1.25)(v/v),紫外检测波长为257nm,线性范围为5~1000ng@mL-1,(r=0.9987),平均回收率为98.65±2.04%,日内和日间RSD分别小于3.4%和8.4%.以自身对照随机交叉方式,单计量分别给予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两种国产卡托普利片50mg,卡托普利在人体内符合一室开放模型.两种卡托普利片的AUC0-T,Cmax和Tmax分别为424.5±25.7μg@h@L-1和439.4±13.3μg@h@L-1,505.9±244.6μg@L-1和504.8±72.2μg@L-1,0.662±0.18lh和0.528±0.176h.两种制剂间的各参数无明显差异,双单侧t检验结果表明二者为生物等效制剂,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1±14.6%.

  • 标签: 相对生物利用度 卡托普利片 柱前衍生化 人血浆 RP-HPLC法 药动学
  • 简介:HIV-1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中与一系列受体和协同受体结合。这些受体和协同受体都由HIV-1的包膜蛋白gp120识别,在病毒入侵过程中是重要环节之一。逆转录酶拮抗剂是最早针对抗病毒治疗的几个靶点之一,对其的改进对于寻找新型拮抗剂十分关键。许多天然植物如新疆一支蒿被报道具有抗病毒的生物活性。这些天然植物也许就是潜在的靶向针对包膜蛋白gp120上V3环或者逆转录酶的艾滋病毒抑制剂。V3环结构中的相对保守的肽段R15K可以被用来研究蛋白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利用毛细管亲和色谱方法研究了R15K与新疆一支蒿各种粗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研究了逆转录酶与新疆一支蒿各种粗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新疆一支蒿的氯仿层提取物与R15k和逆转录酶之间均存在较明显的相互作用。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以快速高通量筛选天然植物中抗艾滋病毒的活性成分的方法。

  • 标签: HIV V3环 R15K 逆转录酶 亲和毛细管电泳 毛细管区带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