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行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桥梁建设质量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城市市政道路和桥梁工程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工程,市政道路与桥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交通的顺畅与否,其施工质量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一个城市的市容市貌。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市政道路与桥梁的施工质量问题,保证道路交通事业的顺利开展。

  • 标签: 市政道路 桥梁施工质量 问题 监控
  • 简介:南天山山带是古生代期间塔里木板块与伊犁—伊塞克湖板块对接、碰撞的产物,主体由向南逆冲的推覆体组成。推覆体内部变形构造在垂直于主断面方向上呈规律性变化。从推覆体底部向上,褶皱从A型褶皱,紧闭、等斜的B型褶皱,前翼褶皱经斜歪、倒转褶皱渐变为对称的尖棱或箱状B型褶皱;构造面理从发育主断面近平行的S-面理及剪切滑移的C-面理渐变为只发育与主断面近垂直的D-面理。据此,可把推覆体自下而上划分成为递进剪切、过渡和等轴挤压三个变形域。变形过程分析表明,存在水平挤压变形和随后的简单剪切变形两个变形阶段,前者发育于主断裂面形成之前,后者发育于主断裂面形成之后。这指示南天山山带以变形扩展速率高于断裂扩展速率为特征

  • 标签: 南天山 推覆体 变形构造 变形模式 逆冲构造
  • 简介:用动力旋回地层学观点对南天山山带进行了初步探讨,建立该区域志留—泥盆纪构造沉积演化模式:南天山南缘洋盆早志留世已出现,晚志留世为孤立碳酸盐台地发育阶段:泥盆纪南天山南缘洋盆开始向北俯冲,导致了相对海平面上升,使碳酸盐台地被淹没,出现深水浊流盆地背景,并伴随来自哈尔克山、艾尔宾山南缘火山岛弧带的火山碎屑沉积。至石炭纪,由于洋壳俯冲加剧,在南天山北缘出现火山弧、南缘盆地形成超覆沉积,总体反映了海平面不断上升的过程。同时,对山带中变形盆地对原型盆地响应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超构造岩片、构造岩片、微构造岩片及地层序列四级岩片划分方案。针对有限史密斯地层进行了动力旋回层序的研究,将上志留统至泥盆系划分为四个二级动力旋回层序及14个三级动力旋回层序

  • 标签: 造山带 志留—泥盆纪 构造沉积 动力旋回地层学
  • 简介:丹巴地区是扬子地台西缘著名的中深变质岩区.该区变形强烈,变质复杂,未发现有鉴定意义的生物化石.地层划分对比一直是该区难而未决的基本地质问题.自1997年以来开展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依据对该区地层进行了重组,重建了丹巴地区构造地层格架,为该区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 标签: 岩石地层 层序 丹巴地区 造山带 地质调查 变质岩
  • 简介: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同位素及构造。沉积的综合分析表明,扬子地块西缘山带的主体隆升时期发生于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纪以来,其隆升幅度可达2000~4000m,中新世以来至少有5~6km地层被剥蚀,上升速率约达0.6mm/a;与其伴生的前陆盆地新生代沉积可分为老第三纪继承性萎缩拗陷盆地阶段和新第三纪─第四纪前陆盆地改造阶段。前者具有山间和山前磨拉石盆地特征,后者具有类磨拉石盆地性质。深部资料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第四纪时期岩石图具四层结构,中地壳为一区域性韧性流壳层,是处于岩石图加厚后的均衡调整和区域伸展时期,盆山关系的分析也表明,山带与前陆盆地在形成、演化和改造上具有统一的区域构造背景。

  • 标签: 扬子地块 新生代 造山作用 前陆盆地
  • 简介:天山山带属我国西部重要的山带和可地浸砂岩铀矿成矿带,在山间盆地中铀矿成矿具有明显的区域构造控矿特点和铀成矿规律。伸展型盆地类型是主要的产铀盆地,盆南缘斜坡带是重要的铀矿带和聚矿空间,灰色含煤碎屑岩沉积建造是主要的砂岩铀矿的聚矿环境,河道砂体与控矿前锋线的吻合地段是山间盆地的重要聚矿区段,新构造对层间氧化带的形成和铀矿体再迁移-聚集有着重要的作用。伊犁式、吐哈式铀矿床类型的共性及其差异,具有两种大同小异的铀成矿类型及成矿模式。这些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对于今后开展模式找矿具有实际意义。

  • 标签: 砂岩铀矿 伊犁式 吐哈式 成矿模式 天山造山带
  • 简介:摘要:在乡村振兴的驱动下,农业生产型农村逐步向产业发展、农业生态保护、休闲旅游、人文遗产等多种功能转换。合肥大圩镇有自然和人文多方面的优势。本文以风景园林学为依托,通过文献查询、网络资料查找、实地调研的方法,分析合肥大圩镇的基底优势,并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出发,就如何将产业、景观、村落融入发展实践提出相应的调研总结。

  • 标签:
  • 简介:为探讨东昆仑东段牦牛山组英安岩的年代及其成因,对克合特一带牦牛山组底部英安岩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412.5±8.6)Ma,表明英安岩及牦牛山组形成时代为早泥盆世;岩石地球化学与柴北缘阿木尼克山牦牛山组流纹岩相似,具高SiO2、K2O及K2O/Na2O,富集Cs、Rb、Ba及Th、U、LREE等特征,负铕异常明显,可能为地壳中角闪岩经部分熔融及分离结晶形成。结合区域资料,认为晚志留世-早泥盆世,东昆仑构造体制由挤压向伸展转化,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致使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分离结晶,形成本区及柴北缘牦牛山组酸性岩浆,同时也意味着东昆仑同柴北缘地区已进入海西-印支期构造旋回。

  • 标签: 牦牛山组 英安岩 锆石U-PB年龄 构造环境 东昆仑
  • 简介:阿根廷西北部Subandean区是一活动的薄皮褶皱一冲断带。志留系页岩中主滑脱面西倾2°~3°,所有的大型东倾断层都源自这一主滑脱面。泥盆系页岩中较大的中间滑脱面形成一些迁移构造并将上部构造层和下部构造层分隔开。Subandean冲断带在纬度约22°40’处有轻微收缩(约60dkm(36%))。大约在8.5~9Ma,随着ElPescado地区的抬升和CincoPicacllos地区大型后冲断层的形成,Subandean冲断带开始变形。在该苑东边,断层时代变得年轻,Pintascayo地区的抬升始于7.6Ma,而BajaOran地区的抬升大约始于6.9Ma。这两个地区同时持续抬升,至少直至4.7Ma。SanAntonio地区的断裂活动大约开始于4.4Ma,Aguarague地区大约在2.7Ma开始抬升。受层序外运动影响的主要时间段大约从4.5Ma至今。文中提出了两种冲断层收缩模式,第四纪冲断层的收缩率为8~11mm/a,与该区全球定位系统的测定结果极为一致。该区油气的形成和运移与构遣变形、抬升以及油气聚集同时发生。

  • 标签: 抬升 造山带 断层 构造演化 几何形态 断裂活动
  • 简介:由安徽省地质调查院负责完成的'大别山山带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项目成果获200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是安徽省地调院继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研究领域又一突出成果,是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研究的继续和深化。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地调局和安徽省地矿局的支持下,省地调院徐树桐教授等开展的'大别山山带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在大别山北部发现榴辉岩及其中的超高压变质作用标志,被认为是在大别山山带研究中继发现金刚石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对了解北部条带状片麻岩形成的背景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超高压变质作用与碰撞山动力学'的二级课题,研究人员在大别山北部青山以东及磨子潭等地发现数十处榴辉岩露头,且榴辉岩石榴子石中的金红石、磷灰石、单斜辉石出溶,表明大别山北部超高压带

  • 标签: 地质调查 大别山造山蒂 安徽 大别山
  • 简介:通过国内外花岗岩体的412对角闪石-黑云母40Ar-39Ar年龄(tAr)与锆石U-Pb年龄(tZr)之间差值ΔtZr-Ar(tZr-tAr)进行的频数统计分析表明:ΔtZr-Ar呈对称正态分布(偏度系数CSK==-0.276,峰度系数CKU=16.52);ΔtZr-Ar既呈正值又有负值,其众数值为0.70Ma,均值为1.15Ma。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花岗岩体锆石U-Pb年龄与花岗岩角闪石-黑云母40Ar-39Ar年龄拟合出相关系数很高(R=0.996),回归系数接近l的线性回归方程(tAr=1.00453×tZr-1.932)。这些统计特征表明花岗岩角闪石-黑云母40Ar-39Ar定年测定结果与锆石U-Pb定年测定结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不存在花岗岩锆石U-Pb年龄〉角闪石40Ar-39Ar年龄〉黑云母40Ar-39Ar年龄的规律。结合Dodson's矿物封闭温度计算公式中存在问题的剖析,本文得出结论,按Dodson's公式计算得出的花岗岩矿物40Ar-39Ar封闭温度不能代表从花岗岩浆晶出岩矿物40Ar-39Ar体系的封闭温度。

  • 标签: 花岗岩体 角闪石-黑云母40Ar-39Ar年龄 花岗岩锆石U-PB年龄 封闭温度 Dodson's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