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没有任何一个话题能比人口问题更令人乐于评说,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个困难能比人口问题更加棘手:大家都害怕看到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可也一样害怕人类的数量慢慢减少。人类历时3.8万年才发展到百万的规模,即便是在公元l世纪,地球上也只有不到3亿人口.其中的8000万生活在罗马帝国,5000万生活在中国。公元1800年.世界人口首次突破10亿,1930年增长到第二个10亿.1960年第三个10亿。1960年之后,

  • 标签: 人口问题 数量增长 罗马帝国 世界人口 人类 生活
  • 简介:人口经济学是从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理论发展而来的.本文以大量翔实的欧洲史料为基础,阐述了古典经济学派有关人口与财富、人口与收入、人口与资本之间关系的人口经济学说,并对古典经济学派人口经济学说的学术价值和科学成分进行了简评.

  • 标签: 古典经济学派 人口与财富 人口经济理论
  • 简介: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问题迫在眉睫。在借鉴众多典型的宅基地置换模式的前提下,本文作者提出了以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来置换城镇住房、获取社会保障、增加财政性收入的农村三权三利用模式,并以此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步伐。

  • 标签: 农业转移人口 城镇化 住房需求 农村三权 房票
  • 简介:我县是一个15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县,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化和机械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得农村外出人口越来越多,外出范围越来越广,本文对我县外出人口的现状加以分析。一、我县外出人口现状1、外出人口规模庞大。根据我县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结果。全县普查登记常住人口为137.15人。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为14.19万人。其中流向县外地人数为12.24万人,占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的86.2%。若再加上外出不满半年以上的人数6.11万人,我县外出流动人口数达20.3万人。占我县人口总数的13.5%。

  • 标签: 太和县 外出人口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产业化 劳务输出 农民收入
  • 简介:21世纪是城市世纪,世界正在由“城市化”世纪走向“城市”世纪。同时,经济社会将面临深刻变革,资源和环境将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就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过快,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另一方面,土地粗放利用。本文主要从人口这一重要因素来分析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

  • 标签: 人口 城市建设用地 城市化 土地利用
  • 简介:人口是社会的主体,人口老龄化问题将给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通过对深圳养老机构和130位老年人进行深度访谈和访问式问卷调查,分析指出老龄人口养老选择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大,资金收入渠道较为单一,养老需求受到医疗保健、子女、环境设施等因素的制约。针对调查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拓展资金渠道、养老“时间储蓄”机制和多层次多模式养老的对策建议。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养老意愿 养老产业 时间储蓄
  • 简介:人口学意义的城市化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现象和过程。从城市化运动所表现出的经济、社会、物质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来看,归根到底还是围绕着人口在城市空间的集聚过程展开。

  • 标签: 人口城市化 住宅市场 住宅需求 中国 农村人口
  • 简介: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调整城市功能布局的重大建设工程,包括轨道通建设、重大工程动迁配套商品房基地建设、郊区新城与新市镇建设以及各类园区建设等。这些重大建设对于推动和引导城市居民由市中心区向市郊迁移,缓解中心城区资源、环境压力,优化人口和产业布局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通过重大建设实现政府优化人口布局的规划意图,还面临一系列社会问题,需要认真解决。

  • 标签: 上海市政府 人口布局 建设工程 城市功能布局 九十年代 园区建设
  • 简介:利用我国1991-2010年的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教育投入和人口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展,三者相互影响,在长期变动较为协调;短期内经济增长是教育投入的原因,经济增长短期内对教育投入影响明显,对人口素质的影响不明显,教育投入在短期内对人口素质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利用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对我国人口素质发展水平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我国人口素质水平将会持续提高。

  • 标签: 教育投入 人口素质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简介:和其他任何危机相比,人口危机才是人类社会一种深刻的内生危机,即令我们没有通胀,腐败及收入分配不均等所有令人头痛的问题,仅仅是解决天文数字般人口的生存,社会也得殚精竭虑,穷于应付。

  • 标签: 人口问题 人口危机 人类社会 劳动力过剩 中国
  • 简介:  自人类拥有文明历史以来,人口和教育就互相影响和作用着,在当今经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人口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更是制约和促进着社会的进步;人口变动及其一系列后果可能对教育产生的影响,使得国家或地区在制定教育规划时必须准确地判断其趋势并做出适宜的决策.……

  • 标签: 人口年龄结构 变动教育 年龄结构变动
  • 简介:统筹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的协调发展,在全球化视野下从计划生育、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劳动力市场建设诸方面进行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

  • 标签: 统筹协调 人口发展 政策调整 多元因素
  • 简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四川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从2002年起已连续3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但同时也出现了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十分突出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在未未的发展中.如何应对全省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从根本上改变四川省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粢严重的局面,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四川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 标签: 人口资源环境 循环经济 四川 西部大开发 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
  • 简介:分析中国发展问题,不能忽视世界人口大国这一基本国情。人生来即有一定潜能,良好的教育卫生等社会投资开发提升了庞大规模人口的巨大潜能,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等包容性创新又为潜能充分发挥和有效评价提供了有利环境,此即中国创造发展奇迹的人本归因。合理利用人口大国规模优势,可以助推中国持续发展,其中既包括国防等战略性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也包括巨大国内市场对外部资源产生的虹吸效应。然而,中国不仅“未富先老”,而且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并存,这已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与比例持续下降,直接影响中国持续发展。为此,必须立足规模优势,培育创新优势,并推进人口生育政策结构性优化和教育、健康管理以及营商环境等配套政策的改革。

  • 标签: 中国发展 人口大国 包容性创新 规模优势 公共政策
  • 简介:一、外出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纵观我省外出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具有“两个集中”的显著特点.即外出居留地相对集中和流出源头地相对集中。这一特征由本地产业结构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一)流出地的地域分布,外出流动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全省外出流动人口中,农村人口为1206.4万,占74.88%,

  • 标签: 人口现状 安徽省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空间分布特征 流动人口 农村人口
  • 简介:一般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就是相对价格较低的劳动力要素。丰富的人力资源来源于庞大的人口总量,因此21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口转变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利用水平。然而,由于信息的不完备和失真、以户籍制度为特征的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和转型时期就业政策滞后效应等客观因素,中国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着大量的扭曲现象,人力资源利用水平和就业效率低下。此外,一方面中国总体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在少数行业和局部地区却出现了“教育深化”的现象,造成稀缺资源

  • 标签: 中国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利用 相对价格 劳动力要素 局部地区 生产要素
  • 简介:人口文化工作是人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界定清楚人口文化工作的范围,准确定位,分清职责,有利于各级政府部门职能的发挥。本文对人口文化工作的范围、地位作用、目标体系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人口文化 文化工作 计划生育工作
  • 简介:根据今日投资《在线分析师》(www.investoday.com.cn)对国内70多家券商研究所1800余名分析师的盈利预测数据进行的统计,本周综合盈利预测(2007年)调高幅度居前的30只股票中,行业分布相对分散:金属与采矿有4只入选、排名第一,化工品、煤炭各有3只入选,保险、电力、机械制造、汽车制造、通讯设备各有2只入选。

  • 标签: 盈利预测 证券分析师 保险公司 氧化铝 投资渠道 机械制造
  • 简介:对西藏的生态屏障的功能,学界和政界已基本形成共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口的数量、素质及其结构,对西藏生态屏障功能的增强与减弱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与"老龄化"及"性别比持续升高"等内地省市普遍存在的人口问题相比,人口增长过速、分布不均,素质不适应现代化需求是西藏人口问题的特点,而人口素质偏低是西藏生态保护与人口问题的瓶颈。鉴于此,从道德基础、人力基础及产业基础三方面尝试着提出了对策思考。

  • 标签: 生态屏障 人口问题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