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帖,原初本指书于帛、简牍、信札等墨迹手书,如流传至今的王羲之《十七帖》,即王羲之的尺牍二十九通。然而名家书迹毕竟少见且珍贵,于是就出现了把这些书迹模刻在木石上,拓制下来,给普罗大众作为书法学习的临本。在宋代,这种刻帖大规模兴起,因此也把这种刻于木石上名家书迹的拓本也称为"帖"。据传最早的官刻丛帖是《淳化阁帖》,世称为"帖祖",由于摹刻的都是历史上经典的书法作

  • 标签: 帖学 淳化阁帖 刻帖 十七帖 丛帖 临本
  • 简介:摘要本文试图从法国女权主义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的理论性代表作《第二性》出发,反观鲁迅小说中的三个有代表性的女性——子君、祥林嫂和爱姑,深入到一个更深层次的思想层面中去,分别来分析家庭主妇、寡妇和离婚女性的心理与处境,以期对当下女性的文化处境有所启示。

  • 标签:
  • 简介:在当代中国,中外文学艺术传统曾被视为“封资修”而遭到大规模扫荡,一些海外学者如余英时等人甚至认为,“文革”是五四反传统及与传统断裂的激进主义思潮发展到了顶峰。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因为在思想领域的任何活动,都不可能不以人类既有的传统作为前提和出发点,艺术同样不能例外。如果我们细心探究,就不难发现当时声称建立在“空白”之上的纯而又纯的“革命文学”同古典主义艺术传统之间的内在联系。  古典主义以欧洲17-18世纪的鼎盛而著名。但是,事实上古典主义并非只存在于西方,也不限于戏剧领域。其实,撇开“三一律”等较为狭窄的教条,古典主义基本原则甚至好莱坞电影的内在结构都与中国当代革命文学极为相似。

  • 标签: 文学评论 比较文学 中国 革命文学 古典主义
  • 简介:摘要中国的国学承载了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民族精神,博大而精深。幼儿园阶段是幼儿个性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幼儿园对儿童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对幼儿继承传统文明、养成良好个性意义重大。本研究以贵阳市幼儿园的国学经典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贵阳市六大行政区域的幼儿园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贵阳市幼儿园的国学经典教育存在教育活动开展少等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 标签: 国学经典教育 现状 对策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辩解说那件事情不是自己做的(129),通过分析种种辩解会大大澄清何为自由何为责任,但我辩护说那件事情并不是我做的

  • 标签:
  • 简介:本文首先阐述了西方学界关于后经典叙事学两个发展阶段的划分。文章认为,在第二阶段,后经典叙事学彰显出六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动向:一、叙事学新流派的不断涌现;二、对叙事学研究跨学科路径的重访与反思;三、叙事学研究的'历时转向';四、叙事学研究的'跨国界转向';五、对叙事学家个人学术思想的研究;六、后经典叙事学流派之间的交叉整合。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动向也是后经典叙事学在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与核心命题。

  • 标签: 后经典叙事学 第二阶段 命题
  • 简介:莫言作品改编电影《红高粱》在境外被广为传播与接受,研究其境外推广经验对于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红高粱》的经典化在于多种媒介的综合助推、学者与评论家的广泛参与、影片主题契合西方读者的阅读要求。得到的启示有:当前中国文学作品改编影片对外译介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从观众角度出发来翻译作品,并且需要与国外商业媒介机构合作以促进推广效果等。研究成果对于中国文化在境外的传播与接受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莫言 《红高粱》 中国电影 走出去 归化
  • 简介:为纪念新时期文学30年,现代出版社近日推出了《1978—2008中国优秀中篇小说》、《1978—2008中国优秀短篇小说》、《1978—2008中国优秀诗歌》、《1978—2008中国优秀散文》等四部当代文学经典丛书,分别由文学评论家孟繁华、李敬泽、张清华和孙郁主编。

  • 标签: 文学经典 张清华 诗歌 丛书 主编 诗人
  • 简介:本文从后殖民批评视角出发,以库柏、麦尔维尔、马克。吐温等美国白人文学大师的作品为例,研究19世纪美国白人文学中模式化的印第安形象,探讨白人文学家们如何以虚假的印第安形象取代印第安民族的真实存在,在文本中臆想印第安民族的必然消亡,并使白人对北美大陆的原住族印第安人的驱赶、杀戮和剥夺合法化。本文认为,美国白人文学经典中的印第安形象在印第安民族被消声与边缘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白人殖民主义话语的一个重要构成。

  • 标签: 印第安形象 美国白人文学经典 殖民主义话语
  • 简介:<正>郑季翘同志在十三年前所写的《文艺领域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文中,认为形象思维“是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在毛主席肯定形象思维以后,他在《文艺研究》79年1期发表的《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解释文艺创作》这篇文章中,则强调“毛主席所说的形象思维”和他“所批判的‘形象思维论,各有其不同的含义,”

  • 标签: 思维方式 毛主席 形象思维 十三年 思想 学文
  • 简介:内容摘要歌剧《运河谣》是由印青作曲,黄维若、董妮编剧,廖向红执导,由历届青歌赛四位金奖获得者雷佳、王宏伟、孙砾、王莉领衔主演,由中国美术学会副会长刘杏林担任舞美设计,由著名指挥家吕嘉担任首演指挥,阵容强大,打造高水准,高规格的中国民族题材原创歌剧。本剧由国家大剧院出品制作,历时两年的筹备与策划,于2012年6月21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获得巨大成功。

  • 标签: 民族歌剧 运河谣 经典唱段 演唱分析
  • 简介:一去年晚秋,我在江南。薄暮时分,下起了细雨。从车窗看出去,是灰蒙蒙的一片,于是,便意兴索然,有了睡意。然而,就在此时,口袋里的手机响了起来。

  • 标签: 几部经典作品 刘氏几部 文学远征
  • 简介:摘要我国五千年的文明留下了无数的文化经典,这些文化经典聚集着先人的无穷智慧,也浓缩了古人的思想精华,传承给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是我们精神上的珍贵财富。国学经典是国家的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的深厚哲理对小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小学教师为了更好地迎合素质教育改革,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手段研究,发现经典诵读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基于此,本文对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展开讨论。

  • 标签: 经典诵读 小学 生行为习惯 养成
  • 简介:2009年6月26-27日,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衡阳师范学院召开,90余名来自省内外的学者与会。会长张铁夫在开幕词中指出,这次年会适逢我省比较文学复兴30年,30年来,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湖南省 研讨会综述 年会
  • 简介: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华裔美国文学与亚裔美国文学一起,被很多学者称为美国文学中“新冒现”的文学分支,但就是这个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发展起来的文学分支却引发了东、西方学术界对一些文学学术热点问题的重新思考,其中之一就是华裔美国文学对美国主流文学的改写和对文学经典的重构。本文将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力图说明这个新的文学分支的成功,以及它对美国主流文学史的改写和对文学经典的重构并不像有些批评者所说的那样,是因“迎合了白人读者胃口”而取得的、带有很大偶然性的成功。该现象蕴藏着深层的学理原因,它反映了文学史、文学经典发展的一些必然规律。

  • 标签: 华裔美国文学 文学史 文学经典 解构 重构
  • 简介:2004年,文化名人白先勇集合两岸三地的文化精英共同推出了青春版昆剧《牡丹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以“青春版”的方式对经典作品进行新的演绎,对当代戏曲的未来发展道路等很多层面提供了示范意义,因此各个剧种争相演绎“青春版”戏曲,其中评剧电视剧《花为媒》就是一例。

  • 标签: 戏曲电视剧 《花为媒》 青春 演绎 评剧 《牡丹亭》
  • 简介:三联书店2012年8月推出的“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是国内难得的自然文学翻译的上乘之作。无论从几位作家的地位及其作品的影响力还是从美国自然书写的历史语境等方面来看,这套丛书的选题实属经典。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看,丛书的书名、人称代词以及部分段落的译法又彰显出整体译文的准确性和生态示范性,因此特别值得推荐。

  • 标签: 美国自然文学 生态 经典性 翻译
  • 简介:作为一座现代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每年都会通过不同的渠道引进和排演不同风格的外国戏剧。随着对外国现当代先锋戏剧引进和排演的增多,一些用相对传统的导表演方式演绎的外国经典剧目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尽管这些外国经典剧目对很多中国年轻观众来说却是新鲜事物。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可喜的是,

  • 标签: 传统与创新 上海 俄罗斯 外国戏剧 移植 剧作
  • 简介:本文试图通过批评之镜透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家经典在俄罗斯的生成之路。陀思妥耶夫斯基无疑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但其经典生成之路十分曲折,而批评界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但远非友好的角色。由于创作的超前性、创新性和深刻性,更由于总是为穷人说话,作家生前很少得到批评界的理解和赞美,得到的更多是批判与不解。作家去世之后,评论界的态度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尽管仍是褒贬不一,但已经开始将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等大家相提并论。苏联官方评论对作家先抑后扬,最终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正式确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典作家的地位。如今,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经成为全世界公认的最好的作家之一。

  • 标签: 批评 经典生成 超前性 创新性 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