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中应用时间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58例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9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29例患者行以时间护理,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入院第1天两组疼痛、睡眠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入院第7天研究组疼痛、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中应用时间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时间护理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疼痛评分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胸痛中心对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时间的临床影响。方法纳选至我院接受PCI干预治疗的9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主体,病例录入时间范围在2016年12月-2018年11月之间,依托样本分析法将入选患者分成A组(n=45)及B组(n=45),为A组患者施以常规化启动介入导管室干预,B组则施以胸痛中心要求下快速启动介入导管室干预,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急诊分诊用时均值、患者住院时间均值、通知导管室用时均值及检查检验用时均值间的差异,同时评价患者的D2B(球囊扩张时间小于90min)达标情况。结果2组患者至医院途中的各时间截点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相较,B组急诊分诊用时均值、患者住院时间均值、通知导管室用时均值及检查检验用时均值均明显更优异于A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AB两组患者的D2B达标情况(88.0%59.5%)相较,B组显著较优(p<0.05)。结论为心肌梗死患者施以胸痛中心要求下快速启动介入导管室干预,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急诊介入时间及其住院时间,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给予用力支撑,值得对其进一步推广工作进行剖析,并行大力宣传推广。

  • 标签: 胸痛中心 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时间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用抗菌药物治疗的200例患者。统计不同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结果抗真菌类药物2~3次/天(半衰期较短的药物)或1次/天(半衰期较长的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1次/天;β-内酰胺药物3~4次/天(半衰期较短的药物)或1次/天(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大环内酯内药物3~4次/天(半衰期较短的药物)或1次/天(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喹诺酮类药物1~2次/天。无1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应根据抗菌药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给药时间,以实现合理用药。

  • 标签: 抗菌药物 给药时间 临床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不同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 ,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 情况。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期间用抗菌药物治疗的 200 例患者。统计不同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 结果: 抗真菌类药物 2~3 次 / 天(半衰期较短的 药物 )或 1 次 / 天(半衰期较长的 药物 );氨基糖苷类药物 1 次 / 天; β- 内酰胺药物 3~4 次 / 天(半衰期较短的 药物 )或 1 次 / 天(半衰期较长的 药物 );大环内酯内药物 3~4 次 / 天(半衰期较短的 药物 )或 1 次 / 天(半衰期较长的 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 1~2 次 / 天。无 1 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临床上,应根据抗菌药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给药时间,以实现合理用药。

  • 标签: 抗菌药物 给药时间 临床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幼儿 300例( 2015年 4月至 2018年 9月),均进行末梢血检验,在分别在即刻、 30min、 2h、 4h进行检验,比较不同时间点检验结果。结果:即刻检验血小板、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检验,与放置 4h检验结果相比, P< 0.05,放置 30min、 2h、 4h检验与即刻检验相比, P> 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不能即刻检验,需要放置 5-10分钟,同时放置时间不能多于 2h,因此,要控制好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进而提高检验准确性,为幼儿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幼儿 末梢血 放置时间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效果及手术时机。方法取我院肋骨骨折患者54例为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内固定术治疗,随机分研究组(6d内手术)与对照组(6d后手术)各27例,评估两组临床指标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下地活动时间均短,研究组肺部炎症、肺不张与呼吸功能衰竭的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术6d内治疗能缩短其住院、机械通气与下地活动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 标签: 肋骨骨折 内固定术 治疗效果 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保存不同时间对网织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 20例健康体检者 EDTA-K2抗凝静脉血 2ml,分别于即时、 4℃冰箱保存一天、两天、三天,共 4次在 XN9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 IPF;另外,随机抽取 20例门诊病人 EDTA-K2抗凝静脉血 2ml,于室温下每隔 2小时检测一次 IPF,观察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 4℃冰箱保存 24小时后, IPF%、 IPF#均值与当天检测均值差异有显著性( P=0.003,0.006)。室温保存标本在 4小时之内结果稳定。结论: EDTA-K2抗凝全血在室温下 4小时之内对网织血小板的检测稳定; 4℃冰箱保存一天后不适于网织血小板的检测。

  • 标签: 网织血小板 /保存温度 /保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幼儿 300例( 2015年 4月至 2018年 9月),均进行末梢血检验,在分别在即刻、 30min、 2h、 4h进行检验,比较不同时间点检验结果。结果:即刻检验血小板、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检验,与放置 4h检验结果相比, P< 0.05,放置 30min、 2h、 4h检验与即刻检验相比, P> 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不能即刻检验,需要放置 5-10分钟,同时放置时间不能多于 2h,因此,要控制好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进而提高检验准确性,为幼儿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幼儿 末梢血 放置时间 血常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应用于多发肋骨骨折并气胸的护理效果。方法此项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确诊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并气胸患者,共计8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舒适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感染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且发生感染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发肋骨骨折并气胸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多发肋骨骨折 气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治疗中运用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抗休克、气管插管以及抢救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抢救成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严重多发伤患者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严重多发伤 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术后的应用。方法:首先确定选择对象,将其选择范围确定在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然后确定样本选择时间时间在 2017年 1月至次年 5月,研究分组:将使用常规方式护理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之上使用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的患者设定为实验组;组别样本数:每组均为 36例。对其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对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后显示,实验组患者的 VAS评分较优,对照组相比之下较差 ,组间数据统计学比较明显。结论: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在就医时,通过开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方式,可使其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个性化康复护理 多发肋骨骨折 肺撕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内固定与非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连枷胸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非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天数少、住院费用少、疼痛天数短、骨折愈合时间短、肺不张、肺部感染以及肺部畸形的发生率较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 标签: 内固定 非内固定术 连枷胸 多发性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指标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在征得两组受试者知情同意下采集其血样并检测免疫球蛋白指标,分析后者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诊断工作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受试者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M,Ig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不同分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分为IgA型、IgG型、IgM型、轻链型4种,免疫球蛋白指标在某一Ig型存在着单一升高情形,轻链型各指标数值则明显偏低,可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型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参照依据。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球蛋白指标 临床分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于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多发肋骨骨折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治疗组予以集束化护理模式,观察各组患者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多发肋骨骨折并发症数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模式可降低多发肋骨骨折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多发肋骨骨折 并发症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免疫球蛋白指标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1月~ 2018年 1月收治的 4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 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在征得两组受试者知情同意下采集其血样并检测免疫球蛋白指标,分析后者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诊断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两组受试者免疫球蛋白 A( immunoglobulin A, IgA)、免疫球蛋白 G( immunoglobulin G, IgG)、免疫球蛋白 M( immunoglobulin M, Ig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内不同分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分为 IgA型、 IgG型、 IgM型、轻链型 4种,免疫球蛋白指标在某一 Ig型存在着单一升高情形,轻链型各指标数值则明显偏低,可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型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参照依据。  

  • 标签:    [ ]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球蛋白指标 临床分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并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治疗严重多发伤导致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2013年 7月至 2014年 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60例严重多发伤导致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 n=30)和对照组( n=3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液体复苏,给予实验组患者限制性液体复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PT)、血乳酸、血小板计数 (PLT)、红细胞压积、后期死亡率、急性呼吸综合征窘迫症发生机率 (ARDS)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机率 (MODS)。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血乳酸、 PLT、红细胞压积、后期死亡率、 ARDS、 MODS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治疗严重多发伤导致失血性休克上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 标签: 限制性液体复苏 失血性休克 严重多发伤
  • 简介:等[11]研究认为凝血因子Ⅴ水平比PTA更特异的反映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等.凝血因子Ⅴ在重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及其临床,为肝病患者蛋白质合成功能减退的早期诊断指标

  • 标签: 中的应用 凝血因子肝病 凝血酶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