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从疼痛与产程两个方面,观察罗哌卡因复合瑞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产妇分娩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一共收集116例初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产妇的年龄、体重以及孕周等临床数据,将他们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均等各58例,保证两组产妇具有充分的可比性。对照组产妇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麻醉,在助产士的指导下进行自然分娩。观察组产妇同样接受助产士的指导,并在产程进入活跃期时,接受罗哌卡因复合瑞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并在麻醉的作用效果下进行分娩。结果接受罗哌卡因复合瑞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观察组产妇,在分娩过程当中的疼痛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的镇痛优良率达到了96.55%,而对照组产妇的镇痛优良率仅为82.7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长平均为(506.85±192.69)min,对照组产妇为(571.69±244.78)min,观察组要明显的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同样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进行罗哌卡因复合瑞芬太尼硬膜外麻醉,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分娩镇痛作用,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当中的疼痛感,同时还能够加快产程,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与实践力度。

  • 标签: 分娩 罗哌卡因 瑞芬太尼 镇痛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8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将患者平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对照组行全身麻醉法。实验组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法。观察两组患者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麻醉与手术的时间、术后唤醒与拔管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与手术时间方面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唤醒与拔管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在胫骨骨折手术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 胫骨骨折
  • 简介:背景:组织工程支架为组织缺损修复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新方法。低温快速成型技术(LDM)是一种3D打印支架成型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可用于制备新型的多孔支架。目的:采用LDM制备新型3D打印PLCL/Col多孔复合支架。方法:采用新溶剂系统六氟异丙醇/1,4-二氧六环(HFIP/DIO)同时溶解天然材料I型胶原蛋白(Col)和合成材料左旋乳酸-己内酯共聚物(PLCL),配置的溶液被LDM打印成PLCL/Col复合材料支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支架形貌结构,红外光谱检测支架组分,并对其进行初步力学观测。结果:通过形态结构表征证实3D打印复合支架有规则的相互连通的一级大孔隙,并且在所打印的线条内还有微米级的次级孔隙。虽然所打印支架有收缩,但其孔径尺寸较大,孔隙率均在85%左右。通过红外光谱检测证实Col的存在,证实所打印支架为复合材料支架。初步的力学观测表明所打印支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形变恢复能力。结论:所制备新型3D打印多孔PLCL/Col支架有良好的结构和力学性能,有用于组织缺损修复的潜能。

  • 标签: 3D打印 复合材料支架 组织工程 组织修复 低温快速成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方法从本院中抽取出来自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的100例需要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将其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并根据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将这些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全麻,观察组则予以全麻复合硬麻外麻醉,进而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和分析,观察组手术各时段血流动力学指标都比对照组低,两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中的全麻用药量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少,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术中采用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不仅术后苏醒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短,麻醉用药量也比较少,术中没有明显应激反应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 标签: 全麻复合硬膜外 麻醉 妇科腹腔镜 麻醉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7例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丙泊酚用量及术中体动次数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都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能有效减少丙泊酚用量,减少麻醉药物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从而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

  • 标签: 舒芬太尼 丙泊酚 宫腔镜手术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腔注射新斯的明是否有辅助地佐辛PCIA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二者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我院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日间择期剖宫产的产妇118例,随机分为4组,A组观察组30例,于手术结束时经硬膜外腔给予新斯的明1mg,静脉给予地佐辛20mg+阿扎司琼10mg+生理盐水120ml/24h镇痛泵自控给药;B组对照组30例手术结束时,地佐辛10mg肌注,静脉给予地佐辛20mg+阿扎司琼10mg+生理盐水120ml/24h镇痛泵自控给药;C组对照组30例手术结束时,静脉给予地佐辛20mg+阿扎司琼10mg+生理盐水120ml/24h镇痛泵自控给药。D组对照组28例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给予新斯的明1mg。结论地佐辛联合新斯的明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镇痛效果确切,且用药量较单独应用地佐辛药量明显减少,硬膜外注射新斯的明有辅助地佐辛PCIA镇痛的作用,利于降低术后镇痛成本,且不良反应较二者单独用药少,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出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人工流产术静脉复合麻醉临床用药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A、B、C三组。三组患者均根据体重决定药物具体用量,A组采用异丙酚、B组在异丙酚的基础上采用芬太尼、C组采用咪唑安定药物。总结三组患者的SPO2值、麻醉诱导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术后出血时间、并发症。结果B组患者SPO2值偏低,A与C组数据符合临床标准。A组在麻醉诱导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术后出血时间多个方面数据均一定或显著低于其余三组,与C组相比数据均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异丙酚为主的静脉复合麻醉方案更加符合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需求,具备较高的麻醉效益,安全高效,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 标签: 无痛人工流产术 静脉复合麻醉 用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合气道麻醉在小容量支气管肺灌洗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两组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和B组各70例,进行小容量支气管肺灌洗的工人中选择70例,对两组接受治疗的患者第一次治疗和第二次治疗麻醉效果进行观察。结果A、B两组组第二次治疗与第一次治疗麻醉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气道麻醉在小容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肺泡灌洗 麻醉 复合气道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妇产科实施的1100例无痛人流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600例与对照组50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应用0.1μg/kg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前、术中的SpO2(血氧饱和度)、MAP、心率等以及麻醉剂用量、意识及定向力恢复情况等。结果对照组患者SpO2、心率、MAP均未出现明显波动,观察组MAP无明显波动,术中SpO2、心率及心率明显下降,但仍保持在正常范围。观察组丙泊酚用量(3.1±0.5)mg/kg、意识恢复时间(1.9±0.9)min及定向力恢复时间(3.5±0.2)mi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在无痛人流麻醉中应用效果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丙泊酚 舒芬太尼 无痛人流 临床效果
  • 简介:1病例资料患儿男,1岁6月,因“生长发育迟缓1年余,多饮、多尿3个月”于2016年11月23日入住河北省儿童医院(我院)。患儿系G1P1,母孕期无特殊。足月顺产,生后无窒息抢救史,出生体重3.2kg,身长50cm,羊水、胎盘未发现异常。生后配方粉喂养,新生儿期无病理性黄疸。2月抬头,4月翻身,8月能独坐,12月能爬,16月能扶走,18月仍独走不稳。6月龄时体重5.5kg,身长62cm。3个月前出现多饮、多尿,当地医院诊断低钾血症(血钾2.5mmol·L-1),未予处理。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否认慢性腹泻病史和毒物接触史。父母非亲近婚配,余家族史无特殊。

  • 标签: BARTTER综合征 病例报告 缺失突变 B基因 河北省儿童医院 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技术在眼眶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而为眼眶骨折的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以 我院 2015 年 8 月到 2017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8 0例眼眶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者采用多层螺旋 CT 检查,并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对骨折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轴位显示框眶内侧壁以及框外侧壁骨折较佳,冠状位和矢状位对眼眶上壁骨折以及下壁骨折显示较好,冠状位对于混合性骨折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结论: 多层螺旋 CT三维重建技术在眼眶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不同角度检查明确骨折情况,为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 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技术 眼眶骨折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多层螺旋CT与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肥厚型心肌病诊断的对比评价。方法选取我院48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与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出25例肥厚型心肌病,阳性率为52.08%;多层螺旋CT诊断出48例肥厚型心肌病,阳性率为100%。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X2=30.247),P<0.05。结论心脏超声心动图对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多层螺旋CT心脏检查的范围广,图像清晰,整体效果优于心脏超声心动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 肥厚型心肌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在细微、隐匿性骨折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细微、隐匿性骨折患者60例展开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及MRI扫描,并将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特异性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MRI诊断在细微、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为95.00%高于MSCT诊断的检出率为81.67%(P<0.05)。结论MSCT诊断与MRI诊断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细微、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临床应用价值高,并且还具有较高的显影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细微及隐匿性骨折 多层螺旋CT 核磁共振成像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在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随访价值。方法以22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使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支架内在狭窄发生情况。结果220例患者总计346枚支架完成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以及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CAG),将CAG结果作为对照,显示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支架内在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71.93%、96.55%、91.11%、90.63%。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术后应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可以有效评估患者支架内再狭窄情况,通过及时干预对改善患者手术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支架置入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腹膜后神经鞘瘤临床诊断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腹膜后神经鞘瘤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以及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和确诊率。结果CT平扫检出率为76.67%,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为96.67%,P<0.05;CT平扫确诊率为70.00%,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为93.33%,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可有效提高腹膜后神经鞘瘤的检出率和确诊率,对于疾病治疗方案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鞘瘤 腹膜后 多层螺旋CT 动态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3月收纳的3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通过MSCT检查,数据采用MPR、VR和MIP等成像技术分析,统计患者分型、真假腔形态及内膜破口数量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显示真假腔,动脉期真腔强化CT平均值和假腔强化CT平均值分别为(326.1±91.2)Hu和(279.5±87.3)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过程中表现出操作简便、安全精准和快速成像的优势,可作为作首选检查方式。

  • 标签: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三维重建技术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