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4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促进患者盆肌康复训练效果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4月-2021年4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盆肌功能障碍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5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观察干预后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量、盆肌肌力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干预后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大于对照组,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盆肌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患者的盆肌康复训练中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盆肌肌张力,减少膀胱残余尿流,改善排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此研究中在颅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护理中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予以探究。方法:于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颅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按照简单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施行全面护理干预。比较分析2组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相比较对照组较优(P

  • 标签: 全面护理 颅底骨折 脑脊液耳鼻漏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区间收治78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展开分析,以奇偶数字表分组,记作对比组、研究组,单组例数39例,分别采用盆肌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肌锻炼治疗,对比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与对比组(17.94%)比较,研究组盆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2.56%)更低(P<0.05);治疗前,2组盆功能恢复相关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盆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比组,盆肌纤维收缩压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中,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肌锻炼治疗,可显著降低盆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促使盆功能恢复。

  • 标签: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盆底肌锻炼 生物反馈电刺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压力性尿失禁产妇来讲,生物反馈与盆治疗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将78例压力性尿失禁产妇分为两组,各39例,一组为采取盆肌训练的对照组,另一组在前者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设为研究组,就两组治疗情况展开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提肛肌形态结构改善幅度更大,P

  • 标签: 生物反馈 盆底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 产妇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29.81%。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为日益增长的肝硬化和肝癌的原因之一。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临床前研究,对于阐明其发病机制至关重要。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常见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物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动物模型 肝炎 纤维化 肝细胞癌
  • 简介:摘要原位膀胱癌动物模型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膀胱癌的基础研究中。常用的有原位移植模型、诱发性模型、自发性模型及组织工程模型。本文就目前原位膀胱癌动物模型建立及鉴定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膀胱肿瘤 模型,动物 致癌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正畸力值对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PDLSCs)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用50 g、150 g力值建立大鼠牙齿移动模型,加力7 d后分离培养PDLSCs,检测其生物学功能和分子信号通路。结果相比对照组,加力7 d后,50 g力值组大鼠第一磨牙近中移动,150 g力值组移动距离大于50 g力值组。分离培养不同组PDLSCs,50 g力值组PDLSCs成骨和成脂分化能力均高于对照组;150 g力值组PDLSCs成骨分化能力小于对照组,而成脂分化能力大于对照组。机制研究显示50 g力值组PDLSCs的active-β-catenin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而150 g力值组PDLSCs的active-β-catenin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不同正畸力值对PDLSCs作用不同,50 g力值促进PDLSCs成骨和成脂分化,而150 g力值抑制其成骨分化。

  • 标签: 正畸力 牙周膜干细胞 成骨分化 β-catenin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从标准化实验动物的生产供应、实验动物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动物实验平台的建设、动物实验资格培训平台的建设、实验动物动物实验相关服务咨询平台的建设以及实验动物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西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和管理经验。

  • 标签: 实验动物 资源共享 平台建设
  • 简介: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以视网膜微血管异常、新生血管形成及神经元退行性变为主要病理特征。通过药物诱导、饮食诱导、基因敲除、转基因等方法制造的多种动物模型已用于研究。其中,啮齿类动物是最常用的动物模型,已广泛用于DR的发病机制特别是遗传学研究、药物干预(特别是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治疗)等领域。非人类灵长类DR动物模型的病理生理特征与人类极为相似,具有啮齿类动物没有的黄斑结构,因此在临床前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犬、猪、猫、斑马鱼等动物也用于DR的动物模型建立。但无论是诱发型或自发性DR动物模型,其大多数只能表现为DR早期阶段的临床特征如视网膜微血管瘤形成、硬性渗出、点状和斑状视网膜出血、视网膜静脉扩张、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等,只有极少数可通过诱导局部缺血的方法或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直接注射入眼内诱发DR晚期阶段的类临床特征。(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449-454)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微血管病变 神经元退行性变 哺乳动物模型 转基因动物 基因编辑
  • 简介:摘要湖南中医药大学从开展选修课加强伦理教育、强调课前学习的落实、将伦理学教育融入实验教学中等方面加强动物伦理教育的落实,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和责任感这一良好医学素养;还通过开设动物伦理选修课等进一步加深学习。结果显示选修课的开设以及实验课堂中加大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极大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实验动物伦理观,有利于学生医学素养的形成。

  • 标签: 实验动物 伦理教育 医学生 医学素养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尿路结石是猫的一种常见营养代谢类疾病,以排尿困难为主,重者无尿排出,腹痛、血尿、排尿困难、尿频或尿闭为主要临床特征。中兽医阐述为湿热郁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湿热煎熬尿中杂质,日久结为砂石,阻于尿路。

  • 标签: 尿结石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为了更好地促进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只有从根本上重视动物防疫工作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动物发病,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预防各类疾病,更可以间接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最终促进我国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本文重点分析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的重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合适的策略。

  • 标签: 畜牧兽医 动物防疫工作 工作重点 存在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盆功能状况和影像因素展开探究。方法 将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58例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盆功能状况为参考分为实验组(18例,盆功能障碍)、对照组(40例,盆功能正常)。对比两组影响盆功能状况因素。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阴道前壁脱垂Ⅰ度占比38.89%(7/18)、Ⅱ度占比38.89%(7/18)、Ⅲ度占比22.22%(4/18)。实验组年龄、超重、孕次、产次、吸烟饮酒占比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影响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盆功能的因素有年龄、产次、孕次等多种,需合理采用干预手段加快恢复速度。

  • 标签: 经腹子宫全切术 盆底功能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性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手术治疗的30例复杂性颅肿瘤患者进入研究,按照是否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将患者分为2组:3D打印组14例患者应用3D打印技术指导外科手术实施;对照组16例患者根据术前MRI资料实施常规开颅手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及肿瘤全切除率。结果3D打印组患者手术时长[(7.2±2.6) h]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9.4±2.2) h],术中失血量[(377.1±318.3) mL]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975.0±856.2) mL],肿瘤全切除比例(12/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复杂性颅肿瘤切除手术有助于提高手术效率及肿瘤全切除率,减少术中出血。

  • 标签: 3D打印技术 颅底肿瘤 颅底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肌训练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膀胱痉挛次数、持续时间的影响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舟山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开展的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共计92例,根据入组患者年份分组,其中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入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吲哚美辛栓直肠给药治疗;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入组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吲哚美辛栓直肠给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盆肌训练。比较两组术后膀胱痉挛情况及术后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内发生膀胱痉挛次数(1.91±0.63)次,痉挛持续时间(0.23±0.11)h,术后24~48 h膀胱痉挛次数(1.57±0.54)次,痉挛持续时间(0.11±0.05)h;对照组术后24 h内膀胱痉挛次数(2.41±0.96)次,痉挛持续时间(0.43±0.20)h,术后24~48 h膀胱痉挛次数(2.13±0.81)次,痉挛持续时间(0.29±0.19)h,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64、6.0023、8.1564、7.5519,均P<0.05)。观察组膀胱冲洗液清亮时间[(2.04±0.56)d]和拔除尿管时间[(6.83±0.74)d]均短于对照组的膀胱冲洗液清亮时间[(2.52±1.11)d]和拔除尿管时间[(7.61±0.93)d],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7%,1/46)明显低于对照组(10.87%,5/46),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或χ2=6.329 1、7.492 1、3.801 7,均P<0.05)。结论在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前术后应用盆肌训练能够有效减少其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并且可以有效缩短膀胱痉挛的持续时间,不会对患者术后排尿产生不良影响,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上推广运用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性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痉挛性膀胱 盆底肌 训练 吲哚美辛 前列腺增生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在慢性盆腔疼痛患者的预防和治疗中应用盆康复疗法的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2019年5月-2020年7月内慢性盆腔疼痛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41例,常规针刺治疗)和观察组(37例,联合盆康复疗法);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不同时段患者疼痛评分。结果:临床疗效分析:观察组高达97.2%,明显比80.4%的对照组高,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同时段疼痛评分较低,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疼痛患者的预防和治疗应用盆康复疗法价值显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并降低不同时段患者疼痛评分。

  • 标签: 盆底康复疗法 慢性盆腔疼痛 预防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会阴超声检查对女性盆功能障碍患者诊断准确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81例女性盆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健康女性同例数作为对照组,对患者开展经会阴超声检查并进行诊断,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等差异。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6.29%,对照组诊断准确率86.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盆膈裂孔面积、肛提肌厚度、耻骨直肠肌厚度、尿道旋转度差异明显(P<0.05)。结论:女性盆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生育造成严重影响,对患者开展经会阴超声诊断准确率高,值得关注。

  • 标签: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经会阴超声检查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全子宫切除患者盆肌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时间段为2019.4月~2020.4月期间,于本院实施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共计64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一组为实施延续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32例,将两组患者的盆肌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率,观察组为96.87%,对照组为84.3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活状态等方面的评分明显更佳,(P<0.05)。结论:针对于全子宫切除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盆肌锻炼依从性,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延续护理 全子宫切除术 盆底肌锻炼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盆功能障碍性疾病(PFDD)是盆支持组织缺陷或损伤性疾病,是以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排粪失禁、慢性盆腔疼痛等为核心症状的一系列疾患。由于PFDD病因病情复杂,涉及多个器官和多个系统,为探寻患者的最佳诊疗模式,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协作。目前国外已发展出提供盆功能服务的盆中心,但国内针对PFDD的多学科团队(MDT)交叉融合起步较晚,发展较缓慢。已有证据证实,在MDT管理模式下,PFDD患者的功能恢复、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均可获得较大改善。但目前对于PFDD的MDT诊治模式,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标准,MDT团队的人员构成、职责、培训和运营模式等有待成熟。完善MDT团队成员管理模式,建立规范化的培训方案及评价指标是PFDD的MDT诊治模式未来发展的重点。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多学科团队协作 器官功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