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 B超监护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我院收治的、采用 B超监护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 72例 G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后住院时间、血清 β-hcG转为正常时间、住院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 结果: B超监护宫腔镜治疗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后住院时间、血清 β-hcG转为正常时间、住院治疗费用分别为: (40.8±5.2)ml、 (15±2, )min、 (2.8±0.8)d、 (21.6±2.2)d、 (3658±325)元。术后 7例发生妊娠物残留,其中 3例行二次宫腔镜手术, 2例行阴式 CSP病灶切除 +子宫修补术, 2例行药物保守治疗,均治愈。治疗成功率达 90%。 结论: B超监护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有效安全、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 标签: 妊娠,异位 宫腔镜检查 剖宫产术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0-2018年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流行特征,为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我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下载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个案信息,应用Excel 2010软件整理数据、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0-2018年,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 41 223例,新报告HIV/AIDS数从2010年的3 087人逐年增加至2018年的5 910人。新报告HIV/AIDS以性传播为主,性传播构成比从2010年的50.6%(1 564/3 087)升至2018年的98.8%(5 839/5 910),异性性传播从2010年的44.9%(1 387/3 087)先升后降至2018年的65.7%(3 885/5 910),男男性行为传播从2010年的5.7%(177/3 087)升至2018年的33.1%(1 954/5 910)。异性性传播HIV/AIDS中有非婚异性性行为的比例从2010年的69.4%(962/1 387)升至2018年的91.7%(3 562/3 885)(趋势χ2=657.802,P<0.001)。15~24岁青年、≥60岁老年新报告HIV/AIDS数逐年增多,青年以男男性行为传播为主(52.7%,2 561/4 856),老年以异性性传播为主(86.4%,5 907/6 833),且老年异性性传播HIV/AIDS中,以男性为主,男性HIV/AIDS数从2010年的122例增加到2018年的738例,历年男性构成比在82.2%~91.0%之间,女性构成比从2010年的9.0%(12/134)增加到2018年的17.8%(160/898)。结论2010-2018年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数逐年增多,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防控重点应以控制非婚异性性行为传播和男男性行为传播为主,并关注青年和≥60岁老年人群的性传播。

  • 标签: 艾滋病 新报告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 对 2018 年 1 月 -11 月, 对 在我科住院治疗的 5 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治疗护理 进行回顾性分析, 发现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是病人康复过程的重点,然而疾病不同阶段的液体管理是护理过程中的难点,针对此 5 例患者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不同阶段采取液体差异化管理,现 总结护理效果和经验。经积极治疗护理后,好转 4 例,死亡 1 例,抢救成功率 80% ,提示 不同阶段采取液体差异化管理的 护理是救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环节,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和临床医疗安全之间的关系。方法:以 2017年 1月 -8月本院未执行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时接诊的孕妇 500名为对照组,另以 2017年 9月 -2018年 6月本院执行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时接诊的孕妇 500名为实验组。分析两组的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比较急救率和成功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急救率为 5.8%、成功率为 100.0%,比对照组的 1.0%、 60.0%高,组间差异显著( P< 0.05)。实验组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 0.0%,比对照组的 1.4%低,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结论:于妇产科中全面落实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可显著减少医疗纠纷发生风险,且有助于提高急救率和成功率,建议采纳。 

  • 标签: 医疗纠纷 妇产科 相关性 超声危急值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实现无血手术切除颈动脉体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均为单侧病变(左侧7例,右侧5例)。肿瘤体积最小为4.2 cm×3.0 cm×3.0 cm,最大为8.0 cm×6.5 cm×4.0 cm。12例患者中,肿瘤血供来源于颈外动脉及其分支9例,来源于颈动脉和颈内动脉2例,来源于椎动脉1例。其中,影像学Shamblin分级为Ⅱ级者7例,Ⅲ级5例。1例患者术前行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椎动脉的肌椎动脉)栓塞术。12例患者均于显微镜下行颈动脉体瘤切除术,术后复查头颅CT、MRI观察有无脑出血、脑梗死等并发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血管有无闭塞、狭窄。出院后门诊随访行颈动脉超声和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评估有无肿瘤复发、血管狭窄及卒中事件发生等。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切除颈动脉体瘤,手术时间为(95±25)min(60~180 min)。1例Shamblin Ⅲ级患者术中出现两处颈动脉破裂,采用缝合止血,出血量为150 ml;其余11例术中出血量为(30±12)ml(20~50 ml)。术中均无输血。12例患者的病理学结果均为副神经节瘤。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12例患者中,出现暂时性舌下神经损伤1例,1例复查CTA可见颈动脉缝合处管腔轻度狭窄,无脑梗死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为(18±8)个月(6~36个月)。至末次随访,12例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脑梗死等,未出现死亡病例。1例暂时性舌下神经损伤患者术后6个月时伸舌偏斜、吞咽困难症状缓解。结论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阻断颈动脉体瘤主要血供后,沿动脉外膜-瘤体包膜界面锐性分离,在干净无血的术野内操作,保护好周围脑神经,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可以实现安全、无血地切除颈动脉体瘤。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无血手术
  • 简介:摘要自发性肾动脉夹层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为尿路感染,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报道1例自发性肾动脉夹层患者,经肾动脉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肾动脉 肾梗死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临床应用的快速发展,外显子组测序已从儿科逐渐扩展至产前诊断领域。针对检测前、后咨询、变异解读和报告等方面的临床标准对于产前外显子组测序的合理应用意义重大。规范的检测前、后咨询、样本处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适当的报告范围等都是产前外显子组测序临床应用所面临的关键问题。鉴于此,一个由胎儿医学以及多个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的委员会提出了将外显子组测序用于产前诊断的规范化建议,就产前外显子组测序的遗传咨询和报告标准提出了明确的意见,以期在产前环境中合理应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

  • 标签: 产前诊断 外显子组测序 遗传咨询 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压疮不良事件报告的相关情况,期望从系统层面上改善压疮事件的报告,规范护理人员的报告流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基于结构化方法审查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的207例儿童压疮报告事件。结果207例儿童压疮事件中34例(16.43%)为院前发生,173例(83.57%)为院内发生。易发生压疮的儿童特征为男性、心脏重症监护室住院、枕骨处、I期。111例院内压疮事件属延迟上报,迟报率64.16%,迟报时间38(143)d,报告系统中缺失填报项目多。与院内压疮事件缺报相关因素为发生科室,迟报相关因素包括枕部和I期压疮。结论儿童压疮发生有其自身特点,需针对压疮发生的薄弱环节、高风险人群做好预防。压疮不良事件报告数据缺失、迟报较多,应简化、标准化不良事件报告流程,改进医院不良事件管理系统

  • 标签: 压力性溃疡 儿童 不良事件 结构化方法 报告
  • 简介:摘要预防用疫苗(疫苗)的安全性是临床试验重点关注和评价的内容之一。本文结合近年来疫苗注册试验的审评实践,汇总了安全性分析和报告中的常见问题并相应提出系列思考和建议,包括探讨了安全性分析中统计学的作用,提出了安全性分析和报告的框架,涉及分析内容、分析指标和分析维度,其中关注了严重程度的分析;强调安全性风险信号应主动分析,鼓励基于循证的要求开展安全性评价;同时就说明书中收载安全性研究信息的基本原则、以及各期试验及不同受试者安全性数据综合考虑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供疫苗注册申请人参考和借鉴,以促进我国疫苗临床研发和评价。

  • 标签: 疫苗 临床试验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 2019年蒙城县 2330例药品不良反应,为临床规范用药和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上报至我中心的 2330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为研究资料,对相关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进行回顾和统计分析。结果: 2330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女性占 50.21%多于男性,其中 61岁以上人群占比最高达 45.97%; 1726例( 74.07%)为静脉给药;涉及药物其中抗感染药和心血管系统药构成比最高分别是 35.45%、 8.49%;临床表现以为消化系统伤害为主。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诸多因素均有关,临床上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和管理制度,特别是特殊人群用药管理和抗感染药和抗肿瘤药用药管理,以提高用药安全保障。

  • 标签: 蒙城县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分析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针对目前我国心衰规范化诊治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心衰医疗质量评价和改进,提高心衰诊治的规范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从2018年3月成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力衰竭专病医联体(HFMU-NCCD),加入医院已超过1 000家。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家工作组(NCCQI-HF)纳入2017~2020年期间在医联体单位住院的心衰患者,开展全国心衰医疗质量评价,包括心衰的诊断与评估、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及器械治疗、临床结局等,并依据该研究结果和我们的思考,撰写成本报告。此外,还与美国心脏学会(AHA)的"跟着指南走——心力衰竭"(GWTG-HF)项目结果作比较,发现当前我国在心衰诊疗规范化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未来质量改进的目标和方法,以便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心衰的诊治水平。

  • 标签: 心力衰竭 医联体 医疗质量 质量评价 质量改进 报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16排移动CT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对健康志愿者进行头部轴位平扫的成像质量、电磁干扰影响以及无线信息传输的稳定性。方法随机选择96例健康志愿者,分为航行组和停泊组。航行组58例,在医院船正常航行状态下进行头部轴位平扫;停泊组38例,在医院船航行结束返回码头停泊状态进行头部轴位平扫成像。比较2组头部轴向扫描的成像质量、电磁干扰影响,以及无线信息传输的稳定性。结果16排移动CT与医院船上大功率仪器之间相互无电磁干扰,影像信息传输系统性能稳定。在医院船航行和停泊状态下骨窗位成像质量稳定,显示颅骨、眼眶、鼻蝶窦等骨性结构良好;头窗位成像质量良好,显示眼球及视神经、脑干、脑皮质及沟回等软组织结构清晰。2组受检者在颅底扫描时,一部分层面发生线条状运动伪影,航行组发生运动伪影的比率(15.52%)高于停泊组(5.26%),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1),对临床诊断无明显影响。结论16排移动CT装配在医院船上进行头部平扫,成像质量优良、性能可靠、使用便捷,移动CT与医院船之间无电磁干扰,无线信息传输稳定性好。

  • 标签: 16排移动CT 头部扫描成像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电磁干扰
  • 简介:[ 摘要 ] NHL 术前诊断困难,合并并发症后经病检确诊,多侵犯周围淋巴结,发生结外多见,此例病人经急腹症后,病理诊断确诊。

  • 标签: [ ] 非霍奇金淋巴瘤 小肠占位 穿孔。
  • 简介:【摘要】研究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我院 2019年 4月至 2020年 2月收治的 9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次序将其随机分为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以及给予中医治疗的观察组,每组 46例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的 FEV1以及 FEV1/FVC数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中医治疗方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部通气功能,真正达到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的目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中医治疗 急性发作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合并气肿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上尿路结石合并气肿性肾盂肾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并结合既往文献进行总结。本组5例,男2例,女3例。年龄40~67岁。1例既往有糖尿病史且血糖控制较差。5例入院时均有发热表现,体温分别为38.7℃、38.8℃、37.5℃、38.6℃、40.0℃,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7.2×109/L、14.9×109/L、11.2×109/L、15.1×109/L、13.3×109/L,中性粒细胞分别为0.90、0.89、0.85、0.87、0.88,均高于正常。尿常规白细胞均>200/μl。C反应蛋白分别为68 mg/L、253 mg/L、9 mg/L、8 mg/L、67 mg/L,其中例1、例2和例5升高较明显。3例有肾功能不全。5例中肾鹿角形结石2例,肾多发结石3例,均伴中重度肾积水。CT检查均提示肾、集合系统和/或肾周有气肿性表现,明确诊断为上尿路结石合并气肿性肾盂肾炎。例3、例4经单纯抗感染治疗,例5行肾穿刺引流术配合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降至10×109/L以下,中性粒细胞降至0.80以下,尿常规白细胞降至50/μl以下。另2例感染控制不佳,例1接受肾周脓肿穿刺引流术及经皮肾穿刺引流术并配合抗感染治疗3 d后,体温恢复正常,但血常规白细胞始终为(11~12)×109/L,多次复查CT提示各肾盏及肾周积脓积气情况无改善;例2留置输尿管支架及经皮肾穿刺引流术并配合抗感染治疗后,仍有间断发热,尿细菌培养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加用氟康唑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但血常规白细胞仍为12×109/L左右,复查CT提示肾盏及肾周积脓积气情况略有加重。结果3例感染得到控制者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例4术后出现发热,抗感染治疗后缓解,未发生其他并发症。2例感染控制不佳者行肾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病理检查均提示肾小球萎缩、硬化,肾小管扩张,炎性肉芽组织形成。5例随访1~84个月,血常规、肌酐、CT影像与出院时相比均无明显变化,未出现结石梗阻导致的感染。结论上尿路结石合并气肿性肾盂肾炎少见,但病情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应早期行CT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留置双J管或行穿刺引流,并配合广谱抗菌药物控制感染,以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尿路结石 上尿路结石 气肿性肾盂肾炎 经皮肾穿刺引流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