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6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心肌谱检测。结果轮状病毒组(感染组)患儿血清乳酸脱氢(lactate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creatinekinaseMB,CK-MB)较普通腹泻组(对照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会引起心肌受损,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时要注意保护心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轮状病毒 肠炎 乳酸脱氢酶 肌酸激酶 同工酶类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血清心肌谱及多项白介素联合检测方式对病毒性心肌炎疾病实施鉴别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疾病的患者55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55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介素IL-6和IL-18水平进行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心肌谱中的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两组测定结果。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的IL-6、IL-18、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疾病患者的IL-6、IL-18、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水平会呈现明显升高趋势,在临床上可以将这一特征作为病毒性心肌炎鉴别的一项重要依据。

  • 标签: IL-6 IL-8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病毒性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胆碱酯(CHE)、白蛋白(ALB)和胆固醇(CHO)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运用AU5811生化分析仪对80例肝硬化患者与100例健康患者血清中CHE、ALB和CHO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HE、ALB和CH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增大,CHE、ALB水平逐渐降低。在肝功能分级中CHE、ALB和CHO水平C级最低。结论CHE、ALB和CHO提示肝脏的损害程度,作为肝硬化患者疾病的评价和分级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胆碱酯酶 胆固醇 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定量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及心肌谱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16例,采取定量检测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及心肌谱水平,观察指标的变化水平。结果各项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2-14h的AST、LDH、CK-MB、cTnI阳性率均高于<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4-14h的AST、LDH、CK-MB、cTnI阳性率均高于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6-14h的AST、LDH、CK-MB阳性率均高于4-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8-14h的AST阳性率高于6-8h,12-14h的LDH阳性率高于6-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12-14h的LDH阳性率均高于8-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检测血肌钙蛋白I及心肌谱有利于AMI早期诊断。

  • 标签: 定量测定 血清肌钙蛋白I 心肌酶谱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NSE)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47例急性脑梗死病例及同期同年龄组体检健康者30例。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测定血清中NSE浓度。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患者入院时及入院三周后状态进行评分,作为预后分级标准。应用SSP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患者组NSE血清浓度与对照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血清NSE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和预后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水平明显增高,且其增高程度能够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程度提供定量信息。并可作为预后评估的重要参数。

  • 标签: 脑梗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肝病毒的检验中应用联免疫法以及化学发光法的效果对比。方法抽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乙肝患者共计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联免疫法进行血清检验,观察组应用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的检验,观察两组方法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的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法的检验准确率、检出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乙肝病毒 检验
  • 简介:摘要:临床上最常见的肝脏检查是通过白蛋白、胆碱酯、血浆胆固醇和总胆汁酸等指标的差异来评估肝硬化的水平。其中,肝脏中最重要的器官是血浆胆固醇。血浆中约65%-80%的胆固醇来自肝脏,因此检测血浆胆固醇指数可以很好地反映肝功能状态。一般胆汁酸能更准确地反映肝脏损伤的状态。肝功能检测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对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存能力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将着重通过对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效果,及其血清胆碱酯水平检测肝硬化患者的影响来加以介绍。

  • 标签: 肝硬化 临床观察 血清胆碱酯酶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效果观察及血清胆碱酯水平影响意义。方法:2019.02~2021.04时间段纳为样本收集时间段,肝炎肝硬化患者40例、健康体检人员40例为样本数据,将肝炎肝硬化患者设为实验组、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均对两组患者实施肝功能检验,分析患者肝功能指标(GGT、ALB、ALT、TBA、CHO)、血清胆碱酯水平(CHE)。结果:相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GGT、ALB、ALT、TBA、CHO、CHE等指标均有积极改善价值,(P<0.05)。结论: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肝功能检验,可及时对患者实际病情发展进行了解,以及对疾病进行准确分类,临床医师也可结合患者肝功能检验结果,制定适宜治疗计划及了解患者病情康复状态,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肝炎 肝硬化 肝功能检验效果 血清胆碱酯酶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心肌谱检验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评价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8-2022.8)在我院医治的4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在我院检查的49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心肌谱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谷草转氨酶67.45±6.15(U/L)、肌酸激酶352.20±12.35(U/L)、乳酸脱氧224.67±13.34(U/L)、肌酸激酶同工27.58±3.54(U/L)、α-羟丁酸脱氢194.58±12.54均高于对照组(U/L)。(P<0.05)。治疗前观察组谷草转氨酶67.45±6.15(U/L)、肌酸激酶352.20±12.35(U/L)、乳酸脱氧224.67±13.34(U/L)、肌酸激酶同工27.58±3.54(U/L)、α-羟丁酸脱氢194.58±12.54(U/L)均高于治疗后29.23±7.12(U/L)、118.84±10.32(U/L)、158.53±11.23(U/L)、14.73±3.21(U/L)、138.15±10.41(U/L)(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 患者的诊疗中应用心肌谱的测定对诊断确诊、治疗疗效评价均有一定参考意义。

  • 标签: 血清心肌酶谱检验 精神分裂症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高症母亲婴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IL-6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新生儿,以简单分样法分为实验组(n=100)、对照组(n=100)两组,分别检测其血液中经元特异性烯醇化(NSE)和白介素6(IL-6),并分析检测意义。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的血液NSE、IL-6浓度水平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检测妊高症母亲婴儿血清NSE、IL-6水平,可帮助医护人员判定及诊断病情,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妊高症母亲婴儿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白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氨溴索对新生儿肺炎进行治疗,探讨分析对血清炎性介质、心肌谱及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1月入我院进行住院的100例肺炎患儿,经随机数字分配成两个组,每组各50例,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医院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个性化护理手段,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性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血清炎性介质、心肌谱、肺功能明显变化,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疗效明显提高。结论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实施氨溴索药物治疗具有明显改善效果,在临床中具有广泛借鉴意义。

  • 标签: 氨溴索 新生儿肺炎 炎性介质 心肌酶谱 肺功能
  • 简介:目的分析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ALT)升高与高尿酸血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以69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为观察组,以6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对象的血清ALT和血清尿酸(SUA)水平进行检测,对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脂肪因子[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血清脂联素(APN)]水平进行检测。统计两组对象ALT升高的发生率,对比分析不同ALT升高程度下观察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脂肪因子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ALT升高的发生率及A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观察组患者,在SUA水平上,ALT重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轻度升高组、未升高组依次升高(P〈0.05);在血清TNF-α、CRP、IL-6及FFA水平上,ALT重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轻度升高组、未升高组依次升高(P〈0.05),在血清APN水平上,重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轻度升高组、未升高组依次降低(P〈0.05)。结论血清ALT升高与SUA的发生密切相关,二者指标变化趋势一致,相互影响,而影响机制可能与血清炎性因子及脂肪因子的改变有关。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血清HCV-RNA、抗-HCV抗体及肝脏谱联合诊断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1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丙型肝炎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血清HCV-RNA、抗HCV抗体、以及ALT检测指标对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00例丙型肝炎患者中,HCV抗体检出阳性共计97例,阳性检出率为97.00%,其中血清HCV-RNA检出阳性患者为77例,另有3例患者HCV抗体检出结果为阴性,但血清HCV-RNA检出2例患者为阳性。血清HCV-RNA检出阳性与阴性组患者ALT异常检出率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HCV抗体检出阳性与阴性组患者ALT异常检出率数据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CV-RNA、抗HCV抗体及肝脏谱联合诊断治疗丙型肝炎临床意义确切,可供临床应用与参考。

  • 标签: 血清HCV-RNA 抗-HCV抗体 肝脏酶谱 丙型肝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戊型肝炎急性肝衰竭(HEV-ALF)患者血清氨甲酰磷酸合成1(CPS1)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评估血清CPS1水平对HEV-ALF患者30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6家医院的100例HEV-ALF患者、100例急性戊型肝炎(AHE)患者以及100名健康人群3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HEV-ALF患者30 d随访期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n=21)和生存(n=79)亚组;根据HEV-ALF患者血清CPS1的中位数水平,分为高CPS1水平(n=50)和低CPS1水平(n=50)亚组;根据HEV-ALF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分为病情好转(n=55)、病情波动(n=32)和病情恶化(n=13)亚组。收集所有纳入对象的一般资料。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PS1水平。采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高CPS1水平和低CPS1水平患者的生存时间。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血清CPS1水平与HEV-ALF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CPS1水平预测HEV-ALF患者30 d病死率的效能。结果HEV-ALF组血清CPS1水平高于AHE组[958.6(665.5,1 105.8)pg/ml比549.4(495.0,649.1)pg/ml,P<0.001],AHE组血清CPS1水平高于健康人群[549.4(495.0,649.1)pg/ml比469.9(373.3,564.5)pg/ml,P<0.001]。HEV-ALF患者生存亚组的血清CPS1水平低于死亡亚组[922.6(652.7,1 042.3)pg/ml比1 252.8(933.3,1 555.8)pg/ml,P<0.001],且高CPS1水平HEV-ALF患者的生存时间低于低CPS1水平患者[24.59(22.11,27.06)d比28.16(26.25,30.07)d,P=0.045]。与入院时CPS1水平比较,波动和恶化亚组血清CPS1水平升高,而好转亚组降低(P均<0.01)。此外,患者血清CPS1水平与丙氨酸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呈正相关(r=0.339、0.304,P均<0.01)。血清CPS1水平预测HEV-ALF患者30 d病死率的曲线下面积为0.803(95%CI 0.666~0.941),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为97.47%。结论血清CPS1水平在HEV-ALF患者中高表达,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 标签: 戊型肝炎 急性肝衰竭 氨甲酰磷酸合成酶 预后
  • 简介:摘要一氧化碳(CO)中毒是常见中毒急症,早期判断患者的病情及缺氧程度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研究发现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水平与CO中毒患者的病情及缺氧程度呈正性相关,通过监测上述学指标的变化可评估CO中毒患者的缺氧程度及病情。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肌酸激酶 谷草转氨酶 乳酸脱氢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环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时所应用的常规生化试剂对测定结果的干扰作用,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测定准确性。方法使用循环法测定血清总胆汁时使用多种常规澳林生化试剂作为干扰项目。分析不同试剂的干扰作用,确定干扰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结果通过对处理前后多种常规澳林生化试剂的分析,确定尿酸(UA)、三酰甘油(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检测结果的干扰作用最为明显,且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循环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时会受一些生化试剂的干扰,产生交叉污染现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尿酸、三酰甘油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常规澳林生化试剂的干扰性更为明显,应重视这些干扰因素,通过彻底清洗试验仪器和合理安排测试顺序等措施尽量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作用,确保测定的准确性。

  • 标签: 循环酶法 血清总胆汁酸 生化试剂 干扰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清乳酸脱氢在急性溶血性贫血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检测血清LDH水平,之后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经过42天的持续治疗后,再次对患者进行血清LDH水平检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实验组一组,实验二组和实验三组,其中实验一组症状完全缓解,实验二组症状部分缓解,实验三组症状没有缓解,对此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LDH水平。结果持续治疗42天后,完全缓解46例,部分缓解24例,无效4例,临床缓解率为94.59%,实验一组与实验二组的血清LDH水平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实验三组的血清LDH水平无明显变化。经过治疗后发现,实验一组的下降幅度最大,其次为实验二组,最后为实验三组,组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治疗过程中,血清LDH水平下降越明显,说明治疗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效果越好,血清LDH水平可以作为衡量急性溶血性贫血治疗效果的参考,动态观察更加有助于了解溶血性贫血的发展情况。

  • 标签: 溶血性贫血 血清乳酸脱氢酶参考文献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P-CLIA替代联免疫法检测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浓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6月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肝细胞癌患者、55例肝硬化患者、55例病毒性肝炎分别作为观察A组、B组、C组,均分别采用MP-CLIA替代联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浓度(GP73)、甲胎蛋白(AFP)。结果四组血清GP73浓度呈梯度增加,其中观察B组血清GP73浓度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B组及C组(P<0.0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血清GP73浓度、AFP检测中,观察组A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观察B组(P<0.05);观察A组、B组血清GP73浓度检测阳性率与AFP检测对比差异显著(P<0.05);晚期HCC患者血清GP73浓度明显高于早期,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MP-CLIA替代联免疫法检测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浓度,发现HCC患者血清GP73浓度明显升高,其诊断效能处于中等,可作为HCC早期诊断标志物。

  • 标签: MP-CLIA替代酶联免疫法 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浓度 肝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疗效及血清心肌的影响,探讨纳洛酮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心肌损害的作用。方法39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血清AST、CK、LDH及HBDH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HIE患儿除脑损伤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观察组患儿血清AST、CK、LDH及HBDH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洛酮可以显著改善HIE的临床症状,并可降低HIE患儿的心肌谱水平,减轻心肌损害。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心肌酶 纳洛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