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胚胎残余性良性肿瘤,一直是神经外科治疗难点之一。经蝶窦切除颅咽管瘤是最早被采用的手术方式之一,但由于手术视野小,脑脊液漏发生率高,对鞍上肿瘤部分切除困难等原因,经蝶窦一直被视为一种颅咽管瘤手术切除的补充。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的进步,神经内镜、神经导航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扩大经蝶手术方式的发展,经蝶窦手术逐渐成为治疗颅咽管瘤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本文就目前采用经蝶窦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情况做一综述。

  • 标签: 颅咽管瘤 经蝶窦入路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下颌骨包括囊内骨折在内的髁突骨折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中最佳手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51例髁突骨折采用穿腮腺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术后查阅病例资料,进行定期随访,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解剖复位,咬合关系良好,术后关节活动正常,瘢痕隐蔽。结论:穿腮腺治疗髁突骨折是较好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穿腮腺入路 髁突 骨折
  • 简介:摘要胸腰段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治疗手段主要以手术为主,后路椎弓根系统在临床已普遍使用,相比之上,脊柱前路内固定系统应用相对较小。由于胸腰段特殊的解剖特点,后路椎弓根系统加侧前方减压手术可以解决临床上部分胸腰段骨折并有脊髓前方压迫者,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复查行MIR及多排重建CT检查,发现前方减压不够彻底,后路植骨融合效果较差。我们采用前后联合,一期后路行椎弓根系统后路固定,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是中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术式。临床上对TME手术微创化的探索从未间断,从传统的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到机器人手术系统,以及从传统的经腹到经肛,均旨在保证肿瘤根治性的基础上尽量缩小手术打击,加速术后康复,保护自主神经功能,这些也构成了评价各手术途径的基本考量。本文旨在对目前机器人TME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从肿瘤学预后和功能学预后的角度评估手术途径和选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机器人经腹TME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直肠癌"困难"病例,并能缩短学习曲线,改善术者体验,但与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在保留自主神经功能方面的优势尚未被证实。机器人经腹保留部分邓氏筋膜的TME能扩大盆底空间,降低手术难度,且保证直肠前方系膜的完整并保护重要自主神经。机器人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目前循证证据少,但taTME本身仍有需要解决的肿瘤学技术缺陷(系膜切除不全或牺牲肠管、癌细胞经气腹播散),导致其局部复发率较高,术后控粪功能较差,目前尚不建议常规开展。

  • 标签: 直肠肿瘤 机器人手术 手术入路
  • 简介:目的讨论前路小切口开胸治疗高段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共完成前路小切口开胸治疗高段胸椎结核病例9例,男6例,女3例;年龄25~62岁,平均37岁。结核病灶位于T_(3~5)1例,T_(3~4)3例,T4~54例,T_(6~7)1例。神经功能ASIA分级:C级2例,D级7例。术前胸椎后凸Cobb角16°~39°,平均为(26±3.7)°。所有患者均采用前路小切口开胸病灶清除加植骨内固定术,术后行抗结核治疗,观察脊柱稳定性及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0~25个月,平均1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植骨骨性融合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患者神经症状均完全恢复,胸背部疼痛症状消失,术前胸椎后凸Cobb角10°~20°,平均为(15±2.1)°。结论前路小切口开胸手术有创伤小、病灶清除彻底、减压充分、植骨融合确切等优点,疗效可靠,尤其适应于上胸段结核。

  • 标签: 胸椎结核 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前路小切口开胸入路
  • 简介:目的评价后外侧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3月至2007年8月对23例踝关节骨折采用后外侧,其中按照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Ⅲ度4例,旋后外旋型Ⅳ度12例,旋前外旋型Ⅳ度7例。所有患者均同时有腓骨远段和后踝的骨折,其中17例存在内踝骨折,2例为单纯三角韧带损伤。同时对后外踝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外踝骨折处钢板放置于腓骨远端后侧,后踝骨折直接行螺钉或钢板固定。观察术后伤口愈合、骨折愈合及内固定情况,同时按Olerud和Molander踝关节骨折术后评分系统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23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伤口无裂开、坏死,除1例术后10d出现浅表感染,经积极换药及适量抗生素处理后愈合外,其余均愈合良好。l例术后出现腓肠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未做特殊处理,3个月后自行缓解。1例出现症状轻微的腓骨肌腱炎,骨折愈合取出钢板后症状消失。术后4~6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评分平均为91分,优良率为95.6%。结论后外侧可同时完成后、外踝骨折的治疗,能在直视下对后踝进行有效复位及可靠固定。

  • 标签: 踝关节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后外侧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下假体隆乳术的术后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长沙雅美医疗美容医院美容外科收治隆乳患者211例(年龄18~52岁,平均)。根据手术将患者分为腋窝组、乳晕组、乳房下皱襞组,对3个组患者术后疼痛、切口瘢痕、引流量及其他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乳晕组与乳房下皱襞组患者术后5 d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明显优于腋窝组(F=70.93,P<0.05),且术后引流量低于腋窝组,3个组患者术后瘢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下皱襞组乳头乳晕感觉障碍发生少。结论乳房下皱襞假体隆乳具有切口隐蔽、手术时间短、直视操作、疼痛较轻、手术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乳房 隆乳术 腋窝入路 乳晕入路 乳房下皱襞入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前、后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前、后联合手术的方法治疗颈椎骨折17例。跟踪随访24~4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最后评价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测量并计算颈椎高度的丧失率以及颈椎的屈伸范围、融合率,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按Frankel分级评定,平均提高1.8级。术后颈椎总伸屈活动范围平均16o,椎体高度丧失为1.7%,融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前、后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可获得彻底地减压,植骨融合率高,稳定性好。

  • 标签: 颈椎,骨折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和传统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及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根治术,观察组患者接受taTME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6~12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手术及恢复指标、根治性指标(标本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并发症情况;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结果87例直肠癌患者均获得随访结果,随访率为100%,随访时间为6~12个月;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根治性指标、手术耗时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LAR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aTME治疗直肠癌安全可行,根治效果与传统根治术相似,更利于改善患者肛门功能、促进术后恢复,且并发症少。

  • 标签: 直肠癌 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根治术
  • 简介:目的探讨内、外侧联合人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4年12月至2012年12月,对24例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采用内、外侧联合人手术松解,保留外侧副韧带的尺束和内侧副韧带的前束,彻底松解挛缩的软组织和清除增生的骨赘及异化骨。术后配合康复治疗。结果随访时间6-31个月,平均18.2个月。末次随访时Mayo功能肘关节评分为(81.6±14.8)分,与术前(46.2±12.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优9例,良12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讨论内、外侧联合人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治疗措施.在肘关节活动范围的恢复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肘关节僵硬 创伤 联合入路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L1椎体爆裂骨折改良前手术在临床的应用及效果。方法自2002年1月2006年5月采用此技术治疗97例新鲜L1爆裂骨折,依第12肋走向切口,起于11肋椎关节,止于腋中线;将膈肌与胸膜囊之复合结构于12肋骨床下缘切开,使其与胸腹壁分离,显露出T12、L1、2椎体侧面,行PYRAMESHTM钛网融合器植骨、ZPLATETM钛板内固定。结果失血量400-1100ml,平均650ml;手术时间2.5-3.5h,平均2.7h,早期因不熟悉而手术时间较长;术后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变形,未发现植骨区骨吸收、塌陷及不稳现象。7例术后出现左腹股沟区麻木,1例5个月后伤口感染化脓,妥善处理后痊愈。结论L1椎体骨折改良前手术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及出血量,节省了手术时间,同时也提供了坚强内固定及即刻的稳定性,为了患者术后康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标签: L1椎体 手术入路 改良
  • 简介:背景:肩胛骨骨折多见于高能量损伤。由于肩胛骨位置深在,周围有丰富肌肉、血管、神经等软组织包绕,手术显露、复位及内固定较为棘手。目的:探讨经改良肩后方治疗肩胛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11年12月至2017年6月,采用改良肩后方治疗肩胛骨骨折患者24例,男21例,女3例,年龄20~78岁,平均46.7岁。按照Hardegger肩胛骨骨折分型,肩胛颈累及肩胛冈或肩胛骨体部骨折17例,肩盂骨折7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采用Neer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术后随访8个月至5年,平均30.6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20周,平均10.8周;术后合并切口浅表感染2例,经口服抗生素切口愈合;无深部感染、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物失效及骨折不愈合。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优17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7.5%(21/24)。结论:经改良肩后方允许同时显露肩胛骨腋缘、肩胛颈、肩盂关节面、肩胛冈及肩胛骨脊柱缘,骨折显露充分、安全,复位、内固定方便,创伤小,患者功能恢复满意,治疗复杂肩胛骨骨折效果良好。

  • 标签: 肩胛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肩后侧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经改良Stoppa手术治疗不同类型髋臼骨折与手术策略。方法对我院2000年~2012年经改良Stoppa手术治疗的20例髋臼骨折病例在手术创伤和术后功能恢复方面进行回顾综合分析。结果骨折复位程度按Matta标准评价:解剖复位15例,满意复位5例。随访6~36个月,疗效评价按照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优11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结论选择改良Stoppa手术简便、高效、创伤小,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恢复骨盆功能的较好手术途径。

  • 标签: 髋臼骨折 切口 复位 内固定 手术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