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认识和了解阿莫西林的抗菌效果、治愈率以及阿莫西林合并其他用药在临床上的综合应用情况。方法对从2015年2月~2016年10月到本院就治的7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以及50例膀胱炎患者,将其分别随机平分为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两组,A组及B组;膀胱炎患者分为两组,C组及D组;A组及C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B组采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D组采用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比较A组及B组、C组及D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从而对阿莫西林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A组和C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和D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且适用范围广泛,治疗效果优良,副作用少,值得广泛推广。1

  • 标签: 西药 阿莫西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NT-proBNP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其对标本要求不高、体外稳定、半衰期长、检测范围宽、精密度好等优点,是一个比BNP更适合于临床辅助诊断心力衰竭的血清学指标。然而影响NT-proBNP的因素也比较多,在临床应用NT-proBNP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肥胖及肾功能等因素对正常生物参考区间的影响,所以临床医生仍需要结合病史、体征、心功能、心电图等其他检查来综合分析。

  • 标签: NT-proBNP 优势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阴道分娩应用气囊助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分娩助产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3月份——2017年3月份我科室收治的实施阴道分娩且符合指征的产妇110例分成两组,观察组运用气囊仿生助产术,对照组常规分娩。统计两组产妇转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各产程所用时间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转剖宫产率3.64%、产后出血率3.64%、新生儿窒息率1.82%;较比对照组产妇转剖宫产率16.36%、产后出血率9.09%、新生儿窒息率5.45%;均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产妇各阶段产程时间,观察组产妇第1产程、第2产程、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囊仿生助产术助产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产妇分娩效率,降低转剖宫产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出生评分,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气囊仿生助产术 助产效果 围产期
  • 简介:摘要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首次提出小柴胡汤,该中药制剂具有和解少阳之效,临床上主要用于少阳经病的治疗,证见胸胁苦满、喜呕、心烦、口苦咽干默默不欲饮、寒热往来等,临床以此来作为辩证要点。该方也常用于枢机不利、邪入少阳之证及妇人热入血室等病症。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医疗科研人员及临床医师对小柴胡汤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该方剂临床应用范围远远超过预期,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科疾病的治疗,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肾脏疾病、妇产科疾病等。通过本人近3年对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相关疾病的病例进行分析,现将其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 标签: 小柴胡汤加减 临床应用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尺骨冠状突的解剖形态,测量其解剖数据,主要是为尺骨冠状突I、II型骨折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收集成年患者(16岁以上)正常肘关节CT资料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40.66,进行三维重建,在模型上分别测量冠状突高度(H)、尺骨近端在冠状突处的厚度(L)、冠状突近似弧形部分的半径(R),弧形对应的角度(α),冠状突高度25%处冠状突宽度(X)、50%处的冠状突宽度(Y)、冠状突基底部长度Q,冠状突近端到冠状突最高点的距离P,冠状突最高点与冠状突最近端连线和冠状突基地夹角β。以及冠状突基底部宽度即冠状突最外侧点到最内侧点的距离M。对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突高度、尺骨近端在冠状突处厚度、冠状突近似弧形部分的半径、弧形部分对应角度、冠状突高度25%处冠状突宽度及50%处的冠状突宽度分别为,男性H=18.80±2.16mm,L=35.44±3.54mmR=12.88±1.46mmα=141.51±13.44°X=17.17±1.96mmY=20.80±1.75mmβ=29.96±4.24°Q=39.74±4.92mmP=35.10±5.21mmM=25.98±4.51mm,女性H=17.27±2.42mmL=32.44±3.80mmR=11.64±1.42mmα=139.40±12.53°X=13.60±2.36mmY=17.06±2.03mm)β=30.95±4.41°Q=35.05±4.88mmP=30.24±4.27mmM=21.62±2.12mm。结论本研究可以为尺骨冠状突I、II型骨折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特别是应用袢钢板技术时,钢板的设计提供解剖数据。

  • 标签: 尺骨冠状突 解剖学研究 三维重建 数字化
  • 简介:摘要从整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关注,是完成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对于培养高技能护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评体系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护理教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 标签: 教学模式 基础护理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8例急腹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4),对应应用超声检查以及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结果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检查完毕后,采用多层螺旋CT的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96.30%)明显高于采用超声诊断的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检测对于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检测准确率,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急腹症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消化内科无痛胃镜临床应用疗效分析。方法选取需进行胃肠镜检查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以前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胃肠镜进行检查,将2015年后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53例),采用无痛胃肠镜进行检查。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检查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操作时间、VAS评分、放弃检查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差异。结论在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中,无痛胃镜的应用效果明显好于普通胃镜,值得应用

  • 标签: 消化内科 无痛胃镜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清宫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的患者724例,分别来自医院门诊(216例)和住院部(508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结果724例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其中一次性手术治疗成功714例,成功率98.6%。清宫术手术时间为2~15min,平均(6.5±2.3)min。患者清宫术术后均无大出血发生,患者术后出血时间为2~5d。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有效避免了传统清宫术盲刮后组织残留、出血淋漓不尽、腹痛、出血时间超过7d需再次行清宫术治疗的问题。患者在清宫术后,均未发生子宫穿孔、宫颈撕裂、感染及宫腔粘连等并发症。患者清宫术后,月经均在25~45d后恢复正常,无患者出现闭经情况。结论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具有实时显示、引导准确、操作方便、无辐射的特点,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安全性高。

  • 标签: 超声引导 清宫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快速康复外科(FTS)指的是在围术期应用具有充分依据的高效护理措施,进而降低或者较少手术患者心理或者生理的创伤应激,进而促进患者的恢复。最开始,快速康复外科主要应用于结直肠手术,并且获得了良好的成效。当前,快速康复护理已经被应用在泌尿外科、胸外科、妇科以及普外等手术中,特别是腔镜手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临床应用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本研究分析探讨外科快速康复理论在临床护理应用中产生的效果以及阐述外科快速康复理论的优势和必要性。方法根据我院临床治疗患者,随机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8月的100例临床治疗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外科快速康复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给予护理之后,观察组并发症率为2%,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为4%,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70%,分析之后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科快速康复理论用于临床治疗前期,治疗中以及后期康复的护理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外科快速康复理论,临床应用,满意度,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剖宫产分娩的11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均顺利分娩,母子平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剖宫产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有助于改善产妇身心状态,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剖宫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柏的药物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对黄柏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新用进行分析。结果黄柏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热痹肿痛。临床应用得当,疗效显著。结论黄柏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

  • 标签: 黄柏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 HbAlc)临床检测在糖尿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 100例为观察组,门诊健康体检人员 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空腹血糖及 HbAlc,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检测 HbAlc与空腹血糖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且空腹血糖值越高、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越高,呈正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 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血糖控制、疗效考核的有效检测指标,在糖尿病临床诊治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90例产科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发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满意度及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满意例数为44例(95.65%),对照组为33例(75.00%),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焦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产科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心理,同时提升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产科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7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实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种不同模式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幅度明显(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加入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在改善脑出血患者神经缺损功能这一问题上效果明显。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脑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常规护理操作规程开展护理干预,观察组根据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开展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中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颈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