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VATS下楔形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近3年(2019年1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回顾临床资料,将采用VATS下楔形切除治疗的45例作为观察组,采用VATS下肺叶切除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及术后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情况更好,并发症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手术 肺楔形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观察组患者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免疫功能指标、远期生存情况(局部复发、远处转移、1年生存、3年生存)。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置管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淋巴清扫量多于对照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6个月,两组CD4+、CD8+、CD4+/CD8+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略低于对照组,1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给予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术后免疫功能,与常规手术相比,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 标签: 肺癌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疗效差异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118例接受子宫切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LTH组)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LAVH组),其中LTH组55例,LAVH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腹部切口及阴道切口愈合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TH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LAV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子宫切除,建议推广运用。

  • 标签: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下近端胃癌切除与近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一年收治的近端胃癌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指标相比,实验组患者明显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且中出血良更少,组间两两对比数据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大多为治疗显效,无效患者仅1例,且并无发生不良反应,治疗有效率高达93.3%,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仅60%,不良反应发生率则高达26.7%。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数据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临床手术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辅助下近端胃癌切除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不仅手术时间短,降低了手术风险。同时术后也利于患者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使手术效果得到更好的保障。因此,切除的应用价值要高于近端切除,值得推广。

  • 标签: 近端切除术 腹腔镜 全胃切除术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功能锻炼对切除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2014年05月~2018年05月期间收治并进行切除患者46例。对所有术后患者均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并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SpO2)改善情况,观察患者术后的肺活量与余代偿功能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经呼吸功能锻炼后,其中45例患者的SpO2均有改善,仅有1例(2.17%)患者的SpO2发生下降的情况。经呼吸功能锻炼后患者的肺活量、余代偿功能均有增加。术后46例患者均为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呼吸功能锻炼对切除后患者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呼吸功能锻炼 全肺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心律失常是开胸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切除由于创伤大、功能丧失多、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术后两侧胸腔压力不均衡而容易产生纵隔移位等原因,较肺叶切除后并发心律失常更为常见,严重者可致死亡。过去认为,老年肺癌患者由于心肺代偿功能欠佳,不适宜行切除,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监护和治疗手段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单纯年龄不属于手术禁忌证,而且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许多高龄肺癌患者愿意选择外科治疗。我们回顾了近7年来因肺癌行切除的老年患者89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49例,通过对原因的分析,探讨相应的护理策略。

  • 标签: 肺癌 全肺切除 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切除和传统腹腔镜子宫切除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切除的患者共34例设立为研究组,将接受传统腹腔镜子宫切除的患者共37例设立为常规组,对两组患者均予以围期护理模式,针对两组术后有关指标予以观察比较工作。结果:研究组镇痛有效率向常规组作出比较后,发现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体温、排气时间、腹腔引流量、并发症出现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向常规组作出比较后,并未发现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围期护理模式配合实施于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或是传统腹腔镜子宫切除的患者群体中,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的同时,保证术后康复质量。

  • 标签: 经脐单孔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传统腹腔镜 临床护理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快速康复理念在肺癌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行肺癌切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理念,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体重下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重下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7%(2例),显著低于对照组16.98%(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23%,显著优于对照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实施快速康复理念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营养流失,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肺癌全肺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肺癌切除患者的希望水平,确定希望水平对肺癌切除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行切除的肺癌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Herth希望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进行调查。结果肺癌切除患者希望水平得分为(32.104.55)分,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常模,希望水平与抑郁情绪在统计学上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肺癌切除患者希望水平的提升应从提高对疾病认知水平及社会支持两方面来实现,护士应利用好患者的希望水平、疾病认知水平和社会支持水平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应注意给患者以希望和力量,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标。

  • 标签: 肺癌 全肺切除术 抑郁 希望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快速康复理念在肺癌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84例肺癌切除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其中给予传统常规护理的为参照组,给予快速康复理念护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各项间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平均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各项间指标皆优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38%)显著低于参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能够大幅优化手术效果,避免患者出现不必要的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肺癌全肺切除术 围手术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快速康复理念在肺癌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80例肺癌切除患者随机分成人数均等的两组,对其中一组采取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命名该组为研究组,另外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对该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平均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手术后并发症几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肺癌切手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出现几率,促进患者更快恢复,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肺癌全肺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肺部小结节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0年1月-2021年1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选取肺部小结节患者50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A组25例行传统手术,B组25例基于胸腔镜辅助下实施解剖性切除,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 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A组短(P<0.05),中出血量较A组少(P<0.05)。结论 针对肺部小结节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下解剖性切除治疗,手术时间短,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 标签: 肺部小结节 全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理念在肺癌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肺癌切除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及快速康复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围期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癌切除患者而言,快速康复理念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康复效果,恢复周期明显缩短,且患者对于该护理方法的满意度更高,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肺癌 全肺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子宫良性疾病经阴道子宫切除、经腹子宫切除、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三种不同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得出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损伤小,恢复快,干扰小,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腹部疤痕小,目前是子宫切除的最佳式。

  • 标签: 腹式子宫切除术 阴式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的围期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实施腹腔镜子宫切除的患者共65例,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患者共有34例,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共有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式护理的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强的围期护理的模式进行临床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的疼痛指数、发热时间及住院时程,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的发热天数和平均住院时程上均要比对照组患者的天数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期护理干预的方法在腹腔镜子宫切除中有其肯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 标签: 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阴子宫切除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抽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经阴子宫切除患者20例,对患者在围期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全部成功,创口愈合后顺利出院,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事件。手术后有1例患者阴道出血,经过治疗后痊愈。结论良好的围期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手术后快速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而言意义重大。

  • 标签: 经阴全子宫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筋膜内子宫的优点并与传统的子宫进行比较。方法对67例妇科患者实施筋膜内子宫,对72例行传统的子宫,对两组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残端感染率及恢复期阴道出血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或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恢复日常生活时间、恢复性生活时间、残端息肉率和性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筋膜内子宫切除优于传统的子宫切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筋膜内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子宫腺肌症子宫切除实施围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我院行子宫切除的8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为研究资料,按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中出血量、发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子宫切除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实施围期护理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并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宫腺肌症 全子宫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