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皮移植在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32例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中,瘢痕切除后继发创面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结果28例自体皮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完全成活,术区愈后创面平整,皮片有光泽弹性及功能好;4例边缘少许未成活,换药后创面愈合。半年后随访,术区活动度好,皮片色泽与周围皮肤相似,色素沉着轻,未见明显瘢痕增生或挛缩。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皮移植是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整形的良好手段之一。

  • 标签: 脱细胞异体真皮 刃厚皮 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前臂三大神经损伤后,异体肌腱在手功能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自2013年2月-2015年8月的两年六个月间,我科共收治了59例因陈旧性神经损伤导致手指及腕部主动屈伸活动受限而要求功能重建的患者,其中有48例患者接受了肌腱转位+异体肌腱移植手术。术后第1、3、6个月,全部患者均回院随访,对其手术并发症、手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48例患者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六个月TAM平均恢复为健侧的55.6%,术后有12名患者行二期肌腱松解。结论异体肌腱在神经损伤后手功能重建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且使用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异体肌腱 神经损伤 功能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烧伤和整形创面修复中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的临床效果。方法:样本区间 2018年 10月 -2019年 9月,以收治我院的烧伤整形患者 86例为主体开展项目研究,设置分组,自体薄皮片移植治疗(样本 43例)纳入对照组,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 +自体薄皮片移植(样本 43例)纳入研究组,对比植皮成功率、皮肤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皮肤色泽、厚度、柔软度、血管分布评分较对照组低(这个正常应该比对照组高 / 温哥华瘢痕评分分值越高程度越重 ),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对于烧伤整形患者在创面修复中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是皮肤复合移植、组织填充理想的材料,可 促进皮肤快速 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 烧伤整形 创面修复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硅凝胶假体植入矫正乳房因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术造成的继发畸形,并对其早期临床效果做出评价。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期间,共有10例注射式隆乳术后患者在本院进行了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硅凝胶假体植入术。脱细胞异体真皮被用于修补和填充胸大肌及乳腺腺体组织缺损,包裹硅凝胶假体的下1/3,以重建乳房下皱襞。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乳房外形满意,无感染、积液等并发症。结论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硅凝胶假体植入可避免取出乳房内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后造成的严重乳房畸形。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乳房整形 脱细胞异体真皮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隆乳术 硅凝胶假体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自体与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自体组和异体组各35例,两组均进行膝交叉韧带重建术,自体组使用自体肌腱作为移植材料,异体组使用同种异体肌腱作为移植材料,术前及术后1年采用HSS评分标准及VAS评分法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年后,两组HS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提升,但两组提高程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但两组提高程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自体或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可获得基本相当的临床效果,在自体肌腱不能满足移植需要的情况下,同种异体肌腱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 标签: 关节镜 膝交叉韧带重建 自体肌腱移植 异体肌腱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皮浆移植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方法大面积深度烧伤且皮源不足的患者采用同种异体皮覆盖、自体表皮、真皮皮浆移植术治疗创面。结论同种异体皮覆盖、自体表皮、真皮皮浆移植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效果肯定。

  • 标签: 烧伤 同种异体皮覆盖 皮浆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体与同种异体组织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5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自体组织移植韧带重建术,实验组25例患者采用同种异体组织移植韧带重建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两组患者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采用自体与同种异体组织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自体 异体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 简介: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footulcer,DFU)由高血糖、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等多种损伤因素综合导致,早期清创后采用皮片、皮瓣等方法修复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坏死组织较多、感染范围较广、上皮和肉芽组织生长缓慢。笔者对近年我科收治的DFU住院患者,早期清创后用同种异体皮覆盖创面,观察该法对DFU“创面床准备”的影响。

  • 标签: 糖尿病足溃疡 同种异体皮 住院患者 创面修复 应用 下肢血管病变
  • 简介:目的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ADM)修复颊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颊部软组织缺损患者38例,其中20例应用异种ADM治疗,18例应用异体ADM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缺损修复治疗效果,并对2种ADM在组织相容性、引导组织再生及补片成活情况等方面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应用异种ADM修复的患者,修复膜完全成活18例,大部成活2例,修复区表面颜色多为粉红色,质地柔软,瘢痕轻微;应用异体ADM修复的患者,修复膜完全成活17例,1例患者术后补片与创缘边缘有约0.8cm脱离区,补片与基底组织面贴合,补片色泽呈红色,愈合尚可。38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局部或全身反应,进食基本不受影响,无明显异物感,张口度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异种及异体ADM对颊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均较为满意。

  • 标签: 脱细胞真皮基质 颊部软组织 缺损修复 口腔修复膜 脱细胞异体真皮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预存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择期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实施择期手术并且需要术中输血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给予传统异体输血,研究组给予预存式自体输血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免疫功能情况。结果术后第1d研究组的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数量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术后第1d研究组的免疫功能指标IgM、IgG含量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术后第7d研究组的TNF-α以及补体C3含量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手术患者术中采用预存式自体输血能有效降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安全可靠,对患者的愈后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预存式 自体输血 异体输血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经局部微注射后在成年大鼠脊髓内存活、迁移及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情况。方法成年大鼠脊髓半横断后,损伤部位脊髓内注射经Hoechst标记的异体大鼠BMSCs,存活2个月后损伤部位脊髓切片观察细胞局部存活、迁移情况,同时行甲基受体蛋白-2(MAP-2)及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注射点周围可见密集的Hoechst标记细胞存活,细胞迁移主要沿脊髓纵轴方向并跨过损伤区,迁移距离超过0.5cm,同时可见少量细胞沿水平方向迁移到注射点周围远隔部位,有少量移植细胞(少于10%)表现为MAP-2或GFAP免疫反应阳性。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局部移植BMSCs,移植细胞可在局部良好存活、增殖,并向损伤区迁移,少量移植细胞可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

  • 标签: 骨髓细胞 脊髓损伤 移植 存活 分化
  • 简介:目的观察重组TGF-β1和bFGF在经冷冻处理的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过程中促进骨愈合的作用。方法以杂兔作为实验动物,修复兔桡骨1.2cm缺损。冷冻处理后的异体骨加纤维蛋白载体携带bFGF和TGF-β1移植作为实验组(A组),自体桡骨移植(B组)和单纯异体骨移植(C组)作为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拍摄X线片,同位素骨扫描计数分析和HE染色组织切片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X线检查自体移植较异体移植提前愈合,同位素扫描计数分析2周后A和B组明显优于C组,并有显著差异(P<0.01)。组织学观察异体移植骨切片可见明显的髓腔内诱导成骨相。结论TGF-β1和bFGF能明显促进异体移植修复骨缺损中的骨愈合过程。

  • 标签: TGF-Β1 FGF 骨缺损 异体骨 异体移植 修复
  • 简介:背景:如何有效减少膝关节置换后异体输血量已成为临床新的难题,而围置换期的失血和置换后异体输血的预测因素尚不完全明确。目的:通过分析置换前和置换术中影响置换后异体输血量的相关因素,建立膝关节置换后异体输血量的预测模型,为临床选择性应用自体血液回输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单侧膝关节置换后异体输血患者的资料,详细记录每例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置换前血红蛋白值、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置换后异体输血量,据此建立一个膝关节置换后异体输血量的预测模型。自2014年1至12月将此模型应用于临床,将90例预测单侧膝关节置换后需要异体输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应用自体血液回输器,对照组应用常规引流装置。对两组患者的输血量进行统计分析,并检测预测模型的预测精确度。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完成试验观察,预测模型试验中Pearson分析显示,置换后异体输血量与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置换前血红蛋白值、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相关(P〈0.01),多变量回归分析发现置换后异体输血与患者置换前血红蛋白值、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相关(P〈0.011。临床应用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置换后预测异体输血量分别为(611.30±191.14)mL和(571.55±200.53)mL,预测精确度分别为(71.50±22.20)%和(70.94±19.23)%,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异体输血量、输血总量(包括自体输血量和异体输血量)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的异体输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预测模型能成功预测膝关节置换后异体输血量,预测置换后需要异体输血的患者应用自体血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植入 输血 组织工程
  • 简介:本文是有关异形偏旁结合而成的会意型异体字的研究.一般会意型异体字为合体字,造字方式为将正字偏旁代替成与其意相通的偏旁以作异体字.异形偏旁结合会意型异体字则是通过与其正字偏旁无关的偏旁相结合,以表其正字字义的异体字.例如:人的异体字,归的异体字,添的异体字.异形偏旁结合会意型异体字与一般会意型异体字的不同之处可以概括成三点:其一,一般会意型异体字造字目的不明,在书写过程中仅为字形简化而成,而异形偏旁结合会意型异体字的造字目的甚多.其二,一般会意型异体字向简趋移,而异形偏旁结合会意型异体字则趋于繁化.其三,使用频度颇低.一般会意型异体字的用途不偏一处,而异形偏旁结合会意型异体字造字目的分明,一般只用于特定范畴,其使用频度固然下降.

  • 标签: 异体字 会意型异体字 偏旁增减 笔画变形 武后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异体输血对比观察,研究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在复杂脊柱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我院98例复杂脊柱患者,按照术中是否输注异体血分为试验组(采用自体输血58例)和对照组(采用异体输血40例),试验组行术中血液回输,对照组根据术中出血情况输注异体血。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凝血功能及电解质变化。结果试验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和电解质变化两组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自体血回输在复杂脊柱患者手术中,能有效减少术后血红蛋白的下降,是一种有效地节约血源的术中输血方式。

  • 标签: 脊柱手术 异体输血 自体输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异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治疗操作前后2小时,禁食禁水。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与病人同种异体富血板的血浆40ml混合,以50ml注射器注射过胃管以及鼻肠管分别鼻饲入,1次/日。交代注意事项。结果2022年4月21日采用异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4月23日胃液隐血实验,4月29日治愈出院,随访病人出院后,上消化道没有再次出血。结论对脑溢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同种异体富血板血浆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 标签: 同种异体 富血小板血浆 脑出血 应激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异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治疗操作前后2小时,禁食禁水。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与病人同种异体富血板的血浆40ml混合,以50ml注射器注射过胃管以及鼻肠管分别鼻饲入,1次/日。交代注意事项。结果2022年4月21日采用异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4月23日胃液隐血实验,4月29日治愈出院,随访病人出院后,上消化道没有再次出血。结论对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同种异体富血板血浆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 标签: 同种异体 富血小板血浆 脑出血 应激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异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治疗操作前后2小时,禁食禁水。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与病人同种异体富血板的血浆40ml混合,以50ml注射器注射过胃管以及鼻肠管分别鼻饲入,1次/日。交代注意事项。结果2022年4月21日采用异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4月23日胃液隐血实验,4月29日治愈出院,随访病人出院后,上消化道没有再次出血。结论对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同种异体富血板血浆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 标签: 同种异体 富血小板血浆 脑出血 应激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异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以我院2020年3月到2023年2月收诊的30例异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自我监测、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护理前、护理后对比,护理后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满意度93.33(14/15)和73.33(/15)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异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这对患者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异体骨髓移植术后 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 观察及护理
  • 简介:摘要: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占全身所有骨折的4%-5%【1】,老年患者又占到约70%【2】,特别是老年人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Neer三、四部份骨折。单纯的锁定钢板固定或加同种异体松质骨条的移植、无法获得良好的固定效果,容易出现复位丢失、固定失败等一系列并发症,有学者提出以锁定钢板联合同体异体腓骨棒来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从适应症、作用机制,效果评价取得良好出效果【3】。为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锁定钢板 异体腓骨棒 复杂的 肱骨近端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