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医护人员提高核酸规范化采样合格。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权重分配表,以相加不超过一分进行打分、累积,计算出平均指标的权重值。通过打分,我们选定:“提高核酸规范化采样合格”作为我们本次PDCA的主题。我们通过PDCA十大步骤,完成此次课题的分析、论证。对咽拭子采集合格目前现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设定目标,确定真因,进行对策拟定,对策实施,并对改善后的效果进行确认,制定核酸规范化采集方案、流程等,严格规范执行采集,提高核酸采样合格。结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现采样操作规范合格率由79.2%提升到98.3%,单次采样操作时间由平均每人次4.16分钟缩短至平均每人次2分钟。转运时间在3小时内完成样本转运。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核酸采样合格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降低贮丝含水变化,提高贮丝水分稳定性,本研究主要通过设计温湿度平衡实验,用烘箱法测量烟丝含水,通过统计方法找到温湿度和含水的相关回归方程,运用回归方程,求得不同牌号平衡温湿度,最终通过牌号产量加权,找到贮丝间最优温湿度设计值为温度24℃下,相对湿度58%时,贮丝柜表面烟丝含水几乎不发生变化,贮丝含水稳定性显著提升。

  • 标签: 平衡温湿度  贮丝含水率  含水率分层
  • 简介:摘要:杉木是广西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除桂南沿海台地和喀斯特石山外,其他地方均可种植,在我国桂林的北部、西北部以及东北部都广泛种植。广西杉木林面积1900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20.8%。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164万立方米,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的22.1%,居所有树种之首,对广西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产值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多年林业工作经验,深入分析如何提高杉木造林成活,希望给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杉木 造林 成活率
  • 简介:摘要 本文以临沧电网110kV旗山变35kV旗河T线满足重合闸动作条件而未动作为契机,对临沧电网内35kV有源线路重合闸动作较低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查找出影响重合闸动作的原因,并提出了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

  • 标签: 临沧电网 有源线路 重合闸逻辑 重合闸展宽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在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在降低患者复发风险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中45例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另外4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和疾病复发。【结果】A组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后在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评分上显著高于B组患者,患者疾病复发为%,B组患者复发为%,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有利于加快患者恢复,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

  • 标签: 老年患者 临床护理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小学生在做数学题时,经常会在同样的问题上出错。如果未能及时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学生出现的错题会越来越多,最终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简述了小学数学错题整理的必要性以及小学数学错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对降低小学数学错题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成绩。

  • 标签: 小学数学 错题 整理 必要性 原因 策略
  • 简介:摘要:为了进一步促进和提升化工生产过程中整体效率情况,讨论并分析各装置仪表的自控有着格外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化工生产装置仪表整体自控的进一步提升,可以更好地发展和改善个仪表装置的控制技术与控制水平,从而提升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水平,使得对整个化工生产的监控,对个阀门的控制更加合理,便于优化生产步骤和检测工艺。要想提高化工生产装置仪表的自控,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并根据化工生产过程中各装置仪表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化工 化工生产 自控率 仪器仪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类分析视角下达标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5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7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聚类分析视角下达标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症状、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 s呼气容积(FEV1)、FEV1/FVC〕、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症状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症状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FEV1、FVC、FEV1/FV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上述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各维度睡眠质量评分及总分均较护理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ECOPD患者实施聚类分析视角下达标护理模式不仅可有效改善症状和肺功能,还可减轻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 标签: 聚类分析 达标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2年间胎龄小于24周早产儿的存活和患病。方法获取瑞典国家出生队列中2007年至2018年间出生、胎龄小于24周的早产儿医疗数据,按时间顺序进行评估。结果2007年至2018年间,共出生胎龄22周活产儿282例,23周460例。活产儿(胎龄22、23周)出院时存活分别从20%升至38%(P=0.006)、从45%升至67%(P<0.001)。胎龄22周婴儿剖宫产比例从12%升至22%(P=0.038)。活产儿矫正胎龄40周(n=399)时的总体患病保持不变,而胎龄22周早产儿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从0升至33%(P=0.017),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在男婴中更常见,男女发生分别为90%和82%(P=0.044)。总体来看,存活至矫正胎龄40周的婴儿数量较前翻倍。结论出生胎龄小于24周的婴儿存活提高,导致未成熟儿数量增加、新生儿患病增加,可能对远期预后有负面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急诊急性心力衰竭单元在国内逐渐开展,分析急诊急性心衰单元对于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 AHF)出院后6个月内的病死和再入院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和心内科收治的AHF病例,排除合并恶性肿瘤者、慢性肾脏疾病分期4~5期、自动出院及病史资料不全的患者,从基线资料、既往病史、入院病情、辅助检查等方面收集资料,患者出院后通过临床数据中心门诊就诊病历或电话咨询等方式收集出院口服药物、再入院及死亡信息。根据患者治疗地点不同分为接受急诊急性心衰单元治疗的(急诊AHFU组)、接受急诊常规诊疗的(急诊AHFU外组)和接受心内科治疗的心内科组。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入选238例AHF患者,院内死亡28例,随访出院患者共210例。排除随访过程中发生恶性肿瘤患者4例,失访6例。纳入急诊AHFU组40例,急诊AHFU外组67例,心内科组93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83例,预后良好组145例。入院时急诊AHFU组与急诊AHFU外组患者年龄、性别、生命体征、心功能基本一致,治疗时AHFU组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比例更高(52.5% vs. 32.8%,P<0.05);出院后急诊AHFU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口服药物使用率更高;患者的随诊也更规律(95.0% vs. 79.1%,P<0.05);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15.0% vs. 40.3%,P<0.05),急诊AHFU组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和病死复合结果(17.5% vs. 43.3%,P<0.05)。通过COX回归分析发现急诊AHFU诊疗组较急诊AHFU外组治疗后患者的再入院减低(OR=2.882, 95%CI:1.267~6.611, P=0.12)。AHFU组与心内科相比收缩压更高、心率更快、NT-proBNP水平、心功能NYHA Ⅳ级、Killip Ⅲ级的比例也更高(均P<0.05);治疗上急诊AHFU组无创机械通气的比例高于心内科治疗组(52.5% vs. 30.1%,P<0.05)。出院后两组患者口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6个月的再入院和病死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通过COX回归分析发现急诊AHFU组与心内科组治疗对患者的再入院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AHF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急诊AHFU外组、高龄、女性、患冠心病、BUN峰值。结论急诊急性心衰单元是急性心力衰竭的独立保护因素,可以降低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以及再入院和病死复合结果。高龄、女性、患冠心病、BUN峰值升高均是影响AH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早期识别并采取预防措施。

  • 标签: 急性心力衰竭 急诊心衰单元 再入院率 病死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式警示教育对新护士护理风险识别和防范措施正确的影响。方法将清远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职的护士15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对照组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法教学。比较两组护士对警示教育内容的知晓情况、对安全事件的风险识别和防范措施正确情况及对教学方法的支持等。结果观察组对警示教育内容的知晓情况、安全事件风险识别和防范措施正确、教学方法支持情况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护士安全警示教育,可明显提高新护士警示教育的教学成效,对增强护士对医疗、护理风险的识别与规避能力具有明显作用,同时还提升了护士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 标签: 翻转课堂 新护士 安全 警示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时,将冠脉造影应用于患者诊断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的一般数据,本次研究中调选35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检测时,由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冠脉造影检查,在检查完成后,由医务人员判断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度,评估组间差异。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采用冠脉造影针对冠心病进行诊断,确诊为345(98.57%),诊断质量良好。结论:在对冠心病进行诊断时,选择冠脉造影能够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同时配合相应的介入治疗方案,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冠脉造影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介入栓塞用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复发、随访复发影响。方法:将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将100例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分组,观察组50例实施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50例实施保守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介入栓塞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使用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中心内进行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00例,时间为2020.1~2022.7。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血栓形成、出血以及护理质量得分。结果 观察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血栓形成、出血均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在血液透析时采用预防性护理对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对80例患者进行研究,资料选自于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对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4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包括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及血栓形成,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通过预防性护理干预后,患者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时发生感染、血栓等并发症的情况显著减少,表明预防性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血液透析 感染率 血栓形成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36例,按照1:1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68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68例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导管感染、血栓形成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导管感染及血栓形成进行对比,试验组发生均低于参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试验组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59%和83.82%,试验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防止血栓形成,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加快患者恢复进程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下肢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使用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中心内进行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00例,时间为2020.1~2022.7。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血栓形成、出血以及护理质量得分。结果 观察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血栓形成、出血均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子形态异常对受精影响的原因,为畸形精子症患者受精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于深圳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进行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的助孕周期,根据精子正常形态(normal sperm morphology rate,NSMR)分为4组,A组:IVF精子形态正常(NSMR≥4%,750个周期),B组:IVF轻度畸形精子症(2%≤NSMR<4%,277个周期),C组:IVF中度畸形精子症(1%≤NSMR<2%,110个周期),D组:IVF重度畸形精子症(0%≤NSMR<1%,49个周期),比较各组的正常受精、受精失败(受精<30%)、完全受精失败(受精=0)以及受精功能相关指标:2 h酪氨酸磷酸化、透明质酸结合试验(hyaluronan-binding assay,HBA)阳性、顶体酶含量、自发顶体反应、诱发顶体反应。结果①D组IVF正常受精[52.4%(18.3%,69.0%)]显著低于A组[60.0%(45.5%,75.0%),P=0.008]和B组[60.0%(42.9%,75.0%),P=0.028)];IVF受精失败[22.4%(11/49)]显著高于A组[5.5%(41/750),P<0.001]和B组[8.3%(23/277),P=0.018];IVF完全受精失败[14.3%(7/49)]显著高于A组[2.7%(20/750),P=0.006]。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也显示D组 IVF正常受精显著低于A组(OR=0.433,P=0.008),受精失败风险(OR=5.426,P<0.001)、完全受精失败风险(OR=8.194,P<0.001)显著高于A组。②B、C、D组HBA阳性[75.0%(62.3%,83.0%),71.0%(58.0%,81.0%),68.0%(48.0%,76.5%)]均显著低于A组[80.0%(71.0%,85.0%),均P<0.001];C、D组诱发顶体反应[32.3%(26.5%,40.8%),28.8%(24.2%,43.0%)]均显著低于A组[37.8%(30.5%,46.8%),P<0.001,P=0.009]。③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精子正常形态与HBA阳性(r=0.259,P<0.001)和诱发顶体反应(r=0.202,P<0.001)正相关。④以精子HBA阳性、诱发顶体反应、NSMR为自变量,对NSMR<4%的IVF周期受精(IVF受精<30%)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HBA阳性的截断值是73.5%,敏感度为51.4%,特异度为73.8%,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95% CI)=0.643(0.559~0.726),P=0.002;诱发顶体反应的截断值是28.9%,敏感度为72.1%,特异度为50%,AUC(95% CI)=0.599(0.497~0.700),P=0.036;正常形态的截断值是1.45,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42.9%,AUC(95% CI)=0.605(0.509~0.701),P=0.025。结论畸形精子可能通过影响受精功能指标HBA阳性、诱发顶体反应从而影响IVF受精,建议对于畸形精子症患者,尤其重度畸形精子症(0%≤NSMR<1%)患者,进入促排卵周期后,男方行精子受精功能检测,包括HBA阳性、诱发顶体反应,如果取卵当日处理后精液符合常规IVF受精的要求,但前期受精功能检测HBA阳性<73.5%,诱发顶体反应<28.9%,建议行短时受精观察、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或half-ICSI,以降低IVF受精失败的风险。

  • 标签: 顶体反应 透明质酸结合试验 精子正常形态率 受精,体外 受精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儿童腹股沟斜疝发病、手术及自然治愈情况。方法调查对象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个市、3个县24所幼儿园、18所小学和9所初中4~14岁儿童。基线流行病学调查时间为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对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和对儿童进行现场体格检查。观察指标:(1)问卷调查结果。(2)参与调查儿童患病与治疗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对象为问卷调查时已确诊未手术治疗患儿,随访内容为5年疾病进展及治疗情况。如随访时症状已消失,嘱家长陪同患儿至医院行体格检查和B超检查,明确诊断后再次电话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月。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计算比值比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1)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19 132份问卷,收回完整有效问卷19 132份。参与调查的儿童19 132例,其中男9 670例,女9 462例。(2)参与调查儿童患病与治疗情况。①患儿不同性别发病情况:19 132例儿童中,确诊腹股沟斜疝498例,男童腹股沟斜疝368例,患病为3.806%(368/9 670);女童腹股沟斜疝130例,患病为1.374%(130/9 462);男女童患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11.54,P<0.05)。腹股沟斜疝发病情况男童占比73.896%(368/498);女童占比26.104%(130/498),男女童发病之比为2.8∶1。男童患病高于女童(比值比=2.84,95%CI为2.32~3.48)。②患儿首次发病年龄情况:49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首次发病年龄为1~4岁59例(男54例、女5例),5~8岁264例(男196例、女68例),9~12岁148例(男104例、女44例),13~14岁27例(男14例、女13例),男童和女童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7.33,P<0.05)。③患儿腹股沟斜疝诱发因素情况。49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中,家族史和啼哭史完整457例,41例缺失。家族史:457例腹股沟斜疝家族史完整患儿中,有家族史175例,无家族史282例;同期调查健康儿童478例中,有家族史25例,无家族史453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15.89,P<0.05)。啼哭史:457例腹股沟斜疝啼哭史完整患儿中,有明显啼哭史194例,无明显哭啼史263例;同期调查健康儿童496例中,有明显啼哭史99例,无明显哭啼史397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6.51,P<0.05)。④手术治疗情况:49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中,233例施行手术治疗(男童217例、女童16例);265例未行手术治疗(男童151例、女童114例),行随访观察。男童和女童腹股沟斜疝手术分别为58.967%(217/368)和12.308%(16/1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84.01,P<0.05);男女童手术之比为13.6∶1。男童手术高于女童(比值比=10.24,95%CI为5.83~17.98)。(3)随访情况。265例未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儿,均获得5年随访。随访期间,151例男性患儿中,施行手术治疗142例,未行手术治疗9例,无自然治愈患儿;114例女性患儿中,施行手术治疗27例,未行手术治疗87例(自然治愈55例、腹股沟斜疝仍存在32例);两者自然治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43.79,P<0.05)。结论新疆地区女童腹股沟斜疝发病和手术均低于男童,自然治愈高于男童。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手术率 自然治愈率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阳性发生,并探讨健康体检模式的应用对疾病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就诊本院的健康体检人群500例,分析其Hp感染。选取体检人群Hp感染患者按照组间特征基本匹配的方式,均分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n=107),研究组(强化健康教育模式,n=107),比较两组疾病治愈及复发。结果:体检人群Hp阳性为42.56%,研究组治愈高于对照组,复发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健康体检人群采用健康教育模式,可提升Hp治愈,降低复发

  • 标签: 健康体检 Hp 阳性 健康教育 疾病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