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Draf Ⅲ型手术是治疗顽固性额窦炎症、额窦黏液囊肿、内翻性乳头状瘤、骨瘤、脑脊液鼻漏或进行前颅底肿瘤前期切除的主要手术方式。经典的Draf Ⅲ型手术需要首先辨认额窦开口再进入额窦,易导致术腔出血和手术时间延长。经中线手术即“outside-in”(由外向内)技术,避免了寻找额窦口的步骤,早期即确定解剖界限,大大降低了手术时间和难度。本文介绍这一手术技术的有关解剖和操作方法,并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探讨。

  • 标签:
  • 简介:背景与目的:小脑前上部肿瘤位置深在且颅窝空间狭小,如何有效显露病变部位及保护病变周围重要结构是手术的难点,本文探讨Poppen切除小脑前上部肿瘤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采用Poppen切除小脑前上部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术后全部病例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无脑神经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Poppen切除小脑前上部肿瘤是安全可行的,该手术具有损伤小,术野开阔,肿瘤全切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Poppen手术入路 小脑前上部肿瘤
  • 简介:下颌牙槽骨内完全埋伏的智齿通常不需拔除.但当埋伏智齿与邻牙周相通引起炎症或继发三叉神经疼痛需正畸治疗时常需拔除.由于智齿完全埋伏于牙槽骨内,且多为低位阻生与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相近,拔除较难.常规拔除方法为经牙槽嵴顶上方,因手术路径较长,视野小,常需扩大去骨范围,从而降低牙槽嵴高度,对正畸患者影响较大[1].我院自2000年行下颌骨外斜线侧方拔除术,拔除下颌牙槽骨内埋伏阻生智齿100例,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智齿 埋伏 治疗
  • 简介:乳腺纤维腺瘤是年轻女性的常见病,好发于15—35岁,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唯一方法,虽可治愈疾病,但破坏乳腺正常的外形,导致可见的手术瘢痕,影响生活质量。乳房作为女性性征的重要器官,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减少对乳房外观的影响与破坏,对外科手术治疗的微创化和美容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院从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共行腋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手术21例,美容效果理想。

  • 标签: 乳腺肿瘤 纤维腺瘤 腋入路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眶上锁孔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选择2000年6月-2004年6月鞍区病变患者36例,其中垂体肿瘤30例,鞍区脑膜瘤3例,颅咽管瘤2例,交通动脉瘤1例;采用眶上锁孔,沿眉弓做切口,切口长度约5cm,骨窗范围长约3.5cm,宽2.5cm,弧形切开硬脑膜,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的辅助下完成手术.结果36例中30例垂体肿瘤者手术全切除率为80.00%(24/30),次全切除率13.33%(4/30);脑膜瘤3例均达到辛普森Ⅱ级切除;颅咽管瘤2例,1例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夹闭交通动脉瘤1例.16例垂体肿瘤患者于手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症,2例伤口发生脑脊液漏,1例手术后额叶内小血肿,1例手术后视力较术前减退,1例伤口感染.手术中嗅神经保留完好,无一例死亡.结论眶上锁孔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创伤,对于部分颅前窝及鞍区病变,眶上锁孔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经额手术.

  • 标签: 眶上锁孔入路 临床应用 后交通动脉瘤 2004年6月 临床合理应用 一过性尿崩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进行分析,从而为腹股沟疝的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条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到2015年5月所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名。利用随机原则把80名患者分为2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40名。为了保证本次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式有所不同,把在治疗过程中运用无张力修补手术前组的组别命名为1组,把在治疗过程中运用无张力修补手术后组的组别命名为2组,在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与对别。结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前组,住院费用少于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低于1组,在对2组患者的术后随访过程中,2组的复发率为1.67%,1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3%。结论在对腹股沟疝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无张力修补手术后式有着一定的优越性,相关的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应用,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条件。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手术 入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髌上及髌下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胫骨干骨折病例,髌上组和髌下组均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无统计学性差异。与髌下比,髌上组手术时间短,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P<0.05。结论髌上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好,手术时间短,值得推广。

  • 标签: 胫骨干骨折 髓内钉 髌上入路 髌下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肩峰下前外侧和传统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成治疗组和传统组。治疗组患者采用肩峰下前外侧锁定钢板治疗,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三角肌胸大肌间隙)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患者(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组患者(P<0.05),术后随访10个月治疗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Neer)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P<0.05)。结论肩峰下前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肩峰下前外侧入路 肱骨近端骨折 传统入路手术 肩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无充气腋窝和耳后腔镜甲状腺手术以及颈前甲状腺手术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成三组,A组患者通过无充气腋窝治疗,B组患者通过耳后手术治疗,C组患者通过颈前手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引流液总量、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声嘶、切口血肿、淋巴漏)。结果: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9.38±20.16)min、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1.26±10.76)min,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8.46±8.4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引流液总量为(110.16±30.46)ml,B组患者的引流液总量为(120.41±43.52)ml,C组患者的引流液总量为(76.56±22.4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通过无充气腋窝和耳后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耳后入路腔镜 无充气腋窝入路 颈前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独应用改良Stoppa或结合髂窝治疗髋臼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36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28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5.2岁(27~78岁);左侧15例,右侧21例。骨折按Judet-Letournel分型:前柱骨折13例,前柱加前壁骨折3例,双柱骨折12例,前方加后半横形骨折6例,T形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6 d(2~12 d)。所有患者采用单独改良Stoppa或结合髂窝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术后骨折复位质量。记录并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18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为213.2 min(110~340 min)。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术后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28例,满意复位8例。36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0个月(18~25个月)随访。36例患者术后18个月时VAS评分为(0.7 ± 0.6)分,显著低于术前[(6.7 ± 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例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3.2个月(1.5~6.0个月)。末次随访时36例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0~95分,平均90.6分;优26例,良10例。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内固定失效、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单独应用改良Stoppa或结合髂窝治疗髋臼骨折的近期疗效良好,可以安全、有效地处理同时累及髋臼前、柱的骨折。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板 骨钉 改良Stoppa入路 切开复位
  • 简介:目的探索经腋下与胸乳行腔镜下单侧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行腔镜下单侧甲状腺切除术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方式的不同,分为腋下组(83例)与胸乳组(65例)。采用Stata14.2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术中术后资料计量资料采用(x珋±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并发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腋下组患者手术时间低于胸乳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量、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下组患者皮下积液低于胸乳组(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甲状旁腺损伤、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下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显著高于胸乳组患者(Z=6.377,P=0.000)。结论经腋下腔镜下单侧切除甲状腺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检查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随着腹腔镜胰腺手术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国内部分胰腺中心已逐渐开展。钩突切除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关键步骤之一,影响着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的R0切除等,如何较好处理钩突切除仍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难点之一。目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钩突切除的方法众多,各有利弊。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总结了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前静脉优先联合右后动脉优先的方法切除钩突,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肿瘤的R0切除率。在临床实践中该优势明显,安全可行。

  • 标签: 胰腺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钩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腋下与胸乳行腔镜下单侧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行腔镜下单侧甲状腺切除术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术中采取经胸乳,而观察组术中采取经腋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在手术情况上,两组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出血量等对比无明显差异,且P>0.05;而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P<0.05。在术后并发症上,观察组发生率为7.5%较对照组22.5%明显较少,且P<0.05。结论在腔镜下单侧甲状腺切除术中,采取经腋下与胸乳相比的效果更显著,即前者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腔镜下单侧甲状腺切除术 经腋下入路 经胸乳入路 临床对比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经腋窝与胸乳腔镜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腋窝腔镜甲状腺叶切除、25例经胸乳腔镜甲状腺叶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切口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经腋窝手术时间[(129.0±17.91)min]较胸乳[(142.0±22.75)min]短,术后引流量[(61.0±43.84)ml]较胸乳[(94.0±59.46)ml]少,术后患者对切口满意度较胸乳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腋窝在处理单侧甲状腺叶疾病方面优于胸乳,美容效果较好,两种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检查 腋窝路径 胸乳路径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Miccoli经胸乳微创内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颈部开放入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68例患者,观察组34例采用胸乳微创内镜甲状腺手术,对照组采用开放颈部甲状腺手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美容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Miccoli经胸乳微创内镜行甲状腺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尤其是美容效果好,在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改良Miccoli 胸乳入路 微创内镜 颈部开放入路 甲状腺手术
  • 简介: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经髂腹股沟与Stoppa治疗移位型髋臼骨折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2005年1月—2015年8月有关经髂腹股沟与Stoppa治疗移位型髋臼骨折对照研究的中英文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及提取相关资料,运用RevMan5.0软件统计分析所有相关数据。结果纳入8项研究共63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对于移位型髋臼骨折,经Stoppa较髂腹股沟手术时间短[加权均数差(WMD)=68.29,95%CI10.52~126.05,P〈0.05]、术中平均失血量少(WMD=142.26,95%CI9.30~275.23,P〈0.05),而在骨折端复位满意率[相对危险度(RR)=0.63,95%CI0.17~2.37),P〉0.05]、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RR=0.89,95%CI0.33~2.40,P〉0.05)、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RR=0.91,95%CI0.27~3.01,P〉0.05)、术后髋关节HHS评分优良率(RR=0.52,95%CI0.25~1.10,P〉0.05)等方面两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髂腹股沟与Stoppa治疗移位型髋臼骨折均能获得基本满意的临床效果,经Stoppa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髋臼 骨折 髂腹股沟入路 Stoppa 入路 MET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及经股动脉行腹部肿瘤病变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巩义瑞康医院介入科收治的120例行腹部肿瘤病变介入治疗的患者,男66例,女54例,年龄(51.97±3.47)岁,年龄范围为44~66岁。根据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经桡动脉组及经股动脉组,每组60例。经桡动脉组使用Cordis桡动脉穿刺包行右桡动脉术,经股动脉组采用经股动脉方式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时间(手术时长、X线照射时长)及并发症(皮下血肿、动脉痉挛)发生情况。结果经桡动脉组治疗有效率[95.0%(57/60)]高于经股动脉组[8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X线照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6.6%(4/60)]低于经股动脉组[3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桡动脉行腹部肿瘤病变介入治疗的有效率较经股动脉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桡动脉入路 经股动脉入路 腹部肿瘤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