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旨在从政治信任类型、政治信任稳定性、政治信任来源等方面全方位考察当代中国公众的政治信任样态,以期从一个侧面回应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当代中国公众政治信任水平的理论论争。为此,以期望和风险为核心理论视角,以东亚民主化调查中关于中国大陆的数据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代中国公众对于中央政府的信任要高于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对于政治体系执政能力的信任要高于其为民执政意愿与品质的信任,存在着"中央-地方"与"能力-意愿"双重差序信任格局;当代中国公众对政治体系的信任更多倚重于政治体系的过往声誉与当下的表现,而不是依据是否存在对政治主体的失信惩罚机制的判断,公众的政治信任稳定性不高,比较容易因为社会事件和思想风潮而出现波动;在政治信任来源方面,公众对政治体系治理绩效的感知和儒家文化传统会影响公众的政治信任,但是,公众对政府治理绩效的评价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力度更大,是公众政治信任的主要来源。基于上述统计结果,发现学界对政治信任的粗线条或"省略式"测量是造成政治信任水平测量结果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政治信任 期望 风险 治理绩效
  • 简介:县级政府承担了我国绝大部分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责任,县级也是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最终落脚点。本文运用1994—2009年中国县级社会经济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那些财政自给能力弱、财政努力程度低的县级地区获得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表明促进财政均等化是中央向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基本目标;2002—2009年期间,那些教育供给水平低的县级地区获得了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表明相比于分税制初期,近年来中央政府开始关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素。研究还发现,县级经济发展水平、政府人员规模与财政转移支付正相关,表明"经济效率"和维持地方政府的正常运转也是中央政府在转移支付分配过程考虑的因素。本文的发现对推进我国转移支付制度顶层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未来的改革应强化转移支付的积极效应,同时降低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 标签: 财政转移支付 影响因素 财政均等
  • 简介:近年来,重庆图书馆参与“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和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海外资料搜集工作,续从台湾、英国、美国购买到珍贵的档案史料。其中,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罗斯福总统图书馆等收集到数以千计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图片,绝大多数为世人罕见。这里,我们从收集到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典藏图片中,选登一小部分,以飨读者。

  • 标签: 美国国会图书馆 重庆图书馆 中国抗战 档案史料 图片 典藏
  • 简介:抗日战争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抓住时机,派遣大批军政人员进入东北地区,让开大道,占领两厢,深入开展党组织和根据地建设,加强宣传,统一思想,动员群众,最大限度利用美苏蒋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争夺东北的进程中,逐步占据优势,为最终夺取东北,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 标签: 政策策略 东北 抗战胜利初期
  • 简介:在如此恢宏的家国情怀面前,其他的一切都渺若尘埃。因此,你怎可能感受不到中国人性格中的那份炽热,你怎能不被他们的热情感染,而你又怎能不去捍卫这份荣耀。没有什么比盲目的反思更为有害今天的中国互联网上有太多拐弯抹角或阴阳怪气地丑化和矮化中国人的段子在日夜不停地流传,似乎'中国人有劣根性''中国很差劲'已经成为一种全民的普遍共

  • 标签: 中国年轻 了解国家 互联网谈谈
  • 简介: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从分配方式、分配主体、分配尺度、分配原则等四个方面发展了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

  • 标签: 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 创新
  • 简介:传统戏剧是华北乡村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抗战初期,当八路军剧社将红军初期的艺术作品带到华北前线时,华北民众对这些新的艺术形式一时难以完全接纳。为了动员民众抗战,部队剧社以创作演出反映根据地军民斗争建设实际为主要原则,以在新的作品中汲取乡村社会传统文艺因素为切入点,在吸收新的创作演出人才的基础上创作了一大批深受敌后民众喜爱的戏剧剧目。这些剧目不仅在激发民众的民族意识、动员全民族参加抗战、推动根据地各项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在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推进艺术的大众化和民族化方面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八路军剧社通过戏剧形式动员民众的实践经验对于今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不乏借鉴意义。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戏剧 民众动员 军队剧社
  • 简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评估体系,是有针对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现实需要,也是保证和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路径与制度创新研究的客观需要。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评估体系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认真处理好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之间的辩证关系,妥善处理好维稳和维权、活力和秩序的关系是当前理论研究和政法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出发,通过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正义观发展的历史进程,深入把握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的重大意义。

  • 标签: 公平 秩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正义观
  • 简介:发展主义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转型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由于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二元悖反,发展主义也带来了社会转型各领域的失衡。在这种形势下,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推进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

  • 标签: 发展主义 以人为本 社会转型
  • 简介:信息全球化时代,社会形象决定着社会认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形象的内涵与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辩证关系。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考其社会形象的塑造,可从不同维度为其提供“应然”形象标准、“必然”形象标准、“类”形象标准,在多维度标准的引导下塑造一个美好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象。

  • 标签: 当代中国 社会形象 社会认同 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简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是指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原理,即立场、观点和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无论是从立场、观点、方法,还是从实践结果,都与“马克思主义”相异。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存在诸多合理成分,但这些合理成分与马克思主义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中国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不应包含“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合理成分”。但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需要深入研究借鉴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合理成分在内的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借鉴
  • 简介:中国社会当前正处于迅速转型时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转型路径正在经历着由发展主义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发展主义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二元悖反,发展主义也带来了社会转型各领域的失衡,在这种形势下,需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野来推进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

  • 标签: 发展主义 以人为本 社会转型
  • 简介:中国梦”是强国梦和富民梦的统一、是国家梦和个人梦的统一,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和原则.“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后备力量,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中国的繁荣富强紧密结合在一起,用“中国梦”来引领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 标签: 中国梦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所以现代化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的现代化,即现代化建设不能没有文化的现代化建设。文化现代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在明确其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深知其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面临社会转型和变迁的新形势下,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文化现代化建设.更有必要坚持在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建立健全文化发展评价标准。

  • 标签: 文化 现代化建设 文化现代化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体现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改革开放的强烈意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作出了深刻阐释和解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所提出和阐释的新思想与新观点,既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也体现了同中华文化的融合与贯通。

  • 标签: 习近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 简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时代命题。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卓越的贡献:重新确立和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理性路径;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动力机制;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政治保证;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根本方向。

  • 标签: 邓小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 实事求是 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
  • 简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多党竞争的情况下长期执掌政权,在人民行动党的领导下新加坡经济繁荣发展、政治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环境优美、政府清正廉洁。究其原因在于人民行动党执行了朴素的为民服务理念、广泛的为民服务举措、密切的联系群众长效机制,这些成功经验对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很多启示意义。

  • 标签: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 长期执政 群众路线教育 启示
  • 简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是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一是需要把握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挑战,从全球的视角来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这既是塑造全国人民共同理想的过程,也是实现国际话语权的过程;二是要立足中国特色,把中国自己的故事讲好、讲清楚。只有在实践中把这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 标签: 全球视角 中国特色 培育 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简介: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认同是指中国社会的广大人民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积极接受.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能有效实现文化传播和文化接受,克服文化认同障碍并促进文化认同.文化认同的隐性建构,有赖于大众化的精神产品、新媒体的社会传播以及多介质的价值体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