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0 个结果
  • 简介:单音物象名词的直接缀合,是诗中频繁出现然而至今尚未引起人们足够注意的语艺形式。这种形式从一个方面表现出杜甫的艺术创造精神。本文探讨了这种缀合的结构类型、特征和艺术效应,指出两个单音物象名词的并置、叠加是诗意象建构的一种最简约的形式。这种形式扩大了诗歌的容量,使诗歌呈现出简约丰关、朦胧浑厚等多种艺术效果。诗风格的形成与此有相当关系。

  • 标签: 杜诗 单音名词 缀合 艺术
  • 简介: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诗篇是我们文学遗产中最宝贵的一部分。他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及汉魏以来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以他的鲜明立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形色多样、韵律

  • 标签: 诗歌内容 黄庭坚 《诗经》 杜甫 文学史 诗人
  • 简介:杜甫的诗歌中使用了大量的叠音,这些叠音明显比单音具有表现力,用在对仗句中比用在单句中又更具表现力。老充分挖掘和运用了汉语这一特点,使叠音对仗在他的诗歌中发挥了独特的功能:喧宾夺主功能,叠音成了诗句意境和情感表达的重心;词性变异功能,叠音与组成叠音的单音词性有别;多向延伸功能,不同的叠音相对仗可以引导读者向不同的方向联想。

  • 标签: 杜甫诗歌 叠音对仗 喧宾夺主 词性变异 反向延伸
  • 简介:本文从诗歌创作体例的创制发展、艺术风格技巧的开拓创新两个方面着手,分析了审言对杜甫的深刻影响。

  • 标签: 杜审言 杜甫 影响
  • 简介:诗自然意象中的道德伦理之思牟瑞平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家,儒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和“天地君亲师”的伦理意识是其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杜甫高洁纯真、宽厚慈爱的品性人格,古往今来,无人能出其右;其忠君爱国的浩然胸怀和忧时伤民的深邃情感...

  • 标签: 自然意象 道德伦理 杜诗 杜甫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伦理道德
  • 简介:石驼联中民办老师秀国,在1982年初夏的一个大白天,放着大门不走,莫名其妙地爬上了学校的西墙,并且从高高的西墙头上翻到了外面。至于发生的这起爬墙事件,一说这是神经病的前期征兆,秀国已经开始有些神经不正常;再一说是他让鬼领了路,不然,好端端的一个青年,还是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尽管是民办,大白天的不去走正道,冒冒失失地去爬墙头?

  • 标签: 西墙 法全 谢瑞 人民教师 王建业 王校长
  • 简介: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中“扬李抑”的观点遭到了许多人的诟病。本文从郭沫若对诗歌的艺术取向出发,分析他为什么会“扬李抑”。郭沫若是一位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学者,他受司空图《诗品》的影响,推崇“雄浑”与“冲淡”的诗风。强调诗歌的抒情性。李白诗风清新俊逸,诗歌不拘于形式束缚,正符合郭沫若的审美取向。杜甫创作以“诗律细”的律诗为主,显出沉郁顿挫的诗风。因此,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有“扬李抑”的倾向。

  • 标签: 郭沫若 李白 杜甫 扬李抑杜
  • 简介:杜甫在成都所作的诗歌给我们展现了唐代成都优美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为研究成都的历史地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从他的描述中可以发现,唐代成都不但经济发达,而且还保持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 标签: 杜诗 成都 历史 地理
  • 简介:《诗源辩体》是明代学者许学夷研究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变化,分析各种诗歌体式源流,并深入探寻其艺术规律的一部大型诗话著作,对于丰富我国诗歌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中对诗的研究,尤为深刻而精到,它

  • 标签: 杜诗 诗歌体式 探寻 许学夷 诗歌理论 诗话
  • 简介:诗详注》与古典诗歌注释学之得失蒋寅诗自宋代王洙编集传世,注释评选之家蜂起。宋人尚学矜博,广引书证用例.为诗注解初奠基础。明代上承宋风,治诗者良多,著作亦颇夥。虽研讨未深,然涉及面甚广,并趋于专体研究。降及有清,学术空气严肃,经清初大儒朱鹤龄...

  • 标签: 《杜诗详注》 古典诗歌 注释学 《文选》 《论语》 《玉台新咏》
  • 简介:从汉朝对毛诗的解释开始,义理、考据、辞章就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范式,但三者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仇兆鳌的《诗详注》,较为严格地区分三者,将解释诗内涵(义理)、考证诗出处(考据),解说诗章法(辞章)融为一体,集前代注之大成,为全面评价诗做出了贡献,可称传统批评范式的典范。本论文阐释了仇兆鳌在这三个方面的贡献。

  • 标签: 杜诗批评 义理 考据 辞章
  • 简介:双重经验在本文的讨论中,是指具有在两个国家或地区居留与生活的经历,对两地都具有深刻的印象与审美体验,并且能在他们的文艺创作中具体地体现出来。居留的期限不能过短,不然难以产生刻骨铭心的本土情怀,一般性的或蜻蜓点水式的游记不能列入双重经验的范畴,必须是能够沉淀为文本的审美意识与形式结构的基型。作家所积累的双重经验,往往成为他们的双重视角,甚至多元的视角、声音、面向,避开了单向或单声的写作,不只扩大了他们的艺术视野,同时建构了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

  • 标签: 经验 诗文创作 杜运燮 审美体验 文艺创作 审美意识
  • 简介:笔者将《诗解》中诗文本与七种宋、清两代注进行比勘,进而从学术路向的角度把握《诗解》与当时注书传统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尽管金圣叹的诗歌分解在当日既为日渐盛行的考据学风所质疑,又为诗学理论内部的走向所冲击,但其分解本身却蕴含着的突破的契机——关于审美态度、文学观念等一系列问题的变动。金圣叹的诗分解不仅受八股时文起承转合——这一学界已经广泛讨论的形式层面的影响,其“代圣贤立言”的内质同样渗入了他的诗解中。因之,金圣叹读解诗有两种方式相互参照、发明着,每一种后面都隐藏着另一种:感性阅读使理性分解免于堕入机械牵合的泥淖,而理性分解则使感性阅读呈现合理的逻辑。从阐释方法历史演变的角度予以衡量,则理性的形式分解是金圣叹提供的更具创新意义的命题,更多地包含着金圣叹个人所追求的说诗旨趣,其中显示了金圣叹对于诗审美地把握的可能性。正是这种可能性使他的诗歌阐释通向了文学阅读最本质的共同性主题。

  • 标签: 《杜诗解》 代圣立言 自我作论 感性阅读 理性分解
  • 简介:一、运燮、奥登与轻体诗在运燮40年代的作品中出现了一类被称为“轻体诗”或者“轻诗”的诗歌,幽默、轻快,与同时代诗人严肃、沉郁的诗风迥然有别,而且它们经常有打趣或嘲讽“感伤”、“抒情”的内容,带有“元诗”的性质。“轻体诗”虽然不是运燮创作的全部或主体,但从整个40年代诗歌版图来看,它们无疑是他最有特色的一类作品。

  • 标签: 杜运燮 诗歌 “重” 40年代 作品 奥登
  • 简介:西关程家擅丹青,尤以画牡丹名世,其画宇内风行。而其书法,笔墨精妙,其态道丽、其意幽闲、其力劲骏,尤其隶书,整整斜斜曲尽其态,蚕头雁尾,笔势颖脱,韶媚可爱,峻挺雄秀。取幅观之,若孙武行兵,操演宫娥于丹墀也。严阵以待,旌旗井然;使人读之,荡气回肠,撼乎心,震乎胆,激乎情也。

  • 标签: 书法作品 笔墨 书画家 隶书 笔势 于丹
  • 简介:在经过近三年艰苦的写作及修订之后,向志柱推出了他的首部学术专著———《胡文〈胡氏粹编〉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第一版)。其实,在此之前,他已陆续以论文的形式,把诸多章节先行发表于《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文献》、《中国典籍与文化》、《明清小说研究》等10多种重要学术期刊,并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等转载和摘要,又先后获得2007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立项和2008年度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可以说,他的研究及其成就已在学术界有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众所周知,自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以来,古典小说研究日趋学科化,并且臻至成熟的自觉状态,

  • 标签:
  • 简介:2013年9月20日,著名女书法家翁月先生因病在汉口医院去世,享年九十岁。一个月后,2013年10月20日清晨七时许,武昌龙华寺为翁月女居士做超荐法事,空灵的梵呗声穿过茂林修竹,袅袅飘散在蜿蜒的蛇山脚下。

  • 标签: 女书法家 怀念 龙华寺 法事 梵呗
  • 简介:王微究竟应该感到失意还是得意呢?她身为娱乐圈大牌红星的日子,委实太长了。从明朝万历末年到天启年间,再到崇祯初年,那幅晚明士人分花拂柳、醉吟风月的行乐长卷上,时时能看到王微的身影。她浪游杭州、南京、嘉定的足迹,牵连起董其昌、陈继儒、钱谦益、谭元春、许誉等一大串文化名人——他们有的跟她是诗文之交,有些则有或深或浅的情缘。

  • 标签: 谭元春 王微 诗文 文化名人 娱乐圈
  • 简介:学界对诗“诗史”精神的认识,一般包含两重含义:能反映重大历史事件,能补史书之阙;某些反映个人家庭生活的作品亦能折射时代的心理特征。本文认为,它还应该有第三重内涵:通过反映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精神风貌,再现真实具体的历史;杜甫论人也如史迁论人,有不附时议、敢于坚持己见的勇气。写人的史家风范,使诗“诗史”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

  • 标签: “诗史”精神 史家风范 杜甫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