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在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发展下,我国药品行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许多上市后药品公司开始面临不同问题,甚至会对全民用药安全造成直接威胁。与此同时,药品的风险管理逐渐成为社会重点关注话题,只有全面展开整体管理,特别是药品行业,才能保障上市后的药品具有较高安全性,以实现全面监测管理等。本文主要对如何通过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进行研究,以促进药品风险管理。

  • 标签: 上市 药品 安全性监测 药品风险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药物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 方法: 选取 2015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艾滋病患者 150 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办法进行患者分组,其中对照组( 75 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 75 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增加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和两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与生存质量。 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之后药物依从性和生存质量数据对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结论 : 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药物依从性与生存质量,临床疗效较好, 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艾滋病 药物依从性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性使用护肝药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 随机在2018年3月—2019年12月选择120例在我院接受护肝药预防治疗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将其随机进行分组,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对照组仅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抗结核药物同时使用护肝药治疗。追踪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随访后肝损害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随访6个月后发生转氨酶异常的发生率为25.00%,对照组在随访6个月后发生转氨酶异常的发生率为55.00%,观察组随访后肝损害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的要低,差异(p<0.05),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 预防性使用护肝药可以有效的降低在使用抗结核药物期间发生肝脏损害的现象,生活质量逐渐呈上升趋势,值得各大医院临床的借鉴与利用。

  • 标签: 预防性 护肝药 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镜下药物注射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9月接受的64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案例为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性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的是胃镜下药物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案例的具体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3.75%和75%,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几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出血停止时间、疼痛停止时间、住院时间等少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案例实施胃镜下药物注射治疗,可以提升整体治疗优势,缩短康复时间,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胃镜下药物注射 消化性溃疡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医院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和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9月到2022年9月收治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患者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进行药学干预前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进行药学干预后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比较两组患者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药学干预,能够保证医院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和效果良好,可以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率提升,并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 标签: 药学干预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合理性 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了解遵义市红花岗区2015-2017年死因监测报告工作的漏报情况,分析漏报原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死亡漏报,提高死亡报告率,以便准确估计全区死因监测点居民死亡率,准确描述全区不同地区、不同特征人群的死亡水平。结果2015-2017年居民死亡漏报率7.54%,2015-2017年居民粗死亡率为5.20‰,较正死亡率为5.62‰。

  • 标签: 死亡 漏报 较正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单纯产前母亲因素高危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评价社区高危儿管理效果。方法:收集无锡梁溪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7年出生管理的存在产前母亲因素高危儿 56人,随访跟踪至 24月龄,测量其身高、体重,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及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对于生长偏离的高危儿进行营养干预。结论:产前母亲因素高危儿生长发育 3月龄体重有明显的追赶性生长,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儿肥胖超重发生率升高。经社区高危儿管理干预,对高危儿生长偏离有显著的预防效果。

  • 标签: 产前母亲因素,高危儿,生长发育监测,社区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省各大消毒供应室灭菌器的配置状况,调查其现状及其效果,做相应分析,作为今后研究的相关资料。方法:选取我省多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基层医院,私立医院以及三甲医院等医院的灭菌器配置种类,规格,数目,以及监测状况等。结果: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各个医院消毒供应室灭菌器的配置是很不规律的,有的多有的少。一些比较基层的乡镇医院有关的灭菌器比较少,并且质量不太好,没有合理的使用相关设备,进行相关检测的次数和时间比较少,此外没有按照相关要求使用指示卡。一些三甲医院的灭菌器数目比较多,并且相关监测进行的也比较多。结论:在今后要加强灭菌器的使用数目,提升质量,合理的进行相关检测,使医院物品更加的无菌,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的状况,更好的服务广大患者【 1】。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室 灭菌器配置状况 基层医院 三甲医院 效果监测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监测的价值。方法: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66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从2016年开始此次研究,期间,对患者进行分组实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不同监测方式,研究于2018年2月结束。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电图监测,观察组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统计得知观察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快速发现患者有无心律失常的可能,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有助于预后工作的开展,提升了冠心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监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经膀胱腹内压监测在术后重症患者预后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54例术后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监测与护理,观察组进行经膀胱腹内压监测与护理,比较两组的监测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监测效果与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较对照组优,具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经膀胱腹内压监测 术后重症患者 预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分级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对于降低药物外渗损伤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3-2020.3科室接诊的120例静脉输液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分级护理干预)各为60例,将两组静脉输液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静脉输液中分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药物外渗损伤风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静脉输液 分级护理干预 药物外渗 输液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2015-2020年丽江市疫苗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估该市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状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5-2020年所有疫苗AEFI报告个案和接种剂次数,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AEFI发生率。结果 全市报告发生AEFI的疫苗有27种,共报告个案818例,年均报告发生率为32.38/10万剂,以一般反应为主,无接种事故、疫苗质量事故报告。DTaP、MR、MPV-A疫苗AEFI报告病例数较多,非免疫规划疫苗报告发生率居高。男性发病高于女性,1岁内儿童报告数较多,发病集中在夏秋季。结论 全市AEFI监测系统运行良好,监测敏感性较高,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接种安全性较高,以一般反应为主,严重异常反应偶有发生,应加强对监护人接种知识宣教和接种人员业务培训,以此减少AEFI发生情况。

  • 标签: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疫苗 监测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抗生素耐药性在医学检验中的监测与应对策略,并提出了相关的关键思考点。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医疗实践的可持续性。我们首先介绍了抗生素耐药性的基本概念和现状,随后重点讨论了医学检验在抗生素耐药性监测中的重要性。我们强调了医学检验在早期诊断和治疗选择方面的关键作用,为有效管理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持。

  • 标签: 抗生素耐药性 医学检验 监测 应对策略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中耳炎患者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抗菌药物耐药性。方法:将90例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慢性中耳炎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耳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病原菌,并测定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90例患者中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出病原菌85株,检出率为94.44%,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9株,革兰阴性杆菌32株,真菌5株;主要病原菌种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色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氯霉素等抗菌药物耐药性比较高,铜绿色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氯霉素、替卡西林等抗菌药物耐药性比较高。结论:经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可知,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色假单胞菌是慢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原菌,深入分析抗菌药物耐药性,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以此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中耳炎 耳道分泌物 细菌培养 抗菌药物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