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收治的80例严重创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做详细收集、整理及分析。结果本院对这80例严重创伤患者急诊中,成功抢救脱险的患者有78例,死亡患者有2例,急诊救护率为97.5%。结论急诊急救严重创伤患者,应当由医院制定一套应急方案,以应对临时所需;同时为护理工作人员设定一个工作目标,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此为基础,协调医生、患者正确有效的急救,强化院前、院中、院后的护理监护,以期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护率。

  • 标签: 严重创伤患者 急诊急救 护理措施 应急方案 救护率 护理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草乌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的抢救方法。方法试验对象来自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19例草乌中毒致严重心律患者,对其实施综合抢救。对比抢救前后血肌酐水平、心律失常好转情况和抢救成功率。结果经抢救,血肌酐恢复正常水平,心律失常症状明显好转,跟抢救前对比,差异显著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抢救成功,占94.74%,均治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草乌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给予早期积极抢救,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草乌中毒 严重心律失常 抢救
  • 简介:摘要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胸心外科常见的一种诊疗措施,其目的是引流胸腔内渗血、渗液及气体;重建胸腔内负压,维持纵膈的正常位置;促进肺的膨胀,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胸外科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7例胸部损伤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回顾性的临床护理分析。结果经过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和围手术期护理,48~72h拔管,10~14d全部治愈出院,未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胸部损伤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疗效好,需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

  • 标签: 胸部损伤 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不同外科方法治疗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后伤口不愈的效果。方法择取在我院行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后发生伤口不愈的58例病人为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这些病人列入实验组(30例)、参照组(28例),参照组应用常规外科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双侧胸大肌肌皮瓣边缘松解平移术进行治疗,评比两组治疗效果、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及再次手术率等情况。结果与参照组病人的治疗情况相较,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显效率更高,引流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缩短(P<0.05)。结论采用双侧胸大肌肌皮瓣边缘松解平移术对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后伤口不愈的病人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且有助于缩短伤口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

  • 标签: 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 术后伤口不愈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肺结核是最常见的胸部疾病之一。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在肺结核病诊断过程中,放射诊断是仅次于痰检诊断的主要方法。胸部CT扫描技术检查具有清晰、可长期保存、利于前后对比等优点,是诊断肺结核、观察治疗效果及病程演变的重要手段,肺结核的影像检查方法在我院有常规普通X线胸片、CT、HRCT、DR等检查方法,目前胸部CT扫描检查在肺结核的诊断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标签: 胸部CT扫描 肺结核 临床应用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DR系统胸部摄片在铁路职工体检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成都铁路局(包括峨眉车务段、成都客运段、西昌机务段、成都电务段、成都北车辆段、成都高铁工务段等)在成昆铁路沿线的2079位职工批量体检DR胸部正位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2079位铁路职工进行DR胸部正位片中,胸部未见明显异常结果1944例,占93.5%,胸部出现异常结果135例,占6.49%。结论DR系统(数字化医用诊断X线机)DR胸部正位摄片应用于体检中具备有操作方便、节省时间、清晰的分辨率,辐射剂量小等特点,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DR系统 胸部摄影 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常规手术器械在胸腔镜辅助加小切口手术治疗胸部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12年6月应用常规手术器械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完成胸部手术67例。其中包括自发性气胸肺大泡缝合结扎;包裹性积液粘连分离、肺表面纤维板切割剥脱;纵隔肿瘤切除;食管平滑肌瘤剥离;食管裂孔疝修补;肺周围性良性结节病灶切除;早期肺癌肺叶切除。所有手术操作均在胸腔镜和小切口辅助下应用常规手术器械和自制推结器完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112±78)min,术后引流(110±48)ml,术后切口疼痛明显减轻,全组均于术后第一天下床活动,全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17d。并发症包括自发性气胸肺漏、肺部感染、部分肺不张、胸腔积液,均经治疗后痊愈。中转开胸4例,原因为出血、自发性气胸肺大泡反复缝合结扎仍广泛肺漏、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侵蚀肺动脉血管难以剥离。52例患者随访7月~6年,随访率78%,无远期死亡,无切口明显疼痛,无气胸及肿瘤复发,无胸腔积液及肺不张。全部患者恢复体力及日常生活。结论胸腔镜辅助下采用常规手术器械进行胸部疾病的手术治疗,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具有疼痛轻、恢复快、出血少等优点,还可以大大减少医疗设备的投入,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缩短胸部手术的微创化过程,扩大胸部微创手术的适应症,尤其适应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及基层医院。

  • 标签: 胸腔镜 常规手术器械 胸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出血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胸部CT诊断影像表现,进而加强对此并发症的辨识。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颅内出血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胸部行CT诊断,且对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并发两下肺坠积性肺炎患者20例,并发右下坠积性肺炎患者6例,并发左下肺坠积性肺炎患者4例。所有患者中侧胸腔均出现少量甚至中量的胸水同时伴有少量的胸膜反应。结论作为颅内出血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坠积性肺炎可通过胸部CT检查明确其范围,进而更好的指导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治疗。总之,胸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比较高对治疗并发坠积性肺炎意义重大。

  • 标签: 颅内出血患者 并发坠积性肺炎 胸部CT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胸部CT和X线平片在儿科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2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106例肺部疾病患儿的入院X线片和CT检测结果,比较分析X线与CT检出结果以及检查征象表现的差异。结果CT检出率为97.2%,显著高于X线检出率81.1%(P<0.05)。结论在临床儿科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中,CT检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度,能够降低误诊、漏诊的发生率。

  • 标签: 胸部CT X线 儿科肺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术中、术后,研究组的MAP、HR、SBP、DB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的清醒时间、吸入麻醉药剂量、麻醉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全麻 硬膜外麻醉 胸部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旁肺部超声联合胸部CT在重症肺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因怀疑重症肺炎收入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共123例,最终确诊64为重症肺炎。其中,将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诊治过程中只做胸部CT检查的重症肺炎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诊治过程中使用胸部CT联合肺部超声检查的重症肺炎患者32例作为实验组。研究肺部超声联合胸部CT是否可减少重症肺炎患者在ICU的住院时间、住院期间进行胸部CT检查的数量及是否降低重症肺炎的死亡率。结果通过64名重症肺炎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只做胸部CT检查评估病情和胸部CT联合床旁肺部超声动态评估病情的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入住ICU的住院时间、胸部CT检查的数量均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经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ICU住院期间研究组死亡5人,对照组死亡6人,两组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床旁肺部超声联合胸部CT在重症肺炎诊治中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在ICU的住院天数,同时可以减少患者外出行胸部CT检查的数量。

  • 标签: 床旁肺部超声 重症肺炎 胸部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特点。方法收集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患者的MSCT图像,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和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SFT表现为分别位于肺门和胸壁的孤立结节,边缘光整,动态增强扫描明显强化,CT值最大可达150HU以上。结论SFT是一种罕见的间叶性肿瘤,MSCT表现为边缘光整、血供丰富的孤立性结节。?

  • 标签: 胸部 孤立性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上新出生的婴儿发生吸入性肺炎后胸部X线的影像学特征,为进一步查明病因并合理有效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92例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者胸部X线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依据患者胸部X线的影像学资料讨论其发病原因及疾病诊断。结果8例患者X线结果显示为右侧气胸,35例患者X线结果显示为肺纹理增粗,10例患者X线结果显示为叶间积液,20例患者X线结果显示为斑点(片)状阴影,9例患者X线结果显示为右上大叶性肺炎,10例患者X线结果显示为阻塞性肺气肿。结论综合分析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胸部X线的影像学资料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也有助于判断疾病程度及预后情况,是一种重要有效的疾病诊断辅助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吸入性肺炎 临床 胸部X线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探查术在胸部刀刺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49例胸部刀刺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有开胸探查指征,入院后均行胸腔镜探查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胸腔镜手术治疗或中转开胸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4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痊愈出院,其中2例患者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4.1%。手术平均时间为(68.4±10.7)min,胸内引流平均积血量为(642.7±35.6)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1±1.1)d。术后无伤口感染及胸部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发现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胸腔镜探查术在胸部刀刺伤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胸部刀刺伤 胸腔镜探查术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诊断对胸部肿瘤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1月到2012年7月收治的72例被确诊为胸部肿瘤的患者进行分组,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人数均为36例,观察组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照组则采用B超定位下经皮胸部肿瘤活检,主要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以及病理诊断明确率。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较之对照组而言,其穿刺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少、病理诊断明确率更高,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并发症比较少,安全且准确率高。

  • 标签: CT引导 B超定位 胸部肿瘤 诊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在胸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6例胸部创伤患者,采用胸腔镜进行手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其中23例患者行电视胸腔镜手术,3例患者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在36-121min,平均手术时间为56±9.5min;术后24h患者的胸腔引流液为150-310ml,平均引流液为250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时间为1-3天,平均放置时间为2.3天;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为6-22天,平均住院时间为8.6天;对26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中等以上的胸腔积液,无再次进行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恢复均较好。结论胸腔镜对于胸部创伤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部创伤 胸腔镜手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部肿瘤放疗后致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6年4月间收治的52例胸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重点,其均接受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相关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检验证实,胸部肿瘤放疗后致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出现与患者年龄、性别等不存在任何关系,与患者是否接受过化疗、V20、V30、MLD等基本的因素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结论致患者接受胸部肿瘤放疗后出现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因素多种多样,应该在制定放疗计划的时候,准确判断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降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概率。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疗 肺损伤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R与CT检查在闭合性胸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6月期间诊治的闭合性胸部创伤患者中抽取85例作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DR、CT检查,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CT在肺挫伤、肺不张、肺撕裂伤、气胸、胸腔积液上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DR(P<0.05),而两者在肋骨骨折和皮下、纵膈气肿上的诊断准确率之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R与CT检查在闭合性胸部创伤中的临床诊断中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医疗诊断工作中可联合使用。

  • 标签: DR CT 闭合性胸部创伤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肺结核复查中应用多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院复查的216例肺结核患者分配到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108例患者行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低剂量组108例行低剂量CT扫描,对比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CT扫描的疗效效果与图像质量。结果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肺窗薄层多平面重建图像质量、扫描肺窗图像质量、软组织窗图像质量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有效剂量、剂量长度值、CT容积剂量指数指标低于常规剂量组,对两组进行计量值进行记录。结论肺结核复查中应用多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能够获得与常规剂量扫描相近的肺窗图像质量,又能够减少胸部CT扫描的辐射剂量,提高了肺结核复查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部CT和X片在头胸复合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共收治的120里头胸复合伤患者,对其分别进行胸部CT及X片检查,统计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经过对比分析,意识障碍患者和意识清醒患者经CT检查肺部感染、创伤性湿肺、肺挫伤以及液气胸的检出人数均高于经X线检查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X线均能检测初胸部骨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CT在检测头胸复合伤患者的检测结果均优于X片,尤其适用于意识障碍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 标签: 胸部CT X片 头胸复合伤 应用价值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