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疗效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4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需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估疼痛评分、对比术后护理康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为60.00%;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对照组为37.50%,两组各数据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术后恢复更加快速,使患者对护理更为满意,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 快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宫颈预处理对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效果的临床效果,为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1月到2017年12我院收治的经过确诊后的76例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n=38)和研究组(术前预处理组,n=38),对照组患者于术前进行常规术前准备,研究组患者于术前进行术前预处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指标、临床疗效与术后安全性评分。并对其对比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经期恢复时间、术后经期周期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水平较术前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无宫腔粘连情况出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而言,术前预处理可以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粘连的发生,为子宫粘膜下大肌瘤的临床治疗奠定基础,值得临床上普遍推广。

  • 标签: 宫颈预处理 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 子宫黏膜下大肌瘤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其息肉复发的情况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1月到2017年12我院收治的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患者81例,根据患者术后的处理方式将其分为3组,即对照组(n=27),安宫黄体酮组(n=27),曼月乐组(n=27),对3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及异常子宫出血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曼月乐组的复发率(3.7%)明显低于安宫黄体酮组(14.8%)及对照组(1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曼月乐组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进行曼月乐治疗,可以显著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明显改善异常子宫出血及痛经的情况,提高患者的术后满意度,为降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息肉复发的发生率奠定基础。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息肉复发 术后随访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于豌豆骨X线摄影特殊体位设计中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患者为30例,在2018年7月-2018年10月期间进行腕部CT检查,将上述参与研究的患者自由组合后分为两组,即青年组与老年组,分别对上述患者进行CT检查之后的重建并从腕部图像的结果中监测出医师(A、B)以及高级放射师(C)对于患者豌豆骨侧位所进行的最佳观察投影角度,之后对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性进行统计,并对后期的数据进行统计以及分析。结果经过临床研究后发现,2名医师与高级放射师在检测数据的结果上没有显著性差异,都是24.42+3.43°作为豌豆骨侧位X线投影患者的最佳角度,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患者对于效果的满意度也较高。结论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于X线摄影体位设计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对患者的病情通过二维以及三维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检测,还能够完善X线摄影技术的实际临床作用,因此,该种技术适用于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推广。

  • 标签: CT图像后处理技术 腕部 豌豆骨 X 线摄影 特殊体位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腹膜破裂对手术的影响及处理。方法选取我院50例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分析腹膜破裂对手术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其中44例患者手术成功,6例患者由于术中腹膜破裂,中转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同手术期,不同位置腹膜破裂患者的手术时间、中转率无明显差异,P>0.05;同位置手术早期患者手术时间、中转率高于手术中期及晚期,P<0.05。结论腹膜破裂对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效果有重要影响,手术过程中腹膜前空间的建立是决定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是否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腹腔镜 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腹膜破裂 影响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器械处理应用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的价值。方法2017年1月-6月本院未开展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时的护理人员14名为对照组,另以2017年7月-12月本院开展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时的护理人员14名为实验组。分析两组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发生情况,比较感染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0%、感染发生率为0.0%,比对照组的21.43%、28.57%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手术结束时以及手术开始前的手术器械采样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手术室器械处理中积极采用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措施,可显著降低护理差错以及感染的发生几率,提高手术器械消毒效果,建议采纳。

  • 标签: 手术室 消毒供应室 器械 一体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常见并发症,并就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并发症预见性干预措施为干预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行同类型手术治疗的患者49例为对照组,就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手术区域血肿及感染、肠梗阻、尿潴留、复发等,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术期实施相应的并发症预见性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围术期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

  • 标签: 腹股沟疝 腹腔镜 并发症 预防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口床准备及二期缝合处理造口皮肤黏膜深部分离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造口皮肤黏膜深部分离患者,参照组对患者实施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对患者进行伤口床准备以及二期缝合造口治疗。结果参照组治疗有效率差76.67%低于观察组的95%,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感染以及造口轻度狭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皮肤黏膜深部分离患者进行伤口床准备以及二期缝合处理造口效果理想,有助于回缩造口黏膜向上提拉,缝合固定,有效处理造口皮肤粘膜分离后回缩产生渗漏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二期缝合处理 伤口床准备 造口皮肤黏膜深部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氧液预处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胃癌手术围术期心脏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拟行全麻下胃癌切除术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年龄60~80岁,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0),C组(高氧液组)与O组(对照组),两组患者麻醉管理均一致,其中C组采用高氧液10ml/kg在麻醉诱导前30-40min输注完毕;对照组在同一时点采用等量的生理盐水输注。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24h、采集中心静脉血标本,测定肌钙蛋白I(cTnI)、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并在术后3天内采用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心电图的变化,记录患者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TnI水平、CK-MB、hs-CRP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且组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血清cTnI、CK-MB、hs-CRP较术前水平都显著升高,高氧液预处理组在术后24h血清cTnI水平、CK-MB及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相比,高氧液预处理组术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氧液预处理能够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血清cTnI、CK-MB、hs-CRP的水平,减少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心脏保护作用。

  • 标签: 高氧液 老年冠心病患者 胃癌手术 心脏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为主要对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致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特点与处理方法进行深入探究。方法探究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间在我院治疗心血管病的患者200例作为探究主体,总结患者发生的急性低血压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护理方法及预防措施。结果参与本文探究的200例患者中,11例患者发生急性低血压症,其并发症发生率为5.50%(11/200),且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全部恢复,1例患者恢复时间超过1h,0.5h-1h之间恢复的患者为7例,30分钟以内恢复的患者为3例。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介入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急性低血压症,应及时发现,并实施有效的处理措施,从而使患者的急性低血压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

  • 标签: 心血管病 介入治疗术 急性低血压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导管周围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鉴别与处理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30例导管周围乳腺炎(PDM)和肉芽肿性乳腺炎(G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导管周围乳腺炎21例,肉芽肿性乳腺炎9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认,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病理诊断特征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者的差异,并分别进行治疗与处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导管周围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患者经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导管周围乳腺炎的患者病理诊断以乳管扩张、浆细胞浸润的特点为主要表现,而肉芽肿性乳腺炎则多以小叶为中心,叶内合并多种炎细胞浸润的特征为主要表现病变。两种不同类型的患者经临床处理均痊愈,无1例进行乳房全切。结论对导管周围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患者要以病理诊断为鉴别依据,并给予合适的处理方法,以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导管周围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 临床鉴别 处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后(PICC)机械性静脉炎和过敏的预防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40例PICC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加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及过敏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人数为9例,少于对照组的28例,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2.85%,低于对照组的40.00%;观察组过敏人数为7例,少于对照组的19例,观察组过敏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7.14%,并且P<0.05,对比差异明显。结论对PICC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及程度,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的过敏率,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 机械性静脉炎 过敏 预防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后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使用外敷药物与敷料选择的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于我科接受治疗的1986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共计10050例采取留置针输液,全部患儿在静脉留置针输液基础上实施预防、处理措施,观察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家属满意度。结果经预防、处理后,本组10050例患儿中80例发生静脉炎,占0.80%,其中Ⅰ级、Ⅱ级、Ⅲ级、Ⅳ级静脉炎比例分别为50.00%、35.00%、12.50%、2.50%。本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1.52%,包括输液外渗0.47%、皮下血肿0.36%、皮肤刮伤0.36%、留置针脱管0.14%、留置针阻塞0.20%。经调查显示,本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为98.77%。结论本科室于2016年9月-2017年8月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12500例新生儿实施静脉炎预防及对症处理措施后,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降低,静脉炎得以缓解,并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预防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醋酸亮丙瑞林预处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8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醋酸亮丙瑞林预处理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对照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各39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前子宫体积(130.92±28.56)cm3<(258.75±36.84)cm3、肌瘤体积(29.34±9.36)cm3<(70.22±15.54)cm3、卵泡刺激素(FSH)水平(15.06±2.82)μg/ml<(25.73±4.19)μg/ml、术中出血量(59.42±10.95)ml<(98.44±14.58)ml、盆腔引流量(64.82±12.76)ml<(114.83±12.39)ml相对更低(P<0.05)。结论在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醋酸亮丙瑞林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醋酸亮丙瑞林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巨大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我院于2017年07月21日肺科收治一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开放性肺结核伴有脑血管意外并发症,右眼失明,右侧肢体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入院予行常规抗结核治疗及床边CRRT治疗,在CRRT治疗过程中内瘘渗血明显,通过应用自制缝线有效解决了患者内瘘渗血,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肺结核 床边CRRT 内瘘渗血 护理 体会
  • 简介: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脑动脉瘤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疑似脑动脉瘤患者进行的MSCTA检查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行保守治疗;其余45例行MSCTA患者经过外科处理,包括41例经DSA血管内处理,4例经开颅手术治疗。分析CTA的诊断准确性、应用价值和作者的使用经验。结果CTA:所有患者中45例MSCTA诊断脑动脉瘤共47个,DSA及开颅术发现脑动脉瘤49个,诊断符合率为95.9%;CTA与DSA对瘤体长轴、瘤体短轴与瘤颈进行分析显示,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数据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MSCTA检测的临床意义重要,有利于显示出患者颅内动脉瘤的瘤体大小与瘤颈,诊断方法安全、可靠。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脑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一期结肠癌根治性切除吻合口近端造口术在治疗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5例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患者的临床处理过程,分析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盆腔感染发生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75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2例,心功能衰竭1例,所有患者术后造瘘口还纳成功,平均住院12.5d。结论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的患者行一期根治性切除吻合口近端造口术降低了单纯一期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结肠癌 急性肠梗阻 造口术 一期切除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精准理解《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指南》的内涵,规范CSSD对外来医疗器械使用后的操作流程。方法认真研读指南精神,参考临床实践和相关研究成果,提炼临床可操作的管理方法。结果把指南、临床实践和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可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使用后外来器械交还管理方法,指导临床工作。结论按指南要求,完善外来器械的管理流程,尤其是严格强制落实外来以来器械使用后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外来器械引发的医源性感染。

  • 标签: 外来器械管理 使用后 清洗消毒 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