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4 个结果
  • 简介:1对象和方法本组50例,年龄45~75岁,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AU3PATNER线阵探头,频率7.5MHz,取样容积1~3mm,角度矫正60°之内,要求相对固定.患者取仰卧位,头部转向对侧.二维检测先作纵向扫查,依次观察颈总动脉、颈动脉窦及分叉处、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然后将探头转动90°作横向扫查,由下而上逐段进行.观察血管腔内回声,有无絮状物及粥样硬化斑块,有无狭窄,内膜是否光滑,并以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充盈情况.具体操作方法:于颈总动脉(相当于甲状腺上极水平及颈内动脉分叉水平2cm)处测定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之内径,于C5处测量椎动脉内径.并于相应处多普勒取样,获得多普勒频谱后冻结图像,电脑分析测定,并照像及录像记录.观察测定具体内容:①管壁厚度(mm);②管腔内径(mm);③有效管径;④斑块大小;⑤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m/s);⑥平均血流速度(m/s);⑦血流加速度(m/s2);⑧血流阻力指数;⑨搏动指数.各项参数均用电子尺测量,设定程序后自动显示屏幕上.

  • 标签: 颈部血管硬化性疾病 诊断 彩色超声波诊断仪
  • 简介: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问题,当代大学生特点及目前社会对人才需求,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学本科教育应该加强自我完善意识培养,以有别于专科教育。

  • 标签: 本科生 自我完善 培养
  • 简介:肝炎后肝硬化发病机理与肝炎病毒侵袭肝细胞后导致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紊乱有关.白细胞介素-6(IL-6)是由多种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在调节免疫网络中起着关键作用.为了解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L-6水平变化,笔者对7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L-6作了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血清 白细胞介素-6 血液 肝炎
  • 简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panbronchiolitis,DPB)是弥漫存在于两肺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炎症病变呈弥漫性地分布并累及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壁全层,故称之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 标签: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必需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为适应这一教育目标的要求,近年来该校微生物学教研室对免疫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创新。通过改革加强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使他们真正地成为社会所需要技术型人才。

  • 标签: 高职教育 免疫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本文概要性描述《人体微生态学》课程基本内容,分析了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人体微生态学必要性,同时指出人体微生态学教学需要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人体微生态学 医学 教学
  • 简介:探索分子生物学学习新方式。提供开放实验环境,使学生通过开放性实验学习,学会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步骤,组织实验过程,讨论实验结果,在查阅文献资料过程中学习和巩固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锻炼。通过开放性实验,搬炼了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更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显著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开放性实验是一种创新而有成效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全方面提升了学生素质,培养了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和实际动手能力新人才。

  • 标签: 开放性实验室 分子生物学 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时相蛋白(APP)测定在小儿感染性腹泻诊断中意义。方法:分别对103例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CRP)、铜蓝蛋白(CER)、触珠蛋白(HPT)及α1酸性糖蛋白(AAG)检测。结果:细菌性肠炎组和病毒性肠炎组血清CRP、HPT、AA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细菌性肠炎组与病毒性肠炎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重型病毒性肠炎血清CRP、HPT、AAG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病毒性肠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轻型病毒性肠炎组和正常对照组CRP、HPT、AAG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WTBXⅢP>0.05),CER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APP水平还不能完全作为细菌性肠炎与病毒性肠炎鉴别的指标,但对于鉴别病毒性肠炎病情程度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时相蛋白 测定方法 感染性腹泻 病毒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
  • 简介:目的:建立近似自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体外感染细胞模型.方法:将含10%HCVRNA阳性血清接种液和HepG2细胞在37℃、5%CO2条件下共同孵育24h,再加含新生牛血清、地塞米松、胰岛素及硫酸亚铁维持培养液,置32℃、5%CO2条件下培养,以后每3~4d传代一次,定期收集培养上清液和细胞.应用RT-nested-PCR、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进行病毒核酸和蛋白质检测.结果:RT-nested-PCR法检测发现在接种病毒后第4~16天细胞标本中可检测到HCVRNA正链,接种病毒后第4~24天细胞标本则可检测到HCVRNA副链.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病毒蛋白(NS3)能在第4天检出.结论:HCV体外感染HepG2细胞模型建立,可望用于HCV吸附肝细胞机制研究及疫苗中和试验.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体外感染 HEPG2 细胞模型
  • 简介: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是上消化道溃疡主要致病菌。随着甲硝唑广泛运用,H.pytori耐药成迅速上升。H.pylori对甲硝唑耐药主要与rdxA基因突变及其调节基因突变有关,还与frxA基因失活、甲硝唑还原产物诱变、环境氧浓度等有关。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甲硝唑 耐药机制 rdxA基因 frxA基因
  • 简介: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医学人才,是目前临床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使我们培养临床医学生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实验医学,提高其医疗诊断水平,是临床教师面临首要任务。为此,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在教学上充分发挥临床教学医院优势,加强实验诊断学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加强各学科之间衔接和联系,促使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 标签: 临床医学 教学法 实验诊断学 临床实践 教学方法 临床教学
  • 简介:为了培养新时期具有实用性、可塑性和创新性高级检验医学人才,对检验医学主干学科之一临床生物化学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希望找到适应当今检验医学快速发展教学法。利用现有资源,联合附属医院检验科,为本科生开设了临床生化选修课,重点加强“临床”和“新技术”两个方面,同时加入了“科研思维与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让学员提前进入临床实验室,同时利用网络、虚拟实验室等较为先进教学手段强化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法训练三届学员综合素质较以往有明显提高,在临床实验室工作中能够较快地进入状态,接受新观念、新技术能力也较强,临床技能也得到加强,受到临床实验室好评。

  • 标签: 检验医学 人才培养 临床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综合素质 检验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