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cystatinM在乳腺癌及转移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108例乳腺癌标本、30例转移癌标本及24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cystatinMmRNA表达水平,分析cystatinM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标本中cystatinM在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表达较高,而在Ⅲ/Ⅳ期乳腺癌患者中表达较低,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ystatinM在5cm以下肿瘤中表达较高,而在5cm以上肿瘤中表达较低,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标本中cystatinM表达量与正常乳腺组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标本中cystatinM表达量与转移癌标本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标本中cystatinMmRNA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组织学分级、病理学类型无关;乳腺癌标本和转移癌标本中cystatinMmRNA表达水平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状态,雌激素受体状态及孕激素受体状态无关。结论CystatinM是否为监测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可靠指标仍需探讨。

  • 标签: 乳腺癌 CYSTATIN M MRNA表达 转移
  • 简介:乳腺癌是当今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妇女中除肺癌以外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因此,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正确随访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此类肿瘤的临床诊治率。

  • 标签: 临床诊治 乳腺癌 PET/C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恶性肿瘤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与DR平片检查在髋臼骨折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16层螺旋CT以及三维重建和DR检查的髋臼骨折病人资料。结果:16层螺旋层CT以及三维重建技术显示骨折、移位、范围都较DR清晰。结论:16层螺旋CT对骨折分型和关节腔内碎片发现率要高于DR,三维重建技术能立体,多方位的显示骨折具体情况。

  • 标签: 髋臼骨折 16层螺旋CT 重建 数字X线摄影
  • 简介: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在诊断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对34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病灶(以健侧为对照)及腋窝淋巴结^18F-FDGPET/CT显像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结合病理结果,计算两种方法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两种方法诊断与病理诊断行一致性检验。对乳腺病灶恶性组及对照组组间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均数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两组间SUVmax均数比较显示:恶性组^18F-FDG摄取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例为大汗腺导管内癌,系原位癌,对^18F-FDG摄取不明显,PET/CT图像上未见明显结节影,目测显示0级,SUVmax为1.5。该例病灶微小,小于PET/CT5~8mm的分辨率,造成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均漏诊。18F-FDGPET/CT定性分析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7.7%、100.0%、97.9%;半定量分析以suVmax2.0时,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为佳,分别为93.2%、100.0%、93.6%。定性分析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为0.85,半定量分析与病理诊断有较好一致性,Kappa值为0.64。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上,定性分析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55.9%、96.1%、90.1%,半定量分析(以文献SUVmax1.8为标准)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45.8%、97.0%、89.3%。两种分析诊断与病理诊均较好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7(定性分析)和0.51(半定量分析)。结论^18F-FDGPET/CT诊断乳腺恶性病灶时,以SUVmax2.0为临界值进行半定量分析诊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在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与病理诊均有较好的一致性。

  • 标签: 乳腺肿瘤 腋窝淋巴结 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Slug及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non-BLBC)及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对2005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95例BLBC及其癌旁乳腺组织和100例non-BLBC中FOXM1、Slug、E-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进行检测。计数资料的分析运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在95例BLBC中,FOXM1、Slug和viment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84%(73/95)、67.36%(64/95)及52.63%(50/95),显著高于其在non-BLBC[57.00%(57/100)、47.00%(47/100)、31.00%(31/100)]及癌旁乳腺组织[25.26%(24/95)、26.31%(25/95)、9.47%(9/95)]中的表达(χ^2=51.673、32.146、41.337,P均=0.000)。BLBC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为27.37%(26/95),显著低于其在non-BLBC[51.00%(51/100)]及癌旁乳腺组织[75.79%(72/95)]中的表达(χ^2=44.590,P=0.000)。FOXM1、Slug、E-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均与BLBC的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8、4.669、18.387、21.287,P均〈0.050;χ^2=7.752、5.366、4.230、7.167,P均〈0.050)。BLBC中,FOXM1、Slug与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279,P=0.006;r=0.284,P=0.005),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503,P=0.000;r=-0.378,P=0.000),FOXM1与Slug的表达呈正相关(r=0.310,P=0.002)。E-cadherin与viment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363,P=0.000)。结论FOXM1及Slug通过抑制E-cadherin表达、促进vimentin表达从而促进了BLBC的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可以作为BLBC预后评价的指标。

  • 标签: 乳腺肿瘤 基底细胞样 叉头框转录因子M1 SLUG E-钙黏蛋白 波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