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肾精亏虚型耳鸣的疗效。方法100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纯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治。两组均以15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高于对照组(7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肾精亏虚型耳鸣疗效好。

  • 标签: 六味地黄汤 肾精亏虚型耳鸣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社会上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某地265例居家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精神分裂症189例和情感障碍76例)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普遍较差,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症状和不良反应各维度及生活质量总评分稍高于情感障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离异、丧偶或分居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年龄小、家庭月收入低是影响情感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影响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较多,应给予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扩展高频听阈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幅值与年龄的关系及其对老年性听力损失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扩展高频测听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对100例常频听力正常者(20~70岁,分5个年龄段)进行听力测试。结果在扩展高频测听中,随测试频率增高,各年龄段听阈逐渐增加,不同测试频率随年龄增加听阈增高,听阈检出率逐渐下降,经SPSS软件分析,在9~11.2kHz,41岁以下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与41岁及以上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12.5~16kHz,20~30岁组与其他各组均有显著差异,51~60岁组与61~70岁组无显著差异。在DPOAE测试中,各频率随年龄增长DPOAE幅值下降,尤其在高频区,不同年龄段DPOAE幅值有显著差异。结论扩展高频测听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可以作为对老年性听力损失早期诊断的依据,均可以用于老年性听力损失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 标签: 高频测听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老年性听力损失
  • 简介:目的连接蛋白基因和遗传性耳聋及角皮病有明确的相关性.现有4个连接蛋白基因突变可导致角皮病,即:GJB4、GJB2、GJB3和GJB6,其中3个基因既可导致遗传性耳聋,即GJB2、GJB3和GJB6,而GJB4是否与遗传性耳聋相关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为证实GJB4和遗传性耳聋的相关性,在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中进行突变检测.方法本实验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60个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家系先证者进行GJB4的突变检测,其中32个显性遗传,28个隐性遗传.结果发现了四种碱基改变:109G>A、3'UTR+17A>G、611A>C和507C>G.109G>A和3'UTR+17A>G是新发现的碱基改变,但在家系突变检测中证实为多态.611A>C和507C>G两种碱基改变是已报道的多态,611A>C是我们检测到的最常见的多态.结论本研究发现了GJB4的109G>A和3'UTR+17A>G两种新多态,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但未能最终证实GJB4为遗传性耳聋的致病基因,可是从该基因背景来分析GJB4仍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耳聋候选基因,有待于扩大家系收集范围进一步检测.

  • 标签: 遗传性耳聋 连接蛋白类 多态 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骨代谢变化的情况和临床指标。方法2012年1月到2015年5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列为观察组,40例身体健康的体检者列为对照组。将血清钙(Ca)、磷(P)、骨钙素(BGP)、25-羟维生素D3〔25-(OH)D3〕、甲状旁腺素(PTH)、尿钙/尿肌酐(UCa/Cr)和Ⅰ型胶原吡啶交联C终端肽(CTx)进行测定,采取酶联免疫法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进行测定,采取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患者的骨密度(BMD)进行测定。采取统计学的方法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骨代谢多种指标之间的联系。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骨钙素〔(15.97±4.89)mg/L〕、血钙〔(2.55±0.899)mmol/L〕都有着明显的降低,骨密度〔(1.02±0.46)g/cm2〕、25-羟维生素D3〔(43.96±8.56)mmol/L〕、Ⅰ型胶原吡啶交联C终端肽〔(566.13±303.40)ng/L〕和尿钙/尿肌酐(0.51±0.38)都有着明显的升高,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192.18±21.34)μg/Lvs.(241.87±18.73)μg/L〕有着明显的降低。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有骨代谢不正常的问题,骨的吸收和形成达不到平衡。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血骨钙素、骨密度和Ⅰ型胶原吡啶交联C终端肽相关,提示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参与肾病综合征患者骨代谢不正常的改变,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有可能变为新的能够反映肾病综合征患者骨质疏松的指标。

  • 标签: 骨代谢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PCI术后冠心病初诊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通州区某三级医院收治并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初诊患者20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分干预观察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收入100例PCI术后患者。空白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测评比较。结果术后1周干预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4.70±8.89)、(35.44±10.40)分,均优于空白对照组同时间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身比较,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分值改变不明显(P>0.05);干预观察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分值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于PCI术后冠心病初诊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具有明显安慰和稳定作用,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心理干预 PCI 冠心病初诊患者 焦虑抑郁情绪
  • 简介:目的探索我国听障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核心指标。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六大片区6所高校的238名听障大学生施测,了解听障大学生对生活各领域满意度的主观评价。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听障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核心指标有5个,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这5个指标是稳定的。结论听障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核心指标按其满意程度排序,由高到低依次是健康状况、自我决定、社会融合.权利.学业与校园生活。

  • 标签: 听障大学生 生活满意度 核心指标
  • 简介:目的研究腺病毒携带目的基因经腹侧听泡外入路转导耳蜗鼓阶底转的可行性及目的基因的表达特点,为内耳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16只健康5周龄C57BL/6J小鼠,腺病毒组10只,以重组腺病毒携带有Hath-1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人工外淋巴液组6只以人工外淋巴液,经腹侧听泡外入路导入耳蜗鼓阶底转。分别于术后第7天分别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后取双侧耳蜗标本做基底膜铺片、耳蜗冰冻切片观察基因的表达。结果经腹侧听泡外入路转导耳蜗鼓阶底转的转导方法对听力影响较小。腺病毒组耳蜗内目的基因呈广泛表达。对照组耳蜗未见荧光表达。结论经腹侧听泡外入路转导耳蜗鼓阶底转的转导方法对听力影响较小,且能够将目的基因成功转导至耳蜗组织并广泛表达。

  • 标签: 基因转导 鼓阶 腺病毒 小鼠 EGFP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bFGF-Math1基因在前庭上皮细胞系(UEC-4)细胞中的表达及生物学作用.方法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bFGF-Math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I-bFGF-Math1)转染UEC-4细胞,利用RT-PCR技术检测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细胞的分化及特异性抗体的表达.结果脂质体介导的基因可在细胞内获得良好的表达,转染后24h,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转染后细胞可以表达毛细胞特异性蛋白Myosin7a.结论bFGF-Math1基因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可以有效地诱导支持细胞向毛细胞样细胞转变.

  • 标签: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MATH1 毛细胞再生 基因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ositionalparoxysrnalvertigo,BPPV)、后循环缺血(posteriorcirculationischemia,PCI)、偏头痛性眩晕(migrainousvertigo,MV)、青少年良性眩晕在服用不同剂量的甲磺酸倍他司汀后的临床表现,了解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内耳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BPPV、PCI、MV各30例,分成2组。组一:甲磺酸倍他司汀6mg,3/日:组二:甲磺酸倍他司汀12mg,3/El,治疗均为期1个月。观察量-效关系。青少年良性阵发性眩晕25例不分组,甲磺酸倍他司汀6mg3/19,服药治疗1月。分别观察治疗前后高刺激听性脑干测听(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和眩晕残障程度(dizzinesshandicapinventory,DHI)的变化。结果四类眩晕治疗后症状减轻,高刺激ABR和DHI均有改善,而眼动异常变化不明显。连续用药1个月后,BPPV、PCI、MV三类患者12mg,3/日方案疗效优于6mg,3/日方案。青少年良性眩晕6mg,3/日方案也获得满意疗效。结论甲磺酸倍他司汀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后循环缺血、偏头痛性眩晕和青少年良性眩晕等与内耳低灌注有关的眩晕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表现出量效关系,12mg,3/日方案疗效优于6mg,3/日方案。

  • 标签: 甲磺酸倍他司汀 内耳 缺血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术中预防患者低体温发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4年6月我院全麻开腹手术患者215例为改进前组(对照组);2014年7月至2014年10月全麻开腹手术患者223例为改进后组(实验组)。改进后组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通过QCC活动改进后组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低于改进前组,改进后组圈员的无形成果均显著性高于改进前组。结论通过开展本次品管圈活动,显著性降低了术中患者低体温发生,同时提高了圈员QCC品管手法、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责任心、积极性、专业知识、护理质量意识。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低体温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大龄听障儿童和听障成年人提高言语清晰度的有效办法。方法选取23例语前聋大龄听障儿童及听障成人。对其进行1年的强化康复训练。在开学初、1学期和1学年3个时间段分别进行SIR言语可懂度评估与线性模型检验。结果23名被试首次评估均值为2.826,一学期评估均值为3.391,一学年评估的均值为4.391,提升效果明显(P〈0.05)。结论大龄听障儿童和听障成年人的言语清晰度经过一年强化训练有较大提高,可见本研究制定的干预策略对大龄听障儿童和听障成年人的言语清晰度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 标签: 言语清晰度 发音部位 调位 停顿
  • 简介:摘要目的鼻咽癌病人多项免疫功能及EB病毒PCR检测的综合研究。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18例鼻咽癌患者,对其免疫功能及其EB病毒PCR检测方式之间存在的关系加以有效研究和探讨,进一步对鼻咽癌患者血液中EB病毒抗体、其他氧化物活性等多项指标值进行测定。结果鼻咽癌患者患者的锌离子、铜离子、钙离子微量元素指标大小结果分别是(16.09±5.17)umol/l、(17.40±5.13)umol/l、(2.19±0.17)umol/l,和正常人群的三项微量元素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患者采用通过开展免疫功能及其EB病毒PCR检测方式的有效探索,发现鼻咽癌患者血清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及其EB病毒抗体等物质成分,这对于通过血液指标含量来测定鼻咽癌疾病奠定了坚实的条件。

  • 标签: 鼻咽癌 多项免疫功能 EB病毒 PCR检测 综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激光汽化术后加热棒在膀胱冲洗中的应用对患者膀胱痉挛的影响,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方法选取前列腺增生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汽化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加热棒加温冲洗液至最适温度时行膀胱冲洗;对照组膀胱冲洗液在热水中浸泡加温并用毛巾包裹后行膀胱冲洗。观察患者膀胱痉挛的强度以及引流液中红细胞计数。结果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强度以及引流液中红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加热棒能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加热棒 膀胱冲洗 冲洗液 膀胱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者自理能力评分与护理工作量的相关性研究给予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7月2日至2014年7月29日综合整形外科收治的住院患者69例,采用Barthel评分量表对所有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评估,按照患者的生活自理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四组,分别为生活基本自理组、少部分需要照顾组、大部分需要照顾组、完全需要照顾组,采用工时测算法对患者每天的护理工作量给予测算,对比分析不同自理能力患者的护理工作量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自理能力不同,每天所需要的护理工作量也不一样,完全需要护理组所需要的护理工作量与大部分需要护理组没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理能力评分与护理工作量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日常护理工作量中,患者的自理能力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该依据患者的病情,建立相应的分类护理系统,做到合理使用护理人员和科学配置,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奠定基础。

  • 标签: 患者自理能力 护理工作量 Barthel评分量表 相关性
  • 简介:噪声是一种全球性的职业和环境健康危害,是导致听力损失的最大可预防原因之一,2013年我国共报告职业病26393例,其中噪声聋681例,占报告总数的2.6%[1],而且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在美国,传统上嘈杂的行业(采矿,建筑,制造和运输)中有大量有关噪声暴露的信息,工人的NI.HL患病率从9.5%到34.8%不等;但在医疗保健以及批发和零售等服务行业。

  • 标签: 环境噪声 APP 声级计 测量 手机 服务行业
  • 简介:目的调查江苏省人群中眩晕的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方法,在江苏省常住人口中抽样,对其中≥10岁的6854人进行眩晕问卷调查、纯音测听和耳科检查。结果本研究实际接受调查6333人,应答率92.4%,男3035人(47.9%),女3298人(52.1%),年龄10~93岁。被调查人群中眩晕的总体患病率为4.1%(标化患病率:全国3.4%,江苏3.6%),眩晕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00)。女性眩晕患病率(5.3%)高于男性(2.8%)(P=0.000),城乡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农村4.3%。城镇3.8%.P=0.459)。听力减退、中耳炎病史、噪声暴露史是眩晕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186、2.135、1.609。结论眩晕在江苏省人群中较为常见,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必须加强这些方面的防治研究

  • 标签: 眩晕 流行病学 患病率 听力减退
  • 简介:目的分析并讨论听障儿童听觉意识与康复效果的相关性。方法使用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theinfant-toddlermeaningfulauditoryintegrationscale,IT—MAIS)对112名听障儿童的术前听觉意识分别统计信心、警觉、意义和总分,于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进行听觉能力测试,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信心得分与术后6个月听觉能力水平相关不显著(P〉0.05),与术后12个月的听觉能力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警觉、意义得分和总分与不同阶段的听觉能力水平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听障儿童对声音接纳性的信心度与术后半年听觉康复水平关系低,但对术后1年的康复效果有影响;听障儿童对声音的警觉性和意义性与术后不同阶段的听觉康复水平均存在很大关联,总体主动性亦然;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对声音语音进行条件化、情境化设计,将有效促进听障儿童听觉意识警觉性和意义性的建立和巩固。

  • 标签: 婴幼儿听觉整合问卷 听障儿童 听觉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胺碘酮与厄贝沙坦的联合疗法在阵发性房颤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5例。两组均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厄贝沙坦。结果两组窦性心律维持情况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阵发性房颤的治疗中,胺碘酮与厄贝沙坦的联合疗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阵发性房颤 胺碘酮 厄贝沙坦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SRM-Ⅳ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诊疗系统对老年特发性BPPV的诊疗效果。方法对武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238例特发性BPPV患者按年龄分成两组,年龄≥60岁为老年组(n1=118例),年龄〈60岁为青中年组(n2=120例),每组按伴或不伴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梗塞等)分成两个亚组,对耳石复位疗效及其复发率进行比较(每组均评价伴或不伴基础疾病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成功治愈。两组患者疗效相近,伴有基础疾病对其疗效无影响(P≥0.05)。分别进行1月、3月、6月、12月随访,老年组和青中年组BPPV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该系统进行耳石复位治疗,老年组可达到青中年组同样的疗效,但相对青中年组,老年组BPPV患者具有更高的复发率。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老年人 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