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生殖支原体在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粘液脓性宫颈炎(MPC)中的发病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236例STD门诊的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粘液脓性宫颈炎(MPC)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了生殖支原体的检测。结果生殖支原体的阳性检出率为17.8%。结论生殖支原体在性病高危人群中有一定发病率,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粘液脓性寓颈炎(MPC)。

  • 标签: 生殖支原体 PCR检测 NGU 粘液脓性宫颈炎 MPC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85年Cetus公司的Mullis发明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可在短时间内在试管中获得数百万特异DNA序列的拷贝,从而很容易地对目的基因进行分析、鉴定以及其它操作。这一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的各研究领域。PCR的定量实质是核酸的体外扩增,当人们利用技术扩增出大量的特异DNA序列后,还必须对这些PCR产物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特别是临床检验中,定量分析PCR产物可以为临床诊断、疗效观察等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另外,在研究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中,经常利用RT-PCR定量检测某一特定的转录mRNA,因此,建立灵敏、准确、重复性好的PCR产物定量检测法是目前PCR及其相关技术研究的特点,电是定量PCR技术的基础。本文将对这一技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状况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RT-PCR定量检测 PCR产物 技术进展 分子生物学研究 定量PCR技术 DNA序列
  • 简介:目的: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准确地定是检验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数量和免疫指标,以指导临床。方法:采用HBV-DVAFQ-PCR诊断试剂盒,以一种完全闭管式的PCR和荧光探针杂交技术组合所产生的实时检验定量PCR方法,检测了58例临床血清标本。结果:经FQ-PCR检测,9例HBV的HBsAg、HBeAg、HBcAg、HBcAb都阳性标本,其HBV-DNA的阳性率为100%,平均HBV-DNA拷贝数为2.0×10^8/ml;16例HBsAg、HBeAb、HBcAb都阳性的标本,其阳性率为62.5%(10例),平均拷贝数为5.2×10^5/ml,而常规PCR只有33%的阳性率;7例HBsAb、HBeAb、HBcAb都阳性的标本,其阳性率为14.3%(1例),平均拷贝数为4.7×10^3ml。结论:HBV-DNA的FQ-PCR检测较常规PCR更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定量准确,结果可靠,能够避免PCR后处理导致物假阳性污染,可以真实反映HBV的感染和低复制状态,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病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观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荧光定量 聚合酶链反应 DNA HBV 假阳性污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CR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38例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38例受检宫颈分泌物检测,其中检测出HPV阳性34例,其中低危亚型10株,高危亚型24株。其中高危亚型HPV16型16例,HPV18型2例,HPV33型2例,HPV58型2例,HPV52型1例,HPV66型1例。低危亚型主要以HPV6和HPV11型为主。结论PCR技术操作简便、出结果快、灵敏度高及特异性强,已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在卫生检验中主要用于病原体的快速检验或不易培养的微生物的检测

  • 标签: PCR检测 人乳头瘤病毒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拷贝数,分析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与血清免疫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样本中HBV-DNA含量;同时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HBVM),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HBsAg(+)HBeAg(+)HBcAb(+)组(大三阳组)和HBsAg(+)HBeAg(+)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6.1%(298/310)和96.6%(28/29),病毒含量为1.85×108copies/ml;HBsAg(+)HBeAb(+)HBcAb(+)组(小三阳组)和HBsAg(+)HBcAb(+)组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4.2%(80/181)和82.9%(31/41),病毒含量为4.8×106copies/ml。血清中HBeAg与HBVDNA含量密切相关。结论荧光定量PCR在乙肝的诊断、判断传染性强弱及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HBV-DNA
  • 简介:姚开虎副研究员非常高兴邀清到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附属AnnaMeyer儿童医院ChiaraAzzari教授来北京儿童医院做学术访问,在您的“侵袋性细菌感染的分子学诊断:一个有川的临床一具”的报告中谈到采用分子诊断方法评估意大利肺炎链球菌疾病负担的工作,这些经验对中国开展相关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北京儿童医院 RT-PCR方法 细菌感染 分子学诊断 检测 佛罗伦萨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干扰后,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the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16HBE)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 real-timePCR方法检验 lncRNA- ENST00000414355干扰效果。结果 : 正常 16HBE细胞中 ENST00000414355干扰 48h后,三条阳性序列的实验组 ENST00000414355表达均下降,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0001;在氯化镉转化 16HBE成瘤细胞中 ENST00000414355干扰后,第一条阳性序列转染下达到沉默效果,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01;在氯化镉转化 16HBE第 35代细胞在 ENST00000414355三条阳性序列转染下没有出现沉默效果所示。结论: ENST00000414355在正常 16HBE细胞中干扰效果最明显,在氯化镉转化 16HBE成瘤细胞中只有一条序列有干扰效果。

  • 标签: [ ] 实时荧光定量 PCR, LncRNA, 16HBE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荧光定量PCR检测性病的结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中心就诊的疑似性病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疑似患者均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并与医生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流行病史等因素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比较。结果58例疑似患者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性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具有应用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荧光定量 PCR检测 性病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RNA,lncRNA)干扰后,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thehumanbronchialepithelialcells,16HBE)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real-timePCR方法检验lncRNA-ENST00000414355干扰效果。结果正常16HBE细胞中ENST00000414355干扰48h后,三条阳性序列的实验组ENST00000414355表达均下降,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1;在氯化镉转化16HBE成瘤细胞中ENST00000414355干扰后,第一条阳性序列转染下达到沉默效果,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在氯化镉转化16HBE第35代细胞在ENST00000414355三条阳性序列转染下没有出现沉默效果所示。结论ENST00000414355在正常16HBE细胞中干扰效果最明显,在氯化镉转化16HBE成瘤细胞中只有一条序列有干扰效果。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LncRNA,16HBE
  • 简介:摘要病毒检测在病毒感染的预防、诊断、治疗及病毒性疫苗的质量控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通过荧光信号实时检测目的基因扩增数量,是目前实验室最常用的的病毒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检测快速、污染小等优点。此文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病毒核酸定量检测和病毒型别的鉴定三个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

  • 标签: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快速检测 核酸载量 基因分型
  • 简介:利用分子生物学中的聚合链式反应(PCR)方法对毛皮中的貂基因成分进行鉴定检测研究。研究设计了貂线粒体基因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了PCR反应体系和条件,采用了普通PCR和实时荧光PCR(RT-PCR)两种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在9份貂肉样品中通用性好,在兔、狐狸和貉子等10种其他物质中特异性良好,在于貂毛皮的PCR鉴定检出率为100%。但是在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比较高,检出率低于普通PCR检测方法,只有不到66.7%,对于市场上的貂毛皮鉴定检测,还是普通PCR方法比较好。

  • 标签: 毛皮 DNA PCR 检测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MRSA的流行状况。方法收集2005年1—6月65株社区感染MRSA及60株医院感染MRSA,应用多重PCR对MRSA染色体Dlec基因盒(staphylococcalcassettechromosomeSCCmec)分型及杀白细胞毒素(PVI。)基因检测,应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分析。结果125株MRSA的mecA基因阳性,其中SCCmecII型1株,SCCmecⅢ型120株,SCCmecⅣ型3株,未分型1株;未发现携带PVL基因的MRSA。携带SCCmecII型、SCCmecⅢ型的菌株均为多重耐药株,而携带SCCmecⅣ型的菌株除对8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外,对其他类别的抗菌药敏感。结论本院分离的MRSA以SCCmecⅢ型为主,发现SCCmecIV型CA-MRSA,但不携带PVL基因;携带SCCmecⅡ、SCCmecⅢ的临床分离株耐药严重。

  • 标签: 社区获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杀白细胞毒素 葡萄球菌染色体mec基因盒
  • 简介: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际上也对我国食品出口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 自 PCR技术问世以来,因其灵敏、快速、操作简便的优点,在食品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关于 PCR改进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 本文主要就 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予以讨论,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 标签: PCR技术 食品检测 应用
  • 简介:摘要: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很多年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习惯也越来越多样化,食品种类日益增多,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中毒事件业已成为我国民生中的焦点问题,自PCR技术的问世,才逐步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它灵敏、快速、操作简便,在食品检测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因此近年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越来越多。

  • 标签: PCR技术 食品检测 食品安全 实际应用
  • 简介:摘要:食品安全不仅影响着民众健康,还能对我国食品业发展造成严重限制,为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有关部门十分重视食品安全检测,在检测之中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但检测效果微乎极微,市场之中仍存在“问题”食品。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PCR技术,先行提出该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意义,继而分析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开展方法,最后指明其在不同食品与不同成分中的检测应用,以供参考。

  • 标签: 食品检测 PCR技术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荧光定量PCR在乙肝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试验时间段为2019年3月~2021年4月,选取我中心收治的乙肝患者94例,客观性将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进行血常规,试验组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查,血常规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不同检查方法的检出率与诊断时间。结果:检出率与检验时间均为试验组更佳,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乙肝方面应用荧光定量PCR效果更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血常规 乙肝 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