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临床药师参与了例酒精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过程。即参与患者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的制定与用药监护。协助临床医师确定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了用药教育与用药监护,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和安全。事实证明,个体化用药方案的设计与分析及用药监护是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切入点,有助于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酒精性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门静脉血栓 临床药师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本院静脉配置中心用药医嘱的科学化。方法:本次研究中,筛选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本院静脉配置中心用药处方62100份,按照药物说明书,还有与之相关的材料,对其进行合理性化调查分析。结果:在抽调的处方中,通过调查分析获取到不合理的医嘱总计是401份,占比率为0.65%。结论: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主要原因为存在多药配伍禁忌、溶媒选择不当、用法用量不当、给药途径不适宜以及录入失误等。静脉配置中心药师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必须将药物配置与临床予以更好的融合,构建完善用药规范,强化临床用药的安全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不合理用药处方 审方药师
  • 简介:目的分析颌下腺导管结石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近4年住院及门诊治疗的49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口服催涎剂和颌下腺区域按摩等术后处理方法不同分成A、B、C、D四组,分析各组特点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四组患者3年后恢复良好率分别为:A组33.3%、B组77.7%、C组83%、D组90%。结论采取口服催涎剂和颌下腺区域按摩与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术后的愈合相关,两者联合运用可提高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术后的恢复良好率。

  • 标签: 颌下腺疾病结石 手术 口腔 辅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结直肠癌的梗阻患者经肛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22例急性结直肠癌的梗阻患者,所有患者在结肠镜与X线的辅助检查下给予经肛肠梗阻导管置入手术,经过7~10天的冲洗引流后给予患者期的根治手术。结果本文选取的22例急性结直肠癌的梗阻患者经肛肠梗阻导管置管术减压引流后全部成功。患者置管后的腹内压力(11.5±2.3)显著低于置管前(24.1±3.6),置管后的导管引流量(8.5±1.6)显著低于置管前(1635.2±113.1),置管后的腰围(73.2±5.3)显著低于置管前(89.0±2.6),置管后的胃管引流量(10.6±8.8)显著低于置管前(749.9±111.2),置管后近端肠管的最大横径(1.6±0.5)显著小于置管前(5.5±1.2),经统计学比较后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腹痛症状均得到了缓解,且呕吐和腹胀症状全部消失,没有发生感染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结论急性结直肠癌梗阻患者经肛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治疗的安全较高,且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经肛肠梗阻导管 急性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疾控中心检验细菌食物中毒的特点与成效。方法:选择疾控中心在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接诊的90例细菌食物中毒患者,对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细菌食物中毒各样本病原菌检出情况显示,以肛拭子与呕吐物为主(64.44%),其次为剩余食物(25.56%)、餐具涂抹物(10.00%)。细菌食物中毒致病菌检测结果显示,以副溶血性弧菌(35.56%)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4.44%)、大肠杆菌(13.33%)、蜡样芽孢杆菌(10.00%)、沙门氏菌(6.67%)。结论:细菌食物中毒是种常见的突发公共健康问题,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强化对食物中毒的监测和有关的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集中调查,对其进行集中取样,进行多个方向的检测,以便查明病因,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从多个角度进行防治。

  • 标签: 细菌性食物中毒 基层疾控中心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疾控中心检验细菌食物中毒的特点与成效。方法:选择疾控中心在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接诊的90例细菌食物中毒患者,对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细菌食物中毒各样本病原菌检出情况显示,以肛拭子与呕吐物为主(64.44%),其次为剩余食物(25.56%)、餐具涂抹物(10.00%)。细菌食物中毒致病菌检测结果显示,以副溶血性弧菌(35.56%)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4.44%)、大肠杆菌(13.33%)、蜡样芽孢杆菌(10.00%)、沙门氏菌(6.67%)。结论:细菌食物中毒是种常见的突发公共健康问题,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强化对食物中毒的监测和有关的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集中调查,对其进行集中取样,进行多个方向的检测,以便查明病因,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从多个角度进行防治。

  • 标签: 细菌性食物中毒 基层疾控中心 检验
  • 简介:<正>国际质量管理要求是以"零缺陷管理"为出发点,强调过程控制和持续质量改进[1]。为进步控制医院感染,有条件的医院将手术器械管理纳入了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的范畴,实现了由"传统分散式供应"模式到"专业集中式供应"模式的转变,使手术室器械

  • 标签: 中心供应室 医院 设备和供应 设施的规章和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中国建立多国或国多中心临床试验(MRCT)联合伦理审查机制的问题。方法比较分析美、英及中国台湾地区MRCT联合伦理审查机制的法律法规、运作情况及审查模式。结果我国MRCT伦理审查机制尚未建立,美国、英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主要通过中心伦理委员会和区域伦理委员会的独立审查和联合审查机制避免伦理审查重复的问题。结论多中心临床试验联合伦理审查机制是国际大趋势,我国大陆建立MRCT联合伦理审查机制须循序渐进。

  • 标签: 临床试验 联合审查机制 受试者
  • 简介:目的:探讨首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川崎病(KD)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总结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IVIG无反应KD定义为首次IVIG治疗无效,36h后体温仍超过38.5℃,根据对首次大剂量IVIG有无反应分成IVIG敏感组和IVIG无反应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515例KD患儿纳入研究对象,其中IVIG敏感者476例,IVIG无反应者39例,发生率为7.57%(39/51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白细胞、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CRP)、血沉、ALT、白蛋白及IVIG用药方案是IVIG无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7.57%KD患儿对初次IVIG治疗无反应。血白细胞、血红蛋白、CRP、血沉、ALT、白蛋白及IVIG用药方案是IVIG无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 静脉注射 无反应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麻术中静脉麻醉药是否与血糖变化相关联。方法 随机选取 50 例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记录年龄、体重、麻醉诱导药物用量,并进行麻醉诱导前( T0 )、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 5min( T1 )、手术开始后 10min( T2 )、1h( T3 )、2h( T4 )、3h( T5 ) 血糖监测。 结果 术中各阶段患者血糖发生波动变化,T1 、T2 、T3 、T5 与前血糖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麻醉诱导时咪达唑仑、芬太尼及丙泊酚用量与 T1 血糖变化量呈现负相关,分别在不同年龄组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全麻术中静脉麻醉药物抑制血糖代谢,影响血糖变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4月~2021年7月为限,对我院74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37)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n=37)采用延续护理,对比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下肢静脉溃疡患者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危重症评分系统在预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500例留置中心导管患者,采用改良危重评分系统进行评价,分数≥15分则发生感染的高危分值,将40例≥15分患者纳入观察组,并与2013年6月-2015年7月期间≥15分患者作为对照,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80%患者的改良危重评分≥15分,给予这些患者集束化护理,患者中心导管留置使用率下降至60.55%,感染率下降至0.22%。结论改良危重症评分系统在预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纳洛酮 慢性呼吸衰竭 肺性脑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导管护理中的应用及改进分析。方法:将2018年2月20至6月20间152例PICC导管患者随机选取76例作为A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导管管理。另选取2018年8月16日至12月16日间76例PICC导管患者作为B组(观察组),对导管护理改进管理。将两组患者出现护理意外、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组(B组)中的PICC导管患者出现穿刺点感染、导管不通畅、导管脱落、静脉炎、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几率为34.2%,明细低于对照组(A组)并发症9.2%,满意程度高,P

  • 标签: PICC导管护理 改进应用
  • 简介:目的: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评价单剂静滴埃本膦酸钠注射液的安全、耐受.方法:根据新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设计试验方案,并获得解放军总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按照赫尔辛基宣言和GCP指导原则,试验前由研究人员向受试者解释研究性质、目的、风险及其权益,受试者须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18~50岁健康成人.经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方可入选.用区组随机化设计方法,按随机表将36名受试者随机分配至1mg、2mg、3mg、4mg、5mg和6mg剂量组,每组6名受试者,男女各半.观察指标为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结果:单剂静滴埃本膦酸钠注射液1~6mg,志愿者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压、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各项指标测定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仅见血磷降低、发热、出汗、骨痛肌痛、血钙降低等与药物可能有关的轻微不良反应.该不良反应于给药后1~2周内恢复正常.结论:36名健康受试者单静滴埃本膦酸钠注射液最大剂量至6mg比较安全、耐受较好.

  • 标签: 埃本膦酸钠 耐受性 健康志愿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管镜碎石联合封堵取石导管治疗崁顿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崁顿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PCNL)50例,观察组(URSLL联合封堵石导管)5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所用的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并发症(发热,血尿,肾绞疼)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管镜碎石联合封堵取石导管治疗崁顿输尿管上段结石,可以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并发症更少,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尿管镜碎石术 封堵取石导管 崁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影响因素,再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来提高后续输液护理质量。方法:选定本院行静脉留置针患者,研究时间为2020年5月-2022年5月,研究样本共100例,分析患者年龄、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留置时间、不同封管方法、性别与发生静脉炎的关系。结果:在100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出现静脉炎,发生率为35%,静脉炎的发生与留置静脉套管针的时间有密切的联系(P<0.05),与年龄、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不同封管方法、性别无明显的联系(P>0.05)。结论:留置时间越长,出现静脉炎的风险越大,因此在对患者行静脉留置针时,尽可量缩短时间,加强观察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情况。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影响因素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