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国外5种评分系统在中国人群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栓后出血转化(HT)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重组组织型纤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栓的262例AIS患者进行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应用HAT模型、MSS模型、GRASPS模型、SEDAN模型以及SITS模型的量表进行测评。观察5种评分系统与HT发生率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大小比较5种评分系统对HT的预测能力;单因素分析5种评分系统内的指标和HT的相关因素,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认为是静脉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种评分系统测评的分值增加,HT发生率随之上升,在5种评分系统组间中HT发生率的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种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5;两两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显示GRASPS模型优于MSS模型和SITS模型(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的心房颤动剔除,余下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行头颅CT的早期梗死征象、既往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史、基线NIHSS评分均是非心源性脑栓塞rt-PA静脉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五种评分系统均可以预测中国人群中AIS患者静脉栓后发生HT的风险,其中GRASPS模型可能拥有相对较好的预测价值;对非心源性脑栓塞rt-PA静脉栓患者应注意了解其年龄、既往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史,评估入院行头颅CT的早期梗死征象和基线NIHSS评分,以避免发生HT。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出血转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柴胡芍药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肠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6例(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随机分为美沙拉嗪肠片治疗的对照组(33例)与联合柴胡芍药汤加减治疗的观察组(33例),观察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P>0.05。结论:给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柴胡芍药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肠片治疗,能促进患者症状改善,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 标签: 柴胡芍药汤加减 美沙拉嗪肠溶片 溃疡性结肠炎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39例,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栓治疗,10%注射用阿替普酶(0.9mg/kg)iv,其余90%在1h内静脉滴注完毕,后给予生理盐水iv,24h后给予缺血性卒中的基础用药;试验组48例,在相同方法静脉栓后立刻给予银杏内酯注射液,6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14d,栓24h后给予缺血性卒中的基础用药。所有入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90d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事件,治疗后14、90d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1次、检测BI指数1次。按照TOAST分型将两组患者进行分类,并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及小动脉闭塞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用药后90d,试验组的NIHSS评分、mR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BI指数显著升高;试验组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用药后90d的NIHSS评分、mR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BI指数显著升高;而小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安全性高,且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脑卒中 静脉溶栓 银杏内酯 阿替普酶 大动脉粥样硬化 小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栓前血尿素氮/肌酐(BUN/Cr)比值及尿比重,探讨其与静脉栓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9月急性脑梗死静脉栓患者121例,根据静脉栓治疗后第90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72例及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49例。以BUN/Cr≥15和尿比重〉1.010同时作为脱水指标,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预后不良相关的因素有: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评分、尿素氮、尿比重、BUN/Cr比值、脱水状态、房颤病史、甘油三酯、血糖、同型半胱氨酸、总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脱水状态、房颤病史和白蛋白水平均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本研究显示以BUN/Cr≥15和尿比重〉1.010作为脱水状态指标可预测急性脑梗死静脉栓临床预后,尽快纠正脱水状态可能会改变其远期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血尿素氮/肌酐 尿比重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阿替普酶静脉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疗效与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月,纳入50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栓治疗,收集整理资料,根据早期疗效分组:有效组(神经功能障碍程度≥18%,n=33),无效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18%,n=17),针对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年龄、入院HISS评分、脂蛋白(a)水平、FIB水平、栓时间窗、房颤是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入院HISS评分、脂蛋白(a)水平、FIB水平、栓时间窗、房颤是阿替普酶静脉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可参考上述指标,以对患者病情、转归情况进行判断。

  • 标签: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疗效 长期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联合应用胃苏颗粒及雷贝拉唑钠肠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04-2024.04本院接诊的68例慢性胃炎患者,采取数字表分组方式,将其设定为对比组(34例、雷贝拉唑钠肠片)、探究组(34例、胃苏颗粒+雷贝拉唑钠肠片)。分析应用效果并展开对比。结果:探究组治疗有效率(97.06%)相较于对比组(85.29%)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2.94%)相较于对比组(14.71%)更低,(P<0.05)。结论:针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联合用药方式(胃苏颗粒+雷贝拉唑钠肠片),能够促进整体疗效的提升,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 标签: 慢性胃炎 胃苏颗粒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治疗有效率
  • 简介:目的研究组织型纤酶原激活物(IV-tPA)治疗在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和对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56例诊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IV-tPA药物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活血化瘀、降低颅内压、调节血压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IV-tPA药物;分析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hs-CRP等生化指标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NIHSS均明显下降,但是同期IV-tPA治疗组却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HDL-c升高,hs-CRP、LDL-c、PMA、PLA和PNA则显著降低。结论IV-tPA静脉注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

  • 标签: 脑梗死 急性病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生化指标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和纤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在糖尿病心肌病变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6只)和对照组(24只),实验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对照组腹腔注射枸椽酸缓冲液.分别于注射后4、8、12周时每组各处死8只取血测TM和PAI-1,并同时取心脏组织制片,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的病理改变.结果实验组血浆TM和PAI-1均在第4周时较正常对照组上升(P<0.08),在8、10周时呈持续上升趋势(P<0.01),实验组血浆TM和PAI-1,呈正相关(r=0.786,P<0.01),对照组的血浆TM和PAI-1无相关.心肌超微结构在第4周出现病理改变,并随着时间延长,8、12周更加明显.结论血浆TM和PAI-1升高在糖尿病心肌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实验性 心肌疾病 血栓调节蛋白 纤溶酶原灭活剂
  • 简介:【摘要】目的 尿激酶静脉栓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老年早期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5月本院收治的 64例老年早期脑梗死患者,用掷硬币法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 32例。参照组用尿激酶静脉栓和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用尿激酶静脉栓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参照组的临床疗效不及观察组;参照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于观察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参照组,( x2=4.644, P=0.031)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 尿激酶静脉栓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效果更佳,减少血尿等不良反应,保障老年早期脑梗死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尿激酶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早期脑梗死
  • 简介:目的分析复方阿嗪米特肠片治疗中老年胃肠疾病相关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中老年胃肠疾病相关性消化不良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枸椽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2%,高于对照组的72.16%,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片联合构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中老年胃肠疾病相关性消化不良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 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 中老年 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联合运用院前急救和急诊脑动脉内栓一体化的救治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急诊救治,治疗组则联合应用院前急救以及急诊介入栓一体化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97.37%、81.58% ,P<0.05;并发症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5.26%、7.89%,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院前急救以及急诊脑动脉内栓一体化,可有效提升救治效果并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院前急救 急诊脑动脉内溶栓一体化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集束化护理对阿替普酶急诊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在本院行阿替普酶急诊栓治疗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75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75例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Bardlel指数以及HIHSS评分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阿替普酶急诊溶栓 急性脑梗死
  • 简介:随着心力衰竭病理生理学的深入研究,对心力衰竭相关的各种生物标记物也逐步认识,其中血清可溶性基质素-2(s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3)作为纤维化指标而被重视。它们参与了心室重构的过程,在国外已被列入心力衰竭指南~([1]),本研究主要通过对血清sST-2和Gal-3水平在不同心功能级别间的定量比较、相关性分析及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等方法.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相关性 ST BNP CHF 心功能分级
  • 简介:目的探讨经额钻孔穿刺加酶溶解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及治疗经验。方法根据CT定位,经额钻孔血肿穿刺、抽吸,结合生物酶技术对血肿进行液化、冲洗、引流以清除血肿。结果本组96例,定位准确率100%,存活79例,死亡12例:3例死于再出血脑干功能衰竭,9例死于肺部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5例放弃治疗;2例再出血改开颅手术后存活。清除血肿时间多为3~7d。结论经额穿刺加酶溶解引流术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十分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费用低的特点,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基底节 穿刺 溶酶 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溃疡并胆汁反流性胃炎采取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肠片治疗后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到2022年接收的150例胃溃疡并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75例研究对象采取单纯奥美拉唑肠片治疗,设定为对照组;另外75例研究对象采取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肠片治疗,设定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

  • 标签: 铝碳酸镁咀嚼片 奥美拉唑肠溶片 胃溃疡并胆汁反流性胃炎 总有效率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纤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和内皮素(ET)浓度的变化及氯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显色法、放射免疫法分别对63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应用氟沙坦治疗前后血浆PAI-1活性和ET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PAI-1活性和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经氯沙坦治疗8周后,其浓度明显下降(P<0.05和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PAI-1活性和ET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氟沙坦在有效降压同时能降低血PAI-1活性和ET浓度,并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内皮素 氯沙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生血栓事件的COVID-19重症及危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纤酶原激活剂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2月8日—2023年2月5日期间,于我院进行COVID-19重症及危重症肺炎确诊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记录各组患者年龄、性别及观察组栓前后组间病患机械通气相关数值、氧分压、APTT、D-D等指标,而后进行数据对比。结果:COVID-19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因其年龄大,患得重症或者危重症概率也会随之提升,并且,当患者有多种基础病症时,其所呈现为重症/危重症概率也会增加,进而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概率也会提升。待患者D-D大于0.5mg/L时为其实施uPA后,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溶解,且其FiO2、PEEP、D-D指数显著下降,APTT、PO2、P/F显著上升,同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VID-19重症及危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实施纤酶原激活剂可有效改善血栓症状,优化肺部机能,促进微循环,改善呼吸环境,有着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栓 COVID-19 重症肺炎 纤溶酶原激活剂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神经介入联合静脉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效果。方法 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中筛选60例患者,其中30例实施神经介入治疗,纳入对照组,另外30例采取静脉栓联合神经介入治疗,纳入观察组。对比治疗效果、预后。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神经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专案三维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将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以电脑抽号法分为两组内均含有30例患者的研究组、对照组,将专案三维护理模式给予前组,将常规护理给予后组,之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专案三维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明确。

  • 标签: 专案三维护理模式 下肢深静脉血栓 置管介入溶栓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目的研究红花注射液联合重组组织型纤酶原激活剂(rt-PA)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新疆建设兵团额敏第九师医院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rt-PA0.9mg/kg进行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红花注射液40mL,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血黏稠度等血液流变学参数以及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等血脂指标,ADL量表评分以及NIHSS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黏稠度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TC、LDL、TG均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ADL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5),NIHSS量表评分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rt-PA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rt-PA,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脂,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

  • 标签: 红花注射液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急性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