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波动性是证券市场与生俱来的特性,从宏观层层而言,一个波动过大的市场将加大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并使作为资源配置指标的股份信号产生失真,从微观角度来看,如果股票市场波动性过大,将使投资大众(多数为风险规避者)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长期则言将对市场失去信心,因此,如何稳定市场一直是各国政府和证券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1987年全球股市发生大崩溃以后,许多市场设立了断路器(CircuitBreaker),涨跌幅限制(PriceLimit),交易暂停(TradingHalt)等价格稳定机制,希望以此抑制股价的过度波动。

  • 标签: 中国 股票市场 股价波动 涨跌幅限制
  • 简介:会计稳健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缓解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保护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它为盈余管理行为提供可乘之机,损害企业价值和投资者利益。本文以2007~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考察会计稳健性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验证会计稳健性在我国当前经济制度背景下能否发挥正向效应。结果显示,在控制盈余管理因素之后,会计稳健性与投资过度(不足)水平显著负相关。本文的研究结论对资本市场监管和准则制定部门选择适合我国经济环境的会计稳健性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标签: 会计稳健性 投资效率 公司治理
  • 简介:本文从控股股东角度探讨内幕交易在控制权转移中所发挥的作用。利用一个模型分析表明内幕交易起到了补偿控制权转移中控股股东所付出代价的作用,扩大了控制权转移交易的达成区域,使控制权转移事件更容易发生,控制权转移事件出现频率更高。在此基础上,利用上市公司(1997—2001)样本验证了:(1)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过程中存在内幕交易行为。(2)控制权转移中控股股东与内幕交易行为有关:控制权转移中控股股东付出越多,内幕交易行为越严重;原控股股东控股比例越高,内幕交易行为越严重;现金方式交易时内幕交易行为比非现金方式交易时更加严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中由于控股股东可以利用内幕交易补偿所付出的代价,从而使得控制权转移易于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自1997年起的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热潮的出现。

  • 标签: 内幕交易 利益补偿 控制权转移 上市公司
  • 简介:在拓展Grossman与Krueger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细致阐释了外商投资影响环境效率的机制,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和面板门槛技术,从数量与质量两个角度实证考察FDI影响环境效率的机理和效果,结果表明:(1)FDI数量通过产业结构途径阻碍了环境效率的提高,但FDI数量与FDI质量均能通过环境技术渠道改善环境绩效;(2)FDI数量因其给环境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而引致本地环境监管的强化,而FDI质量作为各地政府竞相争夺的"潜在"资源,倾向于弱化本地的环境监管;(3)外资质量与外资规模对环境效率的作用均表现为基于环境监管强度的双重门槛特征。当环境监管强度较低与较高时,FDI数量与质量对环境效率的影响表现为负面或不显著;当环境监管强度处于合理水平时,FDI数量对环境效率的负面效应减弱,FDI质量对环境效率有正面的影响。因此,政府在制定合理的环境监管、提高外资企业环境准入门槛、鼓励环保型外资企业进入等方面的协同努力,对促进FDI正向的环境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 标签: FDI质量 环境监管 环境效率 产业结构绿色升级 联立方程模型
  • 简介:本文利用上市公司持股银行数据考察我国企业如何谋求融资便利。本文发现融资约束程度最高的企业持股银行的意愿最强,融资约束程度最低的企业持股银行的意愿最弱;持股非上市银行使企业获得更多外部债务融资,其融资约束得到有效缓解,而持股上市银行并不存在类似效应。本文同时发现持股非上市银行对企业的绩效和盈利能力并没有实质性提升,说明企业出于解决融资困难而进行的持股银行行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社会资源有效配置。

  • 标签: 融资约束 负债 持股非上市银行
  • 简介:职场排斥是近年来组织管理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以往学者大多集中探讨职场排斥的影响后果,而甚少探讨职场排斥的成因,有关中国组织情境下上司排斥的诱发机制更是少有研究。基于广东企业两阶段员工及主管的配对问卷数据,采用层级回归和Bootstrap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下级深层次差异对上司排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上下级深层次差异通过关系冲突间接影响上司排斥;下属代表性负向调节关系冲突与上司排斥之间的关系,下属较高的代表性不仅可以削弱关系冲突对上司排斥的正向影响,还可弱化关系冲突在上下级深层次差异与上司排斥之间所起的中介效应。这一研究对于企业正确选拔与评价高层管理者、有效提升各层级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以及让下属员工顺利融入职场、减少职场排斥等,均具有实际借鉴意义。

  • 标签: 职场排斥 企业组织 组织管理 关系冲突 上下级深层次差异 上司排斥
  • 简介:本文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供的股票账户交易数据,研究了不同类型投资者订单不平衡与股票收益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一般和专业)订单不平衡与当日股票收益呈正向相关关系,整体看,个人投资者订单不平衡与当日股票收益呈负向相关关系,随着个人投资者持有资产规模的增加,这种负向相关关系逐渐减弱。本研究发现,投资者订单不平衡对未来股票收益有较弱的预测作用。当新闻作为公开信息指标出现时,对不同类型投资者订单不平衡的改变各不相同,且会加强投资者订单不平衡与股票收益间关系。机构投资者有能力区分新闻的性质,从而正确地改变交易方向,增加交易获利的可能性,而个人投资者没有这个能力。

  • 标签: 订单不平衡 股票收益 新闻 账户数据
  • 简介:以2004-2010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政治联系与民营上市公司盈余信息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治联系增强了民营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与超额累计收益之间的正向关系,表明政治联系提高了盈余信息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的市场化进程程度调节了政治联系对盈余信息含量的正向影响,即对地处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民营上市公司而言,政治联系与盈余信息含量的正相关关系相对较弱。研究发现对于外部投资者判断民营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及其投资决策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政治联系 盈余信息含量 市场化进程 民营上市公司
  • 简介:以2008—2012年中国债券发行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公司治理、信息不对称、感知风险理论以及投资者相对规模假说,本文检验了媒体监督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控制相关变量情况下,媒体监督能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在通过加入额外变量、采用工具变量法与PSM配对法等方法控制内生性后,本文结论仍然成立。本文同时发现,对于国有企业,或处于法制化水平低地区的企业,媒体监督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作用更大。最后,本文的结论也支持了媒体监督对于企业未来具有更高估值和较低风险的结论。

  • 标签: 媒体监督 债务融资成本 公司治理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简介:本文以我国2004—2015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投资组合角度检验监督型基金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监督型基金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正相关,在考虑监督型基金持股内生性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为非国有公司、宏观经济发展平缓时,监督型基金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正向作用更明显。上述结果表明,在中国经济体制下,基金机构投资者可以作为市场上的监督力量,提高公司盈余质量,帮助解决公司治理问题。

  • 标签: 监督型基金 盈余质量 产权性质 经济环境
  • 简介:本文以中国证券市场上1996年至1998年期间可能具有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ROE介于10%和11%之间的公司)为样本,对审计任期与审计意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由于这些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容易识别,审计师在揭示这些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上的专业技能是类似的,这样审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代表着其审计独立性。研究发现,审计任期增加并没有损害审计独立性,并且在大规模事务所中,审计任期增加,审计独立性反而更高,而在小规模事务所中,无论审计任期长短,审计独立性都比较低。

  • 标签: 审计独立性 中国证券市场 任期 经验证据 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盈余管理行为
  • 简介:在证券市场特定交易日的异常收益率现象研究中,有关节日效应的研究是最受关注、争议最多的之一。国内外学者多年来重点对节前交易日规律性地出现异常收益率的现象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但对节后效应,尤其是中国市场传统节日节后效应的系统研究尚鲜见。本文主要运用GARCH(1,1)模型对中国A股市场1997~2011年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了春节节后效应的存在,并发现节后交易日市场异常波动性是节后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节后效应 异常收益率 GARCH(1 1) 模型
  • 简介:以2003-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过度投资的视角考察了高质量审计对高投资机会集公司代理问题的治理效应与路径。研究发现,高投资机会集公司通常倾向于过度投资;随着投资机会集的增大,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显著地缓解高投资机会集所引发的过度投资问题;最后,若公司聘请高质量审计师,则会计信息将能够更为显著地缓解高投资机会集所导致的过度投资行为,这表明通过提升会计信息质量,高质量的审计能够更有效地缓解过度投资问题。此外,附加检验显示,高质量审计对高投资机会集公司过度投资的治理功效仅仅在债务水平低的公司作用显著,这表明债务治理机制与高质量审计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替代效应。

  • 标签: 投资机会集 会计信息质量 高质量审计 过度投资
  • 简介:摘 要:本文基于2007-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的1485家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PSM-DID方法系统考察了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服务化程度与企业风险承担呈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通过提高企业战略差异与绩效促进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非国有企业和衰退期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更高。在产业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本文的结论对厘清制造业服务化战略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逻辑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制造业服务化 产出服务化 企业风险承担 PSM-DID 三重差分法
  • 简介:[案例要旨]“对赌条款”.又称估值调整机制(e-valuationadiustmentmechanism).是私募股权投资领域常常被运用的一种投资安排约定。该条款模式目前普遍发生于投资方与目标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机制设计的初衷是为了高效促成交易、良性引导目标公司的经营管理、降低投资风险.且对于双方交易起到一定的担保功能.同时还隐含有一定程度对于目标公司估值调整的期权。

  • 标签: 投资领域 目标公司 合同纠纷案 股权转让 思维 裁判
  • 简介:零售(连锁)企业快速发展大多归因于规模、交易成本、专业化、品牌、统一经营、信息技术等要素。零售(连锁)企业由于简单重复劳动的"生产"特征,其基础在于管理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的实质是制度化的管理协调。管理标准化具有节约交易成本、强化组织学习能力、增加专用性投资和实现网络化、规模化的经济性质。本文建立了一个标准化经济的模型,通过沃尔玛的分店数量与销售收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之间的相关性检测,证明了管理标准化是零售(连锁)企业扩张的微观基础。

  • 标签: 零售(连锁)企业 管理标准化 标准化经济
  • 简介:本文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测算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工资扭曲程度,然后采用倍差法考察了《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工业部门工资扭曲程度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之后发现,我们的实证分析结果是可靠的。2008年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引起工资扭曲程度年均下降0.4403%,表征要素投入结构的劳动资本比每下降1%,工资扭曲程度下降0.4902%,我们的研究结论表明政府的政策干预可以缓解工资扭曲现象,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政府充分发挥辅助作用也至关重要。

  • 标签: 劳动合同法 工资扭曲 随机前沿分析 倍差法 工业行业
  • 简介:文章以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根据腐败行为发现的可能性将上市公司高管腐败分为显性腐败和隐性腐败。实证研究发现:(1)对于显性腐败,高管高薪可以起到抑制腐败的作用,但是由于国有企业天生与政府存在亲属关系,这种抑制作用要弱于非国有企业;(2)对于隐性腐败,高薪并不能起到抑制腐败的功效,并且高管薪酬与隐性腐败存在正相关关系,支持了管理层权力理论。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与隐性腐败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 标签: 高管薪酬 高管腐败 产权性质 在职消费
  • 简介:以中国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现金持有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中国上市公司中,高额现金持有现象普遍存在;在职消费和代理成本都与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都与现金持有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经营活动不确定性和财务活动不确定性都与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盈利能力与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负债融资与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上述研究发现提供了一些现金持有异象的经验证据,说明中国上市公司的制度环境和治理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 标签: 股权结构 股权集中度 股权制衡度 代理成本 现金持有异象 财务杠杆
  • 简介:为研究对外开放与经济波动的关系,首次选择贸易开放度指标和金融开放度指标,基于中国省级层面1980—2012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并深入分析了贸易和金融开放政策对经济增长波动性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政策似乎抑制了经济波动,可能是因为其往往伴随着旨在恢复价格信号的经济改革。理性地看待这些改革有助于经济增长和刺激的稳定性。金融开放政策往往会推动投机资本和破坏稳定资本的流动,因此会造成经济波动性的增长。

  • 标签: 对外开放 经济增长波动 贸易开放 金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