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1 个结果
  • 简介:1997年11月28日午后,刚刚搁笔《第一交响乐》的原中央乐团作曲家酩,因为创作的兴奋情绪难以平息,独自外出散步,途中心脏病发作。12月5日中午,他终于未能从长达7天的昏迷中醒来,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中。他留给的家人、朋友和听众的除了无尽的思念,还有那些经久不衰的歌曲。人们除了在每年的春节晚会结束时,必听到他的经典之作《难忘今宵》的歌曲,还能在各种不同晚会听到李谷一等歌唱家经常还唱起《青春啊,青春》、《小花》、《妹妹找哥泪花流》、《知音》等大家无比喜爱与熟悉的歌曲。他这一去就是八年!八年来,他的亲人、朋友和听众一直都期待着能够举办一场《酩作品音乐会》,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今年“十一”黄金周的最后一天,广州星海音乐厅像过节一样的热闹。酝酿了八年的《酩作品音乐会》终于在这里成功举办。而完成这个里程碑级作曲家的纪念音乐会,重现作曲家丰富的创作成就的演奏团体,则是一个少年乐团,是近百名不拿一分钱演出费的孩子们。这就是广州市海珠区小天使交响乐团。十月六日傍晚,当记者在结束了北京古筝艺术节的闭幕典礼之后,陪同已故作曲家酩先生的夫人及女儿赶到广州时,一场已经筹备10个月之久的名为《海珠之声,难忘今宵——酩...

  • 标签:
  • 简介:<正>影片《孩子》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文化哲学的意味”。这个问题是在1984年以后,随着文学界的“寻根文学”而提出来的。所谓“文化哲学的意味”,主要是对生命和文化意义的深沉反思。如果说《孩子》包含着一种冲突的话,那就是生命和文化的冲突。对作品中情节的设置、镜头的运用、色彩的设计以及电影语言的结构加以考察,可以把影片分为两个对立的层次:一是表现人和自然界一切生命

  • 标签: 文化哲学 文化构成 生命 影片 寻根文学 文化意义
  • 简介:2003年9月,建中先生平淡而又愉快地度过了70寿诞,本可以在成就与荣誉中颐养天年,但他仍不辍笔耕,沉浸于对浩瀚、神奇的音乐海洋的探索与追求中,继续着他与音乐的缘分。继2002年5月“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期间举办的“建中作品专场音乐会”之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和星海音乐厅又于2003年10月联合举办了他的作品音乐会。这是深厚的喜爱,这是难忘的回忆,这是新的企盼。早在2003年4月,为撰写《建中钢琴作品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我请求拜访王先生。先生不顾彼时正值“非典”肆虐高峰期,欣然同意我飞赴上海,给予我直接的指导和教诲。回兰州后我整理谈话记录,一方面深感荻益良深,同时读来又觉得意犹未尽,于是请求再次拜见,先生又慨然允诺,我遂于10月再次赴沪访谈。此刻我不禁又回忆起见证并亲身融入了新中国钢琴音乐发展历程的建中先生对中国钢琴音乐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刻理解,老前辈虽已入古稀之年却依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谈兴颇浓……

  • 标签: 王建中 人物访谈 音乐会 钢琴家 艺术生涯 演奏技法
  • 简介:建国以来首次召开的光祈研究学术讨论会,于六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七日在成都隆重举行。这次会议是在中国音协主席吕骥和四川省政协主席杨超、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秀熟等同志的关怀和指导下,由中国音协、四川省政协、四川省社科联、音协四川分会、四川音乐学院、四川温江县政协主办。

  • 标签: 王光祈 中国音协 四川音乐学院 学术讨论会 四川省政协 四川温江县
  • 简介:提起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我国当代著名书画家颂余先生,熟悉的人莫不钦佩他的人品艺品,他一生勤奋苦学,淡薄功名,不求闻达,以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典型心态在进行着他自身人格的自我完善.

  • 标签: 先生 悼念 天津美术学院 传统知识分子 自我完善 书画家
  • 简介:还是在五年之前,镛的书画篆刻作品在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创作展中展出,就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如今,又经历了艰辛的艺术求索,他的作品已是风貌独具,日臻成熟了。从李可染的教海中,他悟及到高明的艺术家,无不追求愈对立而愈统一的神通;在于右任的书法

  • 标签: 篆刻艺术 书画篆刻 中央美术学院 浑成 于右任 李可染
  • 简介:著名书画家、我院教授颂余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13日在津逝世,享年95岁。颂余先生1910年生于天津,早年师从溥心畲、溥修、刘子久学习绘画,师从溥默公学习书法,古典文学则曾受业于章太炎、闻一多。经长期刻苦学习成为天津文化史中一位集大成的中国山水画家、书法家。他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性展览并为国内一些博物馆、美术馆和国外收藏家

  • 标签: 书画家我院 先生逝世 我院教授
  • 简介:旅美华人书法家方宇先生于一九九七年十月六日在纽约去世。终年八十五岁。方宇先生一九三六年毕业于辅仁大学教育系。一九四四年负笈美国,一九四六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先后在耶鲁大学和西东大学任教,并曾任西东大学亚洲学系系主任。方宇先生在汉语教学方面有多种有影响的著作。在中国艺术史方面,他是海内外公认的八大山人书画研究权威。除了他本人撰写的数十篇论文外,他所编辑的《八大山人论集》至今是人们研究八大山人时广泛引用的学术著作。王先生也是一位极有探索精

  • 标签: 旅美华人 西东大学 八大山人 中国艺术史 大学教育系 王方
  • 简介:中国的文学批评在80年代中期的“文化热”中,曾有过不同凡响的表现,甚至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进入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在文坛阵阵喧嚣与骚动的声浪中,批评家的声音却突然变得暗哑,人们对批评界“失语”的指责不绝于耳,批评的处境空前尴尬。直到90年代中后期,朔等人批评文字的大面积兴起,才使文学批评又呈活跃之势。尽管和市场化、商业化的大潮相比,这种活跃已经很难再产生什么轰动效应,但这于文学批评本身来讲却是意义重大的。细究之下,我们

  • 标签: 文学批评 批评精神 批评家 王朔 知识分子 文字
  • 简介:“神圣知识”与“神授”说藏族学者旺秋所写的《在漂泊的生活中——介绍<格萨尔>说唱艺人桑珠》一文里,有这么一段生动的记述,我摘录如下:“有一次,他一个人跑到山上去打猎,当爬到山腰时,天下起了毛毛雨。他找了一个躲雨的山洞,躺在那里。不一会儿进入半睡半醒的朦陇状态。这时在眼前出现了许多谜一样的东西,桑珠带着恐惧的心理,走进山洞的深处时,一个人低着头盘腿坐在那里,他觉得很奇怪,叫了两声,那人突然一抬头,原来是他们同村的一个人,这人曾经到桑珠家里逼过债,桑珠恨死他了。可是,这人两年前已死了,怎么今天突然又在这里出现了呢?不管他是人还

  • 标签: 格萨尔王传 说唱艺人 桑珠 宇宙人 他是人 磁场力
  • 简介:音乐剧,三四年前对许多人来说还是十分陌生的名词,如今却几乎尽人皆知。当我们回望中国音乐剧并不太长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它在上海的一步步跨越式发展,都与一座座里程碑式的经典音乐剧作品的引进和运营息息相关。

  • 标签: 上海大剧院 音乐剧 艺术中心 产业发展 中国 跨越式发展
  • 简介:本文就与洛宾有关之所谓"民歌版权"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学理层面的意见.本文以为:"所谓民歌,其原始的作者,已经无从查考;其在文脉之中流传,业已历经无数歌者润饰、加工.作为族类的成果,根本不存在现代意义之主体法人的版权问题."本文以为:"人们所广为传唱的,乃是洛宾搜集、发现、记录、整理、加工、改编乃至激活,附加了许多新值、焕发了充沛生命的所谓‘民歌';而并非‘原始'的民歌."本文以为:"洛宾深入西北边疆之腹地,沉浸原始民歌之海洋,发现其珍品,记录其旋律,加工其曲调,改编其歌词.使之重新激活,而焕发生命的光彩;使之面目焕然,而激荡历史的洪波.这里所谓的‘发现'、‘记录',凝聚着洛宾超人一等的识见;这里所谓的‘加工'、‘改编',显现了洛宾画龙点睛的功夫.许多‘民歌',正是因洛宾的采风工作而激活.对此,所谓‘量化'的尺度,根本无法加以评价."

  • 标签: 王洛宾 原始民歌 激活 版权
  • 简介:著名扬琴演奏家、教育家、理论家沂甫先生,是我国扬琴艺术的老一辈开拓者。1917年7月27日生于辽宁省海成县莺落山村,五岁起随祖父学习扬琴,上小学时学习二胡、风琴、洞萧等乐器。1931年师从辽宁盖县著名艺人赵殿学专修扬琴,经过五年的勤学苦练,全面掌握了扬琴传统的演奏技巧和特色。参加工作后,一直坚持在扬琴艺术的天地里刻苦钻研技艺,并有所创造。1957年经中国音协主席吕骥同志的推荐,调入西安音乐学院任教后,王先生的艺术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他在陕西这块黄土高原上辛勤耕耘了三十几个春秋,为我国的扬琴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做出了杰出贡献。

  • 标签: 扬琴演奏 滑竹 王沂 风格特色 揉弦 中国音协
  • 简介:无论是从学术领域还是书法领域来考察沈曾植与遽常,两人都是当时的举足轻重者。同时,他们又是乡里、师生,可以说是彼此了解,无话不说,交谊维持了终身。本文从书法的角度出发,将二人加以比较,以期得出一些有益于当代书法研究的启示。

  • 标签: 曾植 王遽常 书法艺术 比较研究 生平 书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