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2 个结果
  • 简介:民族精神研究是史学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仅就民族精神内涵研究与民族历史特点、民族精神与历史发展大势、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史学的关系,以及弘扬民族精神的理论和方法等问题展开讨论,从而指出,站在时代的高度从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把握民族精神的历史特点,继承史学传统,在历史典籍中进一步挖掘传统民族精神的深刻底蕴,并通过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对史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新时期历史学家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 标签: 民族精神 历史特点 理论和方法
  • 简介:偶识张荫麟,还是在书店中看到他的集子《素痴集》。第一眼其实是被集子的名称所吸引。细看之下,才知道这是一位天才的言论集。翻开那一本薄薄的《素痴集》,朴实的文字、精确犀利的言语、深邃的观点令人爱不释手。细加考察之后,才知他是一位时代骄子,可惜种种原因,却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令人扼腕叹息不已。著名史家陈寅恪尝赋"共谈学术惊河汉"之句,对张荫麟赞扬备至。

  • 标签: 张荫麟 梁启超 陈寅恪 顾颉刚 史学 郭沫若
  • 简介:章学诚的史学批评理论内容丰富,从经世致用的史学批评目的论,到注重史义,到区分文史关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史学批评体系。他还提出史学编纂的基本要义和原则,强调史学家修养和正确开展史学批评的方法,在300年前,能有这样的关于史学批评的完善意见,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是中国史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成就和高峰。回顾和反思这些理论,对于我们当下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的研究是有启示和借鉴意义的。

  • 标签: 章学诚史学批评 《文史通义》 史义 史德
  • 简介:我国人类学界前辈杨堑先生的《法国社会学派民族学史略》这篇文章发表于1981年。当时,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学科进入恢复重建时期,西方诸流派理论重新被学界热切关注,而法国社会学派较少为当时学界所知,于是年届80高龄的杨垫先生撰文介绍。文章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学年刊学派民族学的流派形成、学术传统、代表人物及其学术思想。这些“通俗”的知识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人类学教科书”的“铁板一块”,然而从“细密”之处仔细推敲,会发现仍有一些勾连却分叉的“纹理”。

  • 标签: 社会学派 文章发表 民族学 法国 学术思想 人类学
  • 简介: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基雅弗利的著作中就已经初具雏形了,但是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则是在尼德兰革命和英国革命之后才逐渐形成,尤其是与格劳修斯、斯宾诺莎、洛克以及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们的政治思想密切相关.

  • 标签: 自然法学派 法国大革命 宪法 法权思想 《人权宣言》
  • 简介:<正>一如果说从孔子到墨子,展示了先秦矛盾观的向上发展,至儒家思孟学派,则又显示了它的倒退。此派的著作,郭沫若同志已有考定,其中要以《中庸》《孟子》二书所说“一”“二”字,富于哲学意义。先看《中庸》:(一)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二)知、仁、勇三者,天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三)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四)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五)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

  • 标签: 孟子 墨子 孔子 思孟学派 清儒 九经
  • 简介: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成就与学科建设——首都史学界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座谈会”,于2008年12月2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光明日报》等新闻出版单位近5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美国罗文大学教授、

  • 标签: 史学史研究 学科建设 史学理论 改革开放 座谈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正>今天借此机会来向大家学习,很高兴。我觉得开这次会议很有意义,意义很重大。史学史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可以说还处在落后状态,把史学史研究搞上去,是我们当前的任务。为什么这样说呢?为什么说史学史的研究意义很重大呢?史学史的任务主要是研究史学本身的发展史,是研究历代史家对历史的认识。人类对历史的概念、看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

  • 标签: 研究史 发展史 史学家 中国史学史 史家 西方史学史
  • 简介:当代西方社会史学的内在层次及层次间的关系是本文探讨的重点。西方文明中的历史意识极大地影响甚至部分地决定了西方社会史的整体认识和研究。西方历史学和西方文明是他们的实践主体塑造的主客观历史形象,同时也就是他们现实的历史。本文第一部分提出并探讨了社会史学的三个层次:历史哲学;社会宏观结构及其变迁;大众的日常生活。本文提出的西方社会史学的定义是:西方社会史是对西方历史哲学,社会结构及其宏观变迁以及大众日常生活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研究的史学。第二部分,这里探讨了上述三个层次的因果必然性关系以及因果互动关系,探讨人本主义的社会史观和结构主义的社会史观的关系问题。本文指出社会史的研究应该以人本主义作为其根本层次和出发点。第三部分讨论了西方文化主体在西方文明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历史哲学问题。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西方历史哲学本身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不仅是历史认识论、本体论,同时也是历史的本体。

  • 标签: 历史哲学 当代西方社会 社会史观 社会史研究 史学观 大众日常生活
  • 简介:一三史是非和史学批评方法论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上,关于国史、野史、家史的评论,有种种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关于它们在史学价值上的是是非非,存在着不少争论。这些看法和争论,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古代史学批评中的方法论问题。

  • 标签: 史学批评 中国古代史学 史学价值 方法论问题 刘知几 史臣
  • 简介:了解和探索海外对中国史学的研究,主要为了中国史学的建设和发展:本文以主要篇幅考察了美、加、英、法、韩、日等一些国家对中国史学的研究状况,从对他们的研究中了解我们自己、了解世界史学。坚持中国民族史学发展特色和有条件融入国际史学大家庭,是我们发展中要处理好的两个大问题。海外对中国史学的研究经验能为我们提供正面和反面的诸种借鉴,是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建设和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新课题。

  • 标签: 海外 中国史学 研究
  • 简介:2012年3月17日,由张广智先生主编的六卷本《西方史学通史》(以下简称《通史》)新书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4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在首发式上,《通史》出版方复旦大学出版社、《通史》主编张广智教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瞿林东、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相继致词,共话六卷本《通史》出版的学术价值和学科意义。

  • 标签: 《通史》 学术研讨会 西方史学 研讨会综述 复旦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
  • 简介:中国传统史学在世界史学的比较中,是可以使人引以为豪的,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柱之一。就笔者的认识说,中国古代史学所以有辉煌的成就,最根本的保障,还是中国有官方史学,是政府力量的支撑,保障了史学的繁荣及其统绪不断。但对于官方史学,学界评价不一,这里需要有一个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特撰小文,以就教于方家。

  • 标签: 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史学 中国古代史学 刘知幾 太史令 董狐
  • 简介:因了报刊史的兴趣,近几年连带着涉猎一点中国史学,九牛一毛都算不上,更甭提什么登堂入室。好在报刊史和中国史,属同一个家族,由此及彼,遂生出些许感触,也算是对自己在史学学习过程中的一点反思,当然主要是针对报刊史。不一定能说到点上,但也希望不是太离谱。

  • 标签: 历史学 想象力 中国史学 报刊史 学习过程
  • 简介:当代著名的中国民族史学家暨回族史学家、中南民族大学教授答振益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11月21日上午11点46分,安详地归真了,享年73岁。

  • 标签: 民族史学家 回族 大学教授
  • 简介:陈桥驿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浙江大学终身教授。他治学严谨,博采众长。他自喻是地方志的“大用户”,对地方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亲自参与旧方志的搜集、点校,亲身指导、编纂新志,并为多部志书担任顾问,提出了许多极为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他与地方志结下了不解之缘,是方志界的挚友良师。喜逢陈先生八十华诞之际,本刊特发陈先生家乡史志界人士撰写的3篇文章,以表达我们对这位学界长者的崇敬与祝福.

  • 标签: 地方志 陈桥驿 史学大师 历史研究 历史地理学 志书
  • 简介:李德林(531~591年),字公辅,隋博陵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李氏虽非当时势族,但家学渊源深厚。其父李敬祖历任北魏太学博士、镇远将军。东魏孝静帝时,命当世通人校定书籍,任李敬祖为内校书,别值阁省。德林幼时聪明过人,加上其父的影响和

  • 标签: 李德林 历史学家 《北齐书》 家学渊源 温子升 历史著述
  • 简介:20世纪以前,中国和西方有各自的史学传统。中国的史学以前后相沿的历代正史为代表,形成了一种具有连续性而且内容广泛全面的纪传体全史范式,这种范式不仅体现在断代的国史编纂中,而且还扩散到地方史的编纂领域,以这种范式编纂的地方史被冠以一种极富中国特色的名称——地方志。

  • 标签: 史学研究 史志关系 中国 方志学 地方志
  • 简介:<正>X.普尔列于1911年出生在当时的车臣汗部济农贝子旗(今肯特省宾德尔县)贫苦牧民达木丁家。人民革命胜利之后,他在本旗学校读了两年小学。1928年考入师范学校。他自学了师范学校一年级的全部课程,经考试合格直接升入二年级,于1919年毕业。1929—1937年,在肯特省、后杭爱省历任小学校长、教员、通迅员。在此期间,曾在报刊上以呼德的笔名发表文章。

  • 标签: 蒙古汗国 普尔 历史学家 蒙古人 人民共和国 师范学校
  • 简介:<正>陶懋炳《中国古代史学史略》分五编,分别论述中国古代史学的童年期、成长期、发展期,繁荣期、晚年期。著者在“前言”中说:“要创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史学,不但要鉴取近代中外史学的经验教训,还必须从我国古代史学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史学遗产,剔除糟粕,汲取精华,寻求规律,推陈出新,这就是中国古代史学史的任务。”又认为要达成此艰巨任务,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考察,即:考察古代史学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斗争;考察史学技术,即编纂学方面的发展;考察史著中文学手法与恶劣文风的斗争。通观全书,可见本书对这三个方面的考察以前二项为重点,后一项论述得比较少些。“前言”又对中国古代史学史的分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把本

  • 标签: 中国古代史学 三个方面 中国史学史 经验教训 批判地继承 中国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