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树青先生与启功、杨仁恺、徐邦达三先生齐名,为“四大文物鉴定家”,是“国宝”级的大师。当收藏成为一种“时尚”,并经媒体广泛宣传,各电视台“鉴宝”节目推波助澜,大有“旧时王谢堂前燕”,而今“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势了。然而,当收藏成为一种“文化”,一个有眼力、有学识,判断力准确的鉴赏家,那可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呢!前几年启老已作古,而今老又离世,则痛感我国文物鉴定后继乏人,暂缺将帅人物也。

  • 标签: 文物鉴定 “国宝” “文化” 电视台 鉴赏家 判断力
  • 简介:今年8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内蒙古革命》。该书的编撰出版,历经39度春秋,凝聚着三代学者及所有为这项工作尽力的人们的心血。《内蒙古革命》努力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坚持从内蒙古的历史实际出发,力求实事求是地全面反映内蒙古革命的本来面目,准确地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全书正文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五个时期分为四章,内列22节89目,前有绪论叙述历史背景,后附大事年表和参考图书文献资料目录,总计50余万字。全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资料翔实,以叙为主,叙中兼论,史论结合,在论述内蒙古革命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堪称里

  • 标签: 内蒙古 革命史 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思想 近现代史研究
  • 简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货币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中国又是世界上最早铸造钱币的国家。早在晚商、西周时期,黄河流域的关中、洛河等地区已经铸造仿天然海贝的铜贝,并且出现了仿自农具“钱”的原始布币。

  • 标签: 货币史 《管子》 中国 西周时期 黄河流域 文化源
  • 简介:新民别署刍荛庐主人。山水画家,1944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并曾在上海外语学院艺术教研室山水班及上海美术家协会创作研修班进修,作品多次参加多种展览并获奖。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设计分会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东方书画院一级画师、上海浦东美协会员、上海民建书画院画师、上海华都画院画师。

  • 标签: 山水画家 作品选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 美术家协会 外语学院
  • 简介:灵州最初是中国古代塞北一个县,是西汉惠帝四年(前191年)设立在今宁夏银川平原河东灌区的一个大县,距今已近2200年的历史,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汉代灵州县城选址很特别,居然修建在黄河的一个河心岛上。《汉书·地理志注》对灵州县有记载。唐代历史学家颜师古的《汉书注》中对“灵州”注释曰:“水中可居者曰州。此地在河之州,随水高下,未尝沦没,故号灵州。”说明灵州是一个非常灵奇的地方。

  • 标签: 灵州 唐史研究 唐代 西北史 《汉书注》 大唐
  • 简介:复辟时期是英国财政与税收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时代。长期以来,西方学界对复辟时期的财政与税收进行了深入探究。总体性、贯通性研究和专题性研究都成果斐然。研究主要集中在复辟王权财政状况、财政收入的税收和非税收构成、财政管理、复辟时期财政税收的性质和地位等方面。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不同维度对复辟时期的财政税收展开研究,亦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 标签: 复辟时期 英国财政与税收史 研究评述
  • 简介:<正>一魏野畴,号明轩,1898年3月8日出生于陕西省兴平县板桥乡魏家村一个农民家庭。1917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在北高师期间,他曾热情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并于1920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编写了《中国近世》一书,时年二十三岁。1921年夏他从北高师毕业,到陕西华县私立咸林中学任教务主任兼历史教员。次年夏他接到好友杨钟健从北京的来信,大意说:你回陕时留下的《中国近世》,被蔡元培先生看到,认为写得不错,希望你加以修改,他准备帮助出版。魏野畴于是赴京,修改著作。但由于蔡元培已辞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离开北京,《中国近世》未能出版。在京期间,魏野畴和刘天章、杨钟健等发起组织陕西旋京进步团体共进社。1923初他经李大钊、刘天章的介

  • 标签: 魏野畴 中国近代史 蔡元培 五四爱国运动 近世 社会主义
  • 简介:<正>由吉林大学王金铻、陈瑞云二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政治1919—1949》一书,最近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约61万字,这是继李剑农《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以后,唯一一部研究中国现代政治的专著。本书以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南京政府、革命根据地人民革命政府和革命势力、反革命势力、第三种政治势力的政治活动为主体,记录和分析不同阶级、政党、政权的政治主张、政治制度、政治策略、基本政策、中外关系、军事活动和重大事件。从中阐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在中国侵略势力的演变

  • 标签: 民国北京政府 三十年 南京政府 革命根据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外关系
  • 简介:<正>本文集收入作者解放前后所写的三十篇学术论文,最早的一篇发表于1935年,最晚的发表于1979年,有十二篇未标明发表年份和所见报刊,可能有旧作,也有新作。三十篇论文分为四组:第一组是关于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及历史分期问题的研究;第二组是关于中国古代哲学与经学的研究;第三组是探究墨子的思想及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第四组是关于小学和训诂方面的。作者是著名的古史专家。当年顾颉刚先生发动古史讨论时,他曾以“杨守”的笔名与

  • 标签: 杨向奎 分期问题 社会性质 顾颉刚 古史 学术文集
  • 简介:杨人楩先生是中国法国史、非洲史研究的开拓者,也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教授。他出生于1903年清末之际,亲历了中国社会的历次剧变,卒于'四人帮'猖獗之时,最终没有等来他心中理想实现的一天。对很多世界史学生来说,杨先生是燃灯者,为后人照亮前进的道路。在杨先生逝世四十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杨先生那个年代的岁月。

  • 标签: 做人纪念 杨人楩先生 纪念杨人楩
  • 简介:今校讀點校本《金》所載孔璠及其子孫事迹,本文指出三個問題:第一,《孔璠傳》敘述孔璠履歷"皇統三年,璠卒"有誤,實際卒於天眷三年。元朝史官立《孔璠傳》,敘及傳主卒年,并未取《孔氏祖庭廣記》"天眷三年卒,年三十八"之文,而是直接引據《熙宗本紀》,或雜糅《熙宗本紀》和《孔氏祖庭廣記》"孔拯"條寫成。第二,《金》皆作"孔總",據金朝文獻及孔氏第五十代行(5派字,知其名應作"揔"。第三,《宣宗紀》貞祐三年十月壬子云:"召中奉大夫、襲封衍聖公孔元措爲太常博士。"點校者認爲應從《孔元措附傳》作"超遷中議大夫"。這條校勘記明顯忽略了孔元措散官階次的遷轉變化。

  • 标签: 《金史·孔璠傳》 孔總 孔元措
  • 简介:民国时期的"西洋史学"课程,是西方史学输入中国的主要途径之一。1924年陈翰笙在北大开设"欧美史学",盖为这一科目进入大学讲堂之始。其后,随着各校纷纷建制史学系,"西洋史学"课程明显增多,教员群体略具规模,若刘崇鋐、孔繁霱、黄文山、杨鸿烈、雷海宗、朱谦之、噶邦福、张贵永、常乃惪、皮名举、周谷城、周谦冲、鄢远猷、胡鲁士、考特等,他们大多游学欧美有年,受过专业的史学训练,归国执教,在传播西方史学前沿知识,推动中国的西方史学史学科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民国 西洋史学史 课程 学科建设
  • 简介:记载三国历史的书籍有很多,它们中的大部分今天已经散佚。本文将这些散佚的史书称为“三国佚”。它们在南北朝流传较广,还被裴松之抄入《三国志注》。到了唐代,随着《三国志》与《三国志注》的流传,三国佚不再为世人所重。唐中後期的动荡使三国佚开始散亡。它们中的绝大部分散亡於唐宋之际,到宋初仅剩几部残卷。北宋灭亡後,只有《九州春秋》的残帙存世。宋元之际,《九州春秋》散佚,三国佚至此全部散亡。三国佚的内容大多保存在《三国志注》中。三国佚的散佚,也是它们逐渐被《三国志注》取代的过程。

  • 标签: 三国 史书 散佚 《太平御览》 《三国志注》
  • 简介:《大纲》首次呈现了清代《孟子》学文献资料的全貌,对《孟子》学、四书学均具有重要的目录学价值;《大纲》坚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宏观研究上贯彻科学归纳法,得出一系列科学结论,并首倡简单性原则和反孤证原则以处理微观争议,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大纲》区分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考察《孟子》学中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互动关系而不将眼光局限于学术大家,又注意学者的学术主张和实践的一致与否,从而在写作范式上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大纲》对清代《孟子》学核心话题的效度进行科学论定,尤其是对戴震、焦循等在理、道、性、良知等概念上反宋儒的训诂工作加以考量,平议清人诠释技术和方法的效度和历史地位,探讨了朱熹《四书集注》仍然占据清代孟学研究主导地位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标签: 清代 学术史 《孟子》学 科学归纳法 写作范式
  • 简介:<正>在安徽十四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正在进行着一场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全省五千万人民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振兴中华、建设安徽、实现四化,正在社会主义大道上,从事着辛勤的劳动和认真的探索。我省的经济建设要达到予期目的,必须从我省的实际出发,根据安徽的省情,制订出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从而走出一条适合安徽省情,具有安徽特色、速度比较实在、经济

  • 标签: 近代安徽 近代史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帝国主义 安徽省 振兴中华
  • 简介:在台湾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问题是史观问题。这里的史观问题,不仅是在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意义上讲的,而且更多的是从方法论意义上讲的。确立方法论意义上的台湾史观,需要建立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这一祖国史观的基础之上,同时也离不开同属一个中国的台湾与大陆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只有这样的历史认识方法论,才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也才能科学地认识和研究台湾历史。

  • 标签: 台湾史 国史观 一个中国 方法论 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