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压迫脊髓病的针对护理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 2015年 3月至 2018年 3月收治的 58例压迫脊髓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针对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配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 55.2%( 16/29),治疗总有效率为 89.7%( 26/29),护理满意度为 93.1%( 27/29);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为 37.9%( 11/29),治疗总有效率为 72.4%( 21/29),护理满意度为 75.9%( 22/29)。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采用针对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压迫脊髓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疼痛缓解,舒适感增强,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压迫性脊髓病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恶性梗阻黄疸中的定性与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对104例恶性梗阻黄疸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肝门部胆管癌30例,肝外胆管癌25例,胰头癌38例,壶腹癌11例中,检出率及定位准确率以肝门部胆管癌最高,其次是胰头癌和壶腹癌,最后是肝外胆管癌。结论超声在恶性梗阻黄疸中的定性与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超声 梗阻性黄疸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产后出血后,采取多种干预方法,在抢救过程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产科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难治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90例难治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病例数据进行回顾研究。将90例难治产后出血患者病例随机分为3个小组,30例/组。第1组实施经导管进行动脉栓塞治疗法,第2组实施宫腔填塞纱布治疗法,第3组实施盆腔动脉结扎治疗法。结果90例患者经过治疗全部康复,当中30例实施经导管进行动脉栓塞治疗法患者全部治疗成功,治愈率100%,30例采用宫腔填塞纱布治疗法患者中有22例治疗成功,治愈率为73.3%,30例实施盆腔动脉结扎治疗法的患者中有12例治疗成功,治愈率为40%。首期治疗未成功的患者,20例接受全子宫切除手术,6例采取盆腔填塞纱布治疗法,患者都得到有效治愈。结论动脉栓塞治疗法能有效治疗难治产后出血,改善患者出血状况,安全、有效。

  • 标签: 难治性产后出血 干预性治疗方法 宫腔填塞纱布 盆腔动脉结扎 经导管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脂肪肝病(NAFLD)患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但非酒精脂肪肝病无特效治疗方法,目前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本文从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两方面回顾近年来的治疗研究进展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说明评判思维在急诊工作中的应用,阐述了评判思维的重要

  • 标签: 评判性思维 护理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压迫脊髓病的针对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58例压迫脊髓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针对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配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55.2%(16/29),治疗总有效率为89.7%(26/29),护理满意度为93.1%(27/29);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为37.9%(11/29),治疗总有效率为72.4%(21/29),护理满意度为75.9%(22/29)。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压迫脊髓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疼痛缓解,舒适感增强,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压迫性脊髓病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盆部孤立纤维肿瘤的(SFT)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腹膜后肿瘤外科收治的12例腹盆部SF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SFT患者均行根治手术切除,术后发生盆腔出血和输尿管瘘各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提示7例恶性SFT,5例良性SFT。术后随访2~53个月,随访率100%。复发5例,其中1例因肿物复发压迫致肠梗阻死亡。结论SFT患者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穿刺病理检查对术前诊断意义较大,根治手术切除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孤立性纤维瘤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石梗阻胆源胰腺炎的治疗原则和手术时机。方法对2011-2014年收治的32例结石梗阻胆源胰腺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2例中早期手术24例,死亡1例,2例并发肺部感染;延期手术6例,死亡1例,1例并发假性胰腺囊肿;另2例在延期术前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结石梗阻胆源胰腺炎的诊疗,只要病情允许,就应遵循尽早手术、去除病因、通畅引流、控制感染、综合治疗的原则。

  • 标签: 胆源性胰腺炎 结石梗阻 治疗原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增加,脂肪肝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脂肪肝虽为良性病变,但部分病例可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细胞癌,严重危害生命健康。故早期诊断脂肪肝尤为重要,及时治疗可使发生脂肪变性的肝细胞恢复正常。本文对非酒精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诊断方法及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诊断
  • 简介:摘要非火器伤开放颅脑创伤可大致分为打击伤和碰撞伤两大类。前者多因锐器或钝器打击头部所致。后者则为移动的头部碰撞在相对静止的物体上造成。由锐器所致开放颅脑创伤,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多由于接触力所致,其挫裂伤和血肿常局限于着力点部位;由钝器伤所致者,除着力点的开放颅脑创伤外,尚可有因惯性力所致的对冲脑挫裂伤和血肿存在碰撞伤亦多为减速伤,除头部的开放伤之外,常有不同程度的脑对冲伤。深度电击伤常使头皮、颅骨焦化,有时可有硬脑膜损伤,形成开放颅脑创伤。应属于非火器伤,但此类伤发生很少。

  • 标签: 非火器伤 开放性颅脑创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18例局灶结节增生的MRI图像来提高对FNH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FNH患者的MRI图像资料,主要观察病灶大小、形态、信号,强化方式,并计算MRI诊断正确率。结果18例病灶大小(1.6-4.8)cm,平均(3.2±1.6)cm。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肿块,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肿块,动态增强动脉期肿块明显强化,门脉期、延迟期强化程度均下降,但仍稍高于肝实质;其中14例(78%)见中心疤痕,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动态增强动脉期中心疤痕及纤维分隔无强化;13例门脉期、延迟期中心疤痕逐渐强化呈高信号,1例FNH中心疤痕无延迟强化,4例未见中心疤痕。结论MRI能够较清楚地显示FNH,诊断正确率较高。

  • 标签:
  • 作者: 侯森 刘凡 陈定宝 郭鹏 梁斌 尹慕军 叶颖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27
  • 出处:《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外科肿瘤实验室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100044;北京市结直肠癌诊疗研究重点实验室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外科肿瘤实验室 100044;北京市结直肠癌诊疗研究重点实验室 10004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腔孤立纤维肿瘤(SFT)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自2013年7月至2019年10月期间行手术治疗且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为盆腔SFT的9例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33~85(中位数58)岁。总结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情况。结果全组患者病程时间0.5~36(中位数3)个月。其中8例的症状主要为:排粪困难或粪便变细,腰骶部疼痛,肛门坠胀或排尿困难,另有1例无典型症状。CT和MRI增强扫描均呈明显强化。9例患者均进行开放手术完整切除肿瘤,8例为限期手术,1例患者行急诊手术,术后1例因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死亡。手术用时平均231 min,出血量平均1 661 ml。7例行联合脏器切除;5例患者术前行选择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术。肿瘤最大径中位数9 cm。手术标本多可见分叶,切面呈灰白或灰黄色,1例为灰红色。标本切面可见钙化灶或出血灶。镜下细胞呈梭形,均呈现不同程度异型,血管丰富,可见钙化灶、灶状出血。9例患者CD34和Vimentin均为阳性。7例患者获随访3~29(中位数14)个月,1例术后1年可疑盆壁转移,其余患者术后均未见复发或转移征象。结论盆腔SFT需要多学科诊疗,预后良好。

  • 标签: 盆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介入栓塞术 预后
  • 简介:摘要54例临床及病理分析。目的探讨卵巢交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永城市人民医院10年来54例卵巢交界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结果发病年龄平均45.6岁,其中粘液肿瘤31例占57.4%,浆液的19例占35.2%,混合型的4例占7.4%。治疗均以手术切除为主,15例术后辅以化疗。结论卵巢交界肿瘤预后良好,手术是治疗最佳手段。

  • 标签: 卵巢 交界性肿瘤 手术 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肺疾病持续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持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肺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的呼吸功能、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持续性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闭合创伤喉部外伤临床诊断与救治特点。方法:选取 2000 年 1月 -2019年 3月 5 0例医院收治闭合创伤喉部外伤患者,其中扼伤 20例、钝器击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中枢阵发性位置眩晕(central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CPPV)的临床表现和特点探讨CPPV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例C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分别为36、14、70岁。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眼震特征、伴随的其他中枢眼动异常、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在头部相对于重力变化时均表现出短暂的眩晕和诱发的眼震,但眼震的特点不符合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眼震的典型特征。3例患者行复位治疗均无效,并且都伴有视眼动系统异常的体征或其他中枢系统症状。MRI、PET-CT、血生化结果证实了病因分别为慢性出血、炎症和副肿瘤小脑变性。3例患者虽病因不同但病变部位均涉及中枢速度存储机制(velocity storage mechanism,VSM)。结论VSM破坏,导致反馈旋转信号修正通路受损,头位相对于重力发生变化时呈现CPPV的临床表现。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眼震电图描记术 中枢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