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总结55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一旦发生消化道出血积极对症处理,出血多者及时输血补充血容量,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健康指导,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出院后建立回访档案,特别是术后前6个月密切随访。55例患者消化道出血均发生于出院后,46例在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期间(即服药1年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其中有25例患者行输血治疗;所有患者短时间暂停抗血小板药物、补液、质子泵抑制剂等对症治疗后好转。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消化道出血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心内科2003年7月-2005年9月32例AMI患者发病24h内急诊PCI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急诊PCI成功,成功率87.5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AMI)时,抓紧抢救时机争取尽快手术,使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成功率较高,TIMI血流3级发生率高,并发症少,住院及近期临床效果好,能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在临床中是安全、可靠、可行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共有66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参与了这项研究,随机分为持续护理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团体活动对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时间段区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均为至我院就诊的接受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计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延续性护理干预+团体活动,对比两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PCI患者而言,延续性护理联合团体活动的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延续性护理 团体活动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时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7年在北京安贞医院完成首次(T1)PCI,并随访复查(T2)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169例。依据患者随访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其中ISR为66例,对照组为非再狭窄者(NISR)103例。将患者再分为老年再狭窄组(E-ISR,17例)和对照组(E-NISR,19例)以及中青年再狭窄组(Y-ISR,49例)和对照组(Y-NISR,84例)。收集患者在两次住院期间的病史、化验检查、造影报告等临床资料,分析组间或不同年龄间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SR组患者T2时期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合并糖尿病比例、既往心梗病史、Gensini评分及3支病变比例较高[(128.6±16.4)mmHg与(123.4±10.7)mmHg(1 mmHg=0.133 kPa),P=0.023;(7.0±1.6)%与(6.2±0.9)%,P<0.001;6.6 mmol/L与5.7 mmol/L,P<0.001;53.0%与31.1%,P=0.004;36.4%与20.4%,P=0.022;40与29分,P=0.010;57.6%与40.8%,P=0.033]。老年患者收缩压高、肾小球滤过率低[(135.9±27.)mmHg与(124.1±10.8)mmHg,P=0.013;(77.5±14)ml·min-1·1.73 m-2与(84.8±9.4)ml·min-1·1.73 m-2,P=0.033],而中青年则高血压病程长以及低密度脂蛋白、HbA1c、Gensini评分高[129.7个月与83.1个月,P=0.008;(2.78±1.08)mmol/L与(2.31±0.65)mmol/L,P=0.002;(7.2±1.7)%与(6.1±0.9)%,P<0.001;41分与29分,P=0.009)]。结论老年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临床特征不同,应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代谢危险因素。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在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过程中采用抗血栓泵,分析临床作用。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所收治的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选取200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4年1月-2017年4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200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100例患者。对于参照组患者来说,在预防过程中应用常规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来说,在预防过程中应用常规治疗+抗血栓泵。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概率显著性更低,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利用抗血栓泵有利于显著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概率。

  • 标签: 老年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的疗效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4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对其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氯吡格雷行单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等相关指标值更接近正常值(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7.14%vs26.19%,P<0.05)。结论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规模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抗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中开展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PCI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0)和常规组(n=50)。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延续性护理,统计并对比两组自护能力、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自护能力评分(54.6±6.7)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43.7±7.3)分(P<0.05)。结论针对PCI术后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培养患者自护能力,并使患者负性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延续性护理 自护能力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于微信的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72例(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随机分为基于微信的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36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6例),观察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ESCA评分高,SAQ评分高,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基于微信的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患者自护能力,且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借鉴。

  • 标签: 基于微信的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114例患者,采用随即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凝血维度评分和血小板聚集率评分;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凝血维度、血小板聚集率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均比对照组有优势(P

  • 标签: 冠心病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评估在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予以患者渐进式心脏运动康复护理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遴选2023年2月-2024年2月我院的60例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按“电脑排序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n=30)予以常规康复护理,后者(n=30)予以渐进式心脏运动康复护理,探究两组的心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各项心功能指标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心脏运动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率,并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渐进式心脏运动康复护理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功能
  • 简介:目的:冠状动脉256排CT成像技术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疑似冠心病患者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37~68岁。先行冠状动脉256排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两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冠状动脉狭窄≥50%者为阳性。冠状动脉256排CT诊断冠心病灵敏度为40.00%,特异度98.18%,阳性预测值88.89%,阴性预测值81.82%,正确指数38.18%,符合率82.67%,KAPPA值46.28%。结论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准确性优于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CT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初筛诊断。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256排冠状动脉C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每处病变处均行FFR测定,在FFR≤0.80冠状动脉病变处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应用药物洗脱支架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置入支架数、对比剂用量,住院费用,术后12个月内再发心绞痛及因心脏原因再入院、再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置入支架数、对比剂用量,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内再发心绞痛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行CAG联合FFR测定可减少术中植入支架的数量和造影剂的用量、降低住院费用,且不增加术后12个月内不增加心绞痛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血流储备分数 冠心病介入治疗
  • 简介: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61006摘要目的对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狭窄患者采用冠心病介入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2例冠状动脉再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对照组1例患者发生再狭窄,占9.1%;试验组发生再狭窄患者5例,占45.5%,其中5例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再狭窄的患者有3例,占60.0%,2例心绞痛患者中发生再狭窄的患者有1例,占50.0%,4例糖尿病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再狭窄,占25.0%。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再狭窄率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以及糖尿病症状的患者采用冠脉介入进行治疗易使患者发生再狭窄,因此要对患者做好相关的预防和治疗准备。

  • 标签: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定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患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90例实施本次课题研究,依据患者就诊单双号进行分组,诊疗期间,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实验组开展综合康复护理,护理开展后,统计对比两组心脏功能及护理依从性。结果:组间护理开展后,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心脏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护理前得到有效改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开展后,实验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展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良好护理效果。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老年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替格瑞洛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18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 92例与对照组 9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氯吡格雷,试验组给予替格瑞洛,对比两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17 %,对照组为 15.22 %,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05;试验组用药后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替格瑞洛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可提高血小板抑制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高。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替格瑞洛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18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 92例与对照组 9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氯吡格雷,试验组给予替格瑞洛,对比两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17 %,对照组为 15.22 %,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05;试验组用药后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替格瑞洛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可提高血小板抑制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高。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 简介:因肝素在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抗凝时,手术中难以监测性和可能的致血小板减少症等问题,引起了医生的顾虑。近年来,低分子肝素在这类手术中的抗凝方案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综合相关文献,介绍了低分子肝素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使用相关问题。

  • 标签: 肝素 低分子量 依诺肝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