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1 个结果
  • 简介:山嵛酸甘油酯是一类多用途的长链脂肪酸甘油酯,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领域。本文以Gattefosse的产品Compritol(R)888ATO为例,从口服给药、注射给药和局部给药三个方面综述山嵛酸甘油酯在药剂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 标签: 山嵛酸甘油酯 Compritol 口服给药 注射给药 局部给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X线平片、CT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收集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强直性脊柱炎60例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均行DR及CT检查。对其骨质结构病变的影像及关节附属结构表进行分析。结果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表现为髂骨侧关节面模糊,皮质部分完全消失,靠近皮质部的松质骨增生硬化糜烂、密度不均呈融雪状,骨小梁模糊,随病程延长可向骶骨侧与韧带部发展,关节内软组织肿胀等。结论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病例,骶髂关节的CT扫描较X线平片能更好地显示局部细微病变情况,对病变早期发现与分期更准确。X线平片能对大部分骶髂关节炎作出诊断,尤其斜位片更利于骶髂关节病变的观察,影像检查应为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螺旋CT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4种常用的梅毒血清试验方法,观察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实验室和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梅毒酶联免疫吸咐试验(TP-ELISA),梅毒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SYP),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结果RPR和SYP两种方法对梅毒检出率明显低于TP-ELISA和TPPA法。结论SYP法,ELISA法是实验室初筛梅毒的最佳方法,如果要确诊梅毒要用TPPA法,疗效观察用RPR法。

  • 标签: 梅毒TP-ELISARPRSYPTPP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嵩县手足口病流行病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对嵩县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嵩县共报告手足口病168例,其中重症17例,死亡0例,年发病率33.1359/10万,死亡率0/10万;3-7(数据高的几个月,也可以是4-10)月病例数占全年总病例数的82%;<5岁儿童占98%;疫情波及范围广,重症和死亡病例多;重症病例病原检出率和EV71感染率都较高,死亡病例均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结论手足口病的防控应加强疫情监测,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培训,提高其对重病例的早期识别能力,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尽量做到少死人,不死人。

  • 标签: 手足口病 EV71 重症病例
  • 简介:摘要组织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学好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前提,组织实验课是学习组织不可或缺的环节,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和实际教学现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好组织实验课教学,提高组织实验课教学效果,谈几点方法。

  • 标签: 组织学实验课 教学方法 初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道感染的病原及其药物敏感性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择200例手术治疗、急性胆道感染患者培养阳性的胆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共培养出病原菌168株,各细菌的耐药局势越来越严重。结论胆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且呈现出多重耐药性。根据胆汁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并结合临床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胆道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 胆道感染 病原学 药物敏感性
  • 简介:摘要案例教学法是利用典型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法,是临床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临床情境的差距,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是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传染病学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和研究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中机械感受器的形态、分布,为急性踝关节扭伤及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征本体感觉缺失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形态资料。方法对8具新鲜冷冻尸体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标本进行取材,并运用氯化金特殊染色、组织切片等方法对韧带内神经感受器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在大多数韧带中可以观察到三种“经典类型”(鲁菲尼小体、帕西尼小体、高尔基腱器官)的机械感受器,但它们与“经典”的形态有所区别。结论踝关节内侧韧带中存在三种“经典类型”的机械感受器,但它们从形态与“经典类型”有所区别,其本体感觉功能可能更加复杂。

  • 标签: 踝关节 三角韧带 机械感受器 形态学 本体感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患者在长期多巴胺替代治疗(DRT)基础上,发生的一种强迫性地使用药物称作多巴胺失调综合征(DDS)。然而,若ICDs伴有强迫性的多巴胺类药物使用.则就能诊断为DDS。最常见的与多巴胺失调综合征相关的行为障碍是刻板行为(punding)和冲动控制障碍(impulsecontroldisorders,ICDs)。目前关于多巴胺失调综合征的发病率报道不多,不仅是因为患者及医生对此综合征的认识有限,更在于患者对他们症状的隐瞒。帕金森病治疗中心报道的关于多巴胺失调综合征发生率为3-4%。刻板行为为1.4%-14%。而冲动控制障碍介于5.9%—13.7%之间。对于这些数据,目前缺乏大量相关的研究。本文简单阐述目前帕金森病多巴胺失调综合征的流行病及其临床表现。

  • 标签: 帕金森病 多巴胺失调综合征 刻板行为 冲动控制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藤县人民医院985例住院手足口病流行病及临床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对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的人群、地区、年龄、性别、时间分布等流行病与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85例手足口病发病年龄最小为2个月,最大为14岁,主要集中在1~3岁(66.50%);性别分布为男性647例(65.69%),女性338例(34.31%);散居儿童居多820例(83.25%),幼托儿童151例(15.33%);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9月份(93.40%);临床上以皮疹、发热为主要特征。结论手足口病主要在春末、夏秋季流行,以1~3岁年龄组病例数最高,愈后良好。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临床 分析
  • 简介:医学微生物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现有的考试方式存在考试手段单一化、考试内容片面化、考试评价不规范等问题。有必要对现有医学微生物考试方式进行改革,以达到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医学微生物学 考试 改革
  • 简介:在神经病与精神病领域,2005-2009年间发表的论文在2010年获得引用频次前十位的文章中,吕发金同志发表于2007年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上的题为"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的论文,总被引频次17次,排名第十位。

  • 标签: 精神病学 神经病学 前十位 论文 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频次
  • 简介:目的药物基因组方程对华法林剂量的预测作用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其准确性仍受到种族和包括华法林剂量在内的多种临床因素的影响。本文旨在接受低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患者中,验证遗传因素对华法林治疗剂量的影响,并分析药物基因组方程对华法林不同剂量范围的预测效果。方法在接受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目标INR为1.6~2.5)的中国患者队列(n=282)人群中,检测CYP2C93、VKORC1-1639A/G和CYP4F2*3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稳定治疗剂量的关系。根据华法林剂量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1.5mg/d),中间剂量组(1.5~4.5mg/d)和高剂量组(≥4.5mg/d),分别评估8个药物基因组方程在各组患者中的预测效果。预测效果评估指标包括,剂量预测值位于实际值20%界限内的患者比例(20%内患者比例),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绝对误差的平均值(MAE)。结果华法林的稳定治疗剂量在各个基因的变异基因型携带者和野生基因型携带者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CYP2C9-3:P〈0.00l;VKORC1-1639A/G:P〈0.001;CYP4F2*3:P=0.025)。来自白种人群和混合人群的药物基因组方程在华法林高剂量组中预测效果最好,而来自亚洲人群的方程在中间剂量组中的预测效果更好。所有方程对低剂量患者的剂量预测效果均不佳。结论CYP2C93、VKORC1-1639A/G和CYP4F2*3基因多态性均与中国人群华法林稳定治疗剂量相关。已有的药物基因组方程尚不能有效的预测华法林各个剂量组患者的稳定治疗剂量。

  • 标签: 华法林 药物基因组学程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异常的变化特点。方法经过对我院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外周血象以及其他体征,仔细分析患者的骨髓铁染色、骨髓细胞形态等相关的检查结果。6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或者是联合免疫球蛋白以及小剂量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异常的临床特征。结论60例患者中30例贫血,15例血小板减少,15例白细胞减少。讨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液异常,体现在患者的血细胞减少方面。常规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大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液异常 临床特征 血细胞减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eardiacresvnchronizationtherapy,CRT)在高达40%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疗效甚微,这可能与左室不同步的病因、严重程度、心肌瘢痕组织的数量和部位以及左室电极的置人部位有关。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和合理地放置起搏电极,一直是心衰治疗的难题。

  • 标签: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影像学技术 三维 起搏电极 心力衰竭 瘢痕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