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失眠伴肠道功能异常的患者进行临床初步观察。方法:选取 120例失眠并伴有肠道功能异常的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焦虑程度。结果:经观察,所有患者中身体乏力的有 82例( 68.33%)、腰酸背痛 71例( 59.16%)、健忘 89例( 74.16%)、情绪易怒 76例( 63.33%)、抑郁 53例( 44.16%)、眼干 67例( 55.83%)、舌暗 73例( 60.83%)、苔腻 64例( 53.33%)、心悸 61例( 50.83%),所有症状中健忘的情况相较于其他症状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因失眠伴肠道功能异常而导致情绪极度焦虑的有 31例( 25.83%)、中度焦虑 63例( 52.30%)、轻度焦虑 26例( 21.66%)。结论:失眠患者容易受到心情的影响,焦虑程度越高失眠症状越严重,因此更容易导致肠道功能异常,失眠与肠道功能异常两者存在相关性。

  • 标签: 失眠 肠道功能异常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周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德昌县中医医院四川凉山615500)【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75-02由于当前环境的影响,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及各种外在的条件致病因素下,小肠功能紊乱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疾病,小肠功能紊乱也可称之为胃肠神经官能症,就是肠胃综合征,发病时多表现为肠胃的运动与分泌机制失调,即没有器官上的病理改变,但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也一定要与外科的其他一些急腹症如阑尾炎、胃肠穿孔、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等等区分开来,以免误诊。其主要为高级神经活动发生障碍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所导致。本文将针对引起小肠功能紊乱都有哪些因素及对应的治疗和防范措施会做出一一分析,使患者能够对小肠功能紊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对患了小肠功能紊乱的病人有一个确切的治疗过程及对应的预防普及知识。1小肠功能紊乱表现在哪些方面?小肠功能紊乱是一个缓慢的起病过程,病程往往是长年累月发展来的,在期间会间接性或持续发作,主要表现在胃肠道之间,在细小的可划分为咽、食管、胃,但往往在肠道的表现症状是最为明显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临床表现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有时也可能伴有一些身体局部神经性疼痛症状。1.1咽异感症是小肠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种表现,患者会觉得咽部会有异常感觉,如灼烧感、阻塞感、异物感等体感不适,但是不影响饮食,这样的症状减轻和加重往往与心情的变化而有所关系。1.2食管痉挛,在进饮食时会突然出现吞咽困难或食道疼痛,进食时由于刺激性的过冷或过热食物容易诱发这样的症状,一般症状的出现都比较短暂,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会有所不适,可以调整呼吸或进行喝水来减轻缓解不适。1.3肠曲呈分节充盈现象,通常情况小肠早期的运动功能是快速的,到后期小肠的运动功能会慢慢减低,此症状是由于肠壁发生不规则节段性痉挛而呈分节状充盈。少数病例小肠呈弥漫性痉挛,使肠管呈痉挛性变细。1.4神经性厌食,主要表现为厌食或拒食,严重的患者会体重减轻。患者常有神经内分泌失调,低血压、体温过低、心动过缓、饥饿感丧失等症状。1.5粘膜皱襞改变,早期粘膜皱襞粗糙、紊乱、不现则,后期粘膜皱襞平坦、模糊、消失。2诱发小肠功能紊乱的因素是什么?自身饮食的不良习惯,不按时吃饭,暴饮暴食,上班不吃早餐,吃的过饱或饥饿过度等,都可促使肠胃蠕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利器盒,以减少医护人员处理废弃利器时发生利器伤的风险。方法利器盒主题材料采用塑料制作而成,其结构包括盒体、转动盖、切割刀、挡板。结果该利器盒整体实用性强,分离头皮针时不需要另外借助切割工具也能轻松将头皮针分离,可避免医务人员在分离污染的头皮针时发生针刺伤的风险。结论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利器盒,体积小巧,操作方便、安全实用,高效美观。

  • 标签: 利器盒 头皮针 风险 安全性
  • 简介:  目的研究影响本中心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寻找可能预测DGF发生的指标,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DGF的发生与受者术后体内容量指标的变化存在线性关系,对t1/2(Scr)和术前肌酐、术前最近一周透析次数、术前透析时间(月)、年龄、术中平均动脉压、术后第一个24h尿量、术后第二个24h尿量、术后48h体重增加量、术后第1个和术后第2个24h每小时进量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 标签: 因素分析 延迟恢复 恢复相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5年 10月 ~2018年 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8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CSS)、运动功能评分( 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MBI)。 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CSS评分、 FMA评分、 MBI评分无明显差异( P> 0.05),护理后,观察组 CSS评分、 FMA评分、 MBI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采取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功能锻炼治疗对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近期生活质量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40)常规组予以常规康复锻炼,研究组在常规组干预的基础上予以针灸及神经肌肉电刺激,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50%,常规组总有效率为6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WST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VFG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WAL-QOL总分以及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功能锻炼提高了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了吞咽功能,促进了患者早期康复。

  • 标签: 颅脑损伤 吞咽障碍 综合康复功能锻炼 吞咽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BI)。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C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C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围术期实施呼吸功能指导的价值。方法随机将100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于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呼吸功能指导干预。结果实验组肺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患者在围术期接受呼吸功能指导干预的价值较高。

  • 标签: 围术期 呼吸功能指导 肺功能
  • 简介:背景:Halo重力牵引在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中的应用时间及二期手术矫形时机仍未完全清楚。目的:回顾性分析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接受Halo重力牵引前后的肺功能情况,总结其变化规律,为Halo重力牵引后手术矫形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伴肺功能障碍患者48例,男19例,女29例,年龄7~16岁,平均(11.1±2.6)岁。术前侧凸Cobb角平均114.3°±9.2°,后凸Cobb角平均95.8°±18.9°。所有患者均行一期Halo重力牵引和二期手术矫正脊柱畸形。根据牵引前肺活量(VC)将所有患者分为中度呼吸功能障碍组(VC:40%~60%)和重度呼吸功能障碍组(VC<40%)。牵引前和牵引后3、6、12个月行肺功能检查,分析相关肺功能参数与牵引后恢复时间的关系,牵引前、牵引后患者自觉症状改善与牵引后恢复时间的关系,明确Halo重力牵引后手术矫形的适当时机。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牵引后3个月,患者的肺功能参数稍高于牵引前,动脉血气分析提示肺功能水平较牵引前略有改善,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后6个月,重度呼吸功能障碍组和中度呼吸功能障碍组的肺功能参数FVC、FVC%、FEV1、FEV1%均显著高于牵引前(P<0.05);动脉血气分析均提示肺功能水平显著高于牵引前(P<0.05)。牵引后1年,所有患者的肺功能较牵引前、牵引后3个月显著改善(P<0.05),但与牵引后6个月水平相当(P>0.05);所有患者自觉症状均得到改善,动脉血气分析基本恢复正常。牵引后各项肺功能参数变化率、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率均与恢复时间成正相关。结论: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的青少年患者行Halo重力牵引后6个月和12个月的肺功能显著高于牵引前和牵引后3个月,特别是牵引前表现为重度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牵引后6~12个月是二期矫形手术�

  • 标签: 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 呼吸功能障碍 Halo重力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功能锻炼对经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纳入我院 80例 2017年 1月 -2018年 2月经阴道分娩产妇。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选择常规产后康复治疗,观察组则选择常规产后康复加上产后盆底功能锻炼治疗。比对两组疗效;盆底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接受康复锻炼的总时间;施治前后产妇生活质量、盆底功能;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盆底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接受康复锻炼的总时间、生活质量、盆底功能相比对照组有优势,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无异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常规产后康复加上产后盆底功能锻炼治疗经阴道分娩的疗效肯定。

  • 标签: 产后盆底功能锻炼 经阴道分娩产妇 盆底功能恢复效果 生活质量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功能锻炼治疗对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近期生活质量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 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n=40):常规组予以常规康复锻炼,研究组在常规组干预的基础上予以针灸及神经肌肉电刺激,均治疗 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 6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87.50%,常规组总有效率为 6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 WST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 VFG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 SWAL-QOL总分以及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综合康复功能锻炼提高了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了吞咽功能,促进了患者早期康复。

  • 标签: 颅脑损伤 吞咽障碍 综合康复功能锻炼 吞咽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后对其认知功能以及肢体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05月~2019年01月收治的111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研究每组护理干预方式;比照组(55例)采用基础护理干预方式展开;实验组(56例)采用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干预方式展开;对比护理干预实施结果差异。结果护理前,实验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MQ评分、MMSE评分以及Fugl-Meyer评分同比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实验组MQ评分、MMSE评分以及Fugl-Meyer评分高于比照组明显(P<0.05)。结论临床选择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于患者MQ评分、MMSE评分以及Fugl-Meyer评分提升方面效果明显,最终对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的双重改善,奠定基础,对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状态的提升,奠定基础。

  • 标签: 康复护理干预 创伤性颅脑损伤 认知功能 肢体运动功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通心络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8例CHF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LVEDD及LVEF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LVEDD及LVEF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EGF及ET-1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VEGF及ET-1水平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能够显著改善CHF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值得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通心络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 10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参数比值以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 LVEF、 LVEDD和 LVFS均比对照组增高更显著( P<0.05);观察组患者 LVMI、脂联素、 VEGF、 NO、血浆 cAMP/cGMP比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结论 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影响
  • 简介: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斑、控制血压、血糖等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静脉滴注,0.13g/次,1次/d,均治疗14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采用简式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治疗前后患者肢体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较对照组73.91%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FMA、NIHSS、ADL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14d后,两组FMA、ADL评分显著升高,NIHSS评分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FMA、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有效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肢体功能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简称原发性甲减)甲状腺功能、母婴结局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促进母婴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甲减孕妇,总计90例。进行分组(随机法)治疗,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采取安慰剂、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比较2组原发性甲减患者治疗后血清水平以及妊娠结局与并发症、围产儿结局。结果试验组血清TSH水平低于对照组,FT3、4均高于对照组,妊娠结局与并发症、围产儿结局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甲减孕妇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可以促进甲状腺功能、母婴结局改善,从而提高母婴预后。

  • 标签: 原发性甲减 甲状腺素替代 甲状腺功能 母婴结局 安慰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他汀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于睡前服药,连续用药半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脏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A组明显低于B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FMD、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发生死亡、致死性心肌梗死病例。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但瑞舒伐他汀的降脂、抗炎效果更好。

  • 标签: 不同他汀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血管内皮功能 心脏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他汀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3年 7月— 2015年 7月在我院就诊的 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 B组,各 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 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于睡前服药,连续用药半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脏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P< 0. 05),A组明显低于 B组( P< 0. 05);治疗前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 Hs-C 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A组明显低于 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FMD)、左室射血分数( LVEF)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 P< 0. 05);两组 FMD、 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且均未发生死亡、致死性心肌梗死病例。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但瑞舒伐他汀的降脂、抗炎效果更好。

  • 标签: 不同他汀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血管内皮功能 心脏功能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