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乳酸清除与肺部感染致脓毒性休克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收集68名肺部感染致脓毒性休克患者一般资料、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II)评分、早期乳酸清除等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存活组,比较两组的早期乳酸清除;以乳酸清除10%为标准,将患者分为高乳酸清除组、低乳酸清除组,比较两组的病死。结果纳入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存活组患者的早期乳酸清除显著高于死亡组患者;低乳酸清除组病死显著高于高乳酸清除组。结论早期乳酸清除评估肺部感染致休克的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 标签: 早期乳酸清除率 脓毒性休克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探讨分析健康宣教对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生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近五年至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小儿5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观察组进行健康宣教,普及育儿知识并进行卫生、喂养指导,通过观察比较两组小儿的缺铁性贫血发生和体重指数、上臂围和血红蛋白量等营养指标来评估健康宣教的临床疗效和意义。结果观察组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病情程度上也较轻,观察组小儿的血红蛋白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体重指数和上臂围上,观察组小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健康宣教可改善小儿缺铁性贫血情况,减少其发生,明显改善小儿营养状况,促进其生长发育。

  • 标签: 健康宣教 缺铁性贫血 体重指数 血红蛋白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番禺城镇与农村居民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知晓,探索无偿献血招募新模式。方法于2012年10月至12月随机选择番禺城镇居民400人(定义为A组)及农村居民400人(定义为B组)为调查对象;自制问卷,问卷内容分为一般资料、首次获得献血相关知识途径、无偿献血相关知识三部分。结果在首次获得献血相关知识途径中电视调查一栏中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调查内容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无偿献血相关知识调查内容数据显示,A组6项数据均高于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居民无偿献血知识知晓不够高,要对其加大宣传、招募力度,让无偿献血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 标签: 献血知识 知晓率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微创术对1次或1次以上冷冻胚胎移植(FET)失败而再次行FET患者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选择冷冻胚胎移植1次或1次以上失败而再次行FET的患者,其中研究组76例,在月经干净1~2天内即行内膜微创手术,对照组72例未进行子宫内膜微创术,在冻融胚胎移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胚胎着床和临床妊娠。结果两组患者周期数、年龄、不孕年限、子宫内膜厚度、E日孕酮值、平均移植胚胎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研究组的胚胎着床和临床妊娠分别为21.4%、39.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9%和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微创术能提高再次FET患者的胚胎着床和临床妊娠

  • 标签: 子宫内膜微创术 冷冻胚胎移植 临床妊娠率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对称性聋患者单耳助听后双耳言语识别的差别来进一步研究听觉剥夺效应。方法选取右耳助听4~5年的双耳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15名,在标准隔声室中,测试其双耳的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闻,然后再采用汉语普通话单音节词表分别进行左右裸耳言语识别测试,并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5名受试者右耳配戴助听器前及配戴4~5年后两耳间平均听阈无显著性差异(P〉0.05);受试者右耳助听前及助听4~5年后左、右耳平均听阀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右耳助听4~5年后,受试者左、右耳裸耳言语识别存在显著性差异(t=2.76,P=0.02〈0.05)。结论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单耳助听后裸耳平均听阈无显著改变,但非助听耳言语识别能力显著下降。

  • 标签: 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聋 单耳助听 言语识别率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住院病历三级查房雷同,提升住院病历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住院病历三级查房雷同为活动主题,进行要因分析,制订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住院病历三级查房雷同率由原先的80.39%降至33.33%。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住院病历三级查房雷同,提高了住院病史质量,也有效地提高了医务人员参与质量改进的意识,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三级查房 雷同 病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对住院精神病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评估住院精神病患者高危因素,提出存在的高危问题,制定防范措施,落实警示、宣教等预防措施,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结果2012年住院精神病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明显下降。结论精神病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及时进行精神科护理风险评估,明确高危因素,及时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告知和宣教,提高护士防范不良事件发生的预见性,积极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程序 防范 精神病 不良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出血热疫情的不断蔓延,分析鼠间疫情,鼠带毒是一项重要指标。本溪市出血热疫情一直居高不下,但鼠带毒却一直不高,分析各种原因,2005年主要从改善实验条件、增强技术力量、缩短操作时间、强化试剂质量控制四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反复实践,严格控制每一个小环节,检验程序标准化、科学化,从而得出科学有效数据。2005年鼠带毒检测阳性结果比较2004年有很大提高,阳性率由2004年的1%上升为2005年4.2%。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并危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影响。方法对4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进行相关量表评定后随机分成两组,并做相关分析。结果进行健康教育并危机干预的自知力水平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的水平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好,一年复发10%,再住院5%,显著降低。结论健康教育并危机干预能显著提高自知力及精神卫生知识的水平,降低复发

  • 标签: 健康教育 危机干预 首发精神分裂症 复发率
  • 简介:<正>本文于2012年6月发表在《AmJObstetGynecol》杂志上,作者研究了2006年3月至2011年5月间经选择性激光凝固吻合血管术(selectivelaserphotocoagulationofcommunicatingvessels,SLPCV)治疗TTTS的262例双胎输血综合征病例。分娩后应用新生儿脑显象技术检测新生儿脑损伤的程度和类型。262例激光治疗后的双胎输血综合征病例中有427例胎儿可存活至生后30天。根据出生孕周可分为:①<32周,常规行头颅B超或其他脑显象检查的例新生儿;周,有临

  • 标签: 双胎输血综合征 新生儿脑损伤 高危因素 激光治疗 吻合血管 激光凝固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瘫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降低发病,提高人口素质,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方法2009年5月——2012年5月,有患缺氧缺血性脑病、重度黄疸等384例,治疗组204例,对照组180例,治疗组根据病情给予促脑细胞发育药物,功能训练,按摩,高压氧治疗,痉挛仪或肌兴奋治疗仪等,两组患儿均于1岁时复诊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及智力测定。结果(早期干预正规治疗)脑瘫发生为1.45%,对照组治疗发生为15.8%。结论对脑瘫高危患儿进行干预,根据早期不同表现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预防脑瘫的发生。

  • 标签: 脑瘫高危儿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而超过2年以上未妊娠者,据官方统计我国发病约为6~15%,而且近年来有逐渐递增趋势,究其原因大致有两方面一是社会方面因素;如居住环境、工作压力、生活污染、大气污染等;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如缺乏生殖期的卫生保健知识,对常见的生殖道的疾病缺乏及时有效地治疗,没有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人流手术;不孕症有超过70%的因素在于女方,而月经不调、输卵管阻塞是其主要病理赵青山1赵娜1朱玉静2姚卫华2杨维芬3崔宝文3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改善儿童健康和生存质量。促进均衡的人口动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及整理,死亡诊断和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和评价,弃女婴归类为意外死亡。结果(1)20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早期新生儿死亡(ENMR)、新生儿死亡(NMR)、婴儿死亡(IMR),5岁以下儿童死亡(U5MR)呈下降趋势,但近年出现平台(瓶颈)期。(2)死亡构成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69.35%,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56.07%,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81.97%,20年间这种结构无明显变化。(3)第一位死亡原因新生儿死亡为出生窒息、肺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均为肺炎。(4)各年龄段前5位死因由感染、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腹泻与破伤风引起。结论死亡下降缓慢及导致儿童死亡原因持续存在,出生窒息、肺炎是新生儿期第一位死亡原因,20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年龄趋向小龄化,扭转新生儿死亡尤其早期新生儿死亡是减少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分析
  • 简介:目的调查中国北方地区高血压人群中异常的左室几何模式的患病及它们各自的危险因素。方法我们采取以社区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使用多级抽样的方法,对2811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调查,男性1558例,女性1253例。每个调查对象均接受超声心动图及体格检查。结果异常的左室几何模式的患病为:向心性重构37.O%,向心性肥厚15.7%,离心性肥厚lO.4%。左室几何模式异常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性别、收缩压、体重指数、高血压患病时间及高血压药物史。结论在中国北方高血压人群中,超声诊断左室几何模式异常的患病很高。

  • 标签: 高血压 左室几何模式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江门市新会区儿童免疫规划现状,为提高接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法)共抽取新会区30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调查1—2、3—4、7~8岁3个年龄组儿童,每个年龄组抽取5名调查对象,对每个调查对象家长进行询问并查看接种证(卡)。结果1—2岁年龄组儿童卡介苗接种为100.00%(150/150),脊髓灰质炎疫苗全程服苗为100.00%(150/150),百白破疫苗全程接种为99.33%(149/150),麻疹疫苗接种为97.33%(146/150),乙肝疫苗接种为99.33%(149/150),乙脑疫苗接种为95.33%(143/150),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为89.33%(134/150),“六苗”全程接种为92.67%(139/150);3~4岁年龄组儿童A群流脑疫苗第1针接种为92.67%(139/150),第2针接种为96.67%(145/150),甲肝疫苗接种为86.67%(130/150),麻疹疫苗复种接种为90.67%(136/150),百白破疫苗加强接种为90.67%(136/150),乙脑疫苗加强接种为98.00%(147/150);7~8岁年龄组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服食为92.00%(138/150),白破联合疫苗接种为99.33%(149/150),A+C群流脑疫苗第2针接种为94.00%(141/150)。结论江门市新会区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今后仍需进一步提高乙肝疫苗首剂及时接种

  • 标签: 儿童 免疫 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整体干预的研究,探讨冠心病者心绞痛发生的现实影响。方法选取78例冠心病病例,39例为正常组,另39例为干预组,对比分析结果,研究整体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的影响。结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发现正常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要高于干预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结论整体干预有助于降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

  • 标签: 干预 冠心病 心绞痛 患者